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需要讲究一点“款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3 13: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需要讲究一点“款式” 

刘恩樵
                           

               

      我们都知道,每篇文章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却往往重视内容,就是写了什么。其实,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它的形式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篇文章,如果有了好的形式,或曰“款式”,一定会使文章增色添彩。这就如同衣服的质量重要,款式有时候却是不得不考虑的东西;楼房的质量重要,但是火柴盒式的楼房早就没有了市场。在追求多样化与丰富性的今天,作文的“款式”也应该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倘是考场上的应试作文,在注重内容与语言的同时,“款式”一新这是一件更能打动阅卷者之举。

当然,作文款式的选用不能为款式而款式,仍然要以内容为中心,要努力让好的内容与好的款式相匹配,在相得益彰中成就好文章。

    那么,中学作文常见的新款式有哪些呢?

    【款式一】题目:让你一见钟情

我们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美化优化题目,是作文款式的首选。如果一篇文章的题目能给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甚至一见钟情的感觉,那么,阅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与欲望一定大增。

如何给文章拟个好的题目呢?比如,我们要写一篇谈谈作文技法的文章,我们不妨这样来命题:

1、让阅卷人眼前一亮的N招

2、作文有招:有没有人告诉你?

3、冲啊,向满分作文进军

4、得“招”过后尽开颜

5、阅卷人,我拿什么打动你?

6、考场作文,真是小菜一碟

7、“分”不惊人誓不休

8、高招在手,作文无忧

9、雕“文”小技出新意

10、会当凌绝招,一览众“文”小

11、我的作文我做主

12、思想·文笔·招法

13、别说我的“高招”你无所谓

14、你作文的隐形翅膀

     -----作文技法面面观

15、“内容”诚宝贵,“技法”价更高

…………

这些题目虽不算完美,但是都有特点,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例2、12在标点的使用上出巧,例2、5、13、14在化用歌词上出新,例1、3、6、8、11在化用俗语上出奇,例4、7、15在化用诗词上出妙,例9在化用成语上出招,例14还使用了副标题,作为学生作文也是值得一试的。

当然,题目的款式不应该是刻意追求的,这要根据文章内容及语言风格来定,不宜盲从。

   【款式二】引子·题记·后记

在文章的前面加个引子或者题记,或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个后记,真的不失为文章的好款式之一。引子、题记或后记,是文章款式中的一种非常好的“小摆设”,而这种“小摆设”是增加文章形式美感与内容质感的重要技巧。

引子与题记写在文章标题下放正文上方,与正文之间要空一行,它们往往只是三言两语而已。是引子的,应该在这段话的前面写上“引子”二字,也可以不写;是题记的,应该在它的下面一行居右处,用波折号跟上“题记”二字来表示。后记则在文章的结尾,另起一节,以“后记:”开头。

引子写出作文的缘由或与作文内容有关的事由。

写题记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题记的写法大致有如下几种:一、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应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题记:“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感谢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题记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 三、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题记既可引用(如歌词、格言警句、睿智心语等),也可自行雕琢。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如《“回声”的启示》的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恰当地引用了孟子的话,既揭示了主题,又展示了才情。

后记一般来说在于表达写作的感受或补记一些与本文有关的事情。

【款式三】1234有奇效

在作文过程中,有时为了文章段落分明,更为了表达的需要,用1、2、3、4……等这些数字来给文章划分段落。1、2、3、4等这些数字虽然简单,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但是,在作文中如果恰当使用,就能使文章眉清目秀,节奏明快,式样新颖。

这类文章往往有并列式结构的,也有顺接式结构的。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根据题目的要求,采取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来写的方式,而这些不同的层面与角度之间就用1、2、3、4等来分开。顺接式结构的文章一般是叙事类的文章居多。在叙事的过程中,把一个完整的事件按照阶段性的特点切分成几个阶段,这样,每个阶段就分别用1、2、3、4等来表示。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变换着这种分段的标志,改为01、02、03、04,或者A、B、C、D,或者一、二、三、四,或者壹、贰、叁、肆,等等。如此小小的序号类的标志,简单、易为,却作用不小。

