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草根式”研究助教师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2 15:2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草根式”研究助教师成长

 2010-01-18 苏泊

    自2007年以来,温州在全市广泛推行小课题研究。不到3年时间,小课题研究在该市已遍地开花。是表面的红火,还是真有实效?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些“草根”研究员们。

    他与“草根式”研究幸福地结缘

    在小课题研究上,温州中学语文教师刘卫锋应当是起步较早的一位。

    刘卫锋的课题之一是“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这个课题来得很偶然: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课本刚发下来,不少学生刚打开课本,就发出阵阵惊呼:怎么这么多要背诵的内容?这一学期可怎么过呀!这也难怪,上学期很多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背完了课本上指定的背诵内容,而刘卫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荐给他们背诵的20首古诗词,很多学生一首都没背。

    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可大部分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掌握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呢?刘卫锋眼前突然一亮:何不把它也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呢?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背诵感兴趣呢?刘卫锋考虑,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背诵的妙处,他们肯定会对背诵感兴趣。《夹竹桃》是本册要背诵的课文中最长的一篇。教学时,刘卫锋一改以往先范读课文的做法,开场白之后,合上课本,抑扬顿挫地背诵起来。在他背诵的时候,学生们不时发出惊讶声。下课之后,很多学生都围着刘卫锋:“老师,你背得真好,一个字都没错!”“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才背下这么长的课文的?”

    可能是受了教师的影响,这篇课文的背诵情况非常好,3节早读课,全班46名学生都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刘卫锋留心观察了一下,很多学生背诵时模仿他的语调。

    见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他决定趁热打铁,给他们下了一道“战书”——班会课上,老师将和他们比赛背诵古诗,全班同学可以联合起来对付老师。他还和学生一起友好协商了比赛规则:比赛双方轮流背,已经背过的,不能再背;谁背得多,谁就获胜。

    结果,古诗背诵比赛,学生以两首诗的优势战胜了老师!刘卫锋心里得意极了,因为从背诗情况看,本学期20首古诗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背诵了。

    日积月累,学生通过背诵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课上刘卫锋信手拈来古诗词的前一句,他们能很快地接上后一句。背诵已不再让学生头疼,他们也都体会到了背诵带来的乐趣,正如一名学生在题为《乐在背诵》的作文中写的那样:“背诵课本上的精彩华章,让我的作文文采飞扬;背诵优秀的古典诗词,让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

     “没想到,第一次给自己确定研究课题,收获就如此之大。”刘卫锋把这个过程做了总结,一篇血肉丰满的论文轻松诞生!

    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由现实问题催生的“小课题”,或许还带有“小家碧玉”的气质,带有“田野草根”的气息,但是,在这样的的研究中,刘卫锋深刻地感受到了“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决”对专业发展的提升作用,也真切体验到了“经历着的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

    小课题研究满园春色枝头闹

    在温州市城南小学,“草根”研究俨然已是满园春色,几乎每个教师都跃跃欲试。吴小珠选择了“写作评价”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她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习作评价如何更多元、更有效。以往,学生习作通常是由教师逐篇评改。吴小珠发现,繁重的工作量、有限的工作时间,使得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篇习作都精批细改。每学期进行一次精雕细琢的指导如何?教师做个示范,然后学生互评如何?抽样评改如何?她把这样的思索,带进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好做法逐渐形成:学生间交流式互评、学生反思性自我评价、家长的反馈式评价、教师的综合性评价,环环相扣而又相互生发。她又接着发展了“激励式展示”,对优秀习作、进步很快的习作给予奖励。想法越来越多,而教学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她说:“研究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切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研究,因为有源头活水,研究得轻松自如;而带着研究的目光审视日常教学,又能促进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

    梁然的课题是“数学高年级段课堂评价的研究”,这源于一个困惑:以往的数学课堂评价太单一了,只有简单的是非判断。通过对自己日常教学的审视,梁然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对或错的知识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学习积极性等不同的层面。梁然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裨益。

    不少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开始产生了影响力。董繁繁等几位教师协作的课题“教师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立项为2008年度市级小课题。这个课题立项半年多,已经初见成效。最受认同的,是他们设计的“课堂观察表”,这张表对课堂评价做了细致的分类和量化,比如,重复、机械的评价属于“无效评价”,激励、引导性评价属于“有效评价”等。

    不仅是城南小学,温州市草根教研盛行的学校如今比比皆是。蒲鞋市小学、光明小学等学校最近都举办了小课题研究的专题指导讲座、论坛等。

    符合基础教育的原生态研究

    “以前写了那么多年的课题立项和课题结题报告,总觉得写得不怎么样,因为都是没有个性的研究。课题研究也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写自己拿手的文章样式,这样的百花齐放谁不喜欢?”这是一位教师在听过小课题研究指导讲座后的感受。温州市第十九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郑平,日前在光明小学做了《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思考与实践》的校本讲座。建议教师尝试“小课题”的研究,并结合现今教育教学的现状就“小课题”的概念、选题、操作等要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郑平认为,以往的各级大的课题研究,是教研室、教研处专业人员的事,局限很多。一方面,它往往变成“领导的课题”,由局长、校长牵头,到达教师层面基本就没有了。教师参与也是被动的,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帮助不大。另一方面,大课题也往往很难有质量,教育研究跟技术研究不一样,它需要慢慢积累,成果也是隐性的。而且,大课题时间拖得过长,经常会遇到很尴尬的情况:课题人工作单位一旦变动,其课题也就中途停滞了。严重的形式主义,也让研究过程变得繁琐无比。

    郑平设想找到一种让教师真正感兴趣的、能解决教师所需要解决之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要能在短期内就可能有收获,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它还要能跟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操作不繁琐,不做表面文章,有实质性成果。这就是小课题研究。

    郑平说,小课题研究是思路上的一个彻底改变:变自上而下的、布置任务式的研究为自下而上的、自愿式的研究;变远离理论的研究为走向实践的研究;变专家走向教师的研究为教师走向专家的研究。它具有从实际中来、切入点小、解决具体问题、周期性短、实施容易、经费节约等优点。“这是符合基础教育的原生态研究。”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任朱跃跃探索出一套小课题研究的方法。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相关问题不一而足。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朱跃跃送给教师一把钥匙,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关键是问题意识。要选择想做、可做、能做的问题,通过分解、归类、转化,形成合适的选题。抓住了小课题研究的对象,明确了研究选题的原则,确立小课题的研究方法则水到渠成。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设想一些解决的办法,接着在教学中实施这些办法,调查并收集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评估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讲究处理的小策略,表格法、问答法等。


来 源: 教育信息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2:23 , Processed in 0.1003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