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傅山的治学理论与实践论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6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独特的理念与务实的学风
            ——傅山的治学理论与实践论析
                         申国昌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摘要: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大学者,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严谨治学,学识渊博。在其一生持之以恒的治学中,不仅积累和获取了博大精深的知识和学问,而且积累和总结了颇有价值的治学经验和方法。他以独特的思维和务实的风格,纵论治学的目的、认识的程序和学习的方法,为中国学习思想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傅山; 治学;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傅山(1606-1684年),字青主,祖籍山西省大同市人,出生在山西省阳曲县,是十七世纪中国进步的思想家、杰出的爱国者和满腹经纶、多才多艺、“博极群书的大学者”[1](p1)。他毕生严谨治学、钻研学问、涉猎广泛、博极群书,在政治、历史、文学、艺术、教育、宗教、医学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他的思想与观点均集于《霜红龛集》。傅山在一生持之以恒的治学中,不仅积累和获取了博大精深的知识和学问,而且积累和总结了颇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笔者就傅山的学习思想略作归纳,以就教于同仁。
    一、鹄的与目标:经世致用,学为“佳士”
    傅山生活的时代跨明清两代,他亲临腐朽没落、风雨摇坠、危机四状的明末统治;又历经明室沦亡、清兵入关、满人统治的清王朝,作为积极维护明朝统治、坚持从事反清复明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后半生的治学与反清斗争中深感人才的重要,特别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有用人才的奇缺。因此,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就能顺应社会需要、既有知识又有能力、能挽救民族命运的“佳士”,而不是成为“书痴”。他说:“古今兴亡成败,时事之坚瑕难易,眼明胆定,而才足以指画前筹,始得成一佳士。” [2](v22)成为精通古今,通晓时事,有胆有识,能谋能干的“佳士”,正是傅山倡导的学习目的。怎样才能达此学习目的,培养出“佳士”呢?傅山认为唯一的途径是“通经致用”,即首先要勤勉好学,“读书勿怠”[2](v25),持之以恒,多学知识,以求“通径”;然后则要付诸实践,经世致用,反对守经误世,侈口空谈。为此,博山用了大量笔墨批判了宋明理学派那种所谓“穷理尽性”、高谈阔论,而不去实践的学习目的。他说:“宋人议论多而成功少,必有病根在,不得容易抹过。”“李念斋言:东林好以理胜人。性理中,宋儒诸议论无非此病。”[2](v36)傅山深知正是受宋明学者这种空谈迂腐的教条式学风影响,才导致明末社会风气腐败、政治统治末落,直至大明江山彻底崩溃。故此,傅山贬斥宋明理学者及其继承者为“鄙儒小拘者”,还明确表示:我不曾讲学辨朱、陆买卖。”[2](v29)他的确是这样做的,既钻研书本、学习知识,又投身社会、付诸实践,以行动带动广大知识分子去实现做“佳士”的学习目的。
    二、程序与路径:由“见”经“觉”到“体”的学习三段论
    要实现成为“佳士”的治学目的,傅山认为就应经过“见”—“觉”—“体”的学习过程。他在批判传统儒生的学习时,说:“盖觉以见而觉,而世儒之学无见。无见之学,则瞽者之登泰山泛东海,非不闻高深也;闻其高深,则人高之深之也。”傅山首先强调“见”是“觉”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真闻真见,只是道听途说,就会人云亦云,附和他人。好象盲人登泰山、游东海,只知泰山高、东海深,但不知泰山怎样高、东海如何深,这就是“无见之学”。由此可知,“见”是学习的第一阶段,是亲临外界摄取真实信息的感性学习阶段,是“觉”的基础。“觉”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傅山把它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说:“学本义觉,而学之鄙者无觉。” [2](v31)在他看来,学习的本来意义就在于“觉”,在于悟。人若达到“觉”的境界,头脑就会豁然通明,思想出现新的飞跃,这样对所学知识能产生新认识、新感悟。若未经“觉”的学习阶段,就容易随声附和,犹如“矮子观场,人好亦好,瞎子随笑所。”  