   【款式四】I  love  小标题

打个比方,文章的小标题就像是一件衣服的腰带。腰带是衣服的重要装饰,小标题也是文章的重要点缀,其实,其作用还远远不止是点缀。它反映了作者的语言表达基本功,以及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

在写作文时,小标题的作用很大,一是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明了,二是有利于围绕文题多角度地叙述与阐述,三是让读者一看就明了文章的内容。如果拟定的小标题与大题目一气贯通,且文字简洁又富有个性,那一定会使得文章增彩。如果是考场作文的话,也比较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例如,一篇题为《为了心中的          》的半命题作文(2008年湖北荆州中考卷),某考生的题目是《为了心中的那份爱》,文中用了“展翅欲飞的雄鹰”“光芒四射的太阳”和“光耀千秋的丰碑”三个小标题,分别写了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张米亚、吴忠洪、谭千秋三位老师在地震中的用爱点亮生命的师魂及壮举,很好地表达了“为了心中的那份爱”这样的主题。

   【款式五】独句成节,别具章法

应该说,善用反复,独句成节,是架构文章的又一个好的方法。

对于一些在整体结构上是并列式的而又要从不同层面展开的文章,如果能够提炼出一句话来,用这句话反复出现在文章中不同的段落之间,以支撑起文章的框架,在视觉上,给读者一种节奏整齐的感觉,而且,在内容上也便于表达。

当然,独“句”成节的这个句子,可以是一模一样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句式相同,但是主要词语不同的句子。例如,一篇以“在一起”为话题(2008年福建宁德中考卷)的作文,题目叫做《想当年,我们背靠背……》,这位考生连用“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树下远眺”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田埂上仰望”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阳台上遐想”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自由空间里徜徉”四个句子,单独成节,并引领四个段落,段落清晰,节奏明快,中心也突出鲜明。再如,一篇以“一句话”为话题(2008年湖北武汉中考卷)的作文,题目叫《一句话,一道历史的电光》,文中五次出现“炸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句子,每句话都单独成节,每句话统领一个段落,阐述一层意思,五个层次又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文章有气势,有层次,有厚度。

【款式六】别人的瓶装我的酒

大家都知道,根据文章的不同功用,其样式是很多很多的。作为中学生的作文,其实,是完全可以借鉴其他文体的样式为我所用的,用别人的酒瓶来装自己的酒,有时候,会起到特殊的效果。

有的学生借用了日记、书信、剧本,甚至大胆借用说明书、QQ聊天、媒体访谈等形式来成文,确实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有利用于主题的表达。

如,一篇以“细节”为话题(2008年内蒙古赤峰中考卷)的作文,一位同学很有创意地以《万能细节说明书》为题,仿照说明书的样式(产品介绍、操作须知、使用说明等),告诉人们“产品”“万能细节”的使用常识。

文章有这么两段:      

“功能选择:本品按钮区上不同数字代表的功能:①键,人与人之间的细节处理;②键,人与动物之间的细节处理;③键,人与环境之间的细节处理;④键,取消功能;⑤键,执行疑问操作。”

“使用说明: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伯在费力地推着车向坡上走,万能细节会提示您过去帮忙;您在回到家看到全家人都在饭桌上守着香喷喷的饭菜等你,万能细节会提示您露出一个尴尬、感激而又温暖的微笑。”

读了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考生的新思维,它能很好地把文章的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起来,赋予枯燥的说明文以人文的情怀,也让人文的主题找到了新的表达载体。













【学生佳作】





四季的哀怨

苏州昆山国际学校国际部8A班 陈思恩



     明明是投向天际的纸飞机,却掉落在我深沉的思绪中。

——题记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在寻找四季真正的美景。可是,我寻不到她的芳影,找不到她的踪迹。   

