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反文化现象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6 10:4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反文化现象探讨
作者:曹小曙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的中心。由于城市汇集了社会各方面不同的人群,城市具有文化整合的机制,城市的文化角色既能通过传递(正规教育和交流)保有文化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变迁的源泉。从历史上看,城市是城市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发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焦,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毋庸置疑,城市中也存在大量的病理性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反文化的文化现象。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文化与反文化

       1.文化的界定

       英国学者泰勒(Edward B.Tylor)首先于1871年提出“文化”词语,并阐述了许多有关文化的观念,这些观念对于现今文化的研究仍有重要的影响。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阐述道:所谓文化与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的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①。按泰勒的定义,文化不仅是艺术与音乐,也包括我们所赖以为生的价值、信仰、观念、语言、宗教等等。泰勒所提出的文化概念,其重要性在于“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获得的能力”②。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里所学习的一切,其中当然不可避免存在着负面效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美国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课题的研究越出人类学的范畴,其理论涉及社会学、心理分析法和行为学。克鲁·柯亨(Clyde Kluckholn)在《文化概念: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中,对众多不同的文化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他们对于文化概念的阐述基本上都很接近,所不同的只是方法而已。他认为: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反映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另外,文化构成了人类群体各有特色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二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③继而,克鲁·柯亨发展了美国著名学者梅尔维勒·赫斯科维兹提出的文化概念,他对文化作了更为具体而精致的定义,即“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④总括其意,文化即人类全部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制度,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城市而言,不同的城市自然也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中包含理想生活方式的实现了的部分和非理想方式的现实部分,我们称非理想方式的现实部分为反文化现象。

       2.反文化的内涵

       想要对“反文化”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根据文化所研究的内容及模式探讨反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但究其实质不外乎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模式虽多种多样,但也不外乎理想文化与真实文化两大类。理想的文化模式乃是关于正常行为的正式规范。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理想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经由报纸的宣传、宗教界的提倡及学校教育的熏陶,已深植于人心。中国社会的孝顺、尊老爱幼也是理想的文化模式。数千年来,这种文化模式一直在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实际上,人们的行为并不完全符合这种理想模式。如商人的投机贪利,纳税者的取巧逃税,厂商的粗制假冒及种族的歧视等等,这些实际行为与理想文化模式产生种种冲突,便有众多的外在表现,这些表现即反文化现象。

       人们的真实行为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异程度,随着不同文化而异。在小型而简单的初民社会中,这种差异与冲突较不显著;但在巨大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尤其在城市,这种差异与冲突就普遍存在。有人单从道德观点来判断,认为真实的文化模式反映出人类的堕落。这样的判断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其真正的意义。其实文化与反文化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只有了解其在一个社会所扮演的功能,才能获得它的真正意义。

       二、城市反文化现象描述

       城市反文化现象包括方方面面,难以尽述。我们仅从最集中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垄断性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寄生与颓废。

       1.垄断性城市文化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具备了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功能。作为文化持续和传递中心的城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担此重任。城市起因于人类的社会需要,并使这些需要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变得更为强烈。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城市是大地的产物,它们反映了农民在支配大地时的技巧。从技术上讲,它们只不过是进一步运用了这些技巧使土地变得更有成效。城市是起源于农业定居生活的标志。乡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牧人、樵夫、采矿者的知识通过城市精华为人类历史中的持久要素;纺织品、奶油、护城河、堤坝、管乐器、车床、金属、珠宝……最终都成为城市生活的工具⑤。城市起源之初,实际是作为一吸收中心,不断地从周围地区,特别是农村吸取各种能量。马克思称“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⑥。这也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垄断产生的基础。

       任何一个城市在文化方面都具有垄断性,与经济、政治的垄断相对应,突出表现在物质文化与文化人的垄断方面。

       拥有众多的大学、学者、出版社、传播媒介,已成为城市独有的特点。很自然地,城市有着一流的中学、一流小学、一流幼儿园。各种教育投资也随之以城市为目标,从而为城市吸取着周边地区的各种文化能量奠定基础,诸如目前中国进行的“211工程”,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愈加具有倾向性。

       诸如此类的城市文化的垄断现象不胜枚举。正因为垄断性城市文化的种种反文化现象的存在,才使得城市具有了文化的辐射作用。作为文化持续和传递的中心,在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周围农村地区的能量吸收,目前又以辐射的方式居高临下俯视周围地区。由于传播媒介电视、电影、收音机、杂志、报纸等均源于城市,结果使更多的新闻报道集中在都市事件和活动上。文化主题在大众化的国家体系中变得更为都市化。人们对于社会以及世界的印象大多是从传播媒介中获得的,甚至人们的行为准则,判断是非的标准,喜好什么、厌恶什么都在无形中受着大众传媒的左右,这使得具有垄断性的城市文化更具有垄断性。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种垄断性城市文化,但就文化的本质而言,究其本质,这种现象乃是反文化现象的突出表现。

