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文·科学·网络
——关于信息时代实现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有机整合的对话
对话者:
潘华东(化学高级教师 网络教育专家)
王宪功(教育技术硕士 教育哲学研究者 )
张春福(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对话主题:
信息时代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的有机整合
对话实录(整理稿):
张春福:
近段时间,我指导学生做一些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把自己做实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比如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做一个“开水养鱼”的实验,让学生把一条小鱼放到试管里,装上水,用酒精灯烧试管的上半部分,小鱼在试管的下半部分。上半段的水烧开了,小鱼还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着。实验做完了,孩子带上那条“劫后余生”的小鱼回家去养。学生兴趣昂然,写出来的文章内容鲜活,很有灵性。
这种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里向两位专家请教,这种与科学实验整合的作文教学为什么能吸引学生?能不能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对它进行阐述?在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的整合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将这种教学整合实施得更加完善,并加以推广?
潘华东:
把作文教学与科学实验进行整合,这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
我们学校的科学教育起步太晚。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了“科学”课,但是流于形式。据我所知,在不少学校,很多科学课教师是教不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被“ 淘汰”下来的。科学课堂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师念书,学生听书,教师把教科书上的科学知识“倒”给学生就完事。这样的科学课堂给八、九岁的孩子一个印象:科学就是一堆枯燥的概念,学科学毫无乐趣可言。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充满好奇心的,他们的脑中有千千万万个“为什么”,非常想探究各种科学现象。他们好动,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想去亲自动一动,试一试。可惜,小学科学科的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一节科学课,学生不动手去做一做实验,不去观察、体验、思考,这还叫科学课吗?
到了中学,学校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而且非常重视这些学科。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科学少了那份好奇心,缺了那份新奇感。学生在最佳学习期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启蒙,到了缺乏兴趣的中学阶段再来学那些深奥的科学知识,学生学得很吃力。拿我自己来说,我学物理方面的力学知识就非常吃力。
从教育效益学的角度来讲,目前学校的科学教学不“科学”,它错过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你这个教学案例,不仅让孩子们真正在玩科学、做科学中学科学,更为可贵的是,将观察、描述、作文等语文教学过程与科学实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得不留痕迹,结合得让孩子们兴高采烈。这种整合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王宪功:
潘老师讲得很有道理。科学不是一堆僵化的概念。对小孩子来说,学习科学,应该是一个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充满乐趣。好的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对科学现象,对自然现象,乃至是整个自然社会进行观察、感悟、思考。
在刚才讲的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兴趣昂然,积极动手、动脑,他们直观地感觉这种科学现象,积极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主动地探究水的导热性差的科学知识,这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另外,这个实验还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思考。水面上热气腾腾,水底下一个小生命却悠然地活着。一个孩子看到这种现象,该会有多好奇!这种就展现在面前的独特生命现象会给他们留下多深的印象!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挺有意思,让孩子把这样的小鱼带回家养。小鱼在缺氧的水中“折腾”了那么久,估计很难养活。不过没关系,小鱼死了,让孩子体验生命消失带来的痛苦,这对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的人文思想很有帮助。
比较东西方哲学思想,不难发现,西方的思想体系的科学研究讲究理性与逻辑,关注物质的精确特性。东方哲学侧重关注人的性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哲学意义上的整合。我们在强调理性、精确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更加关注人的性情、精神?我们的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两者都要兼顾,不能偏颇。
张春福: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比较了解。语文教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不少学生一说作文就头疼,这种现象由来已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少语文教师本身就不会写作文。作为受过语言文学专业训练的语文教师,语言文字表达肯定没问题。问题在于教师本身的生活单调,不少教师很难体验到鲜活的生活,又不知道如何选准表现生活的切入口,当然写不出有意思的文章。教师自己都不会观察、思考和写作,当然更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去表现生活中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试图寻找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把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起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师生共同体验,一起写作。这样的作文教学针对性强。当然,作文教学最终是要引导学生表现更大范围的现实生活。用科学实验来引路指导作文,只是其中一种教学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作文指导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潘华东:
用现代观点来看,孔子的教育其实就是整合的教育。《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礼、依于仁、游于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不可分的,是“游历”在其中的,这样就可以“不亦乐乎”。
《三国演义》开篇中有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的传统教育是综合性的,是不分科的。近代教育实行分科教学,它曾经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当“分科而学”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学科之间的壁垒必然越来越森严,形成“隔行如隔山”的现状。这对学生的发展创新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现在是该到了“分久必合”的时候了。
王宪功:
没错,整合是趋势。我要强调的是,整合必须有机进行。
一方面,教学整合要注意内容上的有机整合。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要将观察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与作文的观察、体验、领悟结合起来。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课堂不能只要求学生观察科学现象,弄懂其中的科学道理,然后“客观”地介绍实验,那就成了科学课。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性地体验,引导学生将做实验的独特心灵体验写出来。
另一方面,要注意思维方式上的有机整合。自然科学运用理性、严谨的方式进行思维,作为文学艺术范畴的写作运用感觉、体悟的方式进行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并不矛盾,是辨证的统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灵动的艺术感悟结合起来。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整合,整合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整合要注意研究被整合对象的特点,要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否则就会表面化、形式化,形式化的整合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作文与科学实验整合,不仅仅是形式的整合,更在于内在核心的统一。这个核心是什么?是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张春福:
看来,作文与科学实验的整合,关键在于将作文与科学实验两者的核心特点整合起来。曲径通幽,其实不管是作文,还是科学实验,其关注的目标是一致的。将两者整合,就是从语文和科学实验两个不同点出发,引导学生去对自然社会进行观察、感悟、体验和思考,培养出既有科学意识,又富有人文底蕴的学生。
潘华东:
刚才张老师提到如何完善这种整合方式并加以推广的问题。作为一个网络教育的研究者,我想,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应该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可以在网上设立自己的板块,公开自己的教研探索,吸引网上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大家协同行动,互相交流,共同受益。
我一直在宣扬这样的观点: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建网上大同世界。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是个体化劳动者,都是一种“小农经济”模式。现在是信息社会,提倡的是共建共享。如果说物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还是人类比较遥远的理想的话,那么在虚拟空间实现“共产主义”(我更喜欢用大同世界这个词),则是相对容易的,而且正在逐步实现。
从技术上说,现在是web2.0的时代,每个人都能以极低的成本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思想,和他人共享智慧。比如,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弄一些东西,可以做一个博客,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不断丰富你的理论,孕育你的成果。但是这往往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因为你依然是个人奋斗。我倒是建议张老师用wiki,做一个“维客”,和志同道合者在网上来共同创造,来共同完善你的研究。这样,这项很有价值的成果就会越来越丰富,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大。你会发现,wiki带给你的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炼的过程。
你现在已经有几十个整合的案例了,可以发到wiki上面,让大家一起来补充。当然你自己也可以随时补充、调整和修改。这样你很快就会拥有100个案例,甚至更多,说不定将来你和你的团队可以写出一部《科学与作文案例大全》出来呢。
当认同你的研究的人多起来之后,你就可以和多种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做这件事。如科学专家、科学教育工作者(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和语文教师,大家一起进行研究。还可以发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参与,通过网络交流,甚至可以培养出一批网络科普作家。
王宪功:
是的,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要站在更高的理论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还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开拓一片更加广阔的教研天地。希望我们的对话能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