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作文教学整合的理性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1 13: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作文教学整合的理性认识
陈维道

二十几年教学实践,对整合资源开展作文教学的认识渐趋于理性。80至90年代的整合实践,在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到“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过程中游离,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乃至禁锢,但仍然能从相关的政策及理论中找到整合的依据:“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教育总目标,虽然烙有时代的印记,充满着政治色彩,但仍是作文教学整合的政策性依据,“生产劳动”即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中关于“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的一般原理一直是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少年儿童语言认识、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的相关论述等,也是作文教学整合实践重要的理论依据,一直指导着作文教学整合实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及至《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笼,更完善、更系统地为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实施的保障。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探索作文教学整合实践的信念。《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还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做为必修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实施建议,为新时期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指明了方向,让作文教学整合实践如虎添翼。细细比较一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写作教学性质与地位更加科学明确。大纲中要求:“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要展开想象,注意选词用语,写完后要修改”等八条。《课程标准》中九年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提出了阶段目标,在整体推进,螺旋上过程中强调了“自由表达”、“珍视独特感受”、“注重真情实感”、“谈化文体意识”等思想。因此,注重日常生活和语言材料的积累显得十分重要,整合生活,开展活动,广泛阅读是作文教学必然的选择。唯此,《语文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新课程改革才得以顺利完成既定的使命。



与此同时,国内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如:美国学者雅克布斯课程整合的六种不同设计策略,以及国内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的渗透、综合学习研究取得的成果等,这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为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下面是关于课程整合的相关论述和成果:



雅克布斯:



美国学者雅克布斯把课程整合划分为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1、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2、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的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3、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4、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而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5、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要使活动有效,教师必须知识广博;6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形式,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的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
  这六种设计策略构成了一个由完全保持学科的界限的设计到没有任何学科界限的完全整合设计的连续体。雅克布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环境特征、社区的价值取向以及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设计策略。(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整合学校中参考性的策略:



(一)从熟悉的开始.
  不妨从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开始,在学科内部分地实现课程整合的目的。
  首先,注重学科教学目标上的整合。即:传授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科情感和正确的学科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学习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把握材料、方法和过程的整合。
  其次,注重学科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即: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
  最后,实现方法上的整合。即:尝试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
  (二)从容易的开始
  学校层面上的课程整合可以从容易做的开始,不妨从课程整合程度较低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开始。如从平行学科设计或相关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整合程度较高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如多学科的设计和跨学科的设计或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等,最后进入超学科的整合设计。
  (三)在协作中开始
  教师在彼此之间的协作中才能了解其他学科并发现彼此的关联,在共同的主题设计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超越自身的学科限制,在与大学学科专家或课程专家的合作中才能学会课程整合的专业性的技巧和策略。因此,实施课程整合计划,学校首先要营造一种协作的文化,建立一种协作的机制,教师则首先要学会协作的技巧。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整合:



以面向社会和自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知识结构为主的学科教学之间普遍存在脱节现象。探讨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是当前教学改革 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教学策略和实施措施有:(一)“研究”与“接受”并重:渗透与整合的内在本质。“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多的偏重了“接受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被忽视,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和个性张扬。我们应当改造现行的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使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现优化整合,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二)重构教学结构:渗透与整合的基本策略。下述教学策略对于整合“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学目标整合策略──“能、情、意合一”;教学过程策略──“行、知、创合一”;教法与学法整合策略──“导、学、研合一”;教学手段整合策略──“书、媒、物合一”;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校、社、家合一”。(三)“学科小课题”研究:渗透与整合的有效选择。“学科小课题”,根据课题涉及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学科内综合性小课题、跨学科综合性小课题、泛学科综合性小课题等三级“小课题”。最终从泛学科综合性小课题逐步过渡到面向社会和自然的大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所有学科、所有教学活动之中,实现优化整合



──《中小学教育》



从这些理论和研究来看,学科教学的整合随时代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可以说课程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将是未来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



