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石洋的听课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6 14: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走好水路和山路,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三衢道中

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写的是黄梅时节本是雨季,却天天放晴,这时春水初添,新绿润涨,诗人曾几泛舟小溪之后游兴未阑,又改为在山间步行。山里绿阴如画,丝毫不逊于来时溪行的景色,又听到黄鹂的叫声,就更加饶有趣味。读到这首诗,我总想起阅读和阅读教学。阅读只是走水路,而阅读教学是既要走水路,又要走山路。

    这是因为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单就其目的来说,阅读是以读懂文本内容为主要目的的;而阅读教学则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感经验、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以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因此,阅读教学与一般性的阅读相比,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而且要学习、积累课文语言,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学会独立阅读。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主张: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带领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就像诗人曾几一样,要走完整个山三衢路途。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走个来回”,首先就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然后,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回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体会文章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来路”,即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一个是“回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个“来回”的线路就是:语言──思想内容──语言。这里涉及到的两次“语言”学习目标是不同的,第一次“语言”学习是循路入境,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次“语言”学习是“体境”、“悟神”,是把文章的语言和思想内容高度融合。

    由此可见,阅读一般是只求“来路”──了解文章内容即可;而阅读教学既要有“来路”,也要有“回路”,既要走好水路,又要走好山路,否则,就无法圆满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张志公先生关于阅读教学“来路”和“回路”主张,形象而客观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流程。

弄清了什么是“来路”和“回路”,我们再来看看陈金龙执教《白鹅》时是怎样走“来路”和“回路”的:

  一、陈老师的“来路”----小溪泛尽却山行

    上课开始,导入新课之后,陈老师用了大约1分钟让学生自由读生字、生词,并将读会的生字生词读给同学听。之后,陈老师花了大约3分钟时间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对易读错的字连同词语(如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等)用投影出示后,让学生反复读准确,对易写错的字(如鹅、脾等)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再如解释“净角”,当学生回答出“净角是京剧里一个角色”之后,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教师除了介绍“净角”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的男子”外还出示画面,让学生知道“净角”具有“浓重的色彩,夸张的形状,也是我们国萃之一.” 这个环节,显示了老师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进行词语教学,不仅解释了词语,而且还介绍了我国的京剧艺术,把释词和介绍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结合起来,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陈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点了7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在7名学生轮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进行了纠正。指导学生读字音(如“促”、“譬”等)、读词语(如“狗的狂吠”、“局促不安”等)、句子(如“竟伸出颈子来咬你一口”,等)。对学生的点滴错误毫不放过,真正做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当学生将文章读完之后,陈老师让学生谈读了文章之后的印象,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直到学生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一只“高傲”的白鹅。指导“聪明的孩子”将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词,并解释了“高傲”的意思之后,这才走完了语文教学的“来路”,完成了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路程。这个过程加上导入新课所用去的1分多钟,陈老师引导学生走“来路”前后共花去了大约15分钟。

    二、陈老师的“回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陈老师的“回路”上,加上了这四五声黄鹂的叫声,给人以美的享受。陈老师在“回路”上是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读书的。

    仅指导学生读“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一句,就花去了约六分钟的时间。首先,陈老师指点了四句学生来读这句,当发现学生很难读出“鹅的步调从容”的感觉时,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演示净角出场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谈看了净角出场的感受后,陈老师又指点了3名学生,分7次来读这名话,特别是一名女生,陈老师让她一共读了四遍,硬是让她改变了自己“形成的一个问题”。当学生读好之后,再让学生齐读。在教师一次次指导、一句句鼓励后,学生读出了白鹅的大模大样。接着,陈老师又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这句,让学生同“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对比着朗读,教师又点了四名学生来读这句,而且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读这句,最后把鹅不可一世的傲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前后11名学生,15次地读过这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还不包括学生的齐读、还不包括学生初读时的读)。花去了大约六分钟。这样的读书实践,这样有体验性地读、入情入境地读,学生对语境的感悟是真实、扎实和朴实的。

    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鹅是怎样吃饭,感悟“三眼一板”的用法时,也花去了约五分钟的时间。

