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荆治中作主题演讲
2009年4月17日-18日,《投资与理财》杂志社携手学习型中国促进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共同举办“2009投资与理财年会暨第三届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图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文物鉴定家、收藏家、评论家荆治中作主题演讲:《艺术品投资原则与策略》。
荆治中:大家早上好,我们投资理财年会办非常好,去年我也参加了一次,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交流,艺术品投资。因为艺术品投资在我们国家来讲,是近几十年开始兴起的,而且艺术品投资方向发展前景是具有非常广阔发展前景。但是艺术品投资怎么投,投什么,怎么赚钱,怎么产生效益,它的文化交织价值,经济,历史价值,还有艺术价值在哪里?这些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今天上午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做一次艺术品投资理财这样一个交流。
艺术品投资是既复杂又简单的项目,在这个项目里面因为艺术品本身现在新的《文物法》修订以后也把他定位为商品。但是不是普通商品,也房地产,也不是家具是属于艺术品,一类是中国传统古代艺术品,在有就是当代艺术品,两大艺术品。所以在这个讲艺术品投资今天主要讲五个方面,一个是艺术品投资当前市场情况,再一个艺术品投资方法,再有就是艺术品投资原则,风险,以及艺术品收益率,主要从这么几个角度讲。
第一是艺术品投资政策,第二艺术品投资的现状,第三艺术品投资主体,第四艺术品投资回报率,第五是艺术品投资原则。做介绍之前,我想要想把这个搞清楚,一定要对中国艺术品投资收藏里面文化传承有一个概念,我要用几分钟时间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艺术品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文物,艺术品博大精深,尊古尚古喜欢古玩文物是所有人的天性。因为承载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全部的在各个阶段的问题,文化一个凝聚,所以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四个大的收藏热潮,第一次北宋末年,第二是乾隆盛世,第三是清末年初,第三是现在。第一次北宋末年在以宋徽宗为标志,当时历史文化祭奠背景,之前是唐诗宋词,中国文化鼎盛不是在唐是在宋,但是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好艺术家,本身有很高艺术造诣。这里面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他本身创建中国书法里面一个书体,在传统文化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画画容易,书法难,书法容易,篆刻难,为什么?刻好印章必须要在绘画的基础之上。一个印章可以达到几百万因为里面承载这个文化,宋徽宗作为皇帝除了书法好以外,自己创建一种书体,一直到现在,是相当不容易,很多人能把自己名字写好就不错了,在书法里面很难中国书法里面创建一种书体,而且流传至今。再一个在他在位期间创造中国五大民窑,这是在全球的世界文明史,中国五大民窑是非常灿烂辉煌。他的书画功底也是很好,03年从日本回流了一件宋徽宗的画,拍卖了350万,在他的影响下加上唐和宋文化祭奠形成了一批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收藏的热潮。
这个就是宋徽宗书法,在上海博物馆,这是宋徽宗皇帝画的画,在当时产生了这样一个收藏热。这是是宋代人文产生基本情况,在宋代文人把当时收藏基本情况,用几菊花写出来,这是当时情况《洞天清禄集》,明窗净几,罗列布置,就是窗户擦干净,罗列布置非常好,一会儿取一副书画,奇峰远水,看这副画是看当时青铜器,商朝跟周朝青铜器是最好的。不知深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这个反映当时这个宋人一种心态,因为看这个东西就是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祭奠,其次触摸大师脉搏。
第二次收藏热就是在乾隆时期,从秦始皇到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乾隆在位时间最长,在位60,四年太上皇,当时确确实实形成一个大清帝国。再一个当时国家库存每年最低是6千万量,高的时候达到8到9千万量,是非常优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军事,治国,经济都是非常有经验,在他的倡导下他本身一个大玩家,再这样一个综合素质带领下,当时清朝从康熙开始,一直到乾隆,三年用150年时间修建了圆明园,一直到故宫,从外面的行宫到王爷住宅里面大量收藏中国这些文物。而且他当时包括陶瓷,玉器,书画等等,都蓬勃发展,在乾隆时期生产出来东西到现在都是非常珍贵的。
这里面光宫里面藏品还有圆明园的藏品,几乎涵盖中华民族为曾中断过得历史,这是相当难得的,未曾中断过的藏品在当时都有。三希堂是乾隆皇帝一个小书房,这里面自己因为喜欢收藏,收藏三件东西,一个是王羲之,《快雪只晴》王讯《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三个文字他认为是稀世珍宝,加一块这个屋起了一个名字叫三希堂,把三个东西挂在屋子里面,下朝以后就在这里看东西。他自己非常喜欢三连长都在这里面,这些并不是收藏实际上弘扬传统文化。
在当时形成相当大的整个这么一个收藏热潮,这个跟一会儿的华收藏理财有关系,宫中藏品跟文物流失,这里面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出去就是从乾隆以后,几次大劫难,这些涵盖这么多中华民族未从中断的历史,第一就是火烧圆明园,建立全球顶尖级别皇家各方面最好的园林,结果到1860年,8月,英法联军到圆明园以后,收藏这么大一个圆明园涵盖这么多东西,在三天之内一把大火把整个圆明园给烧了,而且抢走了很多东西。当时1860年一个泰晤士报记者用五句话说比较清楚了,这些士兵进入皇家的宫殿以后是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珠宝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油价的瓷器,和珐琅瓶因为太大而被打碎了,而价值连城的书画在士兵建立不过是废纸。
但是现在这些东西大部分在这两个第一个法国枫丹白露宫和国王的行宫,供给一个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里面基本上把抢走东西80%左右东西还在都地球上,我相信将来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会有一天中国经济实力,近世实力各方面国力非常强大的时候,把这些东西拿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