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开“不会教的老师”这张标签
■崔雪娟
如果要选出一句最让教师纠结的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绝对是首选。多年来,有关这句话的争议一直不断,有人说它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但也有许多教育管理者将其奉为至理名言。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教育理想的表述,这句话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在教育者将此理念内化为观念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同的解读,而这些解读又将直接影响教育者的行动。因此,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有必要细细品读这句话,有了观念上的警惕与反思,才能确保教育行动远离误区。
误区之一:相信教育万能,无限放大教师的作用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更不是神,在孩子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无疑可以给学生和家长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因为只要有“会教”的老师,就会有“好”的学生。但这也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孩子学得好不好,关键看老师教得怎么样。这其实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解,是将全部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和教师。事实上,家庭教育是对个体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朝朝暮暮都受到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孩子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各个方面,并伴随其一生。
另外,这句话还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解读:学生失败只能说明教师“无能”。这种思路很类似于“文革”时期大行其道的“完人逻辑”——大前提:有完人存在,小前提:你不是完人,结论:必须忏悔改造。用在这句话中就是——所有学生都能教好,还有个别学生没有教好,所以这个教师就不是好教师。我们不否认教师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这种无限抬高学生,忽视教师地位的逻辑,无疑会给教师和学校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万能论”的另一种表述。“教育万能论”作为一种思潮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提出“用教育建立一个理想和正义的国家”,后来英国的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生如白板,人的千差万别皆来自后天所受教育的影响,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爱尔维修更是强调,要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如果说“教育万能论”是由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局限性所决定的,那么,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空前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更不是神,教育的问题不是教师这一个群体就能解决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在孩子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用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教育,用多方构建的教育“系统工程”服务学生,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误区之二:教育者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动作用
【“后喻文化”时代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既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新型教师观。】
过于强调教师作用,其实体现了一种外部归因的心理倾向,即将学生的成就归因于教师。学生学习好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学生学习不好也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这种倾向很难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学习成就感的缺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动性以及学习信心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真正处于核心地位的主体,任何教育目的,都要经由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正如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一书中所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决于学生自己做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教师做了什么。对教师而言,他的任务更多的是通过构建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此外,还有许多知识与能力并不是通过“教”就能获得的,比如学生在其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行获得的沟通能力,以及对社会规则和规范的理解,等等。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教师早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着重大变革——已经从过去的“自上而下”,逐步过渡到了“以能为师”、“以技为师”的新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是“后喻文化”时代做好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时代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既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新型教师观。
所以,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教得“好”的学生,而是在于学生自己是否想学,以及想学什么,是否会主动学、认真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每一名教师都要努力去寻找帮助学生进步的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的学生,因材施教、逐步引导,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过于夸大教师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或过于抬高学生地位,贬低教师能动作用的观念。在我们强调学校民主化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应当多关注如何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实现彼此尊重与合作的师生交往。
误区之三:教育评价标准过窄,成功导向单一化
【理解和践行此理念.还需警惕“成功等于培养精英”的这种单一化成功导向,不要给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贴上“失败”的标签。】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还需要对什么是“好”,什么是“会教”作更进一步的反思。这里面涉及对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评价标准问题。首先,对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是非常独特的,因这个“好”的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在学校表现“好”的是“好”学生,表现“不好”的也可以成为其他方面的“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就说过,“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人发展才是教育的内在目的,才是教育的成功。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某些方面的进步,就是一种成功。因此学校应及时把握好新课改这个契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从单一的学业成绩导向逐渐转向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导向,开发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均评价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例如,江西省上饶市二中就采取“增值评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持续不断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就教师评价标准而言。这个“会教”也是多元的。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是一个层面;教师努力认识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求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又是另一个层面。做到这两点,这不仅是学生的成功,更是教师和学校的巨大成功。对此,学校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关注教师特殊才能,为教师搭建发挥其才能的平台。并给予充分的支持,为每个人的成功铺好道路。
此外,在理解和践行此理念、不断培养“好学生”的时候,还需警惕“成功等于培养精英”的这种单一化成功导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主义情结,精英化导向在现今社会更显而易见,比如许多学生、家长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都是以名校为目标,没有进入“名校”的学生都挣扎在“失败”的阴影之中。这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给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贴上了“失败”的标签。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更多的其实是在倡导一种人人皆可成才,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受教的理念;强调的是教育者对孩子的责任与信念,以及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它的真谛就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轻易对任何教师失去信心。只要善于发现个人之所长,培养它,发展它,天下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