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喻可以这样说的吗?(一下《快乐的节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1:0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比喻可以这样说的吗?(一下《快乐的节日》)
  
  
  教材原文
  一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P107:
  
  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
  像朵朵花儿开放。
  
  花儿向我们点头,
  小溪欢快地流淌。
  
  磁场指瑕
   原文偷换概念(花儿),或说是陈述对象(花儿)不一致。
  原文前一段的“花儿”是指“红领巾”和“衣裳”,是比喻;原文后一段的“花儿”是指植物之“花”,是实指。虽然形式都是“花儿”,实际内容却不一样。原文把它俩混为一谈了。
  比喻不可以这样说的。例:
  
  我,
  独在异域为异客,
  祖国,
  像母亲。
  
  母亲呼唤我回去,
  让我结束海外游子的生活。
  
  例的前一段的“母亲”是指“祖国”,例的后一段的“母亲”应是指“祖国”而不是指“我”的生身“母亲”。若照课文思路,又应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祖国”的了。
  例的“呼唤我回去”,从情理上说,可以只是“祖国”而不是生身母亲,可以只是生身母亲而不是“祖国”,还可以既是“祖国”又是生身母亲。如果只从情理考虑,则有上述三个可能,叫人无所适从。
  从逻辑上说,例的“母亲”只指“祖国”——原文“花儿”不可忽这忽那的。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17 14:21 , Processed in 0.1356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