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9 17:4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孝感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前言:

我们流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又一个世纪。我们见证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但这万家灯火却离我们很远。在采访中,我们听到民工们酸楚的心声。

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但一个鲜明的对照是他们贫穷无奈的生活状态。试想,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12小时甚至更长,工资微薄,没有娱乐活动和正常性生活,无法参与社会交往,结果将会怎样?

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专家们指出,艰难的生存状况和陌生的城市使中国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每年又有上千万新的劳动力大军涌入城市。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些外来者。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从事高强度劳动、遭受歧视、缺乏适龄性伴侣和社交生活,就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北京安定医院资深大夫陈斌说,除遗传因素外,民工易患三种精神障碍:一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休克”型精神障碍;二是工资拖欠等重大打击造成的急性精神病;三是进城返乡途中恶劣的旅行条件造成的旅途精神病。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折腾、打人、说话凌乱、丧失记忆和裸体奔跑等,严重时有自杀行为。同时,不能忽视的是,这些流动人口还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性心理问题。


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民工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给予关注。因此,我对本地民工的出路、生活、子女教育、情感、健康权益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采访。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关注“我们身旁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

采访孝感农民工:陈世喜

采访地点:远大职院教学综合楼工程基地门房前

陈世喜,来自孝昌,今年66岁,是一位孤寡老人,孑然一身,在建筑工地上一待就是二十几个年头。他从事的是在别人眼中十分低贱的工作------建筑工地的看门人。“我们这些看门的可以说是工地上地位最低的”。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满腹的无奈。他跟着一位建筑工头在建筑行业奔波了数十年,然而,他从事的总只是一个看门的工作。“老板觉得我只一个人生活,所以觉得给我一份看门的工作也是对我的一种照顾。”

“那他有没有对你生活上的特殊照顾呢,您跟着这位老板这么长时间?”

“没有,我只能说有一份能填饱肚子的生活就不错了。”

记者手记:老人在和我的交谈中,一再的问我,“你不会写我们说工头的坏话吧,被工头看到了,搞不好我们的工作就丢了”。我一再向老人保证,会实事求是地报道,不会瞎写的,如果老人担心,我就不写出他的名字。

老人一人生活,微薄的工资只用养活他一人,所以他的生活还过得去。可就他的工资而言,却是极不稳定的。“我们每天看门十二个小时,老板每月发一次工资有可能这个月给你800,下个月只有700了,得看老板给多少。”月工资800元,也许你会说还不错嘛,可是当你换算以下,一小时多少钱时,你会发现,他每小时的工资还不足3块钱。当我听到老人说的那句话时,很是迷惑,难道他们的工资没有固定的数目或最低限额吗?听老人说来才渐渐明白,工地上吃碗饭,也得靠关系。别看在建筑工地工作时很辛苦的活,想进去却不容易,要想能在工地上生活得还不错,跟工头没点关系却是不行的。老人指着对面和他轮流看门的一个人说,他和他做同样的工作,但那个人拿的钱却远远比他多,有时可以拿到1000多。老人用了一句人们常说的话来表达这种情况,“赚钱不出力,出力不赚钱。”“如果你跟老板说,为什么上个月给800,这个月只有700,老板只会说,你干就干,不干就拉倒(孝感方言),很多人都想来干呢”。老人摇头,说在工资上,他们不敢有任何怨言。

老人生活的地方就是工地的大门口,那是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十分封闭的小房子,老人没有跟工头一起搭伙,因为那不是谁都可以的,他没人给他撑着,他就在这个房间里自己烧火做饭,难以想象,在三十七、八度的高温的时候,还要在这个小房里烧火,老人是怎么待下去的。

老人说他说的够多了,不愿在说下去了,让我自己去看看那些做工的民工住的房子,老人说“我这住的环境海算好的,那些民工住的,都只是用钢管和石棉瓦临时搭建的房子。”


   图片说明:看门的老人住的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简陋杂乱
图片说明:民工住的临时用钢管和石棉瓦搭建的工棚。
图片说明:简易的做饭场所,临时搭建的一个木板房,四周的木板上污迹斑斑。



采访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张云友

采访地点:远大职院教学综合楼工程建筑工地

张云友,孝南区卧龙乡人,今年50岁,建筑工地的运沙工人。

记者问:您家里有几口人,家里主要靠您在工地上打工挣钱养家吗?

张答:家里四口人,工地上这点钱哪够用啊,家里还是以种地为主,家里两个孩子,也只有一个在读书,另一个到深圳打工去了。读书的今年考上大学,负担也很重啊。

问:作为你们农民工,现在还有没有拖欠资的情况存在?有没有福利或者保险什么之类的待遇?

答:拖欠工资的事倒是没有,但我们哪有什么福利或保险啊,什么都没有。

问:夏天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你们的工作也照常进行吗,有没有提供一些降温的东西?

答:有什么啊,啥都没有,你不照常上工,就会被辞退,都时候连这点收入都保不住了。

问,那你们没有向工头反映一下吗?

答:我们反映过,以前喝水存在一些问题,向工头反映,他答复了但是没有处理,总是说“到时候在说”。

问:您知道,在很多大城市,总会说,那些什么偷窃等犯罪多是外来民工干的,对此您有什么想法呢?

答:作为我,是一个农民工的身份,对这种说法当然感到很气愤。我们农民工也是有素质的,并不会干这些事。



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这些农民工,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但工资却很低。工地上,普通运沙、搬运或打杂的民工,每小时才3到4块钱,泥工每小时也就7到8块钱。



农民洗脚上岸、进城打工是为了生活过得更好。生活过得好不好,收入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整理采访的头绪,总结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却发现他们大多靠体力吃饭;生活质量不高; 权益缺乏保障 。尽管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长,但挣的钱并不多。被调查的农民工的人均月工资只有650元。此外,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差,水、天然气、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不配套,有很多的农民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他们没有医疗、工伤保险,没有养老保障,也没有简单的业余的生活。他们仍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也背负着不理解甚至歧视的压迫。



记者手记: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模糊,大批进城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夏日炎炎,当人们在空调房里凉爽时,他们依旧忙碌在建筑工地里。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大为好转着实令人欣慰,但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在孝感,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在就医、工伤保险,养老保障及其子女教育、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仍然没有被纳入城市管理者的视野。这种不公绝不仅仅关乎外来工正当权益的维护,更关乎城市本身的稳定、长远发展甚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实,一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不到有效保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不幸。公民维权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将使整个社会的平等、公平和正义的不到充分体现,最终将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

谁来保障民工的基本权益?

  改善民工的生存状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包含了多个方面,除了加强对企业用工监管之外,在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农民工“大病拖、小病扛”的背景下,将农民工纳入基本社会保险体系之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涵。

不该被遗忘和歧视的群体

在这个并不属于他们的城市里,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有许多农民工在挥汗洒泪,民工对于城市发展的贡献无需多言,但我们的城市又给予民工怎么样的回报呢?遗忘甚至歧视。其实他们的内心同我们每个人一样,他们也需要关怀,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记者:胡芳


2005
年8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00:13 , Processed in 0.0837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