    “觉”就是感悟、思虑,将所学的感性材料在头脑中进行加工、筛选、改造,因此,“觉”相当于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阶段,即理性学习阶段。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体”,即亲身深入实际去体验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具体的过程,由抽象的“觉”到具体的“体”,实现了学习的又一次飞跃。通过“体”去实践所学知识,去感受所领略的东西,内容会更加丰富,印象会更加深刻。所以,傅山说:“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型;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2](v25)强调了“体”、“亲承”等实践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亲临实践,去体验、去检验,才能真正学到更真更深的知识。总之,傅山所论及的“见”—“觉”—“体”的学习过程,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认识路线是相一致的,因而也是比较科学的。
    三、原则与方法:以专精博学、注重实践为主体的治学理念与实践
    读书学习是傅山终生的一种习惯,是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从少到老无时不在学习,顾炎武说:“青主读书四、五十年”[3],即使到晚年也是“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之读之。”[4]他在一生的读书学习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专精下苦”, 由专而博。儒家与理学学派均主张学习要先博后专、“由博返约”;而自称言论是“反常之论”一向对传统学派持判态度的傅山,却主张由专而博。他首先强调的是学习要“专精下苦”[2](v22),然后融类旁通,就可达到广博。他说:“读书不可贪多,只于一种里钻研穷究,打得破时,便处处皆融。此与战阵、参禅,总是一样。若能如此,无不可用。若但乱取,东西齐撞,殊不中用。不唯不得力,且累笔性。此不是不教读书之说,是戒读而不精者之语,知此则许言博也。”[2](v36)他在这里,强调读书学习不能贪多,而要求精求专求深,对所学的东西要深钻细研,以求达到“专精”之顶点——“打得破”,如能达此境界,然后便可“处处皆融”,左右逢源,为最终达到广采博综、融会贯通奠定基础。相反,如果读书学习贪多贪广,不分主次,“乱取东西齐撞”,必将导致头脑混乱,学无所获,这样的学习方法无所获、无所用。当然,傅山提倡“专精”并不以钻研一书为满足,只是精通一书以为“博综”打好基础。所以他说:“得少为足,于问学则小器。”若仅以“得少”为满足,只能做小学问,而不能成大器。他本人也是“至三十四、五,始务博综”[2](v27),开始广泛涉猎各类学问,从而在博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专”和“约”,达到治学的更高境界,同到学问之最终归宿。他说:“归,谓有所归宿,不至无着落,即博而约。”这 “着落”指的是“有实着落受用处”[2](v22),这种最后归宿的“受用处”,比初学时的“受用处”高一层次,“约”正是这个层次上的具有“受用处”的“专”。
    (二)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傅山认为,人人各有长短,因此学习不能孤陋寡闻、固守一隅,而应取长补短、广采众长。平时应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短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说:“凡见彼长,由我见短;即见彼短,亦非我长。”[5]凡是别人在见识和学识上有所长,都是因为自己在学识上有所短;即使别人在学识上有短处,也不等于自己有长处。傅山的目的是为了劝勉人们不能把别人的短处看成是自己的长处,而应虚心求教于他人,以期取长补短、日臻完美。他提出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的首要途径是向老师学习,“遵师是恩,亦防是患。人以其著,自明所及;著所著者,遂受其隅。破隅而往,有大导师。”通过从师就学,学师之长,可以“破隅”,纠正主观偏见,从而达到“防”己短之“患”。