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语文教学“快与慢”的辩证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0 17: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语文教学“快与慢”的辩证思考



张华



语文教学常常会遇到“快与慢”的问题。由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学期制,因此,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状态下的“快”状况。语文教学需不需要“慢”,需要怎样的“慢”,语文教学中的“快与慢”,究竟如何看待?以下试做分析。

快与慢的现象表征:

快:按照进度,按照规定课时,用常规的方式,把课文内容过一遍,作者、主要内容、写作特色、重点问题,做出交代,老师紧走,学生紧跟,老师心里踏实,学生心里认可。

慢:丢开进度,挣脱课时束缚,用喝茶般的休闲方式,浸入课文之中,读读,谈谈,说说,读读,扯扯,想想,老师徜徉,学生随步,老师心里放开,学生跟着放开。

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篇课文教几个课时,由什么决定?

同一时间内,教几篇课文与教一篇课文,哪一种意义或者价值更大?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当前,课文的一般教学时数,都是按照这个公式得出的:

(学期教学总时数-教材外需要时数)÷课文单篇数=一篇课文教学时数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到,一篇课文教学时数决定于学期教学总时数与教材外需要时数的差。这就产生一个异常严重的语文问题:一篇课文教几个课时,不是取决于课文的教学价值,而是其他。这也就意味着,一篇课文教多久,教师基本丧失了应有的施教主动权,而屈从于客观的学期教学时间,这种本末倒置的课时分配法,将语文教师推向了被动而几乎盲目的境地,至于课文教学的效果,则几乎游离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语文老师,如果教学步伐远落后于科组其他老师,就感到惶恐不安,以为自己出了严重的教学事故;而要是学期结束还有课文没讲完,那简直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一般,深感愧对上级,对不起学生。

一篇课文教几个课时,应该由课文教学价值和教师开发能力相结合来决定。这才是科学的语文,也才是本色语文。透过这个问题的剖析,我想,有些课文快教,有些课文慢教,有些课文不教,也就是纯粹的语文教学策略问题,与攀比、愧疚丝毫没有关系了。我们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展自己的休闲语文教学了。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同一时间内,教几篇课文与教一篇课文,哪一种意义或者价值更大?

如果从量的角度来考量,当然教得越多越好;但是,语文学习是最强调质的。没有质的提升,再多数的变化,也是徒劳无功的。也就是说,在质的语文学习中,同一时间内,是教几篇课文还是教一篇课文,并没有绝对优劣区别。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这里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其实也是行事效果的问题。世界可能存在于一粒沙子中,天堂可能浓缩在一朵小花中。因此,语文的素养,可能也就凝聚在一篇课文中。在教学中,课文只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或者踏板,如果把握好了一篇课文,其实也就能烛照出语文世界的亮丽天空;相反,如果马虎地掠过几篇课文,可能语文的天空依然暗淡无光。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不是教的课文越多,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越高。人文在于熏陶,而不是知识的机械堆积。

理解好了这一点,休闲语文教学其实就具备了坚实的语文学习原理和语文教学原理。只要我们能够挖掘到一篇课文的语文学习价值点,透过到位的文本研读,享受有味道的语文,那么语文课堂就有可能在一种慢悠悠的循序渐进中,不知不觉实现语文学习的提升。

通过以上的学理分析,我们似乎可以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快与慢,取决于课文教学价值与教师的语文开发能力,其最终检测点,在于学生的语文成长状况。至于人为的进步划分和课时分配,不能影响甚至左右我们真正走向语文的语文课堂。一个真正富有主体性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有勇气和智慧,排除这种语文外的因素对语文教学的无效干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6:47 , Processed in 0.1577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