作文教学整合实践是课程整合内容和方式之一,指作文教学遵循写作一般规律及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等,统整其内外、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方法、兴趣、生活实际等要素的整体协调,或互为借用,或平行设计,或万川归海,或相互交叉渗透等,把有利于提高作文兴趣和作文素质的各个分化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为发挥作文教学的最佳效益的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构建过程。这种综合性的构建过程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知识、能力、情感相融合,为作文积累丰富的感性的和理性的材料,进而达到搞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的目标。作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而提高作文素养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注重整合实践的有效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寓教于乐。首先是可操作性,加强可操作性教学才可消除学生对作文厌的情绪,增强教和学的兴趣,使整合逐渐为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作文的动力,提高作文能力。这种可操作性是一种系统工程,当然也涉及到课程和教材的编写,因此,教材编写和教育管理都应该给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否则这种整合将是半生不熟甚至成为空谈。其次是地域性原则。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与写好作文的关键。一定地域条件下的自然环境、人情风俗、民间艺术、语言文化、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形成了历史积淀,开发整合地域资源,是学生作文联系生活的桥梁,也很容易通过整合达到与学生的共鸣,实现整合的最佳效应。再次是组织形式和争取支持。应该通过小组活动、个人活动、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打破教室的束缚等,特别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以保障这种整合的顺利开展。此外,整合的计划和实践活动前、中、后的指导以及安全都十分重要,这是实现整合目标的关键。



但是,小学作文教学整合实践仍然步履艰难。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所致。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还普遍不容乐观:千篇一律、抄袭成风、缺少真情、真话、心里话。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的问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真正能按些标准实施评价的还很少。这么多年来在期终考试阅卷中可以感受到:抄的作文竟然也能得高分,得了高分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可以受到表扬,教师就可以评上先进。这无形之中助长了作文教学的不正之风,败坏了良好的教风和文风,也助长了学生抄袭的胆量;其次,评价作文没有一定的尺度,仅靠教师的印像给分,这有失公允;此外,教师的作文素养高低也直接影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没有高素养写作水平的教师,也就没有作文高素养的学生。因此,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也更是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的问题。



要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这些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多方面去努力。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旧观念,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并指导作文教学实践。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其次是加强中小学管理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校长不抓教育教学,对作文教学成果不予认可甚至漠视作文教学整合行为的管理行为和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学生在正规报刊上发表的作文在考核中不承认,学生获得国家非教育部门征文比赛奖励,哪怕是团中央、卫生部、中国关工委、国务院妇儿工委等机构举办的征文获奖也视而不闻,甚至不予认可,教师作文实践成果得不到肯定……对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不仅不予纠正,为了高分和校本利益反而纵容……有些字写不周整,普通话说不标准,课堂教学吊儿郎当,缺乏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校长,其管理模式就是命令老师你做这个,他教那个,甚至以罚代管,对教育教学核心问题无心过问甚至不问,只有让这位老师代劳,那位老师代写……这无疑将影响广大语文教师从事作文教学研究的热情。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让中小学校长姓“教”。在国家、地方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应以法律、法规形式定义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的特定使命,把校长从权力型转向职业型,并加强小学作文评价研究,制定一套评价细则,杜绝作文及作文教学中的不正之风,保障作文评价的合理、规范。此外,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特别是写作水平也十分重要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3:59:21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整合实践历程
陈维道

一九八三年师范毕业步入教坛至今,中国教育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从应试教育漫长的路到素质教育政策出台及步履艰难的探索,再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亲历一次次改革,躬身于教育教学实践,开辟作文教学阵地,有苦亦有乐,有喜亦有忧。然而对作文教学孜孜追求的脚步没有停留!师范三年,曾与同窗好友自诩未来的鲁彦周(安徽省作家),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笔耕不缀:教育散文、小说、通讯、消息、图片、教育教学论文见诸报端近一百余篇,也一直和孩子们一起写同题作文,陶冶着自己的童真的同时,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写作和发表不是为了扬名,获得仅有的一点稿酬。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读书,勤练笔,理应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写作水平,以适应时代变化和教育教学变革的需要。虽然不成名气,却用自已的行动和典范影响着一茬又一茬孩子们的作文兴趣,也锻炼了几多文采,获得了许多作文教学宝贵的以验和有益的启示,并在作文教学中不断付诸实践和完善。新的课程改革号角已吹遍神州大地,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开拓作文教学新的天地,借此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一漫长岁月里走过的路程。