这主要是由于“初我所见,都无是处,于长不长,于短不短,短中之长,长中之短。悉知悉见,而无知见;乃知向导,毕意是恩。”起初一个人学识肤浅、知识贫乏,说有长处不见得真有长处,说有短处也不都是短处;如果自认为全知全见,其实是无知无见的表现。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加上自己的主动学习,就可获得真知。此外,傅山提倡多渠道、宽领域广泛吸纳众家之长的学习法,他用比喻法来阐述了这一方法,他说:“千门万户,合一建章。浑游建章,门户皆是。如众盲人,揣一象王。吹筒鼓瓮,各执所臆。然亦不离,象王之身。”[5]千门万户通汉宫,知识的宫殿与各种各样的求学途径连通着,广博而全面的真知正是由一点一滴的局部认知所构成的,犹如盲人摸象,每位盲人尽管只摸到象的局部形体,但是他们所言之特征又都各具其局部真理,因为其未离象身,因为而是真实可靠的,也是真理的组成部分。故此,我们学习知识就要广开门路、广采博学,取众家之长,即使摸象的盲人也有可取之处,值得学习。
    (三)革新独创,“不时变化”。傅山提倡学习要推陈出新,不断变化,革新独创,反对固守陈见,一成不变。他说:“君子学问,不变化,如蝉蜕壳。若得少自锢,岂能长进!”[2](v22)君子学习不断更新,学问日新月异犹如“蝉蜕壳”;相反获取知识少而又故步自封,就会永无长进。这主要是由知识的无限性和认知的可变性决定的。首先博山说:“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不知其知有果能尽时乎?圣人有所不知,则穷理之能事,非鄙儒小拘者所能颟顸欺人也。”[6]理无穷尽,知有不尽,“圣人”尚且不能全部学完,更何况一般的读书人。既然如此,那么,仅靠已经掌握的知识为满足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新知识取代旧知识,从而获取更多的有用知识。其次,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人的认知也是发展变化的。他说:“读书如观化,今昨无所住,转眼为陈入,寸心谁当遇。”新旧认知更新很快,“昨日新,前日陈;昨日陈,今日新;此时新,转眼陈。”[2](v26)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应遵循认知的辨证规律,不断更新学习内容,不断创造新的思想和观点。学习作文也要有创新观念,不可一味沿袭照搬。他说:“文若为古人作印板尚得谓之文耶?此中机变不可胜道,最难与俗士言。”[2](v22)写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照搬古人的固定模式,否则就是“为古人作印板”,不能称作好文章。不仅学写诗文要创新,而且学医时也要有变革创新。他说:“医犹兵也,古兵法阵图无一不当究,亦无不当变,用运之妙,在乎一心。妙于兵者,即妙于医矣。”[2](v29)学医好象学兵法,古代兵法阵图部值得研究,但都应当结合所用而进行变革创新,能运用自如的奥秘关键在于学习时发挥人脑的主观能动性,学医与学兵法的道理是一样的。他本人在一生的治学中,不论学诗文书画,还是究医史释道,总是先学古人,然后思维摆脱古人的模式,增添了自己的新思想,从而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学要风格。
    (四)“日日自省”,改错归正。傅山主张学习要想有创新、有特色,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做到平日自我反省、不断总结、寻找差距、知错即改。他说:“改之一字,是学问人第一精进工夫。只是要日日自己去省察,如到晚上,把一日所言所行底想想今天那一句话说得不是了,那一件事做得不是了,明日便不说如此话,不做如此事了,便渐渐都是向上熟境。若今日想,明日又犯,此种人活一百年也没个长进!”[2](v25)在每天晚上都要对一天所学知识和所言所行,进行彻底的总结和反思。“日日自省”的目的和关键在于“改”,如发现有欠缺或错误之处,第二天立即改,这样就会渐渐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傅山特别强调这个“改”字,把其看成是“学问人第一精进工夫。”如果反复检查、不断反省之后,仍不能改过,一错再错,这种人“活一百年也没个长进。”如何“改”呢?他作了详细解释,说“吃紧底是小底往大里改,短底往长里改,窄底往宽里改,躁底往静里改,轻底往重里改,虚底往实里改,摇荡底往坚固里改,龌龊底往光明里改,没耳性底往有耳性里改。如此去读书行事,只有益,决无损,久久自觉受用。”[2](v22)“改”就是要将所学的“窄”而“小”的知识面往“宽”而“大”改,将所学的“虚”、“摇荡”而不扎实的知识往“实”而“坚固”改,将目光短浅的学习目的往长远改,将浮躁的学习态度往踏实冷静改。如此反省总结、改错归正,方可受益无穷,达到学习的“熟境”!
