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人说教(7)】 秀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2 07:0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人说教(7)】      秀课




                                     文/梦泽闲人[云梦]



     周三、周四是我们学校雷打不动的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都是数学备课组的教研。有时周二一位老师讲了公开课,这个教研活动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评课。

     评课的主要方式是:1、优点;2、不足;3、改进意见。

     这些评点还得记录在案存档,作为学校教科处的工作成果,到时上级来检查,学校就有了书面材料可以应对了。

     讲评公开课是学校教学集体教研的亘古不变的主题。

     按照目的的不同,一般将公开课分得很细,如青年教师的优质课,为了评比,有校、县、市、省等不同级别;中老年教师的示范课,为青年教师作示范用的,以体现传、帮、带作用,让党的教育事业能够薪火相传;还有教研部门组织的研讨课、观摩课、考评课等。

      尽管各类公开课的方式不一,但都需要有学生的参与、有同行老师的聆听、教学管理人员的深入课堂,还得有课后的评点。



       教书的年头多了,各类公开课见得多了,对公开课的感觉就迟钝了。

      特别是有官方硬性规定的公开课:每学期没人必须讲公开课若干,听公开课若干。于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公开课、没有新意的公开课,使人产生了“审美疲劳”,讲听公开课成了例行公事。听课的不怎么上心,讲课的也不怎么精心,评课时东扯西拉的说上一大堆空话套话,其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记得当年年轻参加工作不久时,学校组织这类活动少,可我们几个年轻人到是主动的去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

     当时,学校一位副校长教数学,我们四位年轻人将自己的课程作了调整,再去听他的课,如此连续一周听完了一个单元的课。事先有时跟校长打个招呼,有时没打招呼就坐到了教室里。这是现在所说的名副其实的“推门听课”,也是学习研究型的听课,虽不评课,有时也私自讨论讨论。

    由此可见,听课讲课确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其间的效果应该是很有区别的。


     “被听课”的感觉,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是五味杂陈的。公开课的作派与平时上课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区别的。因此,除非是自己想去出出彩头,捞一点荣誉奖状之类,一般还不都是喜欢“被听课”的,特别是那种“推门听课”。

     这是因为,在自己没有首肯的情况下的被听课,总觉得好象自己是被监督检查的对象,还有那种“赤身裸体”摆在别人面前、瑕疵无可遁形的感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

      如我们连续听课一周的那位副校长,听了几天,他当面不好说什么,可背后还是有点牢骚,后经学校工会主席出面转达了他的意见,才终止了我们的私自听课行为。



      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到底听了、讲了多少节公开课?毋须待言。
等老了,我成为学校数学组年龄最长的老师后,还在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家们面前“秀”了一节公开课。

     五年前,学校报请省级示范学校到了落实阶段,省教育督导专家组到了我们学校来评判资格,要随堂听若干节课。学校将其中一节课的任务交给了我。
我讲的是一节“研究性学习”课。当时,这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型。此前没有听过,也没有讲过。按照自己对这一新课型的理解,请同事们帮助做了一个简单的课件,就在专家面前“斑门弄斧”了。

    课的内容是“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虽然事前没有在学生中“预演”,也没有相关资料可供参考,可学生们的配合还是蛮积极的。

      课后,陪同听课的教务处陈主任告诉我说,专家对我的那节课很感兴趣,说我讲得很成功,教育教学经验很丰富,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很强。给了我这节课一个“优秀”的等级。



      听过别人的公开课,印象最深刻的是1990年在宜昌县参加省数学教研会第六届年会上。当时,正是我省在黄石市教研室与黄石二中进行“目标评价管理教学”实验的教改活动终结时期,这一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做过大会交流的教育改革实验在我省进行了推广,而宜昌县在会议期间给我们与会代表讲了一节观摩课。

     这节观摩课正是体现了学生自我目标评价学习的范例,课堂上学生活跃,且自主进行小组讨论的时间比较多,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去的年代,数学公开课的互听互评,方法很朴素,作法很平实,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老师就在讲台上演练起来。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公开课,声、光、色、影等均进入了课堂,大大丰富着讲课的方式与内容。不过,也觉得“作秀”的时候居多。因为,每节课若光靠那些外在的“色诱”是不是可以取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真的很难说。并且,这些带着“秀”的课堂与平时的教学还有着一大截距离,这公开课“作秀”的成分是不是有些大了。

     偶尔的公开课作作秀确也无妨,但是平时的教学中,还得靠老师们的口头、笔头功夫了!

