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上最豪华导师阵容”的现代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0 23: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史上最豪华导师阵容”的现代启示2011-03-10 来源:新华网




  这两天,微博上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说这张毕业证书牛,是因为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



  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大伙如此强烈兴趣,这虽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于新生代,这是一次猎奇;于年长者,这是一种怀旧;而于更多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的人们来说,围观“史上最牛毕业证”,艳羡一名学生竟然享有“最豪华导师阵容”这一史实,则无疑更是一次难得的见微知著式的反刍。



  这里,姑且不论何谓大学精神,也抛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话题,以及令人纠结不已的当下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官本位怪象本身,我想仅就令一众围观者感喟良多的“牛的不是毕业证,而是有关高尚的品行”的热议,就足以令人脸红耳热、羞愧难当了。



  尤感讽刺意味的是,这边厢,大学校长们急吼吼地大手笔扩张校园,建豪华门楼,二层饭堂也装上豪华电梯,并且声称广纳贤才,意欲批量催生大师,名动天下;可那边厢,不少名牌大学的少数师生却并不争气,屡屡闹出令人不齿的丑闻,比如教授嫖娼、博导剽窃、学术(文凭)造假、以身换“博”,抑或是博导忙活着争项目吃回扣开公司,再不就是把手下的研究生当廉价的打工仔使用。如此语境下,老师哪有心思治学、培养人才、奖掖后进?而大学生们哪有工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大学,不要说很难再现当年西南联大大师迭出,一名学生竟能坐享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的悉心指导点拨的奇迹了,即便是一纸证明同等学力的文凭现如今几乎也是唾手可得,不仅含金量大大降低,甚而混迹知名学府多年后拿到的文凭尚且难逃屡屡被指有注水之嫌,自然就更遑论持证者的品行到底如何了。



  我以为,隔三差五,循着历史的踪迹,造访犹如星汉灿烂彪炳千秋的先贤,揽镜自照,并且集体反刍一下“史上最牛毕业证”,“最豪华导师阵容”胜景,对于我们如何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毛病,办好大学,培育出学富五车志存高远心系天下的大批英才,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崛起,想来是不无裨益的。(李甘林 )



  【如是说】



  从网上找来“史上最牛毕业证”一睹芳容,发现上面赫然写着“教务主任 梅贻琦”。这位梅先生时人称为“寡言君子”,后来做了清华大学的校长。正是他发表了著名的“大师论”。看着这遒劲的字体,忽然心生感动:星汉灿烂的那个时代已经被历史的浮土掩埋掉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学的精神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我们不能否认今天知识界的盲动与浮躁,但总是有这么一些人,默默守望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西铭



  斗转星移,经典重现,虽然已经物是人非,可是不能消逝的是诸位大师们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我们诸多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回顾经典,创造经典,知耻后勇,不晚矣!李斐



  不管这张毕业证书的主人是谁,也不管如今高校风气是否急功近利、大学生心浮气躁,至少我们所有人在心底默默地接受并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如今的教授们堪称“牛”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一张毕业证能引起如此之多网民的追捧?为什么民国时期的导师阵容才能引起喝彩?我们在感慨这张毕业证的同时反思下如今的导师都去干什么了?若是豪华导师阵容搬到现在,如今的高校学生配不配得上有这样的导师阵容?胡倩



  这就是软性环境和硬性环境的对比,也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哪个重要的辩证关系。所谓浮躁,就是追求看得见的东西,追求一蹴而就的东西;轻视看不见的人格和智慧上的东西,轻视潜移默化的东西。中国的大学集体性浮躁,最终是社会浮躁的一次集中表现而已。要说清大学的问题,一个关联性问题就是中国现在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了? 出不了大师,是因为没有了蕴育大师的土壤;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代的种子都是一样的,但土壤千差万别。中国现在缺乏蕴育知识分子的土壤,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1,全社会由上而下的唯物质崇拜;2,官学一体。这个也可以解释为啥中国的大学都变了味。马超



  这张毕业证的出现,被捧,更多的是对现在我们大学教育的质疑吧。至于现在,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机会能享受到如此导师阵容的青睐与教育。相比当初的教育,我们能够得到的还能有多少呢?杨文



  研究院是公司,学生给导师打工,学生成廉价劳动力,导师成黑心老板。这张民国毕业证是一个学生几个导师指导,现在的毕业证是几个学生共享一个导师,真是“资源共享”啊。历史不一定总是前进,这是张千帆先生老跟学生说的话,我倍感认同,我认为学校从研究机构变为“做生意买卖”的地方是倒退,但我不排除有人认为是进步。高欣婷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能够出那么多大师,真让我们现在的校园汗颜。包崇疆