一九八四年,第一次公开教学是上鲁迅的《少年闰土》。初出茅庐的我在全乡几十名教师的目光聚集下真的有点儿胆怯,但还是大胆地尝试挺了过来。此课深受评价的是启发学生写《雪地捕鸟》和《月下刺猹》。我的童年和孩子们一样,都是在凤阳山下那座小山村度过,大雪之后捕鸟是常有的事儿,对孩子们来说是冬天急切盼望的一件趣事儿。这是有利的可开发课程资源。感受课文内容后,雪地捕鸟的情景历历在目,孩子们乐此不彼,而对于月下刺猹,也因为猹这种动物的神秘吸引,他们乐于想像。我和孩子一道写,自己还写了不同的版本、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而孩子们一篇篇《雪地捕鸟》和《月下刺猹》稚嫩、新颖、天真。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统一,对此,老师们都极为赞赏,我也为首次公开教学能取得这样的课堂效果而感到喜悦。



雪地捕鸟



我们小山村又下了一场大雪,足有一尺来厚,这又可以捕鸟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小心地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棍支起一个大匾,在下面放了一些鸟儿们喜欢吃的高粱,又在短棒上拴一根又细又长的绳子。我一手握着绳子一端,在离匾不远的地方耐心地等待着。



我手紧攥着绳子,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这时,我听见“叽叽喳喳”,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群麻雀落在了不远处的树上。我心里得意极了:这回准能捕许多的鸟。我蹲在那里等啊等,心想:麻雀啊,你看这高粱多香啊,快来尝尝啊?十分种过去了,一只麻雀飞了下来,东张西望地朝匾蹦来。越来越近了,我的心也绷得紧紧的。突然,我一不小心动了一下,麻雀机警地向四周望了一下,停了下来,好像在想:这高梁能不能吃啊?真是鬼精灵!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想一下子飞上去把它推到匾下面。终于它经不起诱惑了,蹦到了匾下。我猛地一拉,只听“沙”的一声,随后就是“扑扑”的声音。我飞快地跑过去,小心地取出战利品,乐滋滋的。后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捕了好多的鸟。



月下看瓜



夜幕下,一轮金黄圆月挂在蓝天上。下面是一望无际的沙地,种着碧绿的西瓜。其中一块是我家的。我常在夜晚来看瓜。



来到西瓜地边的小木棚里,我躺在那张床上,睁着眼,两手握着钢叉。夜静得可怕,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过了半小时,我想今晚那“好吃鬼”猹不会来了吧?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蒙胧中我听到“咔嚓”声,一骨碌爬起来,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过去。月光下,我老远看见一个黑影正蹲在前面,津津有味地啃着碧绿的西瓜。近了,两米,一米……我举起钢叉,猛地刺去。那猹惨叫一声倒在瓜地一命鸣呼了。



由衷的欣慰之后,探索的脚步向前迈进:结合课本资源或启发学生想象,让课本中的人物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走进现实,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或指导学生搜集家乡的传说;或带领孩子们参观名胜古迹,导学生开展作文实践活动;或创办小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难忘那次《小青石》教学后的实践活动。我启发孩子们说:“小黑石的未来会怎么样呢?”于是我这个孩子王和孩子们一起去山溪边玩黑石子。哇,他们的玩法真是各式各样,有的当弹弓子玩,有的打悠玩(当地的一种游戏),有的打磨小黑石想使它成为一块黑玉……孩子们可真是伟大的创造家!我又写了好几篇内容、风格炯然不同的《小黑石》激趣。在实践和下水文引导下,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写出来的《小黑石──〈小青石〉续篇》也多姿多彩,充满着个性美:有的写被工人铲去烧成了水泥成了楼板的一部分;有的写成了一块玉供人们欣赏;有的写落在楼顶,夜晚砸到了盗贼的额……看到孩子们的创作成果,我真正地感到:孩子们是了不起的想象家!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良好的机会,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他们的创造能力将永无止境。



小黑石



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个岸滩,岸滩附近是遍野的花草,花草丛中有一块光溜溜的小黑石。



小河里还结着鸡皮冻,勤劳的蜜蜂飞来采蜜了。天气还有一丝丝寒意,春牛在昂首翻耕着肥沃的泥土……春天在一片吵闹声中醒了。小河上下绿茵茵,百花芳,生机勃勃……唯独躺在草丛中的小黑石迷迷糊糊地睡着,好象不知道春天的来临。



溪水从它身边流过,一边流一边唱:“快快流啊,快点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趁着年少我要远航,大海是我的追求,帆船是我的希望。”小黑石静静地躺在那儿,一动不动,迷迷糊糊地说:“安适的生活不享受,只有傻瓜才会流,话儿再美我不听,你流你流……”还没说完它就打起了呼噜。



