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楹联创作的八种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17:2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楹联创作的八种境界



   解维汉
   "境界"一词,《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汉郑玄笺云:"正其境界,修其分理"是说地域的范围。后来佛经翻译成风,有了教义的造诣之说。唐代人们曾用"境"或"境界"论诗。到了明清,"境界"、"意境"已成为文学艺术的普遍应用术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境界"有精彩的论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楹联是艺术,是美学,音律学,行为学,诠释学等等学术门类的综合。除了格律严谨外,情感还需要进行着重细化,楹联作品必须要有意境,达到一定境界,有人写的楹联文通句顺,符合联律,但读起来很俗气,缺乏美感,像纸鹤绢花没有生命力,境界不高,这就告诉我们,即便联律极通,境界上不去,楹联也没了品味,味若嚼蜡。
  境界是自然界与自己的统一融合与作品的一种程度。作品有境界与否可以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诗外谓之大境界,诗内谓之小境界,我们刚开始是注重小境界的,偏重于写实,把所见所得作具体的描述,给读者作具体的视觉冲击,这也是工于诗内。大境界,是于小境界外的一种延展,注重神韵的外延,更多的给于人一种自我思考,自我发现的想象空间。也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达到诗与自身的统一,所谓心在内而神在外也,如此,当见前所未见之处。
  功夫在诗外,境界跃然于笔下,与平时的观察积累和具体的知识充实是分不开的。境界是学识思想的集合体现,是本能的自然流露,功到自然成,刻意去营造境界或费力拔高境界都是愚蠢可笑的行为,一份耕耘,一分境界,只有长期努力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作品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笔者以为,楹联创作中至少存在以下八种境界:
   ● 自谓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清)袁枚《随园诗话》 ("自谓"原为"到此")
  作者志得意满,主观上认为自己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甚是自命不凡,但从客观上看"才上一层楼"。可惜作者尚不知道"楼上有楼""天外有天",误以为已经站得很高,可穷千里目了。待他日登上最高处,居于上层,才会为自己曾有的无知和自矜感到惭愧。形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在于眼界不开阔,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心高气傲。摆脱这种境界,全依赖时时戒除自满,突破自我,奋进履新。
   ● 心同野鹤与尘远,
   诗似冰壶见底清。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
  这是一种高雅清澈的创作心态,心同闲云野鹤,翩翩起舞,悠闲自在,远离俗世、俗事、俗人,诗句清澄透明,如冰壶,如清茗,空明清净,雅人雅境雅诗,给人一种无穷的回味和美感。
   ●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这是一种坚定、执着的治学态度,目标明确,追求不已。有远大的志向,有追求的高度,有实现目标的必胜信心,不会为一时的小胜而陶醉,也不会为暂时的挫折而气馁。有这股精神,有这般毅力,百事可做,百事可成。
   ● 花明柳暗绕天愁,
   上尽重城更上楼。
   (唐)李商隐《夕阳楼》
  这是起伏跌宕的追索构思过程,这种过程很不顺利,常有坎坎坷坷、十步九回头之感。这种过程是艰苦、单调、繁复的,往往久久无所得,陷入困顿迷茫境地,有的作者就此放弃,打道回府,两手空空,了无所得。只有不离不弃,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困苦,才能最终历尽艰辛,达到胜利彼岸。创作是苦差事,十年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往往走不出一个秀才举人。有人写了一辈子,还是佶屈聱牙,味若嚼蜡。创作大军很雄壮,创作成果有分野。
   ●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偶得一句,未事雕琢,而清新天然,真挚淳厚。许多从事创作的人都有这种感受。这是收获的喜悦,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创作实践。有的诗人要觅得这一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梦里忆诵,行进吟咏,都没有结果。忽然灵感下来,新语迭出,宛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一种创作的升华和突破,长期徘徊低迷,突然灵感迸发,平地发力,犹如排云直上的群鹤,高冲云霄,好不快哉!这种境界是自然天成,每每苦寻而不可得。
   ● 却有一峰忽然长,
   方知不动是真山。
  (宋)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这本是欣赏自然山景的一种细微感受。真山与天际云山交相辉映,让人分不清哪是真山,哪是云彩,进入出神入化的境地。难辨真假,但这时奇迹出现了,云山突然长高,而真山则是不动的,这一刹那间,作者分清了真山、云山,创作中虚的部分往往是最活跃的,是生动多变的,频频出彩的。虚的部分铺排得当,作品就多了几分灵气。
   ● 纵横正有凌云笔,
   俯仰随人亦可怜。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这是创作思想的一种矛盾,作者空有一枝凌云大笔,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一味追风赶浪空吟漫赋替人唱赞歌。或是为名,或是为利,或是图飞黄腾达。功利性的歌唱,其音虽宏,其词虽丽,毕竟太多金玉气、脂粉气,浑失自我,诚是可悲。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是一种高标跨苍穹的旷远境界,作者已登上巍巍高塔,极目四望,天空地阔,四围茫茫,激起无限的感慨,抚今追昔,心宇茫茫,即使天空有朵朵浮云掩映,也不畏其浓其重,满怀信心,高远旷达,洞彻古今。浮云最终难蔽日,等到云开见日时。
  以上八种境界或为创作心态,或为创作情态,或为创作效果,都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一种创作境界。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上不去,终日盘盘绕绕,只会在较低的层面打转转,很难"跃上葱茏九百旋"。受境界的局限,也只能发出低层面的瓦釜噌响,绝难振响高八度的黄钟大吕。有出息、有抱负的楹联人,首先应该开阔胸襟,广敞胸怀,着眼于提升境界,从泥淖中跳出,从俗尘中摆脱,从混沌中清醒,从徘徊中腾越,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站在昆仑山巅的放歌,才有可能是清幽旷远的天籁之音。
   (原载《对联》杂志2009年上半月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13:58 , Processed in 0.0653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