    特别是在指导学生读“附近的狗……空空如也”这一部分时,花去了大约10分钟时间。

    陈老师在“回路”的教学中,在品析语言,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剖析、感悟语言的神韵的过程中;在通过诵读,真切地体验课文情境、赏析课文语言这一过程中,花了大约二十分钟,占了一节课一半的时间。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告诫我们: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认识比一种感官效果好。在指导学生读书时,陈老师鼓励学生动脑、动情、动志,动手、动身,还不仅仅是用“口”读书,而且是用“心”、用“身”读书;不仅仅是用“脑”思考,而且是用“心”、用“身”思考。读书成了学生全部身心的活动,是身心全部能量总和的聚集、体现。如在指导学生读“鹅老爷吃饭”这一幕时,当学生将“狗在一旁窥伺”中“窥伺”一词语调读得较高时,陈老师就点拔学生:“窥伺是偷着看,你这么大声,鹅就看见了。”学生马上心领神会,不仅读好了语调,而且还学会了做“窥伺”的动作。这样的指导,不仅读好了书,而且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体会了文章所描绘的情境。

    再如“太慢了,你这狗太慢了,哪能吃得上饭啊?”这是学生将狗偷饭吃的句子读慢了之后,陈老师进行点拔的指令。这样的指令一出,学生马上加快了读书的节奏。陈老师并没有讲朗读的技巧,但学生能将书读好,这说明这样的朗读指导很有实效。

    在读书的过程中,陈老师时时提醒学生要带上动作读。

    如在指导学生读“鹅老爷吃饭”这一幕时,陈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指令:“都读好了,我刚才看见许多同学加上动作读,你们能加上动作读读吗?可以同位练练,你没有同位吗?我来陪你练。”

    听到这样的指令后,学生情绪高涨,乐滋滋地练了起来。

    当老师指名学生朗读时,有一名学生手舞足蹈地读了起来,学生边读边做出那狗、那鹅的动作,学生自己仿佛就成了那狗、那鹅,自身完全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之中。

    学生这样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地伴随着体态读书,可以动员大脑多个区域参与活动。

    如果说读是言语思维的中心或中等兴奋点(区),而伴随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等体态活动是边缘或微弱兴奋点(区),按照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等兴奋点(点)集中、稳定,微弱兴奋点向外扩散,这样扩散的兴奋波扩散到中等兴奋点与其叠加时,就聚成兴奋加兴奋,就更兴奋,思维量增加,记忆力增加。在这个读书活动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读书效果。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是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就能做到凭直觉和自动化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看来,这四五声黄鹂的叫声,很有添得的必要,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我们的刀刃要架在“回路”这个地方。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4:19 | 只看该作者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我国古代就在“大道至简”的说法。“简”是一种令人向往和追求的高品位的境界。因为最简单的也是最精妙的,最困难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作为语文学习,简单的课堂结构,是引领学生直达灵魂的过程和捷径。而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教师有先进的理念,广博的知识,深厚的语文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教程,先是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是、困惑。再是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接下来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写法。最后,是适度拓展。

    王玲湘老师就会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典型语言信息。

    《搭石》一课共五个自然段,连同空格,共计683个字,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够短了,如果我来上的话,可能会逐段逐段引导学生深究,每个自然段都可花上个6-7分钟,将这篇文章上完,40分钟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如果每个自然段是一块搭石的话,那么这节课就会在小溪里,一块石接一块石块铺搭石,搭石之间就没有缝隙,那么水就无法流动,水就会漫过搭石。这样人们就无法走搭石了。

    那么应如何铺搭石呢?《搭石》一文告诉了我们方法:“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王老师深入了文本,对课程资源有敏锐的领悟,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所以她也就很会铺搭石了,她铺的搭石,学生走起来很是舒坦,很是协调有序。她只铺了三块搭石,学生就踏着她铺的这三块搭石过了小溪。真正是高质高效地走搭石。

    尽管文章很短,但王老师对文本还是进行了取舍,重点是抓住了下面三个板块进行教学:

A板块: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对这个板块的学习,王老师约用了4分钟,其中对“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这一句的学习就花了2分钟。

    对重点词句,进行高密度的再现,这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王老师的语言课堂中,我们也见到了这样的经典: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来来去去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连用五个“脱鞋绾裤。”这么高密度地再现这个词语,学生烦不烦?但学生正是由此体会到“总要脱鞋绾裤”,“家乡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了”,“很辛苦了”,“很麻烦了”。这样高密度的再现,可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当相当的好了。” “脱鞋绾裤”这么个生僻的词儿也像铬印一样铬在学生心里了,语言这把工具也被打磨得锃亮锃亮的了。

    叶圣陶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如果只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而不进行这样高密度地再现,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不会这么牢固。

    学语言,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寻找的,从这个经典片断中,我们找到了学汉语和英语的共性,把握了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搭石,你说呢?



