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一所弱校都能找到自己的翅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4 11: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所弱校都能找到自己的翅膀
记者 张以瑾



    喜欢哲学的陈小平很能侃,而且侃得让人爱听,说到兴奋处总是滔滔不绝,指间香烟不绝如缕。在常州市北环中学,没有人不对校长的口才竖大拇指,更让大家服气的是,陈小平让他们体验到了身为名校师生的荣耀感。
    在“前陈小平时代”,北环中学已经是常州市的一所“名校”了。只不过,那时学校是以弱出名,校风不正,人心涣散,家长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把孩子送来。
    陈小平是为“救火”而来的,教育局领导告诉他要把北环中学“稳住”。然而,陈小平做的事情不仅仅是“稳住”,他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通过打造“和”文化让北环中学在6年间成为一所受人瞩目的学校。
    当北环中学的发展之路被誉为“北环现象”时,陈小平带领这所学校由弱变强的经历及其所解决的难题、崛起的速度、积累的经验、体现的价值,对于其他正在寻求出路的薄弱学校有何意义?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评价北环中学的办学成果?
    北环困境: 薄弱学校“弱”在何处 
    2004年8月,陈小平调任北环中学校长。尽管此前就知道北环中学是个“烂摊子”,教育局领导也明确告诉他要“稳住学校”,但调研一番后,学校的混乱程度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总也没有成功的收获,只恨英雄无用武之地,怨天尤人;学生从心底抗拒而又无奈地穿上了北环校服;失去择校最后希望的家长无奈地把孩子送进北环。”
    北环的希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陈小平感到当北环的校长,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想稳住学校是不可能的。喜欢哲学思辨的他相信所有问题都有一个主因,抓住了这个主因,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学校的管理团队深入课堂,走进班级,走近师生和家长,反复调研、分析、研讨北环难题的症结何在。他还经常找教师和学生谈话,每一个走出校长室的师生都留下了“陈校长能侃”的印象。
    渐渐地,一团乱麻理出头绪了。陈小平发现,北环中学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人心不和,这也是许多薄弱学校的“通病”:
    一是“失宠”,导致学校外部关系不和谐。学校周边优质学校林立,分散了社区群众的目光。加之以往“闭门锁校”的做法,优秀的教育理念进不来,出色的办学成果出不去,对口小学学生不愿来,行政投资下不来,社区单位支持引不来。学校信誉度锐减,在同行中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造成了地位不平等,心里不平衡。
    二是“失范”,导致学校内部关系不和谐。进不来好生源,留不住好教师,搭不起好平台,又放不下传统的“分本位”意识。成绩考核一切,一切以成绩考核,过重的负担、过多的指责让师生们产生困惑、无助、烦躁、焦虑的心理。在这种环境下,师生与领导对话的权利、自主发展的意识以及主动管理学校的责任感都被剥夺了,人心不和造成学校发展动力不足。
    尽管没有像陈小平这样“上升到哲学高度”,但教师们对当时学校的“人心不和”是深有体会的。“不要说合作,连正常的交流都有困难。”副校长蔡军说。
    数学老师诸建刚以前就是常州市的“数学权威”,但是学校封闭保守的氛围让他找不到一展身手的舞台,在教学、教研上单打独斗,对同事严防死守。但个人英雄主义不能带来快乐,他感觉自己像头老黄牛,只会低头走路,不会抬头看天,在学校心累,心烦,回到家不想说话,没有成就感。
    “教师封闭自守、缺乏自信、缺失幸福;学生不爱班级、不爱课堂、不爱课程。北环中学内部还没有形成支撑师生信念的共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概括地说也就是学校文化的缺失。”陈小平得出自己的结论。
    既然人是导致北环困境的主因,陈小平的改革也就从“人”开始了。他决定在北环中学营造一种“和”文化,让其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最终消弭学校人心之间的沟壑。
    北环速度: 三年转型,六年崛起
    做校长之前,陈小平当过做厂长,曾在几年间把一个校办工厂经营得风生水起。他也把这个速度带到了北环中学,实现了薄弱学校三年转型、六年崛起的“北环速度。”
    但陈小平说办学校和办工厂“完全是两回事儿”,工厂讲究科学化管理,对工人进行量化考核,追求人和机器的最佳效能。当科学化管理被移植到学校时,量化考核则要被打上问号,因为如果以成绩作为唯一尺度,那么师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就被忽视了。
    “学校的变化必须发端于内部变革,从内部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动力,为学校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源”,陈小平深信“向上是一种很高贵的人性”,没有人真正愿意封闭自守、停滞不前。
    “一般来说,薄弱学校改革要从抓学生成绩开始,但陈校长首先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北环的改革让许多人感到惊讶,但作为陈小平的副手,蔡军知道校长要么不出手,要么就出手不凡。