                                                                                                                                                        2010年10月10日


源地址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989734.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4:22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5:30 | 只看该作者
—— 闲人说教(1

暑期为补习生上数学课,讲了一道例题:从6双不同的鞋子中任取4只,恰好有2只是同一双的取法有多少种?
我讲的方法是,先取一双鞋子,有6种取法,再在剩下的510只中任取1只,有10种取法,去掉与这只同双的1只,在其他的8只中任取1只,有8种取法,根据乘法原理,一共有6*10*8 = 480 种不同取法。
走到学生中去,学生HJF询问:老师,我这样做怎么不对了?她的方法是,先取一双,再从剩下的5双中任取2双,在这2双各自的2只中任取1只,根据乘法原理一共有6*10*2*2 = 240种不同取法。
对比自己的讲法,发现我错了。
走上讲台,我对学生宣布说:现在,我来为自己改错!


老师教书,要想杜绝错误,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人非神仙,谁不出错?
记得我读初中时,陈老师讲了一节数学课,其中出现了一个公式应用的错误被我当堂指出了,老师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很乐意采用了我的方法。
读函大时,武汉师范学院的一黄姓女老师讲高等代数,也出现一处不能自圆其说的缺陷。黄老师辩解说,数学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很正常呀,很多一级教授为我们讲座时也时常出现错误的。
另一次,武汉师范学院的名教授郑老师跟我们讲复变函数,也出现了一处错误,他自我调侃说,那些对教材很熟的人更会出现错误的,因其自以为熟,所以课前就不认真去看讲义,例如我就是。


    在教学中,我也偶尔出现错误。往往是学生指出后,我马上加以改正。
学生为我找错的时候,也往往是课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候,有时,我故意不承认自己错了,非要学生说出他的理由,让我心服口服,我才认错,并且借此机会对发现我错误的学生大加飘扬。
明显的错误当然不在此列。对稍微隐蔽的错误,或学生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最好的时机,是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甚至争论的契机。我一般不大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尽管教学任务有可能完不成。


出错改错多了,我悟出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当然是与学生分享的。
例如讲数学题,有时我故意讲错,然后稍加停顿,看看学生的反映。看到学生有疑问的神态,猜想这位学生是不是发现了我的错,点名让其发表意见。学生若习惯了我的方法,有时也主动的起来挑出我的错。
若学生没有发现我的错,我也继续往下讲,有时得到一些荒谬的结论,这下学生总该发现吧?然后让学生追根溯源,将思维引向深入。


通过出错这一陷阱,导出了出错在教学与学习中的推动作用,坏事变成了好事,这是不是就是辩证法?
我对学生说是的。于是,我的短篇大论就此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其一,我们不要担心出错,正确的东西是在与错误的东西作斗争中确立的。这也是一种科学方法——试错法;
其二,我们必须出错,通过出错来寻找自己学习上的缺陷以弥补之。若不出错,何来进步?
其三,我们的作业应该真实的反映出自己的错误,做错了题比起抄对了题的作用大得多。所以我提倡宁可做错、不要抄袭。
其四,改错是学习之母,这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那么,建立改错本、改错档案对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吧!


由此想到,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挑错——析错——改错。
老师设计的作业学生一做全对,有意义吗?毫无!这份作业设计失败。
老师课堂提问,学生一答全对,有意义吗?没有!这个提问毫无价值。
老师出试卷考学生,人人满分或高分,这份试卷出的没有水平,白考了,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但是,人并非要时时出错处处出错呀!否则,满课堂都充斥着错误的东西,不是把学生甚至老师都弄糊涂了吗?
正面的教育还是主题,错误是作为反面教材来陪衬正确的知识方法的,这点要跟学生交代清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现错误的机会也就很难得,也就当珍惜,也就更不应当轻易的放弃这个改错的机会。
错之一事,对教师来说,不可轻视矣!

