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弥足珍贵的实证精神 文/袁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8 09:3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弥足珍贵的实证精神

——听胡惠闵教授讲座有感

    学文科的人往往排斥数字,我也不例外。然而当我绕到数字的背后,却发现有一种精神,令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今日听胡教授的讲座,有两个数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她明说的收集整理用于分析的课例数174;一个是她未精确统计的听课数——她只说自己的听课数量绝不亚于一个资深教研员。我帮其计算:本人到岗三个月,视导、赛课、听试讲、搞教研活动等,听课40余节,一个资深教研员至少得有十年的研龄吧,粗略加乘,恐怕不会少于千节吧。于是我想到了教育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法,同时,深深感佩于如胡教授等研究者的实证精神。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百度百科)实证精神则是指研究者为追求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进行调查、观察和实验的意志品质。我以为这种精神有三个特点:一、科学严谨,尊崇客观事实;二、亲历躬行,不辞繁琐辛劳;三、降低身份,甘于一线忙碌。胡教授的讲座之所以服人,恐怕就在于她有着大量实证研究的资料,并由此归纳与归因;其讲座之所以感人,恐怕也在于一个大学教授能够亲临教育现场、深入教育现象背后的精神吧。

    这种实证精神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已众所周知,而其在人文科学领域里却常遭冷遇,尤其在中国。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传统讲究“悟”,“格物致知”也不过是为了“澄怀望道”,于是自然科学研究少了实证的出席,显得零散而随意,而人文科学研究更少见由实证材料归因的成果,其中的教育研究则几乎都是经验的记录。然而,二十世纪中叶,陶行知等一批学者——真正的教育家,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实验。他们像夸美纽斯等教育家一样、创办学校,开设课程,变革教法,弥补了中国几千年来缺少的教学法研究(那是我国教学法研究的鼎盛时期,其后再也没有出现那么繁荣的研究局面)。那是虽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积贫积弱的土地上都不曾衰减的热情,那是不可能获得任何名利的默默耕耘,那是义无反顾肩负起的对民族未来的责任心。

    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难能可贵。十年课改不寻常,十年课改多艰难。在闭门造车就能理论漫天的时代,在拼接组合就能成果如山的时代,在身处其位就能专家自居的时代,在炮制思想就能财源滚滚的时代……我有时不禁傻傻地想:倘请陶行知等领衔课改,其局面会不会与今天的状况有所不同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36 , Processed in 0.0605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