B板块: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对这个板块76个字的教学,王老师用时13分钟。

    首先理解“协调有序”体会一行人走搭石的美。

    第一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了“协调有序”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学生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之后,教师仍有满足,坚持将这个词词放到语言环境中,将体验情境和朗读结合起来: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学生在合作读书中,理解了这个词语,同时也感悟到了走搭石的美,

第二理解“人影绰绰”时,首先让学生查字典,弄清“绰”的意思,同“绰绰有余”中的“绰”进行比较,巩固知识,拓展知识。想象这个句子描绘的画面,感情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

    第三深情诵读这一段话,将这段话以诗行的形式、散文的形式通过指名读、齐读,真正将一行人走搭石的文字读成了一幅画。

  

C板块: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对这个板块39个字的教学,用时8分钟。

    1、出示“伏”的读音,指导学生在读中正音。

    2、出示“伏”的字理图,分析“伏”的结构,出示“伏”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让学生从先民的造字中感受到历史文化。

    3、在学生弄清“伏”的表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和学生表演,创设情境,理解“伏”的意思的同时,体验文章情境。

    4、通过想象挖掘出“伏”所蕴含的美,蕴含的人文性,体会“伏”蕴含了家乡人“尊老、敬老”的美好情感。

    这种立体的教学,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字、词、句、段、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伏”、“理所当然”这两个词,通过这39个字组成的句子,带领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实现读者、作者、教者、甚至编者的意愿都与文本的意境意蕴融合起来,全面对话起来,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著名导演张艺谋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没有多少人能记住整部电影详细的过程,但却能记住某一闪亮的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就是一部好电影。同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也是影响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细节影响效率,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示,看似简约,简约中蕴含深刻,灵动中折射有效。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5:03 | 只看该作者
给学生一百顶高帽
        ――陈金龙的帽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
  这是因为儿童是渴望得到赞美的,渴望高帽来消除疑心和得到正确的评价。如果我们能不辞辛苦地在孩子身上找到赞美的东西,那么就会发现他们的能力和作为会得到改善,取得明显的进步。因为经过赞美的鼓励是促使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最有效的处方。
  听了陈金龙的《白鹅》一课,发现陈金龙是一位很优秀的帽子工厂的厂长或者是一位很优秀的帽子批发商。
  将陈金龙送给学生的这一顶顶帽子拿在手上,反复掂量,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我的帽子生意实在太差了,一节课上,难得送出几顶帽子。且我的帽子的品种单一,布料也差,学生戴在头上,既不遮风、也不能遮阳,而且还不美观。
  而陈金龙的帽子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这些帽子布料不同,作用也各不相同。现将陈金龙的帽子攒几顶在手上,存几顶到仓库里,放几顶到货柜上,等学生需要的时候,来进行一次批发,进行一次倒卖,不知能否给课堂增添几许生机!?
  1、陈老师检查指导学生认读生词“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时,一男生“供”字的读音没读准,教师及时进行了更正,并让这名学生连读了2遍。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读正确了,陈老师也给了他一顶帽子“真好”。当一女生读这三个词语,一次性全读对了之后,陈老师的帽子是:“尤其是这个‘模’字读得好。”
  2、当一名学生回答出“净角是京剧里的一个角色”时,教师也及时纠正了这个学生“角”的读音。也给学生戴上了一顶高帽子:“你的知识真丰富。”
  3、当一名学生读好了“好一个高傲的白鹅!”陈老师也给了高帽:“真好,尤其是感叹号,你注意了标点符号。”
  4、初读文章之后,陈老师让学生谈读了文章之后的印象,一个学生说“课文写了白鹅的三个特点。”陈老师也不吝惜自己的帽子:“你很会读书。”
  5、当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好了白鹅吃饭那一部分时,陈老师的帽子更大了:“叫我说什么好呢?就一个佩服。”
  6、一个男生边读鹅边做鹅的动作,边读狗边做狗的动作,当他手舞足蹈地读完这一部分时,陈老师的帽子竟大得比他自己还高出一大截:“我发现我再也不能读书了。”
  7、当陈老师总结全文,让学生谈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时,前面两个学生说是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欢。当一个同学说是喜爱之情时,教师也给了帽子:“不一样了,换了下个字,喜欢变成了喜爱。”当一个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白鹅深深的喜爱之情,陈老师的帽子是:“深深多好!”
  据粗略估算,陈老师在课堂上4 次用了“真好”这顶帽子,另外还有“好多了”、“你真高”等帽子。再加上竖起的大拇指、哦等感叹词,陈老师可以说是一位精明的帽子批发商了。
  “戴高帽子”还得讲究技巧。最高超的“戴帽”技巧是在最难以“戴高帽”时恰到好处地戴上去,并且不露痕迹,浑然天成。
  教师要注意经常激励自己的学生,激励是学生心境愉悦的金钥匙。经常得到老师激励的学生,其学习表现优良,不但觉得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下次进课堂前,记住:准备一百顶“高帽子”,随时扣在学生的头上。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5:43 | 只看该作者
协调有序走“搭石”
      ――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科还要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尊崇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必须做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和谐统一”,即“协调有序”,