    陈小平认为,只有教师首先拥有幸福才能使学生拥有幸福。为此,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给教师营造主动发展和共同成长的环境。学校充分发挥少数教师的职业优势,以学科组为基础进行教研活动和学习共同体建设,形成“合作性同事”关系。
    上任一个月后,陈小平就开始推行“三年校本研修行动计划”:第一年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机制,第二年以校内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和机构,第三年总结与反思,切实巩固校内教研成果。
    第一年,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以研究课的方式向全校公开教学。语文教师出身的陈小平也亲自“下水”课堂,邀请全校教师来观摩自己的教学。很快,公开课成为一种风气,大多数教师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打开教室门,甚至有人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听自己的课。
    第二年,学校重点改革中层管理机构,将教导处改为年级部,主要承担原教导处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每个年级设主管一名,主要对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直接对校长和分管校长负责;增设教育研究督导部,以校内研究为中心,领导学科教研组建设、非正式专业组织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对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机构重组减少了管理层级,实现了行政管理向专业管理的过渡。
    第三年,学校从制度、组织等层面巩固校本研修活动成果,确立了学年整体设计、系统组织校内研究活动的理念,建立了“环中教师网络论坛”,上分设网络学科教案区域、观课评课区域等开放式平台;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备课制度,取消了教师个人备课笔记检查制度。
    此外,学校还成立学科教学督导小组和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等非正式组织。建立年级学科备课组“周教学研究日”,每周集中一天的时间以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为载体,展开协商式观课评课活动;暑假还举办“北环暑期教师论坛”。
    如果说此前的北环中学是一副步履蹒跚的病弱之态,那么三年校本研修行动已使学校尽去沉疴,步履轻松地朝着“北环教育品牌”的目标迈进。
    日本学者佐藤学说,学校改革是“静悄悄的革命”,但北环中学的改革却以让人惊讶的速度进行着。2005年,语文教师祝畅红休了4个月产假,“回到学校后,发现整个氛围都变了,看到同事们热情洋溢的面孔,听到同事之间相互赞美的声音,有一种合作的力量在帮每一个人进步”。
    2006年,语文、数学、物理三个学科同时成为市级学科教研基地。2008年,10名教师参加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9人入选,至此学校拥有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共24人,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
    北环经验: 薄弱学校变革靠什么
    在常州乃至长三角地区,快速崛起的北环中学开始让人刮目看,然而,“北环速度”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诀?陈小平将其归结为“和”文化的力量。
     如果说三年校本研修计划追求的是行动变化,那么,“和”文化建设则是打造学校核心价值的“精神工程”。陈小平提出“成功始于和谐”、“合作胜于竞争”、“和谐管理,文化育人”等理念,并通过会议和论坛的形式引导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和”文化的大讨论,让大家认识、认同“和”文化。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敦笃忠恕,和合进取”的校训,形成了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个教师都拥有创新的舞台,让每个家庭都拥有回报的欢乐”。
    数学老师张秀芳有着15年的教龄,然而,在北环中学工作10年都不曾担任过班主任,因为以前的校领导觉得她性格柔弱,不适合当班主任。感到不被信任的张秀芳日渐消沉,在学校也逐渐边缘化,后来学校干脆只让她教一个班,工作量都不满。
    陈小平上任后,改变班主任由学校单向指定的做法,而让教师自己填写岗位意愿书。张秀芳鼓起勇气填写了做班主任的意愿,让她意外的是,学校果真交给她一个班。
    2009年夏天,张秀芳从初一带起来的毕业班取得了让大家惊异的成绩。在新学年的教师演讲会上,她动情地说:“从教15年来,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最近5年。在‘和’文化的氛围里,我觉得只要不断努力,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感谢在座的所有同事,你们的帮助让人感到温暖。真想和你们一起工作到老!”
