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诱惑与寄寓——漫论游记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 11:3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诱惑与寄寓——漫论游记散文
--------------------------------------------------------------------------------
喻子涵



摘 要:自然山水与人是一种诱惑和寄寓的关系,游记散文就是人在这种精神活动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纵观几千年文学史,游记散文是历代文人离不开的一种家常文体。而人文内涵、精神魅力和文化品格,是构成优秀游记散文的重要元素。概观当今游记散文作家,贾平凹写出了人性的光辉,张承志写出了生命的体悟,余秋雨写出了历史的灵魂,梁衡写出了理性的情思,刘亮程写出了诗性的特质,他们在诱惑与寄寓中,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把游记散文创作推向一个高峰。

关键词:游记散文 诱惑与寄寓 内涵与品格

作者简介:喻子涵(1965- ),本名喻健,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教研室主任,从事新闻学教育和新闻、文学、影视、文化研究,兼及文学创作。



游记散文缘起:诱惑与寄寓回过头,看看走过来的路,想想我们的生活,审视我们的人生,显然的,肉体上的负重受累少了,而精神的负重受累却逐渐增加。这是什么东西造成我们如此沉重和痛苦呢?那就是,紧张的现代社会,复杂的现实生活。当我们还没有走出心灵的地狱,然而人生又有所警醒,这时,躁动的我们对造就和滋养我们的大自然便产生天然的怀想、崇拜和依恋。大自然在以力量之源、艺术之泉,对人的精神进行诱惑和召唤的同时,人们便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超越,寻找感恩,寻找自己的精神寄寓。于是,诱惑和寄寓,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就表现出“人文”关怀,表现为生命的灵感与艺术的生机,表现为内涵丰富的旅游文化。而游记散文,正是这一精神活动留下的最多、最精彩的文化产品。

游记散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古老的人文,古老的精神,古老的创造。旅游散文起源于先人们迁徙、耕种、放牧、游猎、巡游活动。正如先秦元典《尚书》记载的天子巡狩,就是集查政情、谙民情、观风情于一体的职务观光活动;先秦古籍《山海经》、《穆天子传》虽然是神话作品,但其中有大量随巡游而出现的环境描写,环境的内容包括某国所在的位置、周围的地形地貌、人的形象习俗、动物植物等,可谓中国最早的游记散文。当然,这些游记散文作品,写法上比较简单,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游记散文的特征和要素。

游记散文的基本要素由所见(景观)、所闻(物事)、所感(情感)、所思(哲思)构成。所见,包括目睹的一切,自然也隐含游踪、游程;所闻,包括游走时听到的一切,也包括非游走时听到的一切;所感,包括所见所闻中的感受、评价和欣赏;所思,是从审美到审智,从哲思到化境的过程,这是游记散文的最高境界。

游记散文的最高境界,正如柳宗元所说的是一种“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的状态。喻大翔教授曾对这“九字真言”进行了解释:“此时此刻,个人的魂魄精神全然凝聚在一处一点,超越在人世的一切之上之外;而个体的外形肉体已完全物化,凝神为山则为山,凝神为水则为水……有了这个前提,主体或游者才能和宇宙万物(万化)暗暗地、不知不觉地、鬼斧神工地合而为一,天即是人,人即是天。达到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化境。”[1]由此,游记散文是由“文化生命”携“文本生命”直通“自然生命”的一种独特文体,其创作动机与追求的最高哲学、文学之境,就是“为了与自然生命抗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同一”[2]。真正的游记散文,莫不如此。

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旅游的历史;人类的文化,也就可以说是记游的文化。纵观几千年文学史,游记散文是文学大观园中不可缺少的一座石山、一潭清水,是历代文人离不开的一种家常文体。我们一旦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游憩身心、陶冶性情时,山水的人文光辉便照耀在我们身上,我们的智慧在崇敬自然、赞美自然时得到显现,我们的文化人格在感受和体验人文风光中得以形成,而游记散文本身也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游记散文五家:典范与代表概观当今游记散文作家,能写出人性的光辉者,贾平凹是也;写出生命的体悟者,张承志是也;写出历史的灵魂者,余秋雨是也;写出理性的情思者,梁衡是也;写出诗性的特质者,刘亮程是也。不管他们是以描叙见长,还是以思辨取胜,然而他们都以自己的审美优势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把游记散文推向一个高峰。

