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缩过程环节,让学生快中求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4 14:4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富,江西南昌人,男,特级教师.现任南昌市政协副主席、南昌市民进名誉主委、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专著3部:《张富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新探》、《语文跳摘法》;发表文章百篇:《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听读说写,合四而一,一举四得》、《重学更重习,教文又教人》、《关于改革语文课堂结构初探》等。教改经验收入《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课堂实录经过中央电视台向亚太地区播放。向全国20多个省市区同行作教改报告200多场次。


简缩过程环节,让学生快中求好  

江西 张 富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来说,不仅是有效的,而且应是简缩的,能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问题组合教学具有简缩功能,使一篇整取、一举四全,完成于一问二答之中,结束于一堂课里,让学生快中求好。



  一、把复杂教学过程简缩为"问--答"这一短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按照一定过程、步骤,通过适当方式,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语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对一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听读说写能力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改零为整"、"改分为合"、"改繁为简",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缩为"问--答"这一短程,使花时多,见效慢的语文教学能当堂呈现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


  (一)删繁就简,削枝强干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环节所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如果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效果。这也像培植树木一样,只有削枝才能强干,树木才会长得茂盛,只有去除不协调环节,才能提高整体效应。


  1.削语文知识练习疯长的枝。今天的语文教学应是现代化的语文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教育注重知识的学习,但是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第一个目标;发展学生智力,是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第二个目标;个性发展,是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第三个目标。可是学生天天做的却是语文知识题,有人统计这方面内容占百分之八九十。喧宾夺主,与培养能力不协调,挤占了主干的活动空间,不削去就会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2.削课外作业加重负担的枝。


  大量作业转嫁到课外,挤占了学生休息、活动时间,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这种作业由于时间得不到保证,加上没有教师在堂督促、指导,差错多,书写潦草,抄袭现象严重,劳而微功。


  3.削频繁考试节外生的枝。


  学习全靠平时日积月累,而不是靠突击、考试。本来适当的考试可以检查评定学生学习情况,激励进取精神,也可推动教师工作。可是现在考试过于频繁,加重了师生精神压力,把他们引向重考试、轻平时的歧途。教师气愤地说,现在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上课是为考作准备,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全部被打乱了。


  4.强"表达"这个干。


  实验将语文知识练习、课外作业、平时考试简缩为一种表达--口头和书面"答问文"。这种练习集阅读、写作为一身,合学习、运用、考查为一体。"答问文"在课上独立完成,每月总一次,得出月成绩,5次月成绩加期末考试除以6,得出学期成绩。这样就能做到:课上紧张,课下轻松;重视平时,淡化考试。


  (二)把教学步骤简缩为"问、读、答"


教学要分步进行,而步骤太多,精力、时间就会花费在走过场上。实验只设"问、读、答"或"读、问、答"三步。


  这样安排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单独把一直放在主要地位的"讲"作为一个步骤,而是把它简缩在"问"里。"讲"虽被压缩,但效果却大大提高。例如《向沙漠进军》结合提问讲清了如下内容:


  直接讲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分别说明危害、抵御、进攻、利用、前途,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讲了结构层次:先说明沙漠危害(1~3节),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4~12节),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途(13节)。


  通过提问,间接讲了作者思路,讲了作比较、列数字、用比喻等说明方法,讲了修饰和限制在表达中的重要性等。此外,每个提出的问题,即是题目,也是对那方面的讲述。


  简缩重复性的讲。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将教材在自己口里过一遍,花去不少时间,学生却不愿听,认为书上有。现在把时间省出来,让教材在学生口里过多篇,这比教师讲效果好得多。


  简缩分析性的讲。过去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就文章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分析不少超出学生认识实际,作用不大;有些分析如果能在学生充分熟悉、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是有帮助的,可是这时学生对教材还十分生疏。此外,还简缩和控制了补充性、解释性的讲。


  二、走短程线,上快车道


  教学过程和其他过程一样,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如果我们能找到主要矛盾,复杂的问题也就会"简单化"了。读记成串要点,听记成串问题,对成串要点与问题的加工制作,作出成串答案这个复杂的学用教材、培养能力过程,只要抓好一问二答,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一)一问--以"问"为主要形式的"教"


  纵观语文教育的历史沿革,语文教与学的地位发生过更替,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循环过程。我国古代偏于"学"("以学论教"),近代重心倾斜于"教"。社会的发展,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教学内容增多和学生数量增加,"教"与"学"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关系。由于对这些矛盾认识与处理失当而误入"以教代学"歧途,违反了教学规律,扼杀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新技术革命叩开了信息时代的大门,看到了教师传授知识局限性,意识到"未来的教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1."问"是指路,指引学生把一篇篇教材学到手。


  教师用成串问题指引学生沿着作者思路,去了解、掌握全篇课文。教师从包打天下变为只当指路人。不牵着,不抱着学生走,让学生自己找路、走路。虽然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教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的做法也能学到知识,应付考试,但他们的思维始终限在教师有意和无意画下的圈圈里活动。教师只有做指路人,学生才能学会自己走路,才能争先恐后,快速前行。


  2."问"是搭桥,提供最低限度的帮助。


  教师无套话,不讲可有可无的话。"提问文"里除了问题只有一些介绍、点拨、启发、串联性的话,改变了"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旧格局。学习一篇新课文,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要学生自己去解决,而教师只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才向他们提供最低限度的帮助。这样做似乎把学生"推向错误",这是同教学文献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有关使学生避免错误的必要性理论相矛盾的。我们觉得如果学生在实践中注意了这些错误,并找到解决办法,那么这种错误是不可怕的,对错误的分析往往有助于对所学习内容的实质更深入的理解。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亲身的经历的病苦中学习。"这种把学生"推向错误"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他们推到"学会怎样学习"的环境里去。"以讲为主"是代替学生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教师是无法代替的;"以讲居先"是试图把矛盾掩盖起来,矛盾也是掩盖不住的,掩盖矛盾的做法也是有害的。


