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作文研究之路:积累•行动•思考 ——襄樊市课题骨干教师培训研讨会发言
| | 作者:狄香云 来源:襄樊市大桥口小学 上传时间:2007-12-31 人气: 356
| |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积累•行动•思考——我的作文研究之路》。2001年9月,我正式涉足作文教学,开始了自己的摸索。在我心中,快乐是条永恒的主线,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我的引领下快乐的作文。从最初我实施的“阅读——积累——习作”三步走,到后来我提出的“勤积累、巧训练、多交流、善鼓励”作文教学十二字诀,再到今天的作文教学“四重奏”,我摸索了整整四年的时间,之后又经过两年的反复教学实践,才有了今日的雏形。2006年在襄樊市教科所郭书记的提议下,我们启动“快乐作文:关于作文生活化研究”课题,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2006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为襄樊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襄樊市科研重点课题。现在,以课题为统领,我们积极参与活动,每一节课都贯彻课题的思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力求做到每节课都有新精彩,每节课都有新收获。下面我的发言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有梦在追逐,教育科研思想的孕育。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教出一届出色的学生,2001年9月,我又接手了一个新班(三年级,学校实行小循环,我一般都是从三年级接手的),我决定从这一届开始进行我对作文教学的探索实践。对我来说,那段日子是忙碌的,我整日辛辛苦苦地备作文、讲作文,然而收效不大。有人说,能让大桥口的孩子写好作文,那是痴人说梦话,好比让铁树开花——痴心妄想!
我校地处老城区,学生一部分来自小本生意人家庭,一部分是流动人口子女,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整日为生计劳于奔波,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慢慢地就养成了他们懒散、贪玩的“野”性,这也是导致他们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重要因素。但我深知:孩子基础差,并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潜力差。反向思考一下,这些不利因素,或许正是他们的可塑之处。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化劣势成优势,成了我思考的话题。
在长期与学生交流、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有的父母外出打工,自己做饭、洗衣照顾自己;有的与爷爷奶奶一起,对父母满怀深深的思念……这么多孩子,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素材,为何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转化成文字,在文字中找到自信与快乐呢。但是,有生活并不等于会表达,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写作心境,自由的写作空间,擦亮孩子的眼睛,点燃孩子语言的心灯,让他们极其自然地表达他们熟悉的现实、梦幻的生活,成了我探究的重点。
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我先实行“阅读——积累——习作”三步走,让孩子们动起来,再推出“勤积累、巧训练、重交流、善鼓励”作文十二字诀,引领孩子一步步跨入写作大门。看到孩子们由起初的“眉头紧锁、无从下笔”到后来的“争相展示、下笔流畅”,我知道我走对了。但仅凭语文一支独秀,带给学生的体验,还是远远不够的,集各科全力,资源共享,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对于我们小学校来说,老师就像是个“杂家”,样样都要会,我带语文,还兼带过思品、美术、活动,甚至体育,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好的资源,于是我的“我的多科融合式的作文”,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受,让他们不时有新的挑战,新的刺激,也难怪孩子们“一趣末了,一趣又生”,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不正是我要期待的吗?为了给爱好写作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理想的平台,巩固发展我所取得的小小成绩,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我于2005年3月成立了自己的“追梦文学社”,组建了自己的“小记者团”,带动了全校孩子的参与热情,之后,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又出版了《追梦文集》,推出了“追梦”月报,从2004年12月3日发表第一篇文章至今,我指导的学生作文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已近300篇了。
后来,郭书记提议我们进行“作文生活化课题研究”,在市教科所立项,应该说这正是我的初衷,只是以前我没想过要做课题,准确地说是不敢去做,没有自信去做,在我眼中做课题似乎不是我们小学校老师能做好的事,应该说是郭书记给了我自信。我的课题来源于我的实践,其生命力自然强,在课题的统领下,我真正走上了作文研究路。
二、实践中积累,教育科研的基石。
许多身居一线的老师常常感叹:搞教育科研难!就拿课题来说,没课题时说找课题难,有了课题做课题也难。究其原因来,当然可以罗列出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恐怕是缺少积累。平时没有积累,做课题时只好东抄西凑,这种“空手套白狼”形成的课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课题研究有赖于积累。从前,在江苏松江南村有个叫陶宗仪的读书人,他一边教书一边种田,劳作之余,还做点研究。这位陶老师有个习惯,就是每每想起什么,见到什么或听到什么,就随手摘下身边的树叶写上,再放进瓮里。十几年来,他把瓮打开取出一片片叶子,将文字重新加以整理,编成了一部30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我们的这位同行前辈还不是一个全职教师,居然能取得如此大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是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所谓积累,就是把平时的所干所观所想记录下来而已。
