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将公开课彻底埋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8 12:0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争鸣:将公开课彻底埋葬
作者:永  
来源:http://sgdwlbsm.cnpkm.com/ArticleDetail.aspx?DetailID=179252
2006-03-26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变味的公开课》,文章结尾处我是这样的写的:笔者斗胆放言,当若干年后,中国教育臻于完善成熟之时,也是公开课的地位大大减弱,甚至消失之时。 其实,当时不过是意气之言,没怎么多想。现在细细想来,还确乎如此。这一二年来,各类公开课活动,虽然依旧是热闹不衰,但其声势及影响面还是比前几年小了不少。就像是“超女现象”,狂热之后,一定会归于平淡和理智。试想,倘若再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看来真的要逐渐消失了。也许有人会有异议,咱们先莫争辩,先听我细细说来。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把公开课活动跟“超女”作比较,很不恰当,太不严肃,公开课是多么的正经和重要,怎么能污七八糟的“超女”比呢?先不论这是否是上纲上线,也不说什么危言耸听。咱们都不是外人,其实许多公开课评比展览活动的内幕要远比“超女”那些事要丑陋肮脏许多,只不过,没有那么多记者死缠烂打地围着曝光罢了。更何况,人家“超女”不过是个娱乐活动,就是图让大家乐一乐,至于弄出点什么事来也无可厚非。可“公开课活动”就不行了,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事,是关乎“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的业务水平、能力素质的要紧事,是关乎“国家兴旺、民族振兴”,乃至“拯救人类、造福地球、捍卫宇宙”的超级重要的事啊!出现那么多污七八糟的肮脏事怎么行呢?这还了得吗?如此下去,岂不是“国将不国,地球不将地球,宇宙不将宇宙”了?如此说来,拿“公开课活动”跟“超女”比,其罪过可是大大减轻了呢!

    言归正传。关于“公开”二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不加隐蔽,面对大家。”那么公开课的合理解释应该是:“面对面,毫无遮拦地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那么,我不仅要疑惑了,我们平时上的课不就应该是如此“面对面,毫无遮拦地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吗?既有“公开课”,那么一定有“隐蔽课”喽!那么隐蔽课又是怎样的呢?遥想春秋战国之时,先贤圣哲于古槐下焚香设坛,口吐箴言,众弟子席地围坐,洗耳恭听。试问,那时的授课又何曾分什么“公开课”与一般的课呢?教育家陶行知,与学生们同吃同住,一起劳作,互相学习,又何曾听过他说过“公开课”这三个字眼。可见,所谓的“公开课”之说,根本无什么渊源可寻的。再说当今教育发达的欧美等国家,也没从他们那里听说过什么“公开课”的字眼,更没听说过他们频繁、大肆地举办什么各级的“公开课”评比、展示活动。独独是到了我们这近十几年的中国,“公开课”活动泛滥成灾,一发而不可收拾。也不知是那位圣明、睿智、天才的“教育专家”发明了此种玩意,看如今热闹非凡、轰轰烈烈的壮观场面,他一定恨他当初没有申请专利,否则的话,他一定要比比尔·盖茨富得多了。

    何也?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可是,我们许多的主管教育的领导,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以及很多的老师虽然也这么说,而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听听“名师”的课,参观参观“名校”,回来以后我们照着做,我们也能成为“名师”,我们的学校也能成为“名校”了。果真如此吗?肯定大家都说“不”。可现在就是这么做!哪一位教育专家或是“突发奇想”或是“潜心研究了几十年”,创造出一种“开天辟地的,具有极大变革意义”教育理论,然后就开始满世界地做报告,再找几位“名师”执教示范课,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的思想就“遍地开花了”,到处都是“邯郸学步、囫囵吞枣”盲目模仿的“公开”课,大家急不可待地,犹如背诵伟大导师语录一般地诚恐诚惶地学习着。没等这位大教育专家的思想理论深入人心、贯彻透底,另一位更为伟大和圣明的教育专家,又揭竿而起,又以极快地速度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各级的领导与广大的老师们又忙不迭地倒戈,“报告”、“交流会”、“公开课”又以更为猛烈的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袭来!我们如今教育形势就是如此,我们今天的“公开课”,就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潮的产物,所以说,它是没有足月的早产异形儿,是个怪胎!