  3."问"是布置,使学习任务具体化。


  每堂课的任务十分具体,是解决8个问题还是10个问题。任务的具体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觉性,并尽力去完成它。


  (二)二答--以"答"为主要形式的"学"


  "学"是教的目的与归宿,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看教师教得怎样,更主要的要看学生学得怎样,归根到底是要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优秀学生的牢固知识,超出一般的能力,都是在相对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一切又是在教师总的指引下进行的。教师的"提问文"结束后几乎全部时间都属于学生,让他们去独立完成"答问文"。


  1."答"是重学更重习。


  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的讲,但归根结底还是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学"重要,"习"更重要。理解教材要"习",学以致用靠"习",暴露问题、纠正差错也只有"习","习"是理论联系实际高层次的"学"。


  我国传统教学经验中有许多关于"习"的论述。如"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边习过,皆无用也。""人与人相去之远......则全视习。"实践证明,学习成绩好与坏,出校后发展的快与慢,将来事业成就的大与小,和"学"有关,但主要在"习",通过"习"能使"性相近"的人发生变化,显现出"习相远"的实质来。教师作"提问文"不过三四分钟,加上在学生"习"过程中的指点工作总共不超过10分钟,4/5的时间都属于学生,让学生去反复"习",认真"习"。重"习"还能使语文学习由难变易。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


  教师提问,如果学生自己不试图解答,而只是注意别人为何作答,他就不会产生问题情境,也就不能带来什么变化与进步。重"习"就是要人人"习",也就是人人作答、题题全答,实验加强四人组、两人对的建设,好差搭配。口头作答时没有在班上作答的都要在组上或对上作答,并根据基础分别达到完成90%、80%、70%的要求,否则要重答,从而改变了班级提问只能作用于部分人的局面。


  2."答"是看结果更看过程。


  "答"是"出",是"进、留、化、出"的最后一环。抓"答"不仅紧紧地抓住了结果,同时激活了整个学习过程,对全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具体检查和促进。


  3."答"是抓差错更抓自我完善。


  只要作答,输出信息就会出现差错或不完善的地方。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如果不重视反馈矫正工作,就无法做到正确理解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么繁重的矫正任务如果要教师一人来及时完成是有困难的,同时包办代替也没有好处。自己的差错自己纠正,才能彻底改变"学生管做、教师管改、再作、再改、再错"的恶性循环。


  作业独立快速完成后,立即以四人组为单位换笔自改,通过查阅和向同学请教,自我完善。再根据教师临时指定的交换方式,换笔互查,用符号或文字指出差错所在。一对查两本,并签名负责。通过自改和互查,让学生当堂看到学习结果。课后教师复查评分。第一次做错的自改对了,扣分从轻,漏改、错改从严。作业经过自改互查,教师复查起来就迅速得多。评分依据由单看对错扩大到自我完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差错自己改,认真改,及时改,并努力提高辨错、防错和纠错的实际能力。


  (三)一问二答,当堂完成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学生阅读、做练习、改正差错是大脑积极思维联系十分密切的过程,如果环节残缺或搞搞停停,信息流就会终止。如果一天后再来继续,那个完整的过程就已经停止,信息基本消失,只有靠追忆来寻找失去的信息。


  一问二答,简缩了过程环节,保证在一堂课里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相对分开,先进行"教"的活动,后进行"学"的活动;相对集中,"教"时不穿插其他活动,"学"时严格控制其他干扰,提高效果和时间利用率。


  三、坚持快中求好


  (一)强化时间观念,要算时间账


  最大的值用无限的时间去除,效率是零。要改变只要掌握了,做对了,不管花多少时间都行的旧思想。教学在时间上要精打细算,问与答包括自改、互查等一切活动都限时完成,不能限时的在绝大部分人完成后就要宣布停止,坚决克服几十人坐等几个人的现象。


  (二)改为学生提供充分时间,为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


  学习上的任何收获,都是学习时间与学习行为相结合的产物。提供了学习时间,学生无学习行为,时间白白浪费掉,也就无学习收获。行为又有一般与积极之分。时间和一般行为结合产生一般的学习结果;时间与积极行为结合产生高效益的学习结果。照此看来,由于学习行为的不同,学习时间也就分别成为名义学习时间、一般利用学习时间和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早读布置熟读一篇古文,并单独告诉乙班早读后默写。结果是甲班学生一般读了二三遍,多则四五遍,也有的连课本都没翻开;乙班学生边读边背,多少遍记不得。同样是20分钟,有的一分钟未用上,全成了名义学习时间,有的则完成了一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


  (三)实行快节奏,走快中求好之路


  在"好"与"快"关系上,长期以来坚持"好中求快"。一般说来这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只有学好后才能加快步伐。但是必须看到语文的特殊性,学习语文涉及面广,什么叫"好",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明确;另外,学习语文见效慢,很难达到"好"。好心的教师为了追求这个"好",一再把进度放慢,时间花去不少,"好"却姗姗来迟。正反经验说明要提高语文教学时效,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改好中求快为快中求好。"快"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实验班学生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一次大考,只考了一半时间,全年级就有30人交卷,其中实验班22人,其余5个班共8人。


  "快"中能否求"好"?实验作出了肯定回答。这是因为:进行某项学习时,虽然比以往减少一些时间,但压缩的大都是名义学习时间,实际需要时间还是确保,这是其一;其二,快节奏使学生多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其三,从整体看,由于实行快节奏,每项每次活动省出大量时间,赢得了这么多时间就能组织更深入的学习,更系统的训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07:31 , Processed in 0.1252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