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石遗韵 千古无双——纪念米芾逝世九百周年
——侯桂林
|
一、石因人贵〓石以文传
石本自然之物,天生自在,或卧躺于荒山野外,大漠戈壁,或深藏于胶泥红土,江河湖海,虽有千奇百怪、色呈五色,纹质各异,然在没有同赏石主体的人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它们是无所谓奇不奇、怪不怪、丑不丑、美不美、雅不雅、俗不俗、贵不贵、贱不贱的,只有人的意识形态与自然物的石头发生共鸣,才可能发现其美丑,判断其贵贱;只有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与人结缘后,才可称“石不能言最可人”;只有人石共语,人借石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石才可以称“贵”,才可称为赏石文化,或赏石艺术。
中华赏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的不说,当今赏石界众口一词,皆认为唐代是中国赏石文化发展的昌盛期,以宰相牛僧儒、李德裕翰林学士白居易、诗圣李白、杜甫、以及王维等为代表的一批赏石大家,凭借他们的社会名望与地位,代石传言,托石寄情的诗词文赋的传播,对推动中华赏石文化的再发展做了巨大贡献。无论是白居易的“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万古遗水滨,一朝入我手……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咏《双石》等多篇诗作和在他著名的《太湖石记》专文中提出“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等论点,都无疑对后来的爱石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予以继承。
到宋代,以文人皇帝宋徽赵佶为代表和诗词书画艺术精英苏东坡、米芾、范大成、叶梦得、倪云林等一批文人墨客都是著名赏石大家。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开拓进取,影响并推动了民间赏石文化的蔚然成风。无论从宋代的赏石活动和赏石理论建设两个方面看,都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米芾“拜石”典故及其“相石四法”,苏东坡的《怪石供》、倪云林的《云林石谱》、叶梦得的《石林燕语》等等妙语宏论,将中华赏石文化又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这些大家的所作所为,对明、清乃至现今赏石文化艺术都给与了承前启后的深远影响,与唐代赏石文论一样成为中华赏石文化的宝贵遗产。
无可置疑,从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历史看,在宋代众多赏石精英中,米芾的声誉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他的爱石、敬石精神和他的“相石四法”以及所著《砚史》,自绘的《拜石图》、《砚山铭》又及“以石换宅”、“三十两银购一石”等种种文传记载,人们才懂得“石因人贵”。因此,米芾对中华赏石文化的促进,应是史无前例、千古无双的。
二、“米芾拜石”典故不同
版本的异同及个人感受
著名赏石理论家,《环球盆景赏石》主编俞莹先生对米芾研究功夫独到,在他《米芾拜石青史传名》一文中,将“米芾拜石”的故事出处,考证出三个版本。一则是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本,此版本载:“(米芾)知无为军,初入川廨,见立石彼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闻而论之,朝廷亦传以为笑”。二则是宋人费衮《梁溪漫志.卷六》载:“米元章守儒须(今安徽无为县北),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自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逐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于是有了“石夫”(丈者,老人也)“石兄”之别)。”三则是《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米芾传》载:“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日:‘此足以当我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俞先生认为“还是《宋史》所述最为确切。”