一群蜜蜂飞过,一边采花一边愉快地唱歌:“快快采呀快快采,春暖花开酿蜜好时候,为了甜蜜生活,莫等无花空折枝。”优美的歌声唤不醒小黑石。朦胧中它哼了一声说:“小蜜蜂别讲大话,要说快活我比你强,不酿蜜我生活美,你天天酿蜜最后还落个无地葬!”说完又呼呼地睡了。



风伯伯从小黑石身边拂过,他也唱着歌:“老汉我今年六十五,年过花甲精力足,快快走啊慢慢走,为了丰收我要让大地水足。”



“你唱什么?还不如回家抱孙子过舒服的日子呢!免得以后再打扰我!”小黑石听了气愤地道。



“是小黑石啊,你还在睡啊,快起来,做点儿事吧,春天都快要过去了。”风伯伯并不介意小黑石的无礼。



“不去不去!那多累啊,你自己受累还想累我?”说着,它又埋头睡了。



“小黑石,小黑石……”风伯伯不停喊着。



一天天过去了,小黑石就这样在草丛里睡着。一天,突然发生了山洪,滚滚的洪水把岸滩冲散了,小黑石夹在泥沙中被冲进了大海,埋入了深深的泥土中……



忘记不了那一次一次的作文实践活动,常常是牺牲了周末的休息时间,与孩子们一起“疯”:明皇陵石人石马、韭山神奇的仙人洞、驻地坦克、雷达部队、巢湖胡华清兰花牡丹园……都曾留下了我和孩子的笑脸和身影。那次去韭山仙人洞,我们骑着自行车,几十里崎岖的山路真累得够呛,可是我们一路欢歌。那奇险黑黝无比的内洞,真正让孩子们体验了在艰难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存,那起伏宕荡的山路上,你骑车带我,我帮你推车上坡的经历,让孩子们懂得什么叫互助友爱。孩子们说:“那夜我们睡得好香。”还记得有一次去驻凤阳后山雷达部队,多么不容易!先是自行与指导员联系,因是秘密军事区而未果。后通过县团委、县广播电台多方面联系协调,终于感动了部队首长。几十名孩子才得以允许登上戒备森严的雷达旁聆听指战员讲解雷达的奥秘,一睹雷达兵的风采。



生活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源泉。根植于儿童生活,根植于社会,根植于自然环境……孩子才有激情,才有动力,作文才会丰富多彩,作文教学才会有丰硕的收获。孩子们写童话,写小诗、写建议、写新闻……一支支稚嫩的笔书写自己的见闻,抒发着真情实感,表达着无比的喜悦和快乐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亲身的实践,努力地实践,作文教学初绽出花蕾:一篇篇优秀作文,我都工整地抄在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上,并把每个小作者天真烂漫的照片附在文末,美其名曰《未来集》。这本手抄的小集子真实记录了初期作文教学整合探索的心血和孩子们创造的结晶,至今我还珍藏着,每当闲暇时便拿出来细细地欣赏和品尝。品尝着经历,享受着甜蜜的成果,心中怡然自得。



转眼几年过去了,来到了一九八六年。初尝丰收喜悦后的探索又迎来了一个个丰收的喜悦。如何利用学生的成果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其作文兴趣呢?儿童都有展示自我成果的愿望,成就感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仅凭表扬是不够的。为此,我想到了媒体资源。当时全国少儿报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为整合课外阅读和作文教学提供了鲜活的资源。认准的事,确定的目标就得努力亲身实践、实现。我一方面从每月仅有的三、四十元工资中支出部分自费订阅有特色的少儿报纸和孩子们共同阅读、欣赏,还发动学生收集废品筹集报款。我们那儿有一个坦克训练基地,每次部队实弹射击后,我就发动孩子们去拾炮弹皮儿。嘿,还真创了不少的收入呢。用这些钱订阅了《童话报》(上海)《小学生报》(辽宁)《小学生科普报》(湖南)《少年儿童故事报》(浙江)《农村孩子报》(安徽)《新少年》杂志(辽宁)等十五余种,几乎每三个学生就有一份少儿报刊。每次邮递员送来报刊,孩子们便如饥似喝。我一边指导阅读,一边引导他们给相关栏目投稿。不久《未来集》中的美文相继在各少儿报刊刊出。样报、稿费不断寄来。其中赵俊同学搜集的家乡民间故事发表在《童话报》上,还获得征文二等奖,得到十五元奖金,一条精美的汗衫和价值十元的书。这在当时可是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的。孩子们见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当时还是铅印),劳动成果得到认可,多么兴奋和喜悦啊!作文的劲头更大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自主作文行为。



