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元宵夜里村小学 文/[大悟]鹰咀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1 18: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元宵夜里村小学
  

   我们这里有元宵夜里玩狮子,舞灯笼的习俗。平时冷寂的乡村在元宵夜一下热闹起来。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夜晚,胜过除夕夜。改革开放几十年,尤其近几年很多人很少回老家,很多人过年除夕也不回,过去四千人的大村,平时只有五百人左右。但每年元宵夜和清明节是必回的。因此沉寂的乡村一下人气旺盛起来。
     元宵节晚六点半烟花的爆响在夜空回荡,烟花的闪光让十五的月亮显得暗淡,震天的锣鼓象敲在我的胸膛。我村闲置的小学是过去的邓氏祠堂所在地,小学围墙外就是邓氏祖坟。是元宵夜狮子灯笼必去的两个地方。
   望着闪耀的烟火,听着动地的锣鼓,随着络绎的人流我们涌向村小学。小学校门高大,只是校名已被涂去。进门是五十余米的水泥硬道,两边是两行三四米高的柏树。其他的地面杂草丛生。两层28间教学楼建于93年,是当时我村最气派的建筑,于今斑驳的墙面在楼前十几米高的水杉的衬托下已显低矮,楼前有一排菜园,空地上蒿草没膝,荆棘齐胸。西边一排二十几间瓦房是教工宿舍,现在有几间门敞开着,瓦房前是宽阔的走廊,廊边是二十余根三米余高的花岗岩石条立柱,象二十余个哨兵纹丝不动挺立二十余年,岁月的沧桑唯一没有改变的只有这排石柱。从敞开的门可看见屋顶稀落的瓦,可透过屋顶看到天上的星星和闪耀的烟火。北边倒了三间瓦房。瓦房后边的运动场的围墙全没了,篮球架单双杠不见了,只有水泥球场现出一片平整的白地。四周一片荒草使老运动场更显空荡。
   烟花冲天而起,在天空绘出各种光与烟的巨幅图案,照得如同白昼,鞭炮烟花如枪炮齐鸣,灯笼人群在流动,而我独自在老校园徘徊。80年前我在这里读了5年,96年前在这里任教了3年,见到的是小学的发展,校园的扩大,师生的增加,97年最多二十余名教师,六百多名学生,那时绝没想到今天被闲置。
   我随人流来到祖坟,祖坟墓碑是牌坊式建筑,有两层楼高,有两幅对联:派传江西绳其祖武,支流湖北佑啟后人。先祖之德山高水长,后继同钦渊亭岳峙。先前这里是一个土堆,在四清平坟造地时被当时的邓姓支书保留下来,93年建碑我们这辈人才知坟主是我们的始祖。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孙辈会知道 这个地方是他爷爷启蒙之所吗?今天元宵夜不少武汉老板是今天开车回的,也就是为今晚热闹一下,这就是我们的传统,大而言之是我们炎黄子孙有别于他族的文化。
   从这所小学走出成千上万的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前天从QQ上得知襄樊的寒冬网友感叹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惋惜村小学的闲置。若将村小学整修起来,经营起来,保留原貌,每年清明,中秋,春节,元宵让从这里走出的游子住上一晚两晚,这是他们精神的家园,这是他们起航的母港,这里记载他们的童年,这里甚至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人口流动的积累,很多本村人实际已成为城市人,外省人,因为他们定居于城市或外省,但你若问他是哪里人,他会说我是大悟刘集店岗人,这个村小学就是他们文化地域认同的象征。这是无论多远多忙,元宵清明他们必回的地方。它可发挥旧社会宗族祠堂更广的作用,建议政府社会不要闲置这一村一所普九集资建起的小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1:37 , Processed in 0.0957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