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学习平台 实现专业引领
——黄岩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长会议侧记
黄岩教研室 洪秀满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基层组织,是学校教研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最直接的场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它又是一种联合体,这种联合体,就目前的教师个体水平而言,有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联合体—教研组,教研组长应该是这个组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水平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组的活动水平和效果,影响着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俗话说,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很大程度上能带出一个好的教研组。目前,校本教研内涵的开掘与功能的发挥同教研组长专业素养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教研组长的工作现状,以及如何培养与提升教研组长的各种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黄岩教研室已于9月中、下旬分16个学科组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教研组长会议,全区将近300位教研组长参加了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构建学习平台,促进相互交流
为了更好地提高首期中小学教研组长会议的有效性,教研室领导事先策划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时间与地点,并发文要求各教研组长携带本学期教研组计划和各年级备课组计划(小学计划打印30份,初中打印20份,高中打印10份)准时出席会议;这些材料的准备主要是为了各学科教研组之间相互交流用;并要求每个学科教研组推荐3~4个组进行经验交流,构建学习平台,促进相互交流。
¾ 9月21日下午,在东城街道中心小学会议室召开了小学数学教研组长会议。会议中,分别由实验小学及东城街道中心小学的数学教研组长在会上作经验介绍,因为这两个组所在学校本学期刚参加了第二批“台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评估工作,它们在“重视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乡镇的教研组长还就本校教研组活动的成功经验及困惑的问题进行交流,组长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茅畲小学的虞敏老师还介绍了他们学校的老师是如何关注后30%的学生,引起大家的共鸣。会上组长们还分别交换各校的教研计划,完成了区教研组长的通讯录,便于组长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互相联系。
¾ 9月20日下午,在教研室302室召开了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在教研组交流这一环节中,重点由黄岩中学数学组长李柏清老师详细介绍了“富有特色的光荣团队”——黄岩中学数学组:黄岩中学数学组有着精良的师资队伍。组内现有教师25人,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远有甘肃、四川、黑龙江等地,近有温州、丽水、瞿州、温岭等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在共同事业的感召下,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更好地发展了教师自己,发展了数学组这一光荣的团队。在近十年中,黄岩中学数学组产生过3位特级教师,1位全国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二等奖获得者,3 位省级优秀课评比获奖者,四届台州市教学大比武有5位一等奖获得者;同时,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劳模1人,省春蚕奖获得者2人,省教坛新秀1人,还有很多市、区、校等各级先进工作者。数学组连续几年被评为黄岩中学“文明组室”,2006学年度相继被评为“黄岩区、台州市首届先进教研组”。
黄岩中学数学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自身特色:1.制度建设有保障;2.教研策划求实效;3.教学产科研,科研促教学;4.研究性学习实实在在;5.团结协作,追求卓越。同时,为了能有较好的积累和传承,平时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大家共同努力,无私奉献,充实组内“库存”,如组内图书库、数据库的建设,同时建立蜂盘、博客网等沟通交流平台。
¾ 9月21日下午,在实验中学会议室召开了初中科学教研组长会议。会议中,首先由实验中学书记何肖平老师介绍:何肖平老师做过22年教务主任或组长,在教学管理、教研组建设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从以下:1)教研组工作存在的问题;2)如何优化教研组建设;3)做好教研组资料的积累及教师个人资料的积累等三方面作了介绍,与会者一致反映受益匪浅。接着电大附中王文春老师作了发言,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电大附中七年级科学成绩获全区及格率第一、平均分第二,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科学组长王文春老师介绍了她们的一些做法和措施:1)组长要做好三管:①管思想作风;②管业务落实;③管理论学习;2)具体工作要做到“三落实,四统一”,即落实教研时间、落实教研地点、落实教研主题;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最后,澄江中学科学组长喻丹丹老师作了发言,分别从 1)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2)科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开展校际交流等三方面介绍,实实在在,给人以启发。
二、加强服务意识,实现专业引领
如何“牵牛要牵牛鼻子”,即尤其是对整体实力薄弱的教研组,如何加大对教研组长的培养力度呢?这也是黄岩教研室本学期重点工作之一。教研室领导要求每位教研员树立服务意识,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专业引领。
首先,本期的教研组长会议召开就是实现专业引领的途径之一。会议中,各学科教研员都有针对性、有准备地为教研组长作了专题讲座。例如:小学语文教研员牟锡钊老师给与会组长们作了专题讲座——《如何做好教研组长工作的几点思考》。
1.教研组长的目标任务 作为一个学科的教研组长,肩负着三大任务:第一、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本组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第三、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
2.教研组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科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称职的组长”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的共识。而要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成为学科领军人物的教研组长,首先必须做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即要向书本学习,广泛地阅读。除了阅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外,还要关注一些教育理论书籍的阅读。这是因为教研组长作为学科教学的引领者,不能只知道操作,还必须要有比较高的、开阔的视野,在较高的层面上启发和引领大家思考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那将是一种缺憾。同时,也要关注“听课与评课”、“命题”这些比较重要和实用的能力提高。
