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来社会学硕士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7 13:2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社会学硕士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兼谈转型期研究生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受西方理性主义的影响,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就一直追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地位,在研究范式上,刻意追求自然科学的那种规范与标准,而在论文写作的方式上,则过于强调抽象化、理性化、模式化,以至于将个体经验完全消解在符号、图表、数字与模型之中,从而使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社会学以社会事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一方面应该通过自己的研究揭示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更应该为人们呈现社会生活的多重面相,揭示社会生活的异常丰富的层面。如何将这两方面有效结合起来,便成为社会学中一个恒久而常新的课题。近年来,社会学系的毕业生在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时候,重故事讲述而轻模型构建,出现了所谓的“叙事转向”(narrative turn)。
        正是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以近年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32篇硕士论文为范本,分析了社会学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向及其原因,同时也对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反思。 理论源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当源于实践的理论完全远离实践,不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而被束之高阁,成为学者评定职称、学生获取学位的工具时,理论就失去了其指导实践的本质作用。而这样的理论,我们有理由怀疑是学者的理论表述方式和民众的认知模式在衔接上出了问题。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指出:“存在两种不同的认知运作模式,两种思想模式,各自提供了不同的整理体验和建构现实的方式。它们尽管是相互补充的,但不能相互还原。试图将一种模式还原为另一种模式,或者顾此失彼,势必无法把握思想的丰富多样性。”
       这里,布鲁纳所提的两种认知模式是指偏重逻辑科学的“范式性认知”(paradigmatic cognition)和通过故事来认识的“叙事性认知”(narrative cognition)。范式性认知的目的在于通过概念和范畴等手段归纳人类体验中的共同要素,从而为我们提供一种“熟悉而脱离特定脉络(familiar and decontextualized)的知识”[2]27;而叙事性认知则强调对人类行动的理解,这种理解只有将复杂多样的人类行为置于特定的时空脉络中,才能体悟出不同的人类行为在具体情境下的微妙差别,而这种意义上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很难通过概念的界定、模型的构建或者抽象的命题来表达。
       近几年来,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叙事在论文写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大有压倒理性分析之势。那么何为叙事?叙事能否大量出现在社会学的论文写作中?它的出现对社会学论文写作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在研究生培养中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状况等等,便成为我们难以回避的问题。 叙事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叙事是指所有用完整的句子来描述事件的叙述文本, 完整的事件是构成一个叙事的核心要素。按照这一界定,我们会发现“叙事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社会。叙事与人类的历史一起降临,没有叙事的民族何曾有过?所有的阶级、所有的人类群体,都有它们自己的叙事……叙事是世界的,是超越历史的,是跨越文化的:就像生命一样,叙事无所不在”。[3]既然叙事无所不在,叙事转向又从何谈起呢?这就涉及到狭义的叙事概念。狭义的叙事概念是指讲故事,在故事中,事件和行动借助于情节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通过情节来揭示意义是狭义叙事的本质。在揭示事件的意义上,阿伦特(Arendt)认为:“任何哲学、分析、格言,无论多么深刻,在意蕴的丰富和强度上,都不能跟一个恰当的故事相比。”
       既然故事在揭示事件的意义上独具优势,那么,在社会学中引入叙事也就顺理成章。社会学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向,就是对叙事及其社会意义的强调。具体到本文而言,则是指在论文写作中,撰写者不再将调查得来的材料作量化处理,转化为抽象的图表、数据和模型,而是进行定性的研究,将调查得来的材料(如对话、个人口述等)予以具体而生动地呈现,通过叙事的方式将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达出来。按照论文写作以范式性研究为主还是以叙事性研究为主这样的标准,我们考察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的1999级到2004级32篇硕士论文①。之所以选择三校(北大、清华和人大)联合出版的硕士论文作为分析的范本,是基于如下的考虑:一方面, 这些出版的论文是经过层层选拔而最后定稿的。首先,每期付梓刊印的8篇文章是在各校老师推荐的基础上最终由三校老师共同商定的,基本得到三校老师的认可,是比较成功的社会学硕士论文。而编辑出版的目的,正如主编郑也夫在前言中所言,是“为了给社会学系的学生们和姊妹学科中关注社会学的同学们留下一份记录,提供一点参照,树立一支标杆,注入一种激励,举起一面可供讨论和批判的靶子”。
       这些论文既然能够成为一种“参照”和“标杆”,除了论文观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外,论文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一种趋向;另一方面,除了代表性的考虑之外,选择三校联合出版的论文,是出于资料收集的方便。需要坦言的是,根据“范式性表述”和“叙事性表述” 对这些论文进行分类,只是笔者在自己对“范式性认知”和“叙事性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经验性判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35 , Processed in 0.0747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