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阅读流淌于课堂 [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9 14: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阅读流淌于课堂 [z]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那是我们语文课的一大特点。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学习语文,培养能力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爱读书,或者说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的学生却不计其数。大多数孩子读书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一种状态,他们嘴巴在跟着你读,但却不知道为何而读,也就是说,在读的那一刻,他们的思想是停止的,这是教学中出现最多的一种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巧用阅读期待,让学生感受课堂阅读乐趣;活用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真正地让学生喜欢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打了个很好的比方:“课堂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这句话精要地概括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应该说,面对一篇新课文,学生都会自然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如果老师的新课引入具有生命力,也就能有效地运用学生的这股“期待”之情,带着他们满怀期待地投入阅读。

以“情境”激励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情境最主要作用是“立体性”的调节作用:情境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内在活力和敬慕、仿效的心理,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有助于期待阅读心理的产生。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找准感情基调,将学生沉睡的情感唤醒,积极营造充满真情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探究课文的激情,从而为阅读提供强大的动力。

《草原的早晨》一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一篇写景的课文,由于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本身的认识能力就有限,加上草原的生活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学生缺乏这方面感性认识。如何一开始就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草原的美丽与热闹呢?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

一开始上课,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播放歌词中所唱到的辽阔草原的画面:彩蝶纷飞鸟儿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看完后,教师用赞美的语气朗诵描绘草原的歌词,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也会由衷地发出赞叹:草原上的景色真美啊!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引入课题:你们到过草原吗?想去草原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的课文《草原的早晨》。

在优美动听的歌曲声中欣赏那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学生会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教师饱含激情的朗诵会进一步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阅读之前,学生的情绪已被吸引,他们会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去阅读课文,去体会草原的独特风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

二、情景交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学习目标”在阅读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明确自己的认知方向,形成一种心理预设。

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保有一份热情,用自己的热情、激情带动学生的情感,如果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本身语言平平淡淡,激不起斑点涟漪,试问,这样的课堂如何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教师就是这种外力,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

在教学一年级课文《放小鸟》这一课时,作者把小鸟关在笼子里,给它水喝,它不喝,喂它食吃,可它一动也不动,这时,窗外飞来一只鸟,对着笼子里的小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我就问小朋友,我们都是妈妈的宝贝,妈妈要是找不到你,一定会很着急,很伤心,这只鸟妈妈为了寻找自己的孩子,不知飞了很多地方,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孩子,现在她终于看到自己的孩子了,母子俩会说写什么呢?如果你就是那位作者,看到此时感人的场面,你会做什么?学生内在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此刻的感受。

三、合理想象,填补学生的阅读空白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就是敢于想像。因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就成为新课堂的主要任务。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个想像的平台,学生自然难以施展开来,因此给学生一个内容,对其进行有序的想像训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教本中的作品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

  课文中的插图、课文中的情境、课文中的“空白”等等都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的好材料。充分利用手头上的课文,经常性地让学生动笔想一想,写一写,写后师生共同评一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想像能力一定会有由“量”到“质”的转变。1、运用插图,启发想像。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像。”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随文练笔的极好媒体。2、扩写内容,培养想像。扩写是对教材的词句篇进行开拓,使之更具体详细。也是最常用的形式。3、填补空白,激发想像。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和限制,许多课文都根据各自的匠心或多或少地留有叙写的“空白点”,有些简而言之,有些略而不写。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诉诸文字。这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这儿真好》一文时,当从前的荒岛变得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很多动物都纷纷来到岛上安家,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此时的小岛,已经成为动物的王国,欢乐的海洋。除了小鸟、小鹿、小猴和大象外,还有哪些动物也来到了岛上?它们来到这里,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请把你自己想成其中的一个小动物,来夸夸这个小岛,好吗?

学生的想象空间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优美的语言不自觉的就流露了出来。有同学说:“我是可爱的小羊,我来到这儿,这儿的小草多茂盛啊,饿了,我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这儿的树木又高又大,累了,可以在树阴下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简直是人间天堂啊。”有同学说:“我是调皮的猴子,这里的绿树可真多呀,我可以和同伴在树林里捉迷藏,还可以在树枝上荡秋千,多好玩啊,我太喜欢这里了。”低年级学生对童话、动物之类的话题特别感兴趣,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适合他们口头表达的话题,在他们发言的过程中,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他们说出来的语言比课文中描写的都优美,难怪有人称赞“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四、角色转换,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的大概内容,“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教师如果不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角色转换是一种很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情景对话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体验语言,这是对课文进一步感悟、升华的过程,也是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置身于这个情境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时,当夏天的时候,蚂蚁们在忙着搬运粮食,个个满头大汗,而蝈蝈却在树阴下乘凉唱歌,个个自由自在,甚至还嘲笑蚂蚁,这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现在你们就是那群蝈蝈,你会怎样嘲笑蚂蚁呢?当冬天来临时,刮起了西北风,蚂蚁们在家里围着火炉吃粮食时,蝈蝈们却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如果你就是那可怜的蝈蝈,你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以来,学生就觉得学习起来有趣多了,能借助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中小动物的的语言,自己多了不起啊!把文本内在的静态文字转化为学生能说能演的动态文字,形象极了,学生学习起来也趣味盎然。