春雨·低语

    春天是最容易使我哀怨的季节。看着充满朝气的太阳光为花田铺上一层金灿灿的色泽,野花开满四处,飘动着令人痴醉的花香,可我的心似乎不为这花香所动。我读过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她笔下的春似乎有着别样的情韵,连我也在追念。“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朴素与诗意。还有白公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那是何等地让你惊讶!入夜时,春雨在沼泽上低语,泛起的涟漪牵动着我内心空虚的旋律。



夏风·呢喃

    夏天是最容易使我放空的季节。千丝万缕的阳光填满了我目力所及的虚幻世界,散发着一股诱人的椰香。海边不断堆起的沙堡象征着什么?不断被冲毁的沙堡又象征着什么?夏天的呢喃声不时传入我的耳鼓,它到底想诉说着什么?我不得而知。梁衡先生的《夏》我读过,“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如今,我已经感受不到如此的夏了。夏日的夜晚格外有情调。不冷不热的风像是讥讽,不断吹动着空虚的风铃。

秋叶·叹息

    秋天是最容易使我伤怀的季节。入秋的夜里晚风徐徐,好似在叹息。一片片泛着红与黄融合颜色的树叶飘在窗台前。当树叶掠起一丝月光时,却又在瞬间凝华了所有火红般的热情。深秋的霜敌不过阳光的温度,但是,它走了又来,来了却又走,与阳光总是擦肩而过。秋叶、秋霜牵动我的思绪。但是,我总是不满足。“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都是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的句子,我所感受到的秋,怎么就和郁先生笔下的不一样呢?于是,在这个秋天里,我只能满足于此了。

冬雪·啜泣

    冬天是最容易是我感伤的季节。甘冽的风撕开我身上最为薄弱的部分。冬天的雪冻结了一切该活动的关节。雪飘落至草地,发出了冬天的哀鸣与啜泣,触动了我的心。往日里,孩子们在河冰上打陀螺的影像只存在于有年纪人的记忆里了。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从老人故事里想象出来的。我只能从朱自清的《冬天》里去感受真正的冬天的模样:“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怎样的一个冬天?我一直在想。
   [评点]
      文章立意深刻,一反常规思维中对四季的赞美,而着意在对四季的哀怨。然而,哀怨不是目的,其意在怀古与唤醒。文辞优美,结构匀称,题记、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再添几分优雅与厚重。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宁波一考生



       一朵花的绽放,不是春天;一只鸟的飞翔,不是自由;一个人的承诺,不是永恒。万物融合,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题记



春光明媚,踏行晚归,徘徊于小园香径。幽长幽长的小径,开满了昔日里的花儿,鲜艳美好。似乎浅浅的海波荡涤着幽幽的香。
    踏进才能没马蹄的浅草,野花渐欲迷我之眼,似散落于草丛的星星。抬眼望,日暮而下,夕阳无限好,斑斓绚丽。月儿已悄悄攀上云霄,躲躲闪闪。倚一垂柳,柳条儿轻抚过我的脸。
    因为有了花、木,春天才如此生机明媚。
    清风半夜鸣蝉,悠长的夜伴着知了的歌声,在沉静中悄然入睡。水波在微风中荡漾着。月光洒下一片金色,水面闪烁着寥寥希望。
    开一小窗,月光射进窗子,影子投射在地面上,微润夏季的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暖暖的,湿湿的。池中的荷花又在悄悄绽放,羞答答的,出淤泥而不染。荷叶上的水珠在清风中滚落下来。
    因为有了风、影,夏天才如此宁静恬美。
    月下花前,对酒当歌,十五的圆月透着悠悠的寒光,轻轻盈盈。月季在月下欢笑,熟睡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冷清的夜!
    举一杯酒邀月共饮,对影成三人。思念亲人的那份牵挂,让明月来替我传达。硕果似乎在讥笑我的泪流满面,大雁似乎早已远行。深秋,满是牵肠挂肚。
    因为有了月、果,秋天才如此多愁善感。
    踏雪寻梅,梅花飘香,独梅一枝在墙角开放。没有任何的迹象与征兆。它像雪那样洁白,在墙角幽幽飘香。
    撑一把伞,一路穿行,身后留下串串脚印。纷纷的雪似苏堤的乱花,张扬而夺目,扣人心弦。雪松依然挺立,透着庄严之气,梅花傲霜挺立,为我发现,因有暗香来。
    因为有了雪、梅,冬天才如此娇娆而不冶。
    一个季节的绚丽不是丰富多姿的,四季交融,才拥有最美的景色。
    因为世界容载了万物,融合了四季,包容了每个人的情感,才变得如此完美。
    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且都在我心中长留。