除上述三个版本外,笔者近年又读到关于“米芾拜右”故事第四个版本,即山西作家高新培著《书法宗师米芾》。这个版本对米芾拜石故事有详尽描述。现将故事梗概简介如下:米芾在安徽无为任职期间,一年河中发洪水,岸边冲来一块奇形怪状、丑陋不堪的大石头,消息传到米芾耳边,他兴致大发,忙吩咐衙役人等一同驾舟去看,到了岸上,果然看到一块怪模怪样,丑的出奇的大石头。众人看后只是哈哈大笑,唯独米芾用艺术家独特的眼光审视,从这块人人都说丑陋不堪的石头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朴质原始,自然之美;是一种无拘无束、坦然处之、不事哗众、不求媚俗的独立精神。情由石生,他心中暗暗问道:“石兄啊石兄,你从何处来?又到何方去?在这个世界上你经过多少次咆哮奔腾的洪波激流冲击?忍受过多少次风吹雨打?你虽然伤痕累累,却顽强的保持着造物主赋予自己的天然形态,显示着自己的永恒存在。”久久凝视着这块奇石,他不仅是喜爱,简直可以说对它充满了敬意和崇拜,于是责令衙役把这块奇石从河岸运回县衙内,待安置停当后,又令仆人取来官服穿身,手抱笏板对此顽石顶礼膜拜:“石兄啊石兄,吾欲见兄二十年矣!”他此种种被别人视为“越规”的行为引起同僚争议,于是流言讥讽四起,还给他起了个绰号—“米癫”。朝廷得知后,龙颜大怒,米芾为此丢了官职。但他无怨无悔。而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当他离开无为县时,因山高路远,无法将这块奇石搬回自己家中,只好自绘《拜石图》一幅籍以自慰。
从以上四个版本看,一、三本记述比较接近,米芾所拜之石都是早立于府衙而一见钟情,具衣冠拜之;所不同的是:一本曰“每呼石丈”,三本曰“呼之为兄”。二、四本记述相近,与一、三本的不同之处只在于所拜之石“原在河岸,人以为异而不敢取”,是“公命移至州治”然后才顶礼膜拜。笔者认为,第四个版本的“记录”虽有加工描绘之嫌,然而对读者来说却倍感生动与深刻,它不但同其它版本一样描述了米公拜石的行为过程,其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深刻的剖析出米公何以当拜此奇丑无比的巨石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出米公“以石喻人,以人比石”的思想感情和赏石心理境界,同时又充分揭示出米芾所以被人称为“石痴”“石癫”的真正原因。痴情痴情,痴跟情是分不开的,有情才会有痴,痴到极处即为“癫”。笔者还认为,四个版本的具体情节虽有异同,呼“石丈”也好,称“石兄”也罢,早立于州府或由河岸运回再立拜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其故事主旨是同一的“拜石”。这说明拜石故事共同表达了米公爱石、敬石、藏石、赏石与石结缘、磊磊落落君子之德的真实可信,且深入人心,魅力久远,因此,这一故事才能家喻户晓名扬千秋誉无涯。
与此相关的是,米芾拜石的故事不仅感动着世世代代的赏石众生,还深深地感动着古今伟大的艺术家们。根据这一题材,历代艺术大师创作了多幅《米芾拜石图》的绘画名作,除米芾自画《拜石图》外(宋),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及岭南著名画家罗岸先、当代著名画家范曾等都有力作《米芾拜石图》面世。鲜为人知的是罗岸先(清)所作《米南宫拜石图》被誉为“笔精墨妙”的绘画杰作,现仍收藏于澳门普济寺内供人欣赏。可见“拜石故事”多么深入人心。
三、对“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情感世界的解读
读到米芾拜石的情感世界——“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不尽想到这一句话因何而发?要领悟其真意,就不得不回头从米芾的身世说起。
米芾·字元章,祖籍山西太原府,生于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后迁居湖北襄阳,又号襄阳居士,因官职之故又称米南宫。卒于1107年,享年五十六岁。
米芾出生豪门望族,其父米佐原为左武卫将军,后弃武从文,成了中散大夫,享受皇家俸禄。其母闫氏是仁宗皇后乳母。因此关系,米芾六岁被母亲带入宫内,在优越富足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在父母关爱和影响下,对书画诗词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习练不止。仁宗死后,英宗登基,十几岁的米芾便常到宝慈宫和宝和殿(专供朝廷收藏各类文玩之地)饱览了历代名家书画珍品,眼界大开,于是广采博纳,遍临诸家,后来在书画艺术领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米氏云山”和“米点山水”,成为书画艺术界一代宗师。另一方面,身为官宦子弟的米芾,其父母也帮他踏入仕途,十八岁那年被“恩阴”为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受职为广东英德县含光尉,再后担任过淮南(今江苏扬州)路府幕僚、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涟水(今江苏涟水)军使、发运司和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县)知州等职。但他生性钟情自然山水,沉溺于诗词书画艺术,同时酷爱赏玩奇石,虽混迹于官场十余载,然政绩平平,被人笑称为“石痴”、“石癫”,非但如此,还因痴迷玩石被上司苛责罢了官职。
米芾拜石故事发生在他离世之前两年,米公虽有着名门背景,在书画艺术领域也独领风骚,然仍“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在政界主流社会眼里最后只落得个“癫狂”之名。其内心的惆怅、寂寞、不平、愤愤然可想而知。为增添人生乐趣,减轻典章制度的束缚,他疯狂如癫的玩赏着奇形怪状的石头,以消磨他的精神溃伤。当看到那块伤痕累累的巨石时,情由石生,心中暗暗问道:“石兄啊石兄,你从何处来?又向何方去?在这个世界上你经过多少次咆哮奔腾的洪波急流的冲击?忍受过多少风吹雨打?”但所欣喜的是巨石却仍然顽强的立在那里“显示着自己的存在”。在拜石之际突喊出“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这句对“石兄”的召唤。是欣喜亦是自怜,实际上传达出的是他内心世界对人性的无限体贴,看来是得意之乐,实际上却含有失意之苦,眼里这通灵剔透的奇丑之石,却遮盖不住他寂寥之情和孤傲之心,多少年来身旁的同僚与众多的待人却不如一块顽石能带给他快慰与安慰,所以才发出“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的感叹。
