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提“教材意识”这一话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0 07: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提“教材意识”这一话题

范维胜

教材意识或者说课程意识向来是我确定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重要凭借,并且一直把它放在首要的位置考虑。为什么今天又再一次提出这一话题,是与我上周三也就是4月13日担任“三坛”评委的感受有关。在我听课的一组教师中,我们几乎所有的老师均置教材意识于不顾,表现出对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的较大的随意性。

什么是课程或曰教材意识?郭惠宇老师说过,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意识相比,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没有意义的教学是无谓的教学。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应该教什么,这不是我们随心所欲的安排,而应该尊重课程意识或曰教材意识。至于怎么落实课程意识或者说教材意识,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针对教师自己的个性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所在的模块和专题,苏教版教材为这篇课文提供的学习方式的呈现是“文本研习”,什么是“文本研习”,文本研习应该在教材提供经典的阅读文本的前提下,教师创设阅读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体验、感受和思考,它是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的一个学习方式。这样的话,设计出一个生动深刻的研习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什么来设计生动深刻又具有可操作性、能引发学生对话研习问题呢?第一是关注文本,第二是关注研究探讨的练习,第三是关注学情。第一、二皆是教材意识的体现,特别是第二点尤其不可忽视。这样我们就应该从“痛逝者”“勖国人”是怎么表达的这一重点来确定文本的解读和课堂的设计,而我们的老师都在“痛”什么上做文章,是在偏颇。

其次,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老师设计问题的指向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文本明明白白地写着“予为斯文,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而我们的老师设计的问题仍然是作者“痛什么”,你说“痛什么”?文本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你“痛逝者”吗?我想这个问题的更明确的指向应该是“痛逝者”的什么,或者为什么为逝者而“痛”,或者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了自己痛逝者的情感,而不能说成是“痛”什么。语文课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课,如果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述都含糊不清,怎么能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别忘了我们是选拔出来的教学骨干。

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们从让学生寻找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入手,依据教材意识定位教学,设计这么一个主问题,引领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这个主问题就是——《<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从哪些方面表达了“痛逝者”“勖国人”的情感?又是运用什么手法表达出来的?这样创设情境可以有如下的对话结果:

“痛逝者”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起义损失惨重,甚至含有几分冤屈;二是起义价值巨大,烈士却湮没无闻;烈士不惜牺牲,国貌并无改观。“勖国人”也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拯救国家来“勖”;二是用自我责任来“勖”;三是用国人行动来“勖”。这些内容怎么表达出来的?宏观上是描写、抒情、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微观上是运用了对比、拟人、夸张、用典、对比等修辞方式。这样在对话的同时,引导同学读出情感、读出气势,读出这篇“序”的独特之处,读出孙中山先生的生命精神。

教学时,不能忘记教材意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1:48 , Processed in 0.0693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