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报道:唯有虎贲怀壮志 2008-11-27
秋日里,阳光格外纯净。
红柱黄瓦,古朴典雅的湖北山乡调味饮品公司系列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
这天,是省城专家定期前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的日子。
听得汽车喇叭声响,公司董事长林先华赶忙从办公室走出来,高声说:“我们刚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蔬菜苋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已被受理专利申请。”
几位专家赶忙上前,握住这位双眼几近失明的企业家的手:“林总,祝贺你!”
专家们的眼光,投向镶嵌在公司办公楼门楣上的一副楹联:“泳商海越沉浮岂减当年志,兴学风求拓展更浓此日情。”
文风慷慨激昂,文义积极向上,这副楹联,正是林先华锐意进取、实践企业文化的生动写照。
在江汉平原深处,坐落汉川城西的山乡公司,装点厂区、无处不在的楹联,引人驻足,启人思考。“名优酱醋千家调美味,绿色川原百业铸新村。”高悬公司大门口,开宗明义,表明公司所追求的社会责任。“试剂测酸溶点滴,烧杯计量刻分毫。”测试间门两边,有着醒目的提醒。“红盖绿瓶装香醋,银灯玉管映甘泉。”每天看几眼,让灌装车间的工作充满乐趣。“防蝇防虫防漏洞,刷尘刷圾刷私心。”仓库保管的要义,跃然墙上。
一个企业,何人写出如此众多的楹联?这些楹联,对企业发展有着什么作用?
“这些楹联,有的出自我的手笔,有的是职工撰写。”山乡公司董事长林先华,神采飞扬,话语坦荡。
20年前,林先华通过租赁招标,接手了华严农村饮料厂,办起了调味品企业。由于喜爱中国文化,他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古今书籍。
林先华为公司取名山乡,蕴含绵绵文思:“食品加工,贵在绿色。山乡,绿色弥漫;人们看到山乡,会顿生回归自然之感;我姓林,林木茂盛于山乡,取发达兴旺之意。”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自儿时起目睹春节家家门前贴上鲜红的对联,将春节打扮得喜气洋洋,林先华心田里播下了喜爱楹联的种子。
用楹联装扮企业,培育员工的文化品位,形成优质产品生产经营气氛,打造企业社会形象——以文兴企的念头,在林先华心头不断滋长。
林先华将楹联的音韵之美、典雅之秀、装饰之奇,揉进了厂区建设。
公司建起了城楼雄伟古朴、城墙逶迤俊朗的山乡城,城门两边,“重企修文唯有虎贲怀壮志,加油鼓劲敢兴科技越雄关”的楹联,对仗工整,志趣高远。
山乡城内,凤苑亭造型优美,卧龙池碧波荡漾,“引来圣水一池精调玉液琼浆不尽清香容我醉,培植山花万朵细品乡情野趣无边秀色任君餐”的楹联,抒情写意,给人美的享受。
新建的厂区安全通道里,矗立起26根红色金刚石柱子,“逢人创业诚为本,遇事成功信是天”,“为人与善春常在,克己奉公乐无穷”,“餐前桌上知汤美,饭后梦中恋醋香”等楹联,雕刻柱上。
浓浓的文化品位,使每一个前来山乡公司的客商,大开眼界。他们参观一尘不染的车间,品尝色香味美的调味样品,拉近了与山乡公司的情感,开始了与山乡公司长久的合作。
浓浓的文化品位,让每一个在山乡公司工作的员工,耳濡目染,修身养性,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
林先华自己撰写楹联,并着意培养职工撰写楹联。他在公司举办讲座,自己上台讲授相关知识,还请来专家上课。
现在,公司成立汉川市楹联学会山乡分会,有三分之一的职工,成为会员。职工踊跃参加社会举办的诗词、演讲比赛,获奖作品数次被国家、省级刊物选载。
2001年12月,山乡公司被湖北省文联、楹联学会授予“湖北省楹联之厂”。这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
文化兴企,滋润着山乡公司生产经营不断跃上新台阶。
现在,山乡公司主要产品酱油、食醋,进入国家免检产品行列;山乡腊八豆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成为中国科技部颁布的中国星火计划名优产品;“山乡”商标,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山乡公司,被授予“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文明单位”。
视力不尽如人意的林先华,人生世界一片光明。他先后成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孝感市劳动模范,孝感市人大代表。
林先华情系楹联,以20万元悬赏,征集“山乡酱油飘三香、陈醋溢酸香、酱醋走三湘,绿色山乡总相宜,乡里厢中箱内芗味美”的下联,引发海内外人士广泛参与。山乡公司产品的名气与品牌的大气,洞开一片新天地。
(湖北日报记者 张云宽 通讯员 董晓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