    (五)“学无常家”,注重实践。傅山反对关门闭户读死书,主张“学无常家”,奔走四方,在实践中学习。为此,他特意对传统的“好学而无常家”作了新的解释:“昔人云:好学而无常家。家似谓专家之家,如儒林、毛诗、孟易之类。我不作此解,家即是家室之家。好学人哪得死坐屋底,胸怀既因怀居卑劣,闻见遂不宽博。故能读书人,亦当如行脚黎,瓶钵团仗,寻山问水,既坚筋骨,亦畅心眼。若再遇师友亲之取之,大胜塞居不潇洒也。”[2](v32)传统学者主张博取众长,不主一家。而傅山认为“好学而无常家”的“家”是指家屋,建议学习不能“死坐屋底”,这样做容易导致闻见不宽,胸怀不广,而应当走出书斋,象云游僧一样,广走四方,寻山问水,深入体察自然之规律,广泛接触人文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就可以获得从书本中学不到的真知,同时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坚筋骨”、陶冶情操“畅心眼”之目的。他还对读书人不出家门的危害作了进一步阐述,在他看来“家”对于学者来讲犹如“牢”,他说“宀下之豕何异于宀下之牛?”[2](v25)又说:“俗骂龌龊不出气人曰‘窝囊’。窝,言其不离窝,无四方远大之志也。”[2](v26)告诫天下读书人切勿死守家室,永不离“窝”,而应怀“四方远大之志”,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要行千里路,学会在实践中摄取更新更有用的知识。实践,不仅能给人以真知,而且能检验已学书本知识的真伪和实现所学知识的使用价值。傅山一贯主张“经世致用”,学用结合,他说:“聪明知识,用不用间。”[5]即是否聪明、有无知识,评判的标准就是“用”,用则是,不用则否。尽管满腹经纶,若将知识束之高阁,不去实践,但终将一事无成。因此,学习必须走出书屋,步入外界,付诸实践,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获取真知,学有所用。
    (六)“为学有志”,立志勤学。要学有所成,必须胸怀志向,勤学苦学。为此傅山强调:“为学先当立志”,而且要树立“光明远大之志”,若无此大志,将学无动力,难成大器,甚至一生平庸,碌碌无为。他说“大概人无光明远大之志,则言语行事无所不窝囊也。而好衣好食,不过图饱暖之人,与猪狗无异。”[2](v26)傅山把胸无大志者比作“与猪狗无异”,旨在突出强调立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远大的志向,能为学习者指明奋斗的方向,给人以信念、希望和动力,会使人产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傅山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他说:“若有志,即饥寒在身,亦不可得萌干求之意。”如果胸有大志,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饥寒在身”,也不会产生欲求渴饱之念头,或者根本感觉不到饥寒,这就是立志的巨大作用。当然,确立理想、树立志向时,要切合实际,真正树立适合于自己而且可能实现的志向,同时要付诸行动,方可成为现实。切勿好高鹜远,空抱志气。他说:“有志气,无学问,至欲用学问时,往往被穷,始知志气不可空抱。”[2](v22)如果没有做学问的基础,就不要在学业上“空抱志气”。因此,傅山告诫青年人在树立志向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他说:“凡有志者,须先自审本领。”[2](v26)有了适合于自身的远大抱负后,就应勤奋学习,不应懈怠偷懒,他警告人们:“读书勿怠,凡一义一字不知者,问人检籍”[2](v22),学习时,即使有一字一义不明白,也不能怠慢,应当及时请教他人和查阅典籍。只要肯勤奋努力,可达通天之目的。傅山也说:“人者,天之使也,勤而引之,天不深也。”[2](v27)作为天使的人,只要勤奋吃苦,就可缩短人与天的差距。
    (七)“宁拙勿巧”,踏实求学。傅山倡导学习要保持“宁钝勿利,宁拙勿巧,宁朴勿妩,如老实汉走路,步步踏实,不左右顾,不跳跃趋。”的态度,踏踏实实,埋头实干,不能三心二意、轻率浮躁、急功近利。他主张读书人应务实“逃名”,他说:“名者,泄气之罅,智者逃之。”[2](v27)为此,他专门描写并讽刺了那些追名逐利而不踏实究学的好名争利者,说:“修名之人,丑态不胜千百万状,随一举动,随有无数窟窿。忠厚者尚不扬扦,轻薄者描写惟巩不工矣,其人尚不觉,沾沾自喜,愈益自鸣,亦无奈何!实大声洪,苟有实矣,不愁无闻。”[2](v29)不要一味追求出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要自己有真实本领,“不愁无闻”,傅山讲的与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是同样的意思。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年轻人读书学习,要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不能贪图名利。他还说:“童子读书,人皆谓之学生;长而好读书,人称羡之则曰学者。