四、“相石四法”遗韵无穿
米芾经过长期的赏石实践,并借鉴传统书画艺术创作经验,以独有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先后成就了他的“相石四法”和一部《砚史》。相石四诀在中华赏石理论中重要意义和在赏石史上的地位,亦和他的“拜石故事”一样耐人寻味,代代相传,遗韵无穷。“相石四诀”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他引领赏石潮流,第一个提出鉴赏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古典四大名石的四个基本要素“曰瘦曰皱曰漏曰透”。这四大要素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赏石品评标准最具美学价值的精典理论,是他将奇石天然的形式美及赏石的人文价值提到了一个前人未及的高度。苟子曰:“形具而生神,无象不能通神”。米芾提出的“瘦、皱、漏、透”四字诀的第一层次即是指赏石外观的天然造型。所谓“瘦”者,是指奇石的自然形态首先是“杨柳细腰”,避免臃肿,坚韧挺拔,势立当空。古代典型的文人石的形体标准被称之为“龙头鱼尾”或“云头雨脚”,统统突出的是一个瘦字,瘦则灵巧,瘦则雅致;所谓“皱”者,是指石表老拙古朴,避免平庸,石肌凸凹起伏,纹理皱褶,坑坑点点,多有变化,如国画中的“披麻皴”或“米点皴”;所谓“漏”者,是指石身有眼,洞穴相连,“此通于彼,彼通于此”,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若注水能下流,或生烟则上浮,虚无飘渺,美不胜收;所谓“透”者,是指石眼空灵剔透,望穿秋水,穿风透月,玲珑鉴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赏石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必须要有人文的内涵,即所谓的“第二自然”,“追求一种超然于日常平庸人生之上的纯粹的精神体验”。(《美学教程》152页)。美的人文内涵虽在人的内心,但必须是渗透在“对象”的形象刻画之中。所以“相石四法”的第二层次即是赏石的人文内涵。“瘦”者即瘦硬如铁,孤高介节,道骨仙风,它象征着做人要有骨格,有骨气,有骨力,不附颜趋势,不随波逐流;“皱”者即苍劲老道,身经百战(老则皱生)已“历尽人间沧桑,何惧一波三折?”。“漏”者即“上下贯通,唯漏方可知天晓地”,如沙里澄金,弃废而宝存;“透”者即为人处世应虚怀若谷,耿直无私,清廉明正,不掩不藏,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是也。
审美沟通必须与文化传统、文化惯例、文化积累等联系在一起。米芾相石四诀形象地把握了鉴赏如太湖石之类的美感和寓意,近千年来一直成为众多赏石审美家所尊祟和所热习的一种“有意味的符号”,成为一种正统、主流、经典性的赏石文化理论,这一传统理论很难被彻底动摇。即使在现代中国赏石文化理论中“相石法”发生了“形、质、色、纹”的审美变化,但“瘦、皱、漏、透”这一“过去时段”流传下来的审美符号仍然有很强的昭示力,仍然属于赏石审美文化理论系统而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当今赏石文化艺术界出现了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因此许多赏石家、收藏家和广大石友在选择自己心仪的奇石藏品时,除了观形、观质、赏色、赏纹外,而“瘦皱漏透”仍然是他们鉴赏品评太湖石等一类石种高下的主要标准。虽然在赏石理论界也出现过个别人企图对米公相石四法的全盘否定,那只能认为是一种学识的偏见,品位的单一而让人感到遗憾而已。君不见如今仍然矗立于苏州留园《冠云峰》的“瘦”,杭州花圃《皱云峰》的“皱”,上海豫园《玉玲珑》的“漏”,北京中山公园《绘月》的“透”以及许许多多名园名石的存在,它们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以及给人的审美趣味绝没因“过去时段”的原因而被人抛弃,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它们将越来越显得格外珍贵。
相石必有情,然后有趣、有兴、有感,进而为文,否则米芾的相石四诀不可能历经宋、元、明、清乃至民国到今各代千载传承。米公的敬石精神,以心推出的赏石理论及其在赏石文化史上的地位,笔者认为无人可以撼动。有历史的通道,赏石界就不会飘浮,不会无助。渊源流长的中华赏石审美文化传统,在努力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一定会更加发扬光大!
今年是米芾“驾鹤西归900周年了”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这位如石一般磊磊落落、爱石如痴如癫天下无双的米芾米襄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