    《搭石》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得非常好的课例,可以说是学语言的经典实例。

    1、在识字教学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辨别字形、字音、字义的同时,传承了先民造字的文化。字的造型是了不起的文化,有了文字,人类社会的文明就大大跨前了一步,它传达了思想、情感、意志。请看《搭石》中“伏”的教学: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或许我们的年轻教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就点到为此了。这年轻教师中当然也包括我,虽然我已不再年轻。)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讲清了字形,而且讲述了这个字的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先民造字的文化,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渗透到了学生心里,从而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在词语教学中,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搭石》一课中,王老师是这样在语言环境中解释词语的: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通过表演,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是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老师将学生带进了文本,学生已不是学生,而是那山村中的一个年轻人了,学生已入戏了。)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语文味。这里有语言的品味,有心灵的沟通,有情感的熏陶,有思想的升华。

    一个“伏”字,被美丽的王老师呵护得有血有肉,具有了鲜活的生命。从这个字能啼听到民族文化的心跳,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芳香。

    对“伏”一字的理解,王老师不满足于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她把这个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表演,通过联系上下文,通过联系中心思想,使学生对这个词有了充分的理解,对这个词语运用之妙才有了深刻的感悟。

    母语学习得益于语言环境,王老师深谙这一原理,她始终坚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这一词语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她让“伏”同下文:“不要老人谢”、“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位老人年轻时也一定伏下身子背过其它的老人”等都联系起来了;同主要内容“两人走搭石”联系起来了;同中心思想“尊老、敬老”、“家乡一道迷人的风景”联系起来了;将作者和学生和教师的心联系起来了。这样避免了语言文字训练上的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这样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得到了体现。因为没有了人文性,只有孤立的字、词、句、段、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就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

    正是由于挖掘出了语文之美,语文之灵性、语文这厚重,王老师将“伏”所蕴含的“道德传承”和“美好人性”渗透进了学生心田,这样的教学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纯工具性的,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文学上,衡量诗歌优劣的一条很重要的标准是这首诗的当代性和历史性,这要求诗人要有一种历史感,艾略特说:“这种历史感对于任何一个在二十五岁以后还想继续当诗人的人都几乎是不可少的。”同样对于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语文教师也是不可少的。“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语文教师只有对本民族几千年的民族文化非常地熟悉和喜爱,并抱着深深的敬意,这样他才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他才能将一个字,一个词放在整篇文章中,将一个字放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天平上来衡量,他才能将语文课上得很有深度,才能用民族文化的琼浆滋养学生的心田,才能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正是由于美丽的王老师具有这样的理念,所以他在解释“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时,也做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如理解“协调有序”: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再如理解“人影绰绰”一词的意思: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3、读书的过程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读懂道理,就达到了文道统一。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由散文,而诗歌,以更为优美的文学形式,导引着孩子去领略"一道风景",去感受"一方风情"。