                                                                  2010910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6:30 | 只看该作者
—— 闲人说教(2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就有了高考复习备考。在各路名家相互研究探讨之后,大家公认的最佳复习备考方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就出台了:三轮复习制。
第一轮,基础复习,按照教科书顺序安排内容,以知识点为点,全面系统复习高考内容;
第二轮,专题复习,按照重要方法分块或典型问题分块,串联起相关问题与方法成线索,偏重复习高考重点热点内容;
第三轮,综合复习,按照当年高考信息组织综合模拟试题进行训练,或限时考试,以突出信息的作用,整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积累应试经验。
用形象的说法,譬如农民用耙耙地,先直耙、再横耙、然后乱耙,这地就耙细了,耙平了,可以下种了。
这种方式,一用就是三十多年了,至今仍然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主要方式。


任何行事方式方法用长了,就容易使人厌倦,就有人出来革故创新。这高考复习备考也不例外。
例如,革去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那需要组织课题,划分合适的专题,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谁能够坐得下来做这等需要花费莫大精力的事?
于是,专题与基础复习合二为一了,跳过了专题复习,当然就放慢了基础复习的步伐,有些学校一直到市组织的第一或第二次的模拟统考,第一轮复习都没有结束。
再如,分散第三轮的综合复习。因为天天做试卷、天天讲考题,这复习过程很枯燥,于是,有人将第三轮复习分散了,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将市面上流行的什么38套、45套等等套卷发给学生,什么周考、月考、阶段考等种种考试相继而出,一直把学生考到高考为止。
如此一来,高考复习备考几乎成了“乱打三年成教师”的试验场。当然是成功的,只是苦了学生,成天在做考试题中疲于奔命,也苦了老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忙于阅卷评讲。
这是创新吗?非也!这只能算是偷工减料。


高考备考,是将学生学过的知识再来进行复习、总结、提高,与一般的知识教学有些区别,但是,在课堂上,师生间的活动还是那种讲与练的关系。
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在中学教育期刊上就有了热烈的讨论,什么“多讲多练”、“精讲多练”、最后是“精讲精练”。现在的课堂改革提出了口号已经是在活动中练。不管怎样出新改革,这讲与练都是师生之间的主要方式,是改革“革”不掉的学校教学活动。
我的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当然也是在讲与练的交替活动中度过的。
可是,我在讲与练的关系中经常思考:除了这两者需要“精”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个先后关系需要研究?“先讲后练”、“先练后讲”,还是“边讲边练”?
在教学中我当然各类讲练方式都实践过,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方式,我体会到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讲的目的是什么?
让学生接受新知识、还是为了熟悉新方法?是为了巩固学过的方法、还是为了弥补学习中的缺漏?
除了活动课以外,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对新知识、新方法的传播,当然还是以“先讲后练”为主,讲是为了使学生接受,练是为了使学生巩固理解刚学的新知识与新方法。
而在知识与方法的应用之中,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教学中,是不是应该采取“先练后讲”的方式?学生先练了,老师才知道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才知道应该讲什么?怎么讲?
而对于复杂的方法与难点知识,“边讲边练”是不是最好的方式?这样拉长了讲练的时间,让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又不间断的接受来自老师的指导。


前年我到了补习学校,面对的是复读生,他们已经在高三经历了一场备考复习的战斗。
那场“战斗”的方式当然是“讲”与“练”的交替进行。且主要是“先讲后练”,如老师先提示知识点,然后举例讲解知识、方法的应用,再发给作业学生练习。如此的循环往复而已,只是在频繁的考试时,才“先练后讲”,这里的讲就是评点试卷了。
我站在讲台上,问学生:你们已经经历了一次高三,难道我也应该重复你们高三时的老师的行为吗?
我说:我不愿意重复!所以,我采取的复习方式主要是“先练后讲”。你们补习的是缺漏,我要为你们讲解的也是你们上一轮学习中的缺漏。你们不先做题暴露出你们的缺漏,我到哪里去弥补、弥补什么呢?你们不在练习之中暴露出问题来,你们自己能够认识你们自己的学习状况吗?你们自己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吗?


