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道:教学的三个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0 17: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技·术·道:教学的三个境界 

张玉新


职业选择有很多因素,自身的素质是其中的一个。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作,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把一开始并不感兴趣的行业做出了兴趣,也是一种职业境界的提升。

教育这个职业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教育事业的关键在教师。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作为终身的职业,又把职业当做事业做的人,就会感觉到自身的内涵与外在条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外在条件不可选择,但内涵却全在自己的追求。

如果外在条件不具备做这一行资本,祖师爷没给你吃这碗饭的资本,还是趁早改行。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人,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

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上观摩许多教师成长的经历,我觉得从“技”到“术”再到“道”的探索过程,可以作为教学境界提升的标志。

技,乃微观研究,即对课堂教学技巧的磨练,还耽于一招一式,甚至磨出了一手绝活儿。但是“技”充其量只能让你做一名教书匠,尽管成为一名好的教书匠也非易事;可是,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体系的更新,教育对象的变化,“技”的作用将越来越暴露其局限性。或者说,“技”的量的积累,其最终结果可能还只是量的增加。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修鞋匠可能是越老技艺越精熟,甚至臻于化境,可他的体力不支了,眼神不济了,终于修鞋匠也当不成了。当他还在盛年的时候,或许过于在意自己的技艺了吧,他没有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本事上升一个层次,或把个体作坊“扩大再生产”。究其原因,他只关注所修补的鞋的特点,他把自己的责任或追求定位在修好所有的鞋,尤其是那些同行修不了的鞋,并且盼望所有需要修补的鞋都由他来修。他自然有理由为此产生属于他的成就感,毕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森林里流连,而又竟迷途其中者。

术,乃中观研究,不满足于技的细碎、凌乱,将这些提升为相对局限的说法,但不离于做法的层面。仍以修鞋为喻,若真练出如此精熟的技艺,不思在“术”上进取,那才叫遗憾呢!所谓“术”,对修鞋匠而言就是不局限在技艺的层面,还要研究“鞋理”;不只考虑为什么要这样修补,更探究鞋为什么要那么作而不这么作,到底怎么作更合乎脚,更适合行走。对教师而言就是不仅研究教材、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适合不同教育对象的独特方法,适时选增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不断自觉的把教学实践经验向理论的高度提升。

总之,“术”的境界,已趋于在教学意识、教学思想上的探索,且教学技艺的量的积累有相当的部分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更多的还是个体的作坊似的个案研究,还缺乏高远的目标,还应该上升到对一般性规律的探索上。或者说,已经从森林中走出,对森林的草木都有了相当精确的认知,也知道森林在山中,却还停留在对山的仰视,“只缘身在此山中”,故尚不能窥知山的全貌。

道,乃宏观之旨归,是以探寻学科的规律为目标的归纳、概括,是确立说法的过程。“道”的境界,我以为应该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在充分研究教育教学对象——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个别教育对象学习规律的探索,概括出适合全体教育对象的一般性规律,并致力于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少走弯路,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道”的境界不满足于精熟的教学技巧,更不停留在“进乎技矣”的“术”的层次上,有胆量走出“庐山”,以更广阔的视野看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从“入乎其内”,到“超乎其外”,既能“写之”又能“观之”。或者说,对“道”的追求,目的就在于把技、术的经验积累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通常的说就是朝着教育家的方向迈进。

这种境界,已经在庐山之外看庐山,并把“山外看山”作为“看山”的一般规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了。这种境界,已经可以对山鸟瞰俯视,山的全貌尽收眼底,了然心中,但并非“一览众山小”,而是越发尊重每一座山,不管高低大小。

技、术、道三种境界的提升过程中,任何一个中间过程都可能让你成名因而停止探索,止步于这种境界;能坚持着而达到道的境界,无疑是教师的化境,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在每一个阶段都把操作与反思相结合,力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则都是对道的境界的一次趋近。

当我们研究自己和别人的发展轨迹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以丰富自己,一方面也为别人的丰富提供了帮助。

当然,技、术、道并非截然分开的三个不相关的部分,三者之间较低的层次中可能包含了教高层次的成分,只是还处在不自觉状态。如果每一个以教育为终身职业的人都能追求“道”的境界,则首先是自己幸甚,接着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

在教育现实世界,人们都是从技这样的微观研究开始的,我并不认为这个境界是低级的、无聊的;相反,如果在没有教育经历的时候就先入为主的以道冠之,按照这“空穴来风”似的道去指导将要开始的教育实践,甚至你根本就没有实践的可能或者愿望,恐怕充其量也就是验证了人家的道,难以悟出自己的道。这样的例子在新课程被贯彻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胜枚举。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现实中还有这样的状况,一直耽于对细碎的技巧的痴迷,并将这种状态定格为终止状态,始终也没想过或没能超过自己的技,面对“空穴来风”似的道毫无招架之功,被这种伪道拆解得一地鸡毛,自己却一头雾水,这也着实是一种悲哀。