老夫每道宁可老作学生,不可少作学者。”傅山为何不愿作学者而以学生自居呢?一方面,反映了他谦虚踏实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原因是“生不可量,者则者矣”[2](v36)。即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前程不可估量;而以学者自居,则容易思想僵化,裹足不前。读书人就应当象傅山那样永作学生,“勤谨精进”,严谨治学。他还以学诗为例来说明如何踏实求学,说:“如一人集,本只百首,读九十九,一首未读,我不敢曰,读是已了。恐有大宝,杂众宝中。”诗集有百首诗,已读九十九首,哪怕只有一首未读,也不能说已读过此集,因为诗集的精华可能正好在最后一首中。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应持这种实事求是、踏实务实的态度,“若惜劳苦,涉猎玩物,莫说大宝,究竟不得。”[5]若“涉猎玩物”,不踏实治学,终将一无所获。
    (八)“取是去非”,批判继承。傅山提醒读书人在学习历史与传统文化时,要全面分析,明辨是否,采取扬弃的态度。他讲过这样一段话:“看古人行事,有全是底(的),有全非底;有先是后非底,有先非后是底;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底;至十百是中之一非,十百非中之一是,了然于前,我取其是而去其非。其中更有执拗之君子,恶其人,即其人之是,亦硬指为非;喜顺承之君子,爱其人,即其人之非,亦私泥为是。千变万状,不胜辨别”[2](v25)。他先列举了学习历史时的几种错误作法:肯定一切的“全是”,否定一切的“全非”,“先是后非”,“先非后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等,然后他摆明了自己对传统和历史的学习态度——“取其是而去其非”,还特意批评了两种歪曲历史的方法,即一种是因“恶其人”就将“是”,“硬指为非”;另一种是因“爱其人”而将其“非”“私泥为是”。可见,傅山主张学习古代的东西要采用辩证否定、批判继承的方法,切勿沿袭照搬,“若只在注脚中讨分晓,此之谓钻故纸,此之谓蠹鱼”。傅山认为,“取是去非”、批判吸收的学习法,能“使我之心不受私蔽,光明洞达,随时随事,触著通了。” [2](v25)傅山在一生的治学生涯中,身体力行,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对古代人物、历史和文化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批判。

参考文献:
[1] 郝树侯.傅山传[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 傅山.霜红龛全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3] 顾炎武. 余集[A].亭林诗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A].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 傅山佚文治学篇[J].晋阳学刊,1982,(4).
[6] 孙藏傅山手稿[J]中国哲学,第10辑.
Distinctive Idea and Real Learning style
------A Annotation of Fushan’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SHEN Guo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Fushan was a famous thinker and great scholar who had extensive interest , varied talent and erudite knowledge .In his learning life , he not only received erudite and deep knowledge ,but also accumulated in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methods .He argued objective of learning, process of cognition and methods of study ,which remained valuable wealth for Chinese history of learning thought.
Key words: Fushan;  learning;  theory;  practice
作者简介:申国昌(1967-),男,山西山阴人,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山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2:02 , Processed in 0.1050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