    然而,对许多老师来说,“公开课”还是具有相当大诱惑力的。因此,这是一块极好的跳板,是神奇的龙门,跳过去,我们这些平庸的鲤鱼就变成了神龙。于是,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比赛及展示活动,就成了众多老师竟相追逐的热门。有些老师甚至为此放弃所有平时的日常工作,全心研究;有些老师不惜巨资、使劲动用各种关系;总之,众多的公开课已经了老师们表演、作秀的演艺场;已经成了老师们升官晋级的登龙之途。而学校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倾力支持,因为这是打造名师,扩大宣传,广招生源的一条捷径。不过,等到名师翅膀硬了,学校可就未必容得下了。不就是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吗?我们附近某重点高中,前几年全力打造某位名师,一直从市里到了省里,最后到了北京,一路过关斩将,拿了个全国一等奖,结果人家留在北京不回来了,让学校领导灰头土脸、悔不当初,沦为一大笑柄。

    或许你会要问,你说了这么天,难道“公开课”它就没有一点好处吗?当然有!如果没有它的好处,那它还会存在吗?譬如吸毒,它也有一定的好处啊,它至少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啊!诚然,对于青年教师,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以及一些教学水平不高的老师,观摩一定的“公开课”,适当地进行学习,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如果是去听一些有经验教师平时的课,相信学到的会更多,帮助作用会更大。如果单纯的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层面上分析,“公开课”不失为一种极好的交流方式。可是坏就坏在,它非得要形成一定的模式、套路、然后像模型一样,再大量地复制、克隆,即使没有中间环节的变异、失真。这样死板教条的公式化操作,究竟有何意义呢?我们都说教无定法,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极端地抹杀了老师们的个性,沦为机械化的一刀切?明清时代的八股文,文革时期的样板戏,莫不是如此!对当时的教育、文化,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极大的后退与摧残!或许,有些人会死不承认,当事者当然不会承认。就像是十恶不赦的大奸大盗、贪官污吏,他们哪一个不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呢?你看,那些“公开课”的标准,一定得有什么什么环节,每个环节占多少时间;一定得有小组讨论:一定要出示教学或学习目标;一定要让学生所说,一定要学生几遍几遍地读:一定要最后让学生几分钟时间写字;一定要有课件;一定要当堂巩固达标“堂堂清”;一定要有“开放性”作业,也不管是否完成……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试问,如果都这么去做,难道不是把一节给硬生生地板上钉钉了吗?不管谁去上,这样的课又何尝不是一个模样呢?这不是一刀切,是什么?许多参加过各类公开课的老师,都感到身不由己,非常无奈。因为经过众多“专家”、“领导”的集体备课、精心指导,他的课已然面目全非,自己的那点个性而有新意的东西,早已再三的改动中荡然无存。再加上不止一次的试讲、磨课,自己的激情与创造力早已泯灭殆尽,只剩下所谓的缺乏人性化的“教学技巧”与程序化的“车间操作”。这样的课,又有何优点可寻?这样的课,对老师,对学生,不是摧残,又是什么?

    “公开课”的异常空前繁荣,与整个教育界的肤浅与许多所谓的“教育专家”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分不开的。有些专家不切实际,追求遥不可及的“乌托邦”似的教育理想主义,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世界各国相对落后很多的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结果造成了与现实教育状态的脱节,产生了许多虚而不实、流于形式的教育方式与所谓的“公开课”。(譬如前几年的“高喊素质教育”时的许多华丽、热闹的公开课)有些专家则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耐不住寂寞,被孔方兄的魅力所迷惑,便冒天下之大不违,昧着良心炮制出种种教育“新理论、新思想”,然后与众多官、商投机分子相勾结,大肆炒作、推行,便虐生出许多“啼笑皆非、匪夷所思”的“公开课”。而我们的教育界,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摧残之后,已经变得麻木而失去了人文气息与道德操守,而文革刚结束后不久,教育界大伤未愈,尚未恢复健康,便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给湮没了。急功近利、浮躁浅薄,代替了原本的冷静与理性,书香气息与人文操守,安静温和的教育教学变成了赤裸裸的利欲熏心的功利手段、政治伎俩、奴役工具!

    眼下,频繁的“公开课”活动仍在黄河泛滥、长江决堤般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是对教育充满理想之人士,而更多的则是趋之若骛、如蝇逐臭之小人,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利、益之间。我们中有教育良知者,倘若无力改变现状,至少也不应该与他们同流合污,丧失道德,这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本分,也是为人师者的使命使然!

    抵制“公开课”,请从你我做起!只要大家赶紧行动起来,终于一天会把它彻底埋葬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42 , Processed in 0.0789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