我的高考备考课堂教学革新已经实践两年多了。三轮复习式的惯例却还是在遵循,革新与守旧同时在进行着。
我担心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学习生活的学生们不适应我的方式,所以,我找学生谈话,首先问的一句就是“你适不适应我的教学方式?”
担心是多余的,我所问过的学生中无一例外的都回答:“适应”。
我觉得我的革新成功了,有两年的高考成绩作证。今年,我还在实践着我的备考方式:“先练后讲”,当然是建立在“精炼精讲”的基础上的。要做到精练,主要是用心选题;要做到精讲,主要是在于了解学生的缺漏之所在,熟知高考的重点热点之所在。
够了,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的前提是革旧。除旧布新,才能够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活力。

                                                              2010915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7:34 | 只看该作者
  —— 闲人说教(3       

开学之初,从座位表上认学生。
第二周的周一下晚自习,一学生与我同行。我喊了她的名字CL,她没答应,反而问我认不认识一中的邱老师。
我说,老同事了,当然认识。
她说,我们开始报读文科,最怕的是数学,第一次月考,我害怕得连笔都握不住,几次掉到了地下。对自己的数学很没有信心。后来,在邱老师的教学指导下,我以及我们班的很多学生们就不再怕数学了,都觉得数学不是那么难学。
我问她,你高考数学怎么样?
她说,我考了110多分,还应该可以多考十几分的,只是发挥不太理想。
第二天,晚自习,我转到这名学生跟前看了一眼,她的作业纸上的名字是ZQS。我问她,昨天是不是把你的名字弄错了?
他说,是的,我跟CL调换了座位。


当晚回到家,我的思想还停留在这位学生的叙述之中,“笔都拿不稳”的学生,竟然对自己的数学学出了信心。这是老师在学生心理中起到的巨大转化作用,谁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学生在学习每门学科章节之前,无疑对自己能否学好是未知的,是一张白纸。随着学习的进程,这张白纸会出现什么颜色、画上什么样的图画?老师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增强学生的信心,无疑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课。
可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第一课,往往都是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过去的是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等虚无飘渺的所谓励志性教育,现在的是所谓拿高薪娶美女等过于世俗的功利化教育。
这两种方式所行的第一课,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离他们的精神太远。都是用成人的思想去代替青少年的思想。隔靴搔痒,没有切肤的感受,又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的进行?
首先,这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的一切对话。有正面的,例如“你很棒”、“你真聪明”等,学生的每一行为中,教师需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没有对学生的欣赏、审美心理,就说不出那些肯定的话。
人们经常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人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真可惜,这枝玫瑰花上有刺,”“真有趣,这株刺丛中有花。”不同的观点会带出不同的话语。那么,对学生,你又是带的什么样的观点呢?看到学生的那张稚气的脸,你是觉得可爱还是觉得可气?
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有反面的,例如“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等。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即使是一句不经意的伤害性语言,你此前的所有赞美也许都会打了水漂。
你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就不要吝惜赞美性的语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听多了那些廉价的赞美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者会认为那是老师在忽悠他们。那么,如何能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增信作用持久而弥坚?


增信,不仅仅的一种教育活动,也不是空洞的说教。真正的增信,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
只有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知识实际,教学也好、辅导也好,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获,学出成效,产生成就感,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才是真正的增信。
就学生ZQS的话说,从考试握不住笔到充满信心,觉得数学学起来很有趣,也很容易。做到这点,学生的信心不提也高了。
现在,有些空洞的教学理论在流行着,说教师应该怎么怎么的把握住教材的重点、知识的难点、考试的热点,在教材知识的结构、要求、思维特征等等方面着力分析,通过教师对试题题型、考试要求等的熟练掌握基础上搞好备考与教学。在这里,完全忽视了学生,忽视了人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一张白纸,让教师去涂抹各种颜色,而是带着他们自身的前此学习经验、已经先入为主的对知识的认识在学习,所以,对学生自身的情况的了解甚至理解,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


