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本解读需“多元”也需“有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1 18: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本解读需“多元”也需“有界”

作者:季祥珍

  文本解读,本应游刃有余。美国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却提出文本解读“多元而有界限”的观点。为何?
  作品本就是图示化的结构,存在着无数的“未定点”和“空白”,就像事物的骨架,唯有想象和补充才能使其生气灌注、血肉丰满。而读者呢,本就具有相当的个体随意性。鲁迅在多篇文章中也反复说过,文学因读者的体验不同,个人推见、设想的作品人物是不尽相同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不会是一个样的。没有一条运动轨线是重复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多元的由来。
  于是乎,近几年的语文课堂运用多元阐释理论比任何时候都多了,体验、经验、个性、创造等概念形成了声势强大的推动,使“唯一标准答案”的堤坝几近溃决。面对一些任意的诠释、低水平的读解,出现了放任自流、不敢引导、不加指正的现象。那么,多元有没有“界”,要不要有“界”?
  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异变的、不确定的、无限的,另一方面是有缺陷的、有范围的,存在着共通性。一个班有50名学生,大家阅读同一作品,并不是50名学生说出50种差异很大的观点才叫多元对话。不久前,笔者听苏州张晓华老师教学《海伦·凯勒》,为了深入理解海伦的不屈不挠,他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地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拨动孩子们心弦的词语各异,有的是“不分昼夜”,有的是“拼命”“不停”,有的是“如饥似渴”……在揣摩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音乐轻轻响起,孩子们展开想象,描述画面: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万物还在睡梦中,海伦已经开始翻开盲文书本;夜已经很深很深了,一阵阵倦意不断袭来,海伦仍舍不得丢下书本;炎热的夏天,知了不停鸣叫,海伦的鼻尖渗出细细的汗珠,她仍不忘摸读盲文;冬雪飘飞,海伦用坚强抵挡着寒意,她还在不停地阅读……一个“不屈不挠”包含着怎样的情思,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进行切己地体察,读出了厚度,读出了深度,读出了具象。这般零距离地解读文本才叫多元对话。
  事实上,无论是现象学还是接受理论都指出了文本对读者接受的制约。伽达默尔也提出了读者视界和文本视界交融的“视界融合说”,他注意到作品对最后的结果是有制约的。不管是怎样的解构式阅读,不管学生与文本做怎样的双向交流,种种“读”的感觉,绝不应该是读者的胡思乱想。也就是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前段时间,听同事执教《三袋麦子》,文中小猪、小牛、小猴对3袋麦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小猪憨厚可爱,把麦子全部吃光啦;小牛节俭,一袋麦子细细吃、慢慢吃,一年后还剩半袋;小猴聪明能干,把一袋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丰收。毫无疑问,这3个动物的处理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教者不加引导,夸夸小猪,又夸夸小牛,全盘肯定,而不加以引领,这就是“越界”。唯有在比较中选择,在选择中鉴别,在鉴别中提升,孩子们才能学会最正确、最卓越的思维方法。
  如此说来,解读文本应游刃有余,但多元绝对有界。当然,多元与作品本身的复杂性、内涵的深广度,也与读者水平及给予的课堂时间是否足够有关。在课堂讨论中,常见教师只给学生几分钟的阅读时间,然后抛出某一讨论问题开始“对话”,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思索时间,怎么可能将微小的差别扩大,怎么可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多元对话? 看似每一节课都有多元讨论,实际上每一节课都仓促开头又迫不及待地结尾,篇篇都上,课课匆匆而过,“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实在要不得。
  多元对话的形成有待于学生在课堂不断吸纳、积淀、提升、历练,教学过程中坚持“少而重要”的教学原则完全必要。言语训练不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教师应该抓住单点切入,要教就教彻底,要讨论就耐心地讨论出多元。
  创新和越界往往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教师既要积极地鼓励、支持学生的个性阅读、多
  解释,又要认真地、果敢地对那些未点到问题要害的“越界”解读加以纠偏或排除,这就是“有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05 , Processed in 0.0772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