    陈小平认为,“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民主管理。首先要把教师的基本权——发展权还给每个教师,这也是学校的基本职责。为此,学校打出“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口号,为教师们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发挥创造性。
    “管理不要扰民”,北环中学有意减少会议次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教师,让他们不受干扰地行使自主权;学校也很少搞自上而下的检查和工作布置,而鼓励自下而上的回报和展示;此外,学校还鼓励普通教师根据个人特长申报发展项目,做课题主持人,而在很多学校,做课题主持人只是学校领导的权利。
    以前,北环中学的教师总想调往其他学校,但近几年来,学校没有一个教师调出,而是有更多的教师像张秀芳那样走向了成功,体验到了职业幸福感。
    从“和”文化中受益的不仅是教师,这种价值引领也改变了班级和学生的面貌。北环中学每个班级都有着不同主题的文化,与之相配的还有独具特色的班徽、班歌以及班级公约。
    在陈小平看来,班级建设的根本在于把本该学生做的事情交给学生做,让他们自主选择班级文化,建设班级自治组织,制定班级自治制度,设计班级团队活动。
    学校最初倡导班级文化建设时,很多教师觉得无非是“包装包装”,积极性不大,堵小亚也有这种心态。2005年,她开始带八(7)班班主任,同时带八(8)班语文课,发现两个班学生有明显差距,而他们的入学水平不相上下。后来她了解到,八(8)班进校后即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两个班的差距是在七年级那年出现的。
    “学生没有变,教师没有变,班级面貌却发生这么大变化!”堵小亚深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此后,她由怀疑者、观望者变成了陈小平的追随者,在自己班上引导学生们开展“bo”文化建设,师生一起追求“博大的胸怀,博学的才识,搏击的勇气,拼搏的斗志”。
    在“和”文化的统摄下,北环中学原先涣散的人心被拧成一根绳,分散的力量被合成一股劲,学校上下齐心协力,演绎了让人炫目的“北环速度”。
    北环价值: 文化融合实现教育公平
    北环中学引人关注的另一个因素,是它成功地实施了农民工子女融入教育。由于学校附近多是厂区和商业区,全校一千多学生有四成多是农民工子女。与此对应社会背景是,常州市有将近150万的外来人口。
    在城市化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同时,教育公平也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诉求,北环中学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探索和经验无疑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以前,不少人将北环中学办不好归结为农民工子女太多。让陈小平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新生分班,某班主任发现班上有一个大学教师的孩子,高兴地不得了,感叹“终于遇到了有像样职业的家长”。
    陈小平发现,教育者的有色眼光,加上不合理的学校组织架构,使得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学校主流文化之外,在班上连小组长都很少做,没有话语权,没有展示的舞台,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成为弱势群体。
    当“和”文化成为北环中学核心价值时,无形中弥合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校之间的文化断裂。如今,没有教师想着四成多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即使要称呼这个群体的学生,也是“新市民子女”。
    学校通过改革班级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展示的主角。在北环中学,班委会、班委干部、班长以及各种委员都是历史名词,所有班级都以“班务会议”取代班委会,以事务项目组代替班委干部。
    这样,任何学生都可以自愿申报参与项目组工作,这把以前一部分学生从事的班级管理工作转化为大部分学生共同参与的工作。不再有人因为自己的出身限制了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主角。
    陈小平说:“我们努力让每个孩子,不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都能昂起头、挺起胸、站直了走路。在学习期间帮助孩子们树立足够的信心,对于他们明天立足社会、面对竞争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在北环中学采访期间,记者从不同班级约请了8名学生座谈,听他们介绍各自的班级文化。他们的能言善辩、随机应变以及从容自信都给记者留下了印象深刻,让人意外的是,其中4人来自“新市民”家庭。
    九(8)班的陆晓平老家在甘肃农村,在班上是颇受老师和同学器重的活跃分子。她语带自豪地说,自己经常给同学们讲述大西北的风土人情,这让很多同学羡慕她的丰富经历。
    陈小平认为,要让学生爱城市、爱社会,首先得让他们形成对班级、对学校的依恋感。到北环中学参观的人都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很阳光,看不出谁是市民子女,谁是农民工子女。
    “只有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的高度,才是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真正难点和今后推进工作的重点。”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傅禄建在考察北环中学后说。
2#
发表于 2010-12-13 14:16:33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所弱校都能找到自己的翅膀 -------说得好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30 , Processed in 0.0752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