[评点]

文章词句优美,韵味感强,层次分明,章节有致。题记的拟写给文章增添新意,又书写了作者的观点;“因为有了……,……才……”一句反复咏叹,又富有变化,使得文章节奏明快,张弛有度。





成长回眸

徐州一考生

       考场上我看到大家都在“唰唰”的写着,而我却面对“回眸”二字陷入思索:去年考试因“心有所系”关注我和他是否能一同考入重点中学而主题不积极,于是只好复读。考后面对父母那愤怒的双眼,我自杀未遂。我的成长历程真的如此艰辛吗?难道我真的不能长大?



       画面一:考试前后

       曾经的经历让我明白,这一年的复读不会很轻松。走进了往日熟悉的校园,百般滋味,千种心情,一起涌上心头,化成泪水,充满了双眼。山河依旧,可热情的老师、亲如兄弟的同学、活泼好动的我呢?每天三点一线的枯燥乏味的生活,我依然不敢掉以轻心。谁知道这三点一线之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只有靠考试去确定吧!每次考试,心中总是祈祷一番,虽然我并不信仰宗教。也许祈祷显灵了吧,考试过后的成绩是令人欣慰的。

       【画外音】成长伴随着痛苦,只有战胜痛苦,才能尝到成功的快乐。



       画面二:一封来信

       我收到露的信:小鱼儿,听说你复读了,好好干,明年向重点中学挑战!记住,若你哭泣,湿的总是我的脸。

       捧着信,听着这激励的话语,我的泪又来了。心灵脆弱的时候,一句轻轻的问候也是以使你泪流满面。我知道她的目标是那重点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可她失败了,但她在普通高中刻苦努力,还获得一等奖学金,进入年级前十名。她可以,我的成绩要比她好得多,难道我不可以吗?于是在课堂上,我高举起手,举高了自信,图书馆里我遨游书海,知识为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

       【画外音】成长路上朋友多,来自朋友的关怀像春风,它会吹走你心头的阴霾。



       画面三:饭桌上的心态

       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吃饭,他们总是小心翼翼,闭口不谈关于学习的任何话题。女儿理解,唉,我那可敬的双亲!爸爸,你给我添菜,让我补充营养,你的营养学书让我立志当个生物学家;妈妈,你给我熬汤,汤里映照的白发让我看到时间的无情,生活的艰辛,我要像巴尔扎克那样和时间赛跑,像鲁迅那样拼命挤时间,因为我明白时间也是成功的保证。爸爸妈妈,你们大声地说吧,说南方雪灾的无情,说汶川地震中的众志成城,说少年不该陷入早恋,说上网时间不宜太长,我会承受住生活的压力的,我会在复读中奋发进取的!

       【画外音】成长需要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承受,在承受中进取,在进取中不断长大!



[评点]

    成长中的滋味如何?成长需要什么?成长的标志是什么?这样丰富的内容与主题,作者通过小标题的形式描绘的三幅画面,又借助“画外音”这样影视剧本的方式展现出来,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深刻巧妙结合,形神俱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18:04 , Processed in 0.1324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