记录的材料本身就是教育科研的成果。苏霍姆林斯基是搞教育科研的典范,他在教育科研上取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与他碰到过的一件有关积累的事情不无关系。当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年轻的时候,看到学校所在地的一位老村医,非常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一年级新生的身高与体重,保存了厚厚的一叠资料,且觉得很惊奇。老村医告诉苏霍姆林斯基,他已经积累了27年的新生身高与体重,在过去的27年中,学生的身高提高了四点五厘米。苏霍姆林斯基由此感悟到,在简单的积累中有重大的成果。以后,他就坚持不懈地写了一辈子的工作笔记。
有积累才会找到课题。我的“作文生活化研究”课题就来源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
从2001年开始到2006年课题申报,我经历了整整五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积累,我发现一方面教师害怕教作文,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学生害怕写作文,视习作为酷刑,对习作毫无兴趣可言;另一方面,教师迫于“考试”、“评比”等压力,又不得不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只好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造情,言不由衷,胡编乱造,敷衍凑数。以致学生想写的,不让写;教师想要的,写不了,要不到。于是,学生的习作普遍缺乏新意、个性和特色,练得越多,雷同、平庸、应付、抄袭之作也就越多。作文教学陷入了令学生人格分裂、思维萎缩、语言贫乏的费时低效、恶性循环的“怪圈”,摆脱这一尴尬境地已刻不容缓。试想,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发现生活的慧眼,有的是有材料可写,但又不知如何表达?为此,我将课题定为“快乐作文:关于生活化研究”,且分为“快乐积累、快乐作文、快乐活动、快乐评改”四个版块来探讨,我要让孩子们享受作文,从心底里爱上作文。总之,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对某一方面一直进行积累,不断思考,很多想法就会冒出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连做梦中都会梦到,还愁什么找不到课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记录的意义时写道:“这些记录是创造思考的源泉。”
我们的教育工作是非常平凡的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样,教育科研是一项见效慢的长效劳动,不可能立竿见影,有时就是最后也看不出大成果。但是,整个有积累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做研究的过程。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说过:“要以工作的记录表现工作的成绩”,足可见原始积累的重要。
我在作文研究中也积累了不少东西,有教学方法上的,也有思想认识上的,我惯用的“三会”(小小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三赛”(经典话语展示赛、读书知识月竞赛、终极挑战PK赛)、“三展评”(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方法展评、读书能人展评)活动,就能有效地把学生形成的读书兴趣持续下来,发扬下去,让读书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始终,为学生写好作文起了奠基作用。我独创的“随处闲聊、纸上谈心、择交笔友、三人智囊、八国评析”五种交谈,“阳光面对面、激情辩论会、火爆PK场、佳作直通车”四种会晤,能沟通思想,引起共鸣,让学生产生陶醉的感觉,由起初的“满脸通红”走向“跃跃欲试”、“翘首以待”,心灵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字里行间就会洋溢出真情实感。教师若平时积累了一个个文件包、一盘盘资料、一张张卡片、一本本笔记本,那么教育科研的大厦也就累积成了。
三、教学写合一,教育科研的核心。
如果我们把教育科研看得高高在上,就会觉得它遥不可及,本能地对它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它只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手段,它融入了我们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了我们整个教师生涯。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行动方式。”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其具体做法是教学写合一。
“教然后知困”(《学记》),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就会遇到困惑。“困惑”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当、失误和失败的地方,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失意”之处,这些都是教育科研最好的课题。当然,在教的过程中肯定有“欣欣然”之时,那往往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即“得意”之处,这些同样是教育科研的绝佳素材。有些教师整天喊着找课题,又是请教专家又是翻看课题指南,无异于捧着金饭碗讨饭。可以说,“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没有“教”的课题研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只能是空对空了。还是《学记》说得好:“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而自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是把自己的困惑(包括得意之处)如实地写下来,不间断地写。这样,就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不可否认,教育科研必须要有理性的思考,也只有通过理性的反思,才能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可见,任何教育科研活动一定要有教育理论的支撑,学习教育理论也成了我们每一个课题研究者日常的必须了。为了课题研究既结合实际,又有一定高度,我通常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读书,来充实自己:一是用实际去联系理论的方法,带着课题研究实践中刚刚碰到的问题,去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并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马上就可以用得上,有立竿见影之功效;二是有计划地阅读教育名著,教育名著是原汁原味的教育养料,犹如是土壤中“垫底的基肥”。她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教育视野,还能增加我们的教育智慧,提高我们对教育的洞察力。这样一来,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有高屋建瓴之感了。当然,我们进行课题研究不能光停在读字上,还要勤写,把书中对自己最有感触的东西写出来。要知道写是读的深化,写的过程就是整理知识、寻求思路的过程,对学习的提高是极有好处的。