  玲湘,你犹如一株玲珑的湘柳,婀娜在那铺满搭石的小溪边。)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就能做到凭直觉和自动化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4、在写作训练中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如在《搭石》一课中,王老师让学生通过想象,其它人来走搭石的情境,这一情境要表达出来,学生就要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在表达过程中,情感已深深地铬印在学生心坎上了。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协调统一,学生才能在文本的小溪中走好语言文字的搭石。学生只有趟过了文本这块搭石,才能去攀登语文素养的高峰。否则,只注重工具性或只注重人文性,这种跛足的语文教学,是无法带领学生登上语文素养的山巅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6:21 | 只看该作者
热情的园子 精彩的生成
    流行歌曲《热情的沙漠》歌词很美:“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在诗化的语言中,热情的沙漠在燃烧,燃烧在我们的思维中。

  在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的祖父的园子》的课堂中,“热情的园子”在把我们拥抱。

  深究完课文,整体回归课文时,薛老师提问:“在作者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学生有的说是“乐园”;有的说是“生机勃勃”的园子;有的说是美妙、充满童趣、无拘无束的园子……

  当一个学生说:“这是一个热情的园子”时,我们感到为之一怔:园子能用“热情”来形容吗?

  听到这个答案,没多少文化底蕴的我等或许会眉头一皱、嘴角一撇、眼睛一瞪,随即从嘴里抱出几块砖头,砸向学生的头颅:“热情的园子,没听说过,你的回答不正确,请坐下……”

  但薛老师会抓住这个“热情”,生成出了一份精彩:“热情的园子,没听到过,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这个园子好像一个人一样,伸出热情的双手迎接了我、拥抱了我,所以说她是热情的园子。”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想象能让语言生动,思维能让语言深刻,这样简单而合理的回答,不正如“雪化了,变成了春天”一样是精彩的生成吗?

  我们的老师呀,要从习惯性思维中跳出来,才能在别具一格的回答中,生成出那份精彩来。

  “热情的沙漠”能流行,能传唱,“热情的园子”也应像薛老师一样,在适宜的环境下,发给其“准生证”,这样学生创新思维才能找到生存的土壤。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7:03 | 只看该作者
到武汉去听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一等奖展示课

              1、没到武汉先“捂汗”



    从石家河文化的发源地――土城出发,直奔到天门侨乡客运站,时间指向8点整。这是集合的时间,但还有很多听课的教师没来,带队的市教研室危老师叫我们先上车去看光碟,先坐在车上休息一会,放松一下。摊上替我们想得这么周到的领队,心就像冬天的阳光抚摸过的原野。

    司乘人员领我们上了一辆中巴。我和石河同去的李主任坐在了第一排的第1、2号座位上。这个座位能从左边、右边、前边看车窗外的风景,这样我的旅途就会有丰富的多彩了。虽然在单位没干过1号,没享受过当1号的待遇,但在车上坐坐1号,体验一下坐1号的滋味,那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那也是不屈此行了。

    一会儿,实验小学的万老师和同伴上了车,万老师看了看车上的座位,便向我后排的老师发出了心的呼唤:“您能到后面坐吗?我喜欢坐前排。”我后面座位上的老师将心中的“想法”通过脸上不悦的表情表达了出来。

    “你到我这里来坐吧,我到后面去坐。”我从座位上站起来,向车厢后面走去,献出了我的爱心。“做男人,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特别是在照顾女同志方面。万老师是曾代表天门、代表湖北,在全国语文出版社召开的语文教学比武中获过一等奖、并上过展示课的老师。危老师也曾多次吩咐过:她今年到你们学校支教,千万不能给他压力,千万别让她晒黑了……给这样的老师让座,我心也甘情也愿。

    我离开1号座位,下沉到了车厢后面倒数第二排临窗的座位上。虽然这个位置让我丢失了看前方和右边风景的机会,但只要做人有心人,左边窗外的风景还是能解我饥馋,喂我双眼的。

