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田若作文教学思想研究
牛延秋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倾其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地躬耕于小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探讨是十分丰富和卓有成效的。
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张田若先生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一、把识字教学和小学作文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他所创建的一套“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科学教学体系,是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卓越贡献,更是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开创性的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贡献。
多年来,对作文教学进行研究的人员不少,也有一些人在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中涉及到识字教学,但像张田若先生这样系统全面地研究小学识字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并且长期进行教学实验且取得了公认的显著成果的人却屈指可数。 张田若先生明确提出:“识字是表达的基础”,“由于识字多,词汇多,读的多,书面语言理解能力强,学生逐步达到会用是必然的事,是水到渠成的事”。他用这几句简明的语言,逻辑性很强地概括了识字与作文的关系。张田若先生说:“小学生作文难,常常是由于这一点没有过关。识字量小,会写的词少,必然提笔千斤重。”因此,他主张:“作文要以识字为基础,应该十分注意识字学词,只要有能力就要多识字,早识字。” 张田若先生正是对于小学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深人研究,才在这方面做出了辉煌的成绩。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深入辽宁省黑山北关学校,和那里的老师们一起,进行“集中识字”的教学 改革,使一二年级的识字量由一般不超过1300字,增加到2500字。由过去二年级以下不写作文,到一般能写出三五百字的作文,且文理通顺,很少有错别字。1963年,张田若先生总结辽宁省黑山北关学校“集中识字”和作文教学的经验,编辑出一套小学语文课本,供全国五年制小学使用。
张田若先生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受到了社会和有关领导的重视和表彰。1990年8月6日,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读了辽宁省黑山北关小学‘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我非常高兴,为它喜而不寐。”还说,“我已经84岁了,能够亲眼看到这件事,实在有点出乎意料,因而有说不出的高兴。”
张田若先生用“集中识字”的办法,开拓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路子,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近几十年来,他主要从事“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研究,连续主编了五套以“集中识字”为特点和基础的小学语文实验课本。前几年又主编了全套《新世纪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经教育部审查批准,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供全国小学选用。
二、小学生作文就是一种练习,是一种练笔,是一种习作,是一种训练,是一种学生作业
张田若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练习。小学生作文不是创作,不能苛求小学生作文的社会功能。有个别小学生写出了供人欣赏的文艺作品,当然是好事,要爱护培养。说,不能这样要求。正如梁启超所说:“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是不可以教可以学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一步 一步地练习写作,就是教会写各种文体的一般写法,即所谓的规矩。这种练习也是通常强调的语言运用方面的基本功。
把小学生作文的目标定位于“练习”,就要和那些过高的要求作斗争。当代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把作文的过程分为“练习”和“实用”两个步骤。在“练习”阶段,不能追求其“社会功能”。
可是,还有不少人强调小学生作文的教育作用,强调作文内容“有意义”。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地要求学生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事,也就是怕小学生写出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作文。张田若先生认真地对上百所小学的作文进行了研究,在成百上千篇作文中,没有发现一篇作文思想上有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一篇作文思想内容不健康。所以,张田若先生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培养小学生的初步表达能力出发,在他的《返璞归真,舒畅作文》一文中,深情地呼吁:“返璞归真吧!让小学生作文训练回到它应该的位置上来!”这是何等感人的呼声啊!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已将张田若先生批评的那些不适当的要求全删除了。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要求明确为: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畅,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标点符号。”清楚明白,符合那些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对少年儿童进行作文教学的科学主张。张田若先生在《河池年会论文集序》中说: “对照语文课程标准,回顾十余年来我们课题研究走过的路,令人十分欣慰……”在这里,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张田若先生对目前小学生作文要“降低要求”,要“往矮里去”, “往实里去”的科学主张的深刻现实意义。
三、在小学生作文内容上,“写(或说)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就是写孩子心中原有的积蓄,随心所欲地选择表现的内容”
由于小学生在作文中写的内容是他的积蓄,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看,他们是有表达欲望的。顺利地得到表达,能使他们得到快乐和满足。现在许多教师试验让学生写“快乐”作文,因为只有快快乐乐地作文,才能充分得到发挥,作文才写得好。张田若先生在一篇题为《学习新大纲,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文章中说:“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必须培养小学生舒畅表达的心态,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写自己的心里话,思路要开阔,情感要充沛,万不可受拘束,受桎梏。只有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才能既发展学生语言,又培养出习性、灵性和创造力来。学生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他在《提高师资,改进教法》一文中说:“学生是作文训练的主人。是学生在作文,在训练。应该说只要诱导得法,小学生会喜欢作文的。让他们讲故事,说自己遇到过的事,尤其是印象深刻的事,他们是非常愿意,非常高兴的。他们甚至会争着说,抢着说,而且说得兴高采烈,头头是道。”
和张田若先生主张“舒畅作文”相反的情况是小学生的“作文难”现象。以至 于不少报刊都展开了这项讨论。大家形象地把小学生“作文难”现象叹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田若先生在许多场合大讲“有米下锅”的论点。他认为,所谓“无米下锅”,概源于对小学生作文内容的错误界定。硬要小学生去写“有意义”“能教育人”的事,而小学生的“积蓄”中往往没有明显的这方面的内容,当然就“无米下锅”了。如果强调小学生去写他们的“积蓄”,当然就“有米下锅”了。小学生普遍的“作文难”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在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上,由于苦苦地寻求着有教育意义的事,便要求指导,寻找范文,因而普遍存在着“说空话、说套话”的现象,随之就自然出现了小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特点的问题,小学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一旦在作文内容上得到端正以后,就会出现令人满意的变化。张田若先生在辽宁、山东、广西组织的多次作文教学现场会上,学生们现场作文的快乐情绪和童趣盎然的作文都使观摩的教师为之惊喜。他们甚至让从四面八方到来的观摩教师临时出作文题,限定时间,当场作文,学生们也不觉得紧张,从容地从他们的“积蓄”中选择材料,作出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鲜明的作文。
四、“进了小学,在语文课上就应该把重点放在书面表达练习上,把口头训练作为出发点和基础”
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哪个更重要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交流越来越广泛,口头表达能力便成为人才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便自然而然地反映到了学校教学上,特别是落实到作文教学上。加强口头表达训练便成了学校普遍注意的事儿。小学是基础,要从小学生练起。
应该说,重视口头表达训练是对的,但有些地方相应地减少了书面作文的训练,张田若先生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在多所小学召开现场观摩会,让老师们共同关注这一问题。从课堂上看,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确有很大提高,很多学生当时的口头作文很精彩,材料组织和语言运用都令人惊叹。但是在检查书面作文时,却令人失望。段落不分,满眼错别字,标点符号更是混乱。张田若先生在许多观摩会上都让教师们听了口头作文后,再认真看书面作文。他说,很多地方都出现“口头表达顶呱呱,书面作文差差差”的情况。张田若先生说:“须知让学生能正确写话,那是书面表达的基本功夫,小学生作文难,常常是由于这一点没有过关。” 张田若先生强调书面作文,不忘告诫那些不以为然的老师:这是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他说,教育部明确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畅,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标点符号。”共34个字,其中后17个字全通过书面作文体现。所以,不重视书面作文,无论如何都完不成国家交给的作文教学任务。
和书面作文相关的书法问题张先生也很强调,汉字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能为文增色。教小学生练习写好汉字,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概括起来,张田若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就是:从小学生心理、生理和知识基础的实际出发,从“集中识字”人手,准确地把握住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这个目标,让学生从自己的“积蓄”中找材料,心情舒畅地写好书面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