增信,也存在因材施教的问题。不同基础的学生,其对自己的信心也不同。
今年在我带的文科补习班上,学生DYQ应该属于基础最差的学生之一了。在课堂上她很少问问题,只是一味的埋头看书做题,也没有看到她与同学讨论。于是,自习课上,我主动的接近她,询问她在数学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终于,打开了她的封闭的嘴,愿意问问题了。
当我问她,对今年的补习有没有信心时,她频频的点头。
而班长TDF因为过去学习习惯不大好,学数学怕麻烦,看到习题知道怎么做却不愿意动笔演算,因而有些眼高手低。他的高考数学不到一百分,问他有没有信心时,他表示,信心不足。我针对他的作业潦草且时有不完成作业任务的情况告诉他,克服懒惰不愿意演算的坏习惯,你的学习成绩将会大踏步的前进。
个案的增信当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我收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了最为原始的方法:对每次作业,都用打“正”字的方式统计错解,还重点关注那些带有共性的错误问题,使得课堂教学中针对性更强一些。
今天上午上课前我遇到学生ZXT,随口问她,我的讲课方式你习惯吗?她马上回答说,习惯,这样子上课针对性更强。我的数学基础较差,通过补课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信心,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有信心了,就会产生一份学习的轻松感、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那样的乏味,那样的苦愁。
因此,教师为学生增信,对学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2010920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8:11 | 只看该作者
   —— 闲人说教(4

昨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我的数学,评讲练习用了半节课时间,其他时间给学生自己改错整理笔记了。
学生ZQS走到讲台旁问我说,老师,这道题我原先的老师是这么讲的。我用他的方法解今天练习上的那道题,结果怎么不一样。
我看到了他使用的所谓简便方法,却是错误的方法,只能解决特定条件下的问题。于是,我让她将她的方法写到黑板上,让同学们评判评判,两种方法谁对谁错。
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先是各人埋头思考,一会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了。在学生们议论的基础上,我让ZQS同学将自己的方法的错误之处作了说明。这个问题就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解决了。
课堂上那个真是热闹,“乱糟糟”的,可一会工夫,大家都安静的听了学生的分析和我的点评。其欣喜之态跃然脸上。


“教学是一个活动过程。”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如是说。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这句话的理解经历了若干年代和若干解读。最为流行的当然是: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双边活动说”占据了教学研究主流思想很多年,这种双边活动,也就是互动。
实际上,互动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在班级制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多边活动的过程: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以此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方式。
看看昨天的那节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都在互动吗?仅仅用师生双边活动是概括不了的。
在当前“以人为本”、“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等现代教育思想的观照下,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更为丰富多彩起来。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等等。


互动方式的多样化,为沉闷的课堂教学灌注了活力。但是,当前互动还是在以教师与学生间的为主。
如动口,即对话;动手,做中学;动脑,心眼活动。这当然可算作一种自言自语和自行自为,但若将之结合起来,又在课堂上与老师在场一起而为,那就成为互动了。
互动,有时还可以通过其他肢体与表情语言来实现。所谓心有灵犀,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手势,都可成为互动的经典。
不同形式的互动,会有不同的效果。
师生面对面,你一言,我一语,或“眉来眼去”、或“暗送秋波”,这属于微距互动,直接而后果明显。
课下师生不在一起,通过学生作业的批阅与评点,递纸条写留言加上手机短信,这属于中距互动,后果得至少半天才能显现出来。
还有远距互动的,如学生毕业上高一级学校了,或参加社会工作了,好多年了,学生还记得老师,回母校与老师聚会,或逢年过节一个问候的电话、或一个QQ留言、或一个飞信等。这效果,则冬如三春暖、夏似秋夜凉。
不同的时空,有着不同的互动方式方法,那,这互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对教学来说有何意义?


互动的教育教学意义就在于:加深了理解、锻炼了能力。
先从智力方面来说,动口,在置疑答疑中,明辨了知识的本质、方法的特征,疑则进。从书面的、表面的知识理解之中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辩论、争论、问难、设障,口枪唇剑之中,知识的本质暴露出来了。这无疑是动口的功劳。
动手,做中学、学中做,技能是不是更为熟练、知识发生的过程是不是更为清晰?如理化生的实验、数学的演算、文史的诵读与表演、写作等。
动脑,无疑的学习的必由之路,锻炼思维、开发智力,这都是在动脑中去完成的。


情感因素在互动中的作用也是明显的。
读书学习需要交流、交流需要有交流的能力。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还有肢体语言等,都在互动中得以锻炼。
思维需要观照,不同的人的思维特征不同,取长补短,相互沟通,各人的认识在互动中逐步完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情感是需要在互动中产生共鸣的。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并不仅仅限于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沟通。