    车出南站,路旁的建筑物串通落光了叶子的白杨,不再为我遮荫挡阳了,太阳便热情地光顾我了,千万只带着热浪的利箭,越过窗玻璃的阻挡,在我身上浇灌太阳的沸汤。

    曾还给我挡住半玻璃阳光的窗帘,也被我身后的女士拉过去了,而属于我这个座位上的窗帘被我前面的男士占用着,看到我的狼狈样,后面的女士曾温柔地提醒我:你可把你前面的窗帘拉过来,这窗帘是一个窗户一个的。如果这样的话,我前面的男士又要拉他前面的窗帘,他前面的人又要拉他前面的前面的窗帘,这样会给整个车厢带来不安定因素。安定团结第一,稳定和谐第一,国家如此,公共汽车这个小世界也不能例外,何况我们是到含有 “止”“戈”这两个字的地方去的人,更何况是到这个地方的象牙塔里去的人。于是,我只好把个光秃秃的脑袋扔在骄阳下了,当我实在招架不住太阳的这份热情,便脱下外套,顶在头上。

    记得10月12日,在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武太原赛区的课堂上,代表湖北参赛的武汉唐家墩小学夏绮云老师在进行课前活动时,曾让学生猜两个谜语:圆规画鸡蛋,打一城市,学生很快便猜出谜底是太原。而当要学生猜“夏天穿棉袄,打一城市”这一谜语时,学生猜不出了。老师于是告诉学生,这是由“捂汗”谐音成“武汉”了。

    别人是“夏天穿棉袄”才会捂出汗来,没想到在这深秋的汽车上,我身上薄薄的T恤衫,也将我的后背捂得汗涔涔的了。

    但我坚信自己:车上汉宜高速路后,汽车调头,我就会找到一九四九年的感觉。果然,汽车一扭腰,跃上了汉宜高速公路,我身后的女士一阵欢呼:“这下可到了好处了!”

    秋阳再也捂不出我身上的汗珠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7:33 | 只看该作者
2、吹毛求疵

    13日早上8点赶到中南财大会场,会场内,人不多,我选择好自己的座位坐下,同我一道来的李主任座位是十排十号,他也坐下了。

    8点15分之后,会场上人越来越多。这时,一位戴着眼镜,很文静的女士来到李主任身边,仔细打量了又打量李主任座位上的号码,然后很自信、很有礼貌地对李主任说:“同志,请你让一让座!”

    “让什么让?这是我的座位嘛!”李主任很肯定地回答。他拿出自己的入场券,入场券很精美,字迹很清晰,十排十号赫然映入人眼帘。女士纳了闷了,曾经很自信的脸上写满了疑惑?她把自己手中的入场券看了又看,那入场券也毫不示弱地报出了自家姓名:十排十号!

    两张一模一样的入场券,总不会有一张是假的吧?130元一张的入场券,谁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示课这个象牙塔里造假?

    会是怎么回事呢?

    ①或许是印刷厂印重了?

    ②或许是11月11号用过的入场券流落到了今天?

    ③或许真有人造假?

    或许……?

    想象的铁锹只能让我深挖到这里?

    人民币经过那么多审核的关口,都会有错,或况一张入场券?

    但第一次举办全国这样大型阅读教学活动的湖北武汉是否积累到了经验呢?

    ①、11月11日,河北的陈玉玲授课时,突然断电8分钟,这或许是考验授课者应变能力的8分钟,据说,这位教师曾做过主持人,随机应变出了满堂的喝彩声和掌声。

    ②、11月13日早上上课前,只见工作人员在台上忙碌,观众在台下干坐,主席台两边的大屏幕寂寞得脸色发白。何不在这时播放一下湖北武汉的风光?播放一下湖北的民歌?向各位远来的客人感受一下武汉开放的胸襟?11月11日,对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远客没有这样献这样的礼,11月13日面对省内的常客也不须客套,更不须讲什么的繁礼缛节了。

    河北沧洲据说是个很封闭的地方,“京津之南,渤海之边。盘古辟地开天,扁鹊消灾医患,徐福东渡求仙,汉武筑台挥鞭。一部《水浒》天下传,荒蛮越千年。”在沧洲开河北省教学研讨会的时候,在开会前和休息时,会场大屏幕上就这样播放过的历史文化,反响很好,我不禁感叹沧洲商人精明的头脑了。记得在我市渔薪小学开研讨会时,有过这样的展示。印象中效果不错,但在其它学校见到的不多。

    ③、课堂上,话筒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递来递去,很像是记者采访。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话筒好像枪口抵在嘴边,一个老师站在你眼前,你能回答得流利么?好在会说话的想话说,不会说话的抢话说,学生都是经过“深思熟虙”之后回答的,很流利,很精彩。

    如果让学生“浅思生虑”地即兴回答,会是这样么?有的老师很细心,除教给学生用话筒的方法外,还送给学生一缕温馨:“会用话筒了么?”

