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艺术家的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 16:5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艺术家的思维


黄心武

  我之所以想谈谈艺术家的思维,是因为在艺术创作中,尤其在戏剧创作中,艺术家往往没有进入角色,他们在自己应该坚守的领域中常常成了缺席者。
  什么是艺术家的思维?有人说,艺术家的思维是"形象思维".这种说法,属工具层面,非价值理性。一些反人性的作品,并不乏形象思维。某省作协一位副主席,对汶川地震罹难者唱出的"做鬼也风流",用的也是"形象思维",却背叛了艺术家的良知。艺术家的思维,是人本的思维,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性深处的涌动和奥秘。左拉说得好,艺术创作是对人的肯定。
  历史家也关注人,但他们关注的是那些左右历史兴衰的强者,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大人物,是××之乱、××战役这类的大事件,却不会将孟姜女哭长城的眼泪、林黛玉葬花时的感伤,收进自己的笔下。
  政治家也关注人,但他们关注的是"众人",是"人民"、是党派、是阶级、是阵营,却无暇理会个体的悲欢离合、人心的千差万别、心灵的曲折委婉。一场战役下来,"一将功成万骨枯",政治家以"正义"的名义为"一将"庆功时,是不大在意敌我双方那些"万骨"的个体生命轨迹、情感世界和家庭辛酸的。
  一个社会为什么需要艺术家?因为人类有一笔情感的财富,需要一代代的积累、升华和传承;因为面对坚硬的历史和政治,社会需要一种温柔的东西与之相平衡;因为人性是有缺陷、不完美的,需要人们"仰望头上的星空",用超越的精神加以导引和提升;因为人都面临生的烦恼、死的困惑,需要终极性的关怀。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现代的哲学和政治又不断地将众生驱赶出宗教信仰的领地,用什么来填补这片精神家园?"五四"时期,蔡元培等提出"以艺术代宗教",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只有艺术,可以像宗教一样,传播爱,使人性变得柔软、变得善良,可以唤起人们对无边宇宙、对神圣事物的敬畏之心。
  如果没有艺术和艺术家,世界将变得冰冷,人类将变得没有心肝,千千万万的人将找不到活着的理由,更谈不上所谓"诗意栖居"的大地。英国小说家、戏剧家毛姆说:艺术"是人类经历种种苦难艰辛和绝望挣扎的最后证明。只要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画出那些人像,只要莎士比亚写出了那些台词,以及济慈唱出了他的颂歌,数以百万计的人便没有白活、白白受苦,也没有白死".艺术家的这种天职,决定了他思维的独特性,他必须以博爱的人性尺度,审视和质疑世间一切是非对错、正义与非正义、好得很或糟得很。在艺术家的思维里,没有这些非白即黑的标签,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系,艺术家要显现和照亮的是个人灵魂的尊严。
  艺术家思维的另一个独特性是,他情感的天平,必须向着弱者的一边倾斜,因为正是那些饱受屈辱和苦难的人们,那些孤独无助的灵魂,最需要艺术的呵护和抚慰。村上春树在2009年耶路撒冷文学奖颁奖演说中说:"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不管墙有多么正确,蛋有多么错".这种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艺术家的思维的独特性还在于,为了守护人的价值、人的家园,他必须偏向一端。潮流涌向正面,他会绕到它的侧面、反面或负面去看一看,对一些似乎"毋庸置疑"的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并站在人类的法庭上,坦然为人性作证。比如,艺术家会天然的站在反战的一边,他诅咒战争的荒谬和残忍,为那些枉死的灵魂哭泣,不管战争打着什么旗号;艺术家也会天然的站在环保主义的一边,为地球上每一片冰川绿地的消失而愤怒感叹,尽管这种变化是以发展和进步相标榜。艺术家的这种"片面性",是伟大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声音,只允许另一种"片面性",这个世界将多么可怕!
  反观我们的创作界,有多少作品进入了艺术家的思维?有多少艺术家站在了"蛋"的一边?有多少艺术家有反潮流的勇气?鲁迅当年就说过:"中国文学和官僚也实在接近",所以,"现在做文章的人们都是帮闲帮忙的人物".鲁迅时代如此,鲁迅后时代更加如此。现在的中国文学艺术家,不但和官僚接近,更和资本接近,有些人本身就既是官僚也是资本家,彼此彼此了!
  2009年,围绕着"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的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当今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有人认为恰恰相反,是"达到前所未有的低度".我赞成后一观点。因为,60年的文学,被纳入了权力结构之中,成了意识形态的工具,被统一意志所左右,被审查制度所约束,艺术家总体上丧失了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品格,创造力受到了空前的压抑。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但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比肩,甚至未能超越三四十年代的成就。
  与文学相比,这一时期的戏剧则更加不堪。戏剧是所有文艺样式中,与体制捆绑得最紧的,这样的"生产关系",就决定了它的命运。在戏剧创作领域,最匮乏艺术家的思维,我指的主要是戏剧文学。为什么这些年来,剧本不值钱,而导演、舞美、灯光等等身价却越来越高?因为剧本是定"主旋律"的,自由不得;而导演、舞美、灯光等等,只要不改变"主旋律",艺术创作的空间就大得多,何况,政府并不缺钱。
  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先生,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不为权力写作》的演说,在戏剧界震动很大。其实"不为权力写作",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思维,是常识范围内的事。问题是,长期以来,艺术界、尤其是戏剧界,都在做违反常识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47 , Processed in 0.0886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