我的课堂,很追求互动的效益。互动不是那种表面形式化的东西,一节课,一直提问到下课,有没有实际意义?或一直让学生自己在那里练习一节课,“自动”而非“互动”,这效益能够提高吗?
晚上自习,在教室转了一圈,学生ZML将一本复习资料打开,上面划着红道道蓝道道的地方,都是她要提问的地方。
批阅作业,对写得好的,我会不惜笔墨,写上大大的好字。
我的课堂,不大热闹。我不大习惯问答式的教学,对与一个疑难问题,学生能够答得出来吗?让学生出洋相,效果适得其反。即使答问,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吗?有的活跃、有点看热闹?
所以,我只想让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一点。我也喜欢提问,但大部分是自问自答式的,当然,得留学生思考的时间。
上学期,一名学生喜欢跟踪追击,下课那会工夫随着我的脚步到办公室里去讨论问题。
补习班的学生与应届生的课堂互动应该是不同的,补习生已经满十八了,成人了。经历过系统复习,参加过高考,所以,浅显的疑问在他们看来不值一提。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问题是不会轻易的提出的,提出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
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看到了来自学生的一些新的题解方法,看到了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师生的课堂互动中,我也在获益。
教学相长么!

                                            2010925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9:13 | 只看该作者
—— 闲人说教(5

月底了,学校教导处又该检查老师们的教案了。
我有好几年的教案都被教导处收去存档了,害得我自己需要重新组织材料备课,旧教案的参考功能被剥夺了。
现在,老师的备课几乎与写教案等同起来了。顾名思义,教案,当然是为老师教课准备的案例。年复一年的,每年写教案成了老师们的常规工作,检查教案也就成了教导处的常规工作了。
对于教龄较长的老师来说,写教案有时真的成了一件机械劳动,那些教材内容了然如胸,什么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的,都要重复的抄写,而真正的对教材的把握,应该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是事先在教案上预演的。因此,教案在教学中的功能就有些值得怀疑了?


教案的立足点在于“教”:教知识、教方法、教学生等。可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是把知识、方法当作一批批物品,把学生当作一只只口袋,只需要将“物品”往“口袋”里面装就成了吗?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远非那么简单!
只要对于有一定学习经历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新的经验与原有经验的抗拒与融合的过程。
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新经验与旧经验通过“同化、顺应”两个阶段慢慢建构到其知识结构——图式之中的。
以此看来,老师的“教”实际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先由就知识“同化”了新知识,才能通过“顺应”新知识重新建构起其知识结构。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非知识为教学的中心。
教是为了学,教室真正的功能应该是学堂,教案也就应该转换为学案了。这才是教师备课的重点所在!


本学年我代补校的唯一一个文科补习班数学。数学的教学就不再受到数学组的约束而成了我的独立王国了,我可以在这个班的数学教学中“为所欲为”了。
首先,我改换了数十年一贯制的备课写教案制度为写学案制度。
在印刷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写的学案都印成了活页纸,课前发给学生。于是,学生知道了今天老师要讲什么课,知识点、例题、方法,还有课上的练习。学生可以先预习一下,将觉得会的例题练习先做一做,找到了自己的薄弱处,静等老师来与之讨论研究。
学生学之前,心里有数有底气。老师呢?有时我未讲课之前就收取一部分学案看一看改一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不需要到课堂上去喋喋不休?哪些是学生掌握最差的,需要老师到课堂上作为重点讨论的?


教与学历来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在不同的教学研究家们那里有着不同的解释。而在我们这些实践者头脑中,学生不配合的教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而教的内容与考试要求不合拍的教也是白搭。
历来都是教、学、考相依相偎,不可分离。会考,才是短期教学的目的。
考靠什么?靠做。
秉承“知行合一”传统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主张是“教学做合一”。教为了学,学需要做。于是,学案中将教学做三者统一起来,是不是将更能够体现陶先生的教育观点?