其实,从技到术这个过程十分重要,许多人都止步在这两种境界之间,而且颇得心应手,可以名噪一时、名震一方了,自然贱卖自己的也大有人在,着实让人遗憾。

要是超越了技、术,而趋于道境,在回顾自己的练习技,琢磨术,就会发现那些自己悟得的技与术,都不离于自己悟得的道。道,就像那一根钱串子,而技、术则是一地散钱。

如果将语文教学看成是一头牛,练技则手中无非技也,求术则眼中无非术也,悟道则心中无非道也。

要把自己的教学境界定位为技、术,还是道,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眼光和毅力;当你要选择自己的榜样的时候,同样应该判定那人的教学境界,否则便是自误。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07:51:59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张玉新老师“技﹑术﹑道”的修炼 

温海玉

《技·术·道:教学的三个境界》是名师张玉新老师的最新博文。张老师认为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人,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而“技﹑术﹑道”就是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学境界中三个由低到高的境界。

这样的文章让人很感兴趣。因为谁都想知道现在的自己正处在哪个境界。我也不例外。

带着好奇心我读起了文章并且知道张老师所说的 “技”是指课堂教学技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磨出的一手关于课堂教学的绝活儿,这手绝活儿能让自己也能让服务对象满意,并且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实践出这手教学绝活儿,也就是达到了“技”这一教学境界。   

然而我最想知道的是,这 “技”是如何修炼成的?于是我打开了《张玉新讲语文》一书,想通过书本去追寻张老师的修炼之道。只见第4页中写到“有了大学的那点积累,我也算有点底气,于是我以教材为核心,先自己研究教材,再围绕教材积累资料,从核心到外围。读书也紧紧围绕教材扩展阅读。……教材中鲁迅作品多,我就通读《鲁迅全集》,尤其读其中与教材有关的小说、散文、杂文;古文多,特别《史记》选文最多,我就通读《史记》,尤其是与课文有关的本纪、世家、列传;我还利用学校和东北师大的图书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学术论文、鉴赏文章。”据前文交代,大学时的积累主要在古典文学和古汉语方面。在这期间,张老师完成了《孔雀东南飞》的集注、《离骚》《天问》的翻译,还背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大学时期和教学初期的这些积累让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上非常自信并因此而能在教学困境中突发教学灵感。他的市级、省级的最佳课、优秀课及教学新秀评比课皆因自主处理教材而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经过8年的努力,张老师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多面手,无论是朗读课、讲读课还是作文课、文言文课张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巧。完成了“技”的修炼。

如果说这一阶段是注重教材、教学方法的研究;那么下来的一个阶段张老师就接着进行对学生以及学科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向教书育人的新境界迈进,是要将人育成材为目的。

这阶段,张老师在初中阶段任教,他特意提到了一位曾在他课堂上玩五子棋的女学生。对这位学生,张老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当着家长的面对这位女同学说:“今天这点小事本来不算什么,只是觉得应该以此为契机同你和你的家长交谈交谈,不算批评,更不是向你家长告状。聪明的孩子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被一块石头绊到两次。千万不能因此而讨厌学语文。”这位女同学在张老师的宽容对待下从此以极大的热情去学语文。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勤于练笔,最终出版了个人作文集《赶路的孩子》,并因此被某大学免试录取。也许张老师的宽容,能让学生敢于求异,乐于求异,从而创造力的培养成为了可能,进而成材也成为了可能。

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张老师更加注重了创造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考虑更多的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自己所教的年龄层次的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脾性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是这一时期的追求。比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张老师使用韵文进行识字教学;开展百字竞赛;采取在黑板上写甲骨文、小篆的形式等。这是思考在“术”上的进取了。张老师由此进入了“术”的境界。

向“道”的境界迈进是张老师成为学校语文组长以后的事。这时候工作重点是将个人建树转向学科建设。张老师组织了两个专题研讨会:“吉林省语文教育民族化与现代化”“吉林高中课改样本校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吉林省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带了一个好头。“如果说在学校做教研组长时已经把工作重点放到‘兼济天下’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培养上,那么,我的转岗就是把在一个学校的‘兼济天下’推而广之到全省,我有一所学校的语文组长‘升’为全省高中的语文组长。”在张老师这段话的描述中我们知道他成为了吉林省的语文教研员。开始了把技、术的经验积累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的旅程,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少走弯路。按照他的话说是开始了寻求 “形下之思”向“形上之思”的升华,即“道”的教学境界。

以上是自己在阅读张老师《技·术·道:教学的三个境界》的博文以后,从他的著作《张玉新讲语文》一书中梳理出来的“我看名师的修炼之道”以激励自己不断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09 , Processed in 0.1014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