五、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探索心理

悬念,往往是在情节发展到高潮时停下来,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事如何”,以引发我们的阅读或听讲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就是要巧妙地设置一个悬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巧设悬念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心理和强烈的想念,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古文论中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说,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做到“问似看山不喜平”,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课堂气氛跌宕起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个接一个地解除悬念使学生感到开心愉快,乐学不厌,从而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关系。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新课的预习时,除了布置常规的预习任务外,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创设悬念,展现意境,诱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预习《艾滋病小斗士》这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可以设置一个令人担心的悬念:“有一个少年,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却得了一种可怕的病……”,学生们一听说艾滋病,顿时惊呆了,瞪大了眼睛。我接着说“艾滋病非常可怕,很难治愈,那这位少年是如何对待艾滋病的,最后他的命运又怎样呢?”这样,马上让学生产生提心吊胆般的悬念,并急切想知道这个少年的最终命运,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预习阅读。

当然,我们不能为悬念而悬念,悬念设置要重视效果,要尽量做到四个字:“精”、“度”、“新”、“奇”。所谓“精”,就是设置的悬念要有针对性,要有分量。表现为悬念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知识的重难点。所谓“度”,表现为悬念具有启发性,难易适度,数量要适中。设计的悬念要有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所谓“新”,就是巧选角度,变中求异。提问要尽量从新的角度巧妙切人,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堆活动。所谓“奇”,就是教师要善于在看似平平内容处设疑,平中出奇,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人胜。总之,尽量使悬念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让悬念变成一块磁铁,学生一经被它吸引,就把学生和悬念捆绑在一起,松不开身;它又似有魔法,使学生身不由己地跟着它走,最终促使构成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这就是“悬念”的魅力。

六、延伸课外,点燃学生的阅读火花

教师不仅要注意课前课中的学生期待,还要十分注意课尾让学生继续保持阅读期待。课已尽而情未了!语文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课堂,学生的“阅读期待”不应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而应拓宽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课外读物,要在大语文环境下逐步提升“期待品味”。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把语文学习还原到生活中去,使语文学习既丰富生动,又真实可感,使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真实体验。无论是文学鉴赏还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语文就是鲜活的生活,语文学习的钥匙就是将生活体验融入语文学习。

小学生阅读欲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读物本身。读物中生动曲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悲欢离合的情感、惊心动魄的场景……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动力。教师可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借机推荐几本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如学习了《司马光》之后,教师再讲讲有关司马光临危不惧、多谋善断的故事,然后推荐阅读《司马光的故事》。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如学习《三顾茅庐》后,教师再讲述一二个类似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去读读《三国演义》。逐渐引导他们走进书的海洋,走向广阔的阅读天地。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达到有意中无意,无意中有意的境界,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呼唤:“我要读书、我要读课外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要善于捕捉生成,因势利导,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产生全程的强烈的“期待心理”。

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阅读条件。阅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充裕的时间、幽雅而又安静的环境、爱不释手的读物都是阅读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要从时间、空间、读物、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在时间上,要尽可能多留一点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能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全被你所布置的作业挤满了,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空间上,图书室、阅览室要向学生开放,要敞开这两室的大门,不要为了避免损坏、损失图书而紧锁着。孔乙已说“窃书不是贼”小学生“窃书”是好事,说明他开始喜欢书了。在读物上可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要让有限的读物在班级里、在学校里动起来、活起来,读物变旧了说明流通率高了、利用率高了,不要怕学生弄坏书。小学生弄坏书是正常的。
教师要适时激励阅读行为。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情,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尤其得到长者的表扬,往往要心情舒畅好一阵子,有时几天时间心理都感到甜滋滋的。因此教师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见到他在认真阅读时,给他一个微笑,轻轻地点一下头,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有时只是走近他翻一下他所阅读的书名,有时把他所阅读的书推荐给大家……这些细小的动作、神态都将对他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如果在一定的场合之下对他的阅读行为加以肯定,更能使他欣喜若狂。此时阅读的劲头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是学生阅读兴趣产生的助动力、催化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阅读,美化了学生的内心。作为教师,我们要信任学生的潜在阅读能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教学的生命力必将蓬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2:25 , Processed in 0.0670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