3.教研组长的工作内容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制定本组成员的学习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效果考核。要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集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每期推荐一本好书让老师自学;组织观看教学录相或优秀教师教学实录。通过有计划地学习,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教材观。2)组织课堂教学交流。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合格课;突出某一特点的特色课;探讨某一种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课。3)组织课题研究。一是对上级教研部门推荐的课题或子课题的推广应用和实验研究。二是对兄弟学校已经出了成果的课题实验的应用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教研组自主开发教研教改课题实验。自主开发教研课题要坚持走两种模式:“问题求解模式的研究”和“理论应用模式的研究”。问题求解模式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问题的答案”。理论应用模式就是要研究和构建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4)培养新教师和帮扶“薄弱”教师。教研组长可以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督促学习提高,“集体诊断”等方式,帮助新上岗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尽早走向成熟,帮助少数“薄弱”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5)指导集体备课。学科教研组长要帮助和指导本学科的各年级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指导备课组分析和把握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检查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执行情况。6)搞好考试管理。学科教研组长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做好每次学月检测或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人员安排,命题范围和要求的制定,试题的审定。还要组织好试卷的评阅,试卷和学生成绩的分析,问题的归纳总结,改进和弥补措施的思考等。7)组织开展学科课外活动。教研组长要思考、策划、组织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本学科知识面的学科课外活动。如语文组的作文竞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等。8)形成教研成果。教研组长要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收集、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教研教改成果,形成资料。在收集和积累中不断完善,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提高。
4.教研组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何一项系统的工作,都必须要有计划。要搞好教研工作,也必须有长计划短安排。作为一个学科教研组长,头脑里要有提高本组教师整体水平和专业发展的长远打算。在这个长远规划的指导下,设计好每一个学期教研计划以及每一个阶段的活动安排。2)教研组长要做有心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收集、总结、思考教师教和学生学习中的普遍性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大家研究和努力的方向。设计的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3)每次教研活动之前,教研组长要提前充分准备。如这次教研活动,要学习什么内容,要讨论什么议题,谁做中心发言人,要取得什么效果,解决什么问题,形成什么材料等。4)教研组长要严肃教研活动纪律,引导大家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激发本组成员研究兴趣,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
又如: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昕老师给与会的26名教研组长作了一个《关注教学细节》的微型讲座。通过讲座,陈昕老师和教研组长交流了近期在调研过程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如良好的数学常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如何落实的具体措施,希望能通过教研组长把教学研究的一些前沿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一线教师。
再如:中学语文教研员陈连友老师在会上分析了上学期全区各学校的语文成绩,指出了今后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提出了三条建议:一要努力让学生喜爱语文,二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三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分析到学生个体。还谈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教研组建设的重点,即:教研求“深”,课研求“实”,活动有“痕”。
其次,建立教研工作的新机制,要求所有的教研员根据学校的需要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际研究问题,至少联系两个教研组,做到对本学科的教研组长的情况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有计划地为教研组长的发展铺路,为其提供各级各类学习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并视个人条件,进行阶梯式搭台:比如校内公开课、以其为主讲的说课、进而组织区内公开课等,让教研组长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促进他们尽快把教育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尽快成为本校本学科的中坚力量,出色地承担起学校教研组建设的任务,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
最后,做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示范者,这也是黄岩教研室教研工作的新特色。如近期在灵石中学集体调研中,就有两位中学教研员,即地理教研员杨斌老师和英语教研员邢赟老师,充当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示范者;另外,教研室主任邬东平作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讲座,教研室副主任王洪作了《抓教研组建设,促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教科所副所长张晓宇作了《课题的立项与运行》的讲座,获得了好评。事实上,教研员和教师之间要做到心灵相通,两者之间才能有效沟通、充分交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一方面,对新理念的理解尚未透彻;另一方面,多年的教学传统与习惯他们难以抛舍。什么样的课堂符合新理念?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优质课?这就需要教研员有所作为,不仅会说课、评课,还要勇于走上讲台,送课下乡,送课到校,亲自为学科教师上课题实验示范课,上教学观摩课。切身体验教师的甘苦悲欢、迷茫与困惑;切身体验新课程,主动做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示范者。教师在实际观摩中领略到“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不等于就做到了整合”,明确了“小组学习不等于合作学习”,理解了 “实施探究不等于最佳”,……;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中明白新理念,在真实的课例评析中理解新理念,从而自觉地在课堂上实践新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