    ④、11月11、12日的两个会场,能否同步。武汉的多媒体技术是很高的,能否让人在第一会场的人感受一下第二会场的气氛,哪怕只是短暂的,抑或的无声的。

    到武汉的第一天,我游玩过华中电子一条街,游玩过武汉光谷。如果让听课教师感受一下武汉的高科技,那么武汉便不会浪得“光谷”这一虚名了。

    13日的会场只见段宗平晃了一下,便放了“热铳”,不见了“平宗侠影”,只有李作芳坚守阵地,一个女人,能做到这样或许就不错了。人要人帮,树要根帮嘛!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8:07 | 只看该作者
3、扑面而来的听课

    11月13日早上7:30分,没领到会议资料的我,急匆匆往中南财大礼堂赶,财大门前,拔地而出的一小截水管,绊住了我的右腿,我扑通一声,终于没有跌倒,但腿被撞伤了。这时我才知道赵本山在小品《功夫》中说的“我是带着诚意扑面而来的”含义了。走进会场,台上只有40多套桌椅和两台还未睁开眼的转播摄像机摆在那里。

    等到8:30分,一位批着长发,身着黑色连衣裙、身材修长的女主持人姗姗迟来了:“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展示课就要开始了。虽然外面已是深秋,给人一股深深的寒意,但室内却是春意盎然,对小学语文的热爱,把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下面请欣赏来自台湾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林文宝的报告。”

    主持人深情地鞠躬之后,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等待和遐想:跨越时空的阻隔,听听台海那边专家以旁观者的目光审视大陆语文教学之后的诤言,让两岸的阅读教学在观念上互动,那我长长的等待也是美丽的了。

    好一会儿,大屏幕上淡入的是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南来的幻化成了北下的,这也不错。

    崔先生不愧是大家。一开口,便掀起了困惑着语文阅读教学的盖头:

    如课件,这次太原、武汉的展示课,都体现了实用的原则,绝大多数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方便实用,简约而不简单。如果把大量功夫花在课件制作上会得不偿失,花许多功夫找来的图片、声像,在教学中用不上,会很可惜,用多了,课就会脱离文本,课上得浮光掠影,如蜻蜓点水一般,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任何印象。功夫要花在吃透课标,吃透文本上,只有将文本心灵化了,作者的情感打动授课者,授课教师才能用自己被激活的情感点亮课堂,温暖学生。

    关于越位、错位、不到位这三位一体的问题,2002年我在市委党校听报告时听过,那是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到位,不要越位和错位。这次崔老师将这用在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讲到,语文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真真切切地进行朗读指导;实实在在地感悟语文情境。如果低年级的学生采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来教,那是越位和错位,如果低年级教学中,字词句训练不落实,朗读训练不指导,那是不到位。我想这是在说我。昨天,我去听了我校一节一年级的阅读课,教师花36分钟时间在分析课文,指导学生读书。只用了快下课前的4分钟来让学生认、写生字词语。结果这位老师所带的语文在期中考试中考砸了,而且砸得头破血流。

    在我校,像这样被砸的事还有很多。2000年,我校到市里参加语文阅读教学比武的课是二年级的《画风》,由于执教的老师是教数学的,这次临阵磨一条枪来执教语文,结果那节课,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很到位,对语境感悟也很到位,但对字词句的训练忽视了,结果被判刑为:课标把握不准,拿了个三等奖吧!

    2004年,我校到市里参赛的课是三年级的《七颗钻石》。为了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次的执教老师注意了字词句的教学,但由于过分的依赖课件,只注意让学生通过看课件来感悟文本,没有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读书,通过读来感悟文本,这节课又被判刑为:有脱离文本之嫌,再拿个三等奖回去想想吧!