少儿报刊只是媒体资源的一部分。能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媒体才能发挥其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我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在凤阳县周圩中心小学创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未来》油印小报,刊播学生的习作,给孩子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办油印小报的经历,如今历历在目。纸就是大白纸,工具就是一块钢板,一根铁笔和蜡纸,还有那古老的油印机。为了办好这张每半月一期的八开小报,可谓煞费苦心,仅排版刻写就得花费好多的时间。油印更是件苦差,弄不好推坏了蜡纸,甚至弄得满脸满手都是油墨,成了花脸和尚!追求总是乐观的。每当小报出刊,闻到那油墨香味儿,我左端右详爱不释手。孩子们也是喜爱有加,捧着阅读,读自己的校园生活,读自己的身边故事,读自己的大作……小报不断印出,两年间共出五十五期,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增加了一道精神大餐,也为孩子们的作文发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年时间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在《未来》上发表了习作。我的生活也得到了充实!全国文友、同行及知名人士得知后也纷纷赞扬。中国少年报文艺部聪聪,四川少儿出版社的徐华,小学生拼音报的窦植(现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提读课题组)辽宁儿童文学作家华放、黑龙江省作家扬臻等纷纷发来贺词,当时的省教委领导和德国教育考察团亲临我校视察时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上海海伦路小学的刘上丽、河南商水县城关中学高树国、江阴县的沈娣、山东淄博市东街小学的张诺等老师也常寄来儿童文学作品在小报上刊登,为小报增色不少。89年,《未来》参加辽宁电视台和《新少年》杂志社举办的队报评选,获得了“活跃杯”最佳队报称号。



整合媒体资源的作文教学,为学生的作文增添了活力。除少儿报刊、油印小报外,黑板报、手抄报等也是十分重要的班级媒体。多年来我在这一方面也做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果。一九九八年,《爱心》黑板报因内容健康,版面活泼获中国少年报社黑板报大赛最佳奖;《大中华》《桥》《太空世界》《德育报》等手抄报先后获中国少年报社手抄报大赛优秀奖、三等奖、一等奖。学生在办报中自采、自写、自画、自抄,作文能力得到锻炼,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进了师生情感。



近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新的理念召唤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学习新的理论加强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开始了作文教学与其它课程整合的新尝试──作文教学同品德与社会课、体育课、自然(科学)课等的整合实践获得了累累硕果,并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做出了一名小学教师应尽的贡献。



二十几年一直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努力在作文教学这块园地里实践着。漫长的教坛生涯中留下了艰辛的脚印,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但始终没有后悔过当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因为严重的疾病和利益的诱惑、艰难困苦而放弃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没有停止作文教学探索的脚步,有的只是执着的追求和享受教育教学的快乐。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内部、外部教书育人的环境已受到一定的影响。真心呼唤学校回归教育教学本位,让教育教学的研究、实践焕发光彩,让作文教学走出种种误区,迎接新课改的曙光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4:00:1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整合实践的反思
陈维道

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整合实践,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遇到许多的困惑。一直在困惑中不断地探索。这种困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依然存在着。为此,有必要对作文教学整合实践进行反思,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整合,实现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1.作文教学,教师的作文素养有待提高。众所周知,作文的评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受教师的写作水平、个人素养、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为什么同一篇作文,不同的教师会给不同的评价,而且评价的差距很大?这很大程度受语文教师的语文素质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容易造成错误的或者是朦胧的作文行为导向。今年,辅导学生参加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举办的“新童谣、儿童诗歌”征集活动。学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学校里,教师们对这些作品的评价都不一、而得到老师们好的评价的作品竟然没有在这次比赛中获奖,被遗忘的作品《青蛙歌》竟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等到比赛获奖消息传来,教师们才如梦方醒,对《青哇歌》仔细的分析,才感觉到这首歌确有许多优秀的地方。这说明,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这种评价的偏差不仅存在于重大的作文赛事中,特别普遍存在于平时的成绩测试中。常在期中和期终考试阅卷中出现好的作文得低分,而抄袭、生硬模仿的作文得高分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了损害学生的利益,也为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和障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与老师的作文素养有直接的关系,与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教风和文风也不无关系,与应试教育“分分分是命根的”管理影响分不开。基于此,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写作水平,端正中小学教师文风、作文教学的教风便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如若在这一方面进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并在政策等方面支撑,作文教学整合的路将会更加的宽广。



