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市小语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 13:5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汉市小语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综述

                                           武汉市新洲区教研室    朱幼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下午好!

受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简称武汉市小语会)理事会委托,我就小语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收集、评选的有关情况作通报说明,有遗漏和不妥的地方请小语会的领导补充、纠正。

一、基本情况

本次年会共收到参评文章178篇,充分反映了我市小学语文教师对小语会工作的支持,体现了广大会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探索教育规律和踊跃撰稿的热情。

本次年会采取初评、复评两次评选。为了增加复评的透明度,为了确保论文评选的质量,复评时,学术组成员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两保密一公开”。“两保密”即评审组成员互不知晓,以免评审成员“互通有无”,二是所有参赛论文都不署名,以便评审组成员公平公正地“盲评”;“一公开”指公开评审的原则要求:严格按论文评比通知上撰写的要求进行评比。在评审组成员各自认真评审打分之后,秘书处将各位评委打的分累计,计算出平均分,然后按得分的高低,评出一等奖24篇,二等奖论文37篇,三等奖论文117篇。

二、主要特色

开展论文评比,就是为了引领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磨砺,在研究与反思中提升,在总结与提炼中成长。可以说年会论文的评比,是桥梁,架起了教师们从教学实践走向到反思总结之桥;是纽带,将热爱小语事业的我们连接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是盛会,是小语界精英们交流思想、开阔视野、分享智慧的盛会。在对我市小语精英们的论文先睹为快的时候,我的感受颇多。借用诗句来概括就是这么四句——

第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即凸现了“广”。一是参与者广,从教师到校长到教研员,不同身份的人,都参与本次论文撰写,是近几届年会中论文最多的一次。二是论文选材涉及面广,研究范围基本涵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课堂教学到课外阅读,从字词句教学到阅读思维能力训练,从古诗词教学到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从低段到高段,从解读文本到教学及作业设计,从知识传授到素质培养,从研究学生习惯、兴趣到探究教师专业成长,从城区到农村……凡是有语文的地方,凡是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环节,在我们会员论文中都有精彩呈现。一篇篇论文就是一面面镜子,它映照出我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就像这光彩夺目的春色般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广”还体现在一等奖获奖面广,新城区的教师获一等奖不再是点缀,这充分显示在小语会这个团队的引领下,我市小语之花已开遍每个角落。

第二句: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体现了“实”。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家的论文中少了空洞的大话套话,没有所谓的高深莫测的纯理论的堆砌。相反,在真实的想法、实在的做法、朴实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们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探究精神。如为了能将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真实的问题进行真正地探究,江岸黄陂路小学的潘莹老师、青山小学的陈振敏老师、旭光小学的曹艳青老师都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行实践探究。读其文如见其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朴实、务实、扎实的人,自然顿生敬仰之情。像这样直面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联系教学实践谈感想、循规律、探策略的文章比比皆是。如围绕如何解读文本,语文教学应追求怎样的课堂等,教师们在思索,在实践,在总结,也在提升。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也就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实用性强。

第三句:一叶落知天下秋——即着眼“小”。论文中可圈可点的闪光之处不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这块热土上耕耘的硕果。难能可贵的是不少教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取自己深有体会的某一个方面展开,如蔡甸三小的王方琴教师抓住课本中不起眼的“泡泡语”来研读,探究其规律,运用其教学,话题虽小但有实效;蔡甸区教研室的教研员魏琼结合一年级教学谈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邬家墩小学的薛娇校长仅从学生“动笔”阅读这一点谈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有不少老师以一课的教学为例谈如何实现教学的实效。话题虽小,但小中见大,因为融入了教师深度的思考,广度的拓展,高度的提升,因此,给人的启迪较深刻。

第四句:道是无晴却有晴——即倾注了“情”。虽说论文不如诗歌散文般情意绵长,虽说会员们的论文不像专家们的论文那样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耐人寻味,但平实的语言,朴实的事例到更添亲近感,亲切感。论文中无不充满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浓浓爱意,折射着语文教师对理想课堂的默默追求,洋溢着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孜孜探究。这种情感是因为有了余家头小学的姚峥老师《让孩子们的课堂更幸福》这种信念的追求,因为有了武汉小学熊春萍老师对《童心是教学的根》的思考,这种情感正如红领巾小学的张燕萍对自己课改六年的回头看随笔中写到的“朴素,却也灿烂”。可以说,正是大家对语文教学有执着的感情、有实践的热情、有探究的激情,才有今天我们精神大餐的分享、才有了我们思维聚会的碰撞。

三、问题与建议

当然,由于教师们所处的环境、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各地区教学改革的进程不相同,因此论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论文在撰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文不对题,观点不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文没有围绕着文章的标题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来论述,如有关论述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的,重点论述的应是提高的途径、方法,但有论文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二是掺杂着与中心论点关联不大的其他方面,洋洋洒洒上千字才开始上正题,造成论述重点偏移。

2、内容单薄,阐述肤浅。

大多数论文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也有个别论文,要么选题太大,受篇幅的限制,所以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叙述的事例特具体,却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要么理论与所举的事例难找到恰当的切合点。

3、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个别文章在逻辑层次上较为混乱,概念不清。有的文章就像小学生的习作一样,没有小标题,不能让读者快速找到最有用的分论点;有的小标题之间没有形成或并列或层递的关系;有的小标题表述让人捉摸不定。

4、硬骨头处,少有问津。

论文内容虽涉及到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但有些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次论文中涉及太少。如有关习作教学研究的论文不足5篇,农村备课组活动开展及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的挖掘与提炼等话题无人涉足。

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建议会员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目光关注、思考、研究他人未发现或难发现的问题,在反思、总结的时候从小处着手,切实联系教学实际,将问题的每一个方面钻研深,研究透。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浅见,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衷心祝愿:我们每一位教师既是实践的先行者,又是思想的引领者,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锦绣文章的主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2:25 , Processed in 0.0657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