    拿了两个三等奖,作为带队的我还很不服气,今天听了崔老师的报告,我像心脏病人吃了“速效救心丸”――心服口服了。

    所以,学习课标、感悟课标,是迫在眉睫的事,但课标理论性的东西多,读起来让人感觉硬梆梆的。只有经过这样的活动,经过专家这样的点拔,硬梆梆的课标才会被感悟得像依人的小鸟一样偎依在你的身旁,你才能像蜜蜂酿蜜一样,采撷到的是花粉,酿出的是醇香的蜜,否则,采撷到的是花粉,酿出的是花粉,那么这趟武汉之行便成了瞎子点灯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8:38 | 只看该作者
4、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原本小标题是“咱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课堂”。但仔细看了一下第一个给我们授课的王慧娥老师的简历,她是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的老师,所以小标题就改为“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了。在11月10日的太原赛区,来自西藏军区八一学校的韩英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曾获得了一等奖,这次在武汉赛区,西藏的王慧娥老师再获一等奖。不能不令人惊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我们带入美妙的课堂。

    在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成都赛区,广东刘晓伟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也是获得了一等奖。那节课注重了整体理解,学生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今天再听西南边陲的王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同样也感受到教师朗读水平很高。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很到位:在学生通读了文章的基础上,教师把读懂、品味综合在一个教学模块里,整体推进;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读句子,因为理解了句子的含义,教师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学生这时的读是理解的读,就读出了句子的情感,也就是读出了神。

    古文教学类似于古诗:一要理解重点字词句,二要读出古文的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但这节课除了读书之外,王老师还把大量时间在梳理课文内容,问题也提得过多过碎。因而第一、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正如在英语教学中,对某些重点词语要进行高密度再现一样,对古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也要进行高密度地再现,使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魅力。

    这节课,通过“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这样三个明晰的教学环节,领悟到了文盲文的教法。

    如果能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就好了,象她的老乡韩英老师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样,老师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学生就会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就会渐成风气,画批注不再形同虚设。

    由于是第一节展示课,兴奋的我和手中的DV摄像机一眼不眨地录下了这节课。由于距离主席台上的学生和教师较远,我是将DV对准主席台左边的大屏幕,以投机倒把、转手倒卖的方式拍摄下来的。坐在我身边的武汉市汉南区的一位女教师小声对我说:“今天她们是不是有点应付我们的味道。”我也点头,但不敢苟同。经过的11月11日和12日的紧张的决赛,远在千里之外的教师早已是归心似箭,家乡的庆功宴早已摆好了,哪还有心思在这里再紧张一次,能给湖北省教研室的老师这个面子就不错了。

    谁说西藏是西部最贫困的地区?两个一等奖至少说明在授课水平这一点上,不比沿海地区逊色。山东、浙江、江苏、广东都如愿获得了一等奖,但这些都是经济大省和强省,看来,最强的和最弱的省市都有不错的表现,那么作为中部的湖北呢?作为状元之乡的天门呢?

    前段时间,武汉市一位中学高级教师给省委书记写信,反映教师工作压力大,就他们学校,就有一位三十九岁的副校长英年早逝,许多五十多点的老师都身患重病。写信的这位五十多岁的女教师每周都有16节以上的课,且每月工资只有一千五百多元,这样的工作强度、这样的工作环境,教师如何在教学的同时,搞好教研,如何做到边教边研?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4:29:11 | 只看该作者
5、花钟表为您报时

    执教第二节课的是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的女教师姜宁。这是一位在天津市“双优课”中获过一等奖、多篇论文在全国获奖、在全国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上过观摩课的教师,这些厚重的履历会让她人气指数飙升不少。

果然,上课开始,教师将各种花的照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最有特色的还是她的朗读指导了,为了让学生体会好“欣然怒放”的含义,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再处理: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万寿菊没有开放)”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万寿菊没有开放)”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没有开放)”

    “中午十二点左右,鹅鸟菜花开花了;(万寿菊还是没有开放)”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括号部分为教师所加,是姜老师深情的呼唤,在教师的千呼万唤中,万寿菊终于开放了,学生对“欣然怒放”有了深切的感悟。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了句子,理解了词语。

    等我醒过神来,准备用DV录下这一精彩细节时,这份精彩已从我的片刻稍息中悠然远逝了。

    但整节课教师只完成了第一自然的教学,教师对第一自然段的处理过于“细”了,这一“细”就会对整篇文本把握不够。

    姜老师的课,对识字很重视,但是音形义同步走,就有点顾此失彼了。

    教师一上课就出示课件,创设了和阅读有关的活动,接着是识字、写字等环节,写完字之后还要再“续上”前面的阅读,这样是否能体现阅读的整体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0:20 , Processed in 0.0930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