近两个月的试用,效果如何?
自我感觉——良好!
与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起来,脱离了机械乏味的抄写教案之苦,没有了在黑板上抄例题写得手酸的感觉。我看到学生也没有了那种抄笔记就听不好课、想好好听课又作不了笔记的矛盾。
我节约出了抄题的时间,学生减少了看不清黑板做不好笔记的烦恼。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学后,学生深入研究的精力也足了。辅导课上,不少学生在探讨解题的多种途径与最佳方法,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学有所获。学生的作业质量在提高。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古老的课题,传统与现代在此问题上观点不断的花样翻新,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进步、教学思想的变迁。但这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牢牢的抓住教是为了学、以学定教这个主题,教师的教才能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的真谛也就会有所体现。
教案向学案的转换,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方式变化,实际上是一种角色的变化。教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上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是不是更能设身处地、更能体会学习者的心理?是不是更能体现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虽然,在多媒体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纸质教案也在变化,多媒体课件作为教案的一种新形式,在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课件上的东西和备课本上的一样,大多是死板的知识,绝难有活生生的学生的参与。电光一闪之下,那些学习材料、经验总结等将如同过眼云烟,消遁于无形。而短暂的思维火花,闪过之后,必将是一片茫然。发给学生手上的学案,有了学生的心血浇灌,才是真实的所在。看了想了做了听了,还留着备份,心中是不是踏实多了?

                                                          2010930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29:51 | 只看该作者
—— 闲人说教(6

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示范性作用。文明用语、规范用语,还有科学用语等,既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妙境之中,又可以起到准确生动的交流作用。
讲课就得“讲”,讲就得发声,发声用什么样的语言为载体最合适,在当今流动性社会生活的形势下,当然是普通话无疑。
普通话在古代被称为官话,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本位”思想,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国语,应该是“家国”观念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解放后将之改称为普通话了。普通话,大众语言是也。
实际上,普通话的称谓虽然表现了新中国以“民为贵、国为重、官为轻”的民主思想,可这普通二字还是有些欠通。难道各地方言就不普通了?说普通话的人数也不一定就比说方言的人多呀!所以,推广之初,普通话并不普通。


普通话作为教师的教学语言,那是最为恰当的了。
经过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多年的研究经营,这普通话已经成了最为“干净”的语言,她摈弃了各地方言中的那些“语言垃圾”,且最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丰富而规范,可以与书面语言想媲美。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哪种语言可以与之PK
教师是文明的直接的传播者。语言的文明无疑在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听到一位人士操着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们进行交流的时候,你会不会内心油然而生敬意?我是会的!
那么,当我们在课堂上说着得体而流畅的普通话与学生交流着学习方面的问题时,我们的学生也学着老师讲着普通话,干净如明镜,优雅似流泉,这教与学的活动是不是充满着美的享受?


十多年前,我曾经参与了MZ高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接待了从江西九江市教委与一中过来的几位领导,他们来参观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的。听到不管年长年轻的他们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我这个当时还中年的人却用一口土话应对,我感觉到羞愧难当。
于是,我开始在我们学校提倡起普通话教学来。
当时学校老师中不少本地人,除了语文教师外,大多数老师都用本地话教学,在教职工大会上,我作了普通话教学的动员。除了老年教师外,中青年教师一律要求用普通话。
我说,土话教学虽然学生听得懂,也能够搞好教学质量,可是,我们的课堂能够出得了台面吗?能够走出校门吗?我们的老师以后要走出去,参加到县市省级的教学交流活动中去。故首要的事,就是练好普通话。


什么事情都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开始了“半路出家”的旅程:普通话教学。
年幼读书时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当然也没学过普通话。那时连收音机与广播都难以听到。高中毕业在家乡务农,想跟着收音机继续学英语,可听不懂普通话而作罢。上师范后才补课学拼音,听影视也多了,这普通话才有些耳熟。
虽然听得懂,可说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说普通话,差点没哄堂。不少学生听到我的普通话,都忍不住发笑。可我没有笑,还是一如既往的讲下去。好不容易过了开口关,胆子也壮了起来。
讲普通话要组织语言,还有些词语的发音很特别,一不小心,就把普通话说成了云梦话,在云梦叫做“屁啊通话”。我开始说的就是。
为了练习说好普通话,我有时向我女儿请教。女儿对我的普通话嗤之以鼻,说我的普通话别人谁也听不懂。