贾平凹是游记散文大家,创作既丰且精,独树一帜。《贾平凹游品精选》分成“商州游品”、“关中游品”、“陕南游品”、“陕北游品”、“南国游品”和“丝路游品”六辑。商州游品、陕南游品和南国游品,流动着楚文化的韵味;而关中游品、陕北游品和丝路游品,充盈着秦文化的氛围。但实际上,贾平凹的游记散文远不止这种地域文化的表面描述。他在描述这块充满野情野味野趣、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时,又着力表现这块古老土地上历史演进的深层人文内涵,并且还融入了人生哲理的阐发和人生况味的体验。因此,贾平凹笔下的自然山水,不完全是“眼中”的自然山水,更多是“心中”的自然山水,处处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禅意的境界。由于贾平凹是一种强调内在意蕴的性情式或禅意化写作,所以他的游记散文,构筑起了一个拙朴、沉稳、恢宏、深邃、超然的艺术境界,我们可以把他这种类型的游记散文称之为“性情游记散文”或“禅意游记散文”。

张承志的游记散文十分独特,讲究一种血性和风骨的支撑。在他的游记散文中,自然、生命、宗教往往融合到一起,执着地追求自由、人道和终极关怀,突出地表现一种人文立场和精神姿态。从《绿风土》、《英雄荒芜路》到《以笔为旗》、《一册山河》等书,都有不少属于游记散文的精品,而他的游记散文始终贯穿着自然、生命、宗教的独特体悟,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王尧先生说“他以拒斥现实,坚持血性的呐喊,使自己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声不混淆。”[3]这正是对他游记散文特质的一种描述。他常以“旅人”自称,以“孤旅”形象出现,似乎也印证了这种观点。然而,我们之所以把他列入典范与代表,是因为他的游记散文独树“生命游记散文”或“灵魂游记散文”一家,使游记散文创作指向一种深度的开掘。

余秋雨开辟游记散文的新天地,拓展了游记散文的人文内涵。他的游记散文,从审美到审智,写出了历史的灵魂。1992年,当余秋雨的系列游记散文在《收获》杂志上以“文化苦旅”为专栏刊出后,便以其迥异特色,一扫散文界笼罩多年的柔媚、低徊、轻浅、纤巧、做作之风,打开了游记散文的新局面。在他的游记散文中,融入对文明的思索与缅怀,对文明碎片的整合,使其游记散文十分厚重,为当代游记散文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1993年开始,《收获》杂志又开始连载余秋雨以“山居笔记”为总标题的系列游记散文。这组作品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灵魂,而且通过自然山水的观照,对现代文人的人格精神进行了反思。正如后来《山居笔记》一书“小引”的一句话:“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自己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命坐标,把自己抓住。”[4]这里,他力求抓住的是历史的灵魂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他的这些作品理论界叫“文化散文”,实际上就是“文化游记散文”或“历史游记散文”。余秋雨的出现,使当代游记散文崛起一座高峰。

梁衡提倡游记散文的真实美和自然美,追索中国当代游记散文所缺失的自由精神,力求在哲学层面和文化意蕴上寻觅更广阔的心灵空间。他的游记散文以大事、大情、大理为主旨,多以政治人物和党史人物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内容为题材,我们可以称之为“红色游记散文”或“政治游记散文”。但他写这类题材时,力求摆脱僵化政治,重新回归理性政治,并且强调人格哲理的追求,从而使笔下的政治人物和党史人物血肉丰满,改变了惯常的平面涂写状况。他的游记散文,自然景观的描绘可谓曲尽其妙,但并不仅仅是一种表层美的铺陈与渲染,而是致力于一种更深入腠里的求索和洞察。徜徉于山水之间的梁衡,时刻从自然中体味真理,因此他的游记散文偏重理性,思辨性很强,时有真知灼见闪烁在他的游记散文中。

刘亮程的游记散文是原生态的,充满着一种人类初始阶段所共有的自然和想象的诗性思维。他的游记散文,以黄沙梁这个村庄为背景,将生命的体验予以真实记录,将内心的苦闷之情、孤独之感与对自然、生命的体验有机融合,在沉郁而舒缓的语言节奏中,充盈一种闲适、灵动的情调,细腻而自然,富有质感,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刘亮程的游记散文源于先秦智哲,他汲取了庄子、屈原的某些诗性特质,在自由想象的思维空间下呈现出诗性的飞升,中国传统文学中庄子的虚构想象、屈原的浪漫飘逸等诗性特质成了他创作的源泉。那些“漂流于大地间的精神气息”,那些山风、秋水、草木、死亡……,使他的游记散文接通了古代旅游散文创作的血脉。因此,我们可以称他的游记散文是“诗性游记散文”或“村庄游记散文”。