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尝试,不怕失败,为了把日常的教学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即兴小练笔,或口头的,或书面的,只要学生喜欢,愿意说,愿意写,我都会去尝试一番,不怕失败。我的“练在兴趣正浓处、练在情感共鸣处、练在思维发散处、练在情节空白处、练在观点争辩处、练在偶发事件处”课内六处巧练,就是教学写合一所结的硕果,不仅激活了我的课堂,让孩子们在兴趣的包裹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训练。
用心教并勤写教后感,痴心读并多写读后感。做到了这两点,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就算完全铺开了。这时,再把“教后感”和“读后感”放在一起分析,就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把做法、看法写成文章,就是一篇有分量的科研论文了。我认为从事课题研究最基本的模式就是:实践——理论——实践,教学写合一。
四、行动中思考,教育科研的灵魂。
如果我们的教育科研仅仅停留在“教学写”上,只能产生“台上刚领奖,台下变纸浆”的没有真正价值的科研成果,究其原因是缺少自己个性化的思考,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科研了。
要是我们只是机械地把“教”的写下来,把“学”的收集起来,也只能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的堆积、理论的罗列,充其量算是“叙事”层面的故事。没有自己思考的东西,“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没有多少价值,当然也就称不上教育科研成果了。有学者说:“一个教师认认真真写一辈子的教案,可能还是一个教书匠,若写五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了。”所以,课题研究的“教学写”,“教”与“学”是基础工作,核心是在“写”,写是指写教后感、读后感。而“感”的程度取决于思考的深度,从而也决定了研究的水平。
“教而写”、“学而写”毕竟是两件事,而思考则起了桥梁作用,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把两件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写“教后感”时,联系学习的理论,就可以跳出完全写实的窠臼;在写“读后感”时,联系教学实际,就可以避免写空对空的官样文章。这样,通过思考把教和学揉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写教育笔记见长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并不是在于他的教育笔记写得多,而是在于他的教育笔记中自己的思考多,见解深刻。像我们熟悉的“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等教育名言,无不闪烁着他对教与学的思考的理性之光。
课题研究源于问题,问题是研究的原动力,是研究的基点。要进行课题研究,就要有问题意识,要学会发现问题。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往往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又都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由于思维定势以及人们对教育作用的单一认识,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就不易发现,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常用而不知”。如果我们对一些现象作深刻的反思,多问一下“这是最好的吗?”、“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吗?”就可能会发现问题了。我们进行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把握真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出问题”在教育科研中的地位也就不言自明了。
生活——思维——表达,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少了哪个都不行,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于细微处见匠心,扣关键处巧训练,设计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才能使学生“言之有物”,在观察中善于利用素材;“言之有理”,准确健康地表达生活;“言之有情”,展现孩子浪漫的童心。我实践总结的“五式”(范文变通式
、移花接木式
、多人接龙式
、现场竞赛式
、问题点睛式
)课外巧练,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演练,孩子们也在这一次次练笔中爱上了习作。
只有思考才能在“教学写”的原始材料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从而进行研究。也只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教学写”才能得以提升,形成教育者的智慧。
几年来的负重奋进和努力拼搏,填补了我校教育科研历史的阙如。我觉得,每一页都赋予了教育的精彩!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遗憾。今后,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把更多的精力和智力花在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钻研教法上来。
心怀理想,自我超越,是成长极限的突破。突破极限犹如黎明前的黑暗,不只追求一种成功,有可能就是一种挫折和痛苦。所以,我始终以“坚持、坚持、再坚持”来鼓舞自己、鞭策自我。我坚信,理性的远大理想,成功的自我超越,收获的不仅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回顾过去,我所做的,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小步,但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这里,我想起一位哲人的教导,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持久探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