  的确如文中所说,“牛”的并不是毕业证,而是已经逐渐消失的大学教育精神。相比较现在形势下的大学教育,刻板的教育内容与模式正一步步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抹杀,而培养出来的是一群只知道照搬照用的临摹之辈,说现在的大学风气越来越差并不是不无道理,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就是一个失乐园,骄奢淫逸迷失方向的失乐园,学子寒窗十年所进入的不是真正能学到知识的地方,而是学到了一身的坏习惯,试问这样的教育教学最后能给国家带来什么?而只一味地注重生源数量关心教学场所建设,也只是空有其外在而已,学术是最基本的,其他都是客观。于瑶瑶



  现在的社会没有什么事值得牛的东西了,因为不管哪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玷污。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学校都是一样。以前牛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价值,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骄傲的东西,你说现在谁还会在乎你的那张毕业证?李为为



  现在的这个社会惹火了这个“史上最牛毕业证”,现在是一个看重文凭的年代,在以前,学生只把那张毕业证看做一种纪念,师承何处不可忘!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人的学识和德操而不是这个毕业证,可是现在,文凭被无限的放大,有了文凭就代表了你的能力。有些物质的东西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价值体现!张欢



  真是令人羡慕啊!记得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朱自清给学生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和学生站在楼上,往下扔卷子,谁扔得最远就是第一名。那个时候,没有死记硬背,没有挂课,更不用作弊,是何等的幸福啊!现在的师生关系,跟以前大大不同了,令人遗憾。龙在天



  一个学校实力的强弱,不是看在校生多少,而是看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如何。“史上最豪华导师阵容”无疑是对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无情讽刺,大家拼命的扩招,学生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教学水平却直线下降,学生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不要这样膨胀的升学率。李特



  机缘巧合的一件事,大师固然有其令人钦佩之处,可是大家在热议时,心里最初流动的想法是什么呢?是不是这阵容之内的“名人”效应让你我被震撼?有多少人知道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的精神和成就如何?具体他们的哪些思想和行为值得你新生崇拜?换句话说,你真的了解大师吗?能确定自己不是盲目崇拜人家的名声而已吗?如果能够本本分分做事人,踏踏实实做事,少点虚荣,多些实在,会让社会更美好。杜慧仪



  现在中国不缺少人才,而是少了大师级的人物,就像古时的孔子,孟子那些先人圣贤们,为什么中国人的素质一直提不上去,很大一方面和中国的教育有关,假如中国有50个孔子那样的人,中国的人文素质肯定会提高,还要说一下,中国的大学教育里应重视传统文化,多学点四书五经那些经典古籍,比考英语(论坛)四六级有意义的多。李凯



  人多有“生不逢时”之感,便纵有N大导师可以加持,但若与己之志趣不投,亦往往形同陌路。潜心向学,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治校者,自不能独求学术之闻达,览今排名风气、金融危机,若无三五噱头,何能见知于世?盖今之自认好学者,不妨踏实求学、锐意进取,以防后辈讥吾等竟无一人可堪大师。夏阳



  最近听闻一消息,某位素来以学习不好、爱打扮的女童鞋居然在一天没复习的情况下考上了研究生,我等人大呼:神马世道!这两件事对比一看就不难发现现在学历贬值到什么什么地步咯~贝拉



  学生求学,最为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读到好书,遇到好老师,作出真学问;而自揣作为老师,最为幸福的事情就是学生仰慕自己的学问和品格,自己教出的学生学有所成。可现实是,学生老师一学期见一次面,或干脆互不认识,遑论导师如何忙,学生如何混,这哪里是教育,简直是放养。李展蓝



  梦回民国,埋在大学里。笔笔的笔



  标榜最“牛”,到底“牛”在何处?首先,多个导师同为资深学者,牛的是大学指导老师学富五车,对教育的重视,大学精神得以彰显,这也反衬现在大学教育质量。其次,一个学生能得到多位学者的指导,姑且不说是否自愿,是否属实,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还与当今大学生不学无术形成对比。最后,也如作者所述,对年轻学子,以及办校育人的确是益大于弊。刘鹏飞



  中国人喜欢集中力量办大事儿,可是大学这种事儿,却不是集中行政力量可以搞定了。花钱可以盖大楼,花钱却不能造就大师,只能包装策划伪大师。如果只为装点门面,伪大师似乎也就够了。但是要想出现真正的学术成果,却非得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可。王国维强调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足以让现在很多的学者汗颜吧。王俊岭



  这么多的大师去亲自指导一个学生的学业,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已经消失数十年了。现在的所谓“大师”们无不在忙着赚钱、评职称,谁会关心学生呢?悲哀呀!程鹏丽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所说:“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取决于人数,更不应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吉尔曼的原则是:将霍普金斯的钱用于“人”,用于科技研发,而不是“砖块和灰浆”。当然也不是官僚的腐败。我们后发展国家,尤需谨记前辈们的智慧教诲,牢记两个“务必”精神,减少浮躁和急功近利,自尊自信自强,奋发向上。栗彦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4:51 , Processed in 0.0704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