游记散文之路:内涵与品格从优秀的游记散文看来,纵情自然、融入山水、人天合一是作家的文化品格所致,是逃避平庸、远离丑恶、追求宁静天然的最佳生活方式和创作境界。游记散文出自“文人”之手,自古如此。因为他们追求雅致、超脱、性灵、闲适、古朴、淡泊和智慧的艺术人生,与自然山水的文化品格相投相合。古人的思想精华往往沉淀在他们活动的山水自然里。如柳宗元游永州西山,顿悟此山“不与培塿为类”的特立风骨。是此山真有其风骨并如何特立吗?否也。而是柳宗元特立独行的信仰、操守和宽宏远大的气质、胸襟向西山的移注。然而后人似乎一想到西山便确信它的气派和伟大。大自然的奥妙在此,游记散文的魅力也在此。

类似柳宗元的“永州八景”,此前有陶渊明的“桃花源”,王羲之的“兰亭”,此后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苏东坡的“赤壁”;现代如沈从文的“湘西”,当今如贾平凹的“商州”、刘亮程的“黄沙梁”等。人们冲破规行矩步,放逐山水之间,认识它,体验它,它就会使人在感应中获得警醒,在新的文化品格创造中获得再生。而纯自然也就变成具有“人文意味”的自然,景观也就变成富于精神品格的景观。当今所谓“文化景观”似乎由此而来。它是一种充满诗意、充满哲学、充满生命的大自然,是人创造的美好的精神世界。历代游记散文生生不息而且丰富多彩,也就是人与自然永恒契合和长期厮守的结果,是今人与古人在同一环境里周旋和比照的结果,是人们的精神渴求和理想愿望在物欲负累之余寻找和寄托的结果。

理解自然山水如何向人文景观过渡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游记散文产生的关键在这里,延续与发展的动力也在这里。对我们当前游记创作进行一番打量,许多作品似乎还没有深刻理解游记散文的特殊内涵,还未充分挖掘游记散文的艺术魅力。司马南曾经指出旅游散文的缺憾时说,“诗的语言”和“感叹号”太多,而独到处以及探险和研究的成分太少。的确如此。如今公款旅游居多,制造出的是一批批轻浅而泛滥的“宣传品”。这类游记散文在包装上十分华美,但作者主体的个性没有了,自然山水的客体个性也没有了,忽视对大自然的感应和体验因而无法克服“浅”和“俗”。这是游记散文的悲哀!当然,艺术素养较高、有责任感的作家,恐怕就不是这样。写名胜古迹,他们写出了它的美学内涵和深沉悠远的历史沧桑感,写山川景物写出一种灵动的境界和超拔的感怀,写风土民情或人物生活,则始终注入人类的精神品格和新的文化憬悟,如此便使游记散文具有艺术穿透力和美的哲思的提升。

总之,游记散文,看似人人易入的文体,但要写好,还不仅仅在“游”的功夫和“记”的功夫上。关键在于内在功夫,即人文内涵、精神魅力与文化品格的铸造上。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素养,超越功利,安雅从容,写出的文章才有灵气和大气,才有深厚的内涵,才有永不消逝的感染力。如今大自然破坏严重,而所谓“名胜”,一般人又不可能一一得以顾及和高攀。可是如古人所说:“何处楼台无月明?”只要自备一双“审美的眼睛”,培护一个“易感的心境”,那么,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即使平凡渺小,却也能触动你的情致,寄寓你的理想,陶冶你的情操,也能减轻你人生的种种压迫和无言的忧伤,也就能以独到的山水感悟,写出独到的山水文章。



注 释:

[1][2]喻大翔.用生命拥抱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P255,P256.

[3]王尧.乡关何处――20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P192.

[4]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P45.





(初载1996年9月25日《今日文坛报》(贵州省文联主办),后分别转载于1996年第10期《理论与当代》、1997年12月12日《贵州日报》副刊。此为修改稿,刊于《山东文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12月上半月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27 , Processed in 0.1024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