       2.城市文化的寄生与颓废

       由于城市文化的垄断,在城市中文化的生产夜以继日地进行。在利润的驱使下,文化的生产(并非创造)出现了标准化倾向,机械复制代替了原来的创造。无论它生产出多少广播电视节目和报刊杂志,并传播到全国各地,都不能说这种城市文化具有真正的生产性。这种城市文化脱离了与人类生活及作用于自然的人类劳动相联系并适合于各种人的生活基础。有的报刊为追求销数和利润,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多视副刊为大事,故有“宁可缺一个要闻编辑,但不能少一个副刊编辑”的说法。社会新闻、小说的征稿费占编辑部经费支出的四成以上,内容多为淫亵、哀艳、神怪、武侠侦探等类。尽管有关部门一再扫黄,但各种供情人幽会的旅馆、各种发廊、舞厅、夜总会照样繁荣。城市文化不是从正面去积极解决这样一些反文化现象的存在,而是利用那类能使人忘却眼前烦恼的黄色小报、低级小说及卡通漫画等,去迎合精疲力竭的人们贪图安逸的心理需求。

       浪费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性格之一,可在垄断了资本、财富和权利的城市中浪费已达到了极点。城市中集中了国内外的各种物质文化形态的最新品种及款式,包括穿着打扮、整形美容、吃喝玩乐以至住行等各个方面。人们涉猎这些物质文化形态,并非为其内容所吸引,而是为了消费,为了投机,为了向别人夸耀。所谓熟悉城市文化,其实绝大多数程度上就是熟悉这些反文化现象。

       三、反文化现象的影响

       1.文化垄断的结果

       人们都说文化的大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但至少在以城市和农村、中央和地方为主线进行考察时,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垄断性城市文化此类反文化现象的存在,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掠夺和文化污染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现在似乎还不能说文化已经是大众化了的。今天的现状是以城市为主体并将城市的文化扩散向全国,聚拢地方的人才,并通过为城市所垄断的大众传播媒介,将称之为大众文化的反文化回流到地方。

       反文化现象的存在使得城市从一种联合的手段、一种文化避难所变成瓦解的手段,并日益构成对文化的威胁。较小的城市再重复着较大城市的过程:它们仿效大城市的反文化恶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暴力威胁日益增长,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层出不穷。

       2.反文化的抑制性

       理想文化模式可以抑制真实行为。理想是附着于文化的概念,许多反文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无法完全控制人类的行为,理想文化代表对于社会的进步,以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婚姻为例,我们的理想文化,要求婚姻的一夫一妻制及对性的忠诚,真实文化模式有助于维持家庭的完整,不至于动辄违反规范,而引起婚姻的破裂。

       如果人们想利用反文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反文化则会对人类的目的与活动产生限制的作用。人类对秩序的要求引发了文化对人类行为的指导作用,同样地,反文化亦可以指导人类的行为。文化可以抑制超越规范以外的行为而促进有秩序的行为,反文化则恰好相反,它可以促进超越规范以外的行为。一个社会如果未对这种反文化现象加以有效的控制,就会像人车拥挤的街道缺乏交通标志一样的混乱。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反文化现象价值取向

       市场的逻辑说到底即是顺从和服务于消费者胃口,寻找畅销商品。事实上,人们在推销商品的同时也在推销着自己。依照市场的立命哲学,个人愈畅销,也就愈成功,这无可避免地将导致人的真实生活本身的疏离化、市场化,而那个真实的自我有可能被藏匿,自我的独特性也将有可能逐渐丧失殆尽。在市场逻辑自发作用下,只要符合“畅销”原则,甚至婚姻、性、死亡以及人身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商品提供给市场,而传统的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对市场经济及其他社会消极面的批判和否定。这种呼唤人的精神、自由和美的同时,努力发出根植于人生信念和价值的呐喊,从而使名副其实地成为一股批判性的力量的传统文化,不仅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丑恶现象的谴责,而且包括对某些合法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的扬弃,特别是对经济活动所指向的社会价值目标的矫正。同时,市场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存意义危机”,并且随着市场的成长使之世俗化、理性化。因为市场经济所创造的万花筒的世界,人们无力加以消化,新产品、新关系、新环境、新的消费品位给人们带来了不定感和迷惑感,与传统社会相比,人们更难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更难寻找心灵停泊的精神家园,更难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这正是城市反文化现象得以滋生蔓延的土壤。

       城市反文化现象将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是作为政府职能,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有效阻挡市场经济对文化领域的过度扩张,防止市场目标和运作逻辑对文化目标和运作逻辑的主宰;反文化现象的否定性不会在市场经济这一“扩展的自然秩序”之外再设计一个经济社会秩序取而代之;文化最高价值的取向最终落实到以维护、弘扬真善美为使命的知识分子与自身利益关系问题上。至于反文化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对社会反文化现象的进一步深入认识而对之加以科学的探讨。

注释:
①③④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译.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②谢高桥.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2.
⑤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6.

作者简介:曹小曙,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历史文化地理、交通运输与发展。高向鹏,西安邮电学院讲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56 , Processed in 0.07225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