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门立雪的精彩一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3 13: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程门立雪的精彩一课

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 【238062】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想到“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宋史·杨时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40岁了,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觉得有必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老师的那天。

两人来到嵩阳书院,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门外,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感慨道:“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稳稳地站立雪地,没有疲倦、没有埋怨。

老师看到杨、游二学子来见自己,并没有因为他们两人已经小有名气就热情相迎,而是假装睡觉,意欲观察二人会怎样。两位学生态度坚定,不顾大雪纷飞一直等到老师“醒”来。

程老师没有教给二位学生什么知识,甚至一句寒暄都没有。那么,这一课精彩在何处呢?精彩在于程老师觉得一时教给学生一点什么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不怕吃苦的品质。杨、游两学子经受了老师的考验,表现出惊人的忍耐力。

我们从中受到的启示应该是,不要追求抓住点滴时间向学生灌输什么,生怕学生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明白。应该说,我们管学生的太多了,将他们牢牢约束在一条应试的生产线上。

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她将专利局所有的能量调动起来,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这是一个过程,是自觉的过程,是能动的过程,也是必然的过程。为师者需要的就是要有这样的情怀,如果你总是大包大揽,要把学生的一切都管起来,那不是教育,而是在残害学生。

真正的教育就是像程老师那样,将自己满腹的知识先藏起来,也不要劈头就要求学生只能怎样怎样,而是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忍耐,什么叫坚持。而且不要说教,不要强求。有了这样的态度,何愁学不到真知识呢?又何愁不会成才呢?

现在来看看前面题记中的作者狄更斯,英国文坛继莎士比亚之后最著名的文学家。我们再看看他通过《大卫·科伯菲尔》中的主人公大卫之口说出的几句名言吧:

无论我在生活中试图做什么,都全力以赴地做好它。

无论我献身于什么事业,都毫无保留地献身于它。

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我总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我始终认为,任何天生的或后生的才干,若不与坚忍不拔、谦逊踏实和埋头苦干的品质相结合,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狄更斯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1822年的冬天,伦敦泰晤士河畔旁的一家商店橱窗内,年仅10岁的他已经娴熟地向路人展示包装鞋油的技巧。后来他又当过清洗玻璃瓶、粘贴标签的工人。童年的狄更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饱受屈辱与磨难,艰难维持自己的生活,还要想办法赚钱赎出负债入狱的父亲。

也正是有这份吃苦耐劳的品质,有顽强的坚持意识,才使他有了生活的积淀,进而有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所以说,自觉养成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3:40 , Processed in 0.0962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