2.亟待改变学生作文的文风。二十年前我在一所乡中心小学任语文教师。当时学生想抄作文也真的难。因为没有可抄写的作文选供他们抄。他们所写的作文大都是自我发现,自我心灵的抒发……时至今日,学生的作文抄袭之风盛行,大有无法遏制之势。每次接任新的班级,一般从三年级接任语文教学,总是发现学生作文抄袭现象,而总是下大精力对这种抄袭行为进行纠正,总是收效甚微。细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小学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缺乏,作文基本常识也几乎是零。对于仍处于应试教育管理环境中的他们来说,抄袭无遗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其次,大量的作文选为学生抄袭提供了一定的方便。这些作文选有的不泛为学生作文中的精品,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生作文基础上教师的再加工。加工过的学生作文几乎失去了童真,语言也趋于成人化了。这些作文一旦被处于作文最低级阶段,渴盼考高分的小学生们阅读,加上作文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家长们的趋分不良心态以及没有制止和控制这抄袭行为的有效措施,作文选必将成为他们抄袭或模仿的范本,且有蔓延的趋势,至今仍表现出很强的势头。因此,切实转变小学生作文观念和扭转不良文风迫在眉睫。



3.教材编排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应该为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教材编排应该充分地考虑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以儿童生活为主要素材,即便是历史性的或是儿童陌生的,也应该以儿童的特点为圈改编,使其适合少年儿童接受。教材编排还应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教师教学有时间的保障。作文教学不是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完成的,往往要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参观、游览、动手制作等相配合。如果教材编排内容多,时间短,一不利于教师教学,使作文教学就像夹生饭一样,半生不熟;二不利于学生的作文,对于处于作文低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作文经历必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又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初次作文的夹生将让他们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厌作文的情绪自然而生,将是一个无法改变的顽症。反之有时间的保证,学生作文将更加的宽松,兴趣将会更浓。本人在95年开展的直钩钓鱼作文全程教学(见案例),就用了四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的那种激情,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至今天令我难忘。可是把此教学的方案送去评选时却遭遇了冷落。原因是课时不符合大纲两课时的要求。而要是按照两课时来教学,是无法达到如此效果的。



4.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还很落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本人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中小学的管理现状令人痛心而无耐。主要表现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低,前几年,中小学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中小学校长一心为钱而忙,忽视教育教学管理,对教育教学研究只搞形式,这对作文教学的研究自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管理的制度不合理,有的学校对教师的作文教学研究成果不仅予肯定,反而想方设法打击,如: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正规的征文比赛,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可是获得的成绩如在报刊发表等,学校不认可,在职称评定和学校评先进中也不算数。这些管理的行为已经与新课标的有关理念和有关政策相悖,是作文教学整合的一块绊脚石。因些,加强中小学校校长的选拔工作十分重要,应该将那些教育教学行家提拔到中小学校的管理队伍中来,让中小学真的的姓教。这样的管理环境中,作文教学整合才会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5.政策不能制约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教育政策是为了为了保障教育有序和更好的发展,对维护师生利益,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国家未来的富强都是有必要的。但是政策的制定不能限制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对教育政策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片面化。这将直接导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僵化甚至被禁锢,走上应试教育老路。举几个现实例子来说一说。



教师没有权力组织学生订阅报刊,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才能向学校向学生推荐。往往推荐的是主管部门主办的报刊,又是班级人手一册,组织订阅了也不组织使用为教育教学服务。这就不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因为:(1)少儿报刊不是教材,没必要人手一册,那是一种资源的浪费。(2)少儿、课外阅读应该广泛,单一的阅读势必造成课外知识的单一;(3)少年儿童思想活跃,爱好不一,他们有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书目的自由;(4)教师教学的风格也不一,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行为的默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5)教育教学是需要大量素材来支撑的。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教学不能再坐井观天式,必须搜集和使用大量的材料来辅助教学,而这些材料的来源一大部分要来自适全少年儿童阅读的报刊中。当然,有的教师向学生推荐报刊书目是为了挣点外块,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教师还是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而为之的。关键是我们的政策和管理。做为一名教师,连最起码的教育教学份内的事儿都不能为之,还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约定束成,可想而之,教育教学的自由空间会有多大。为此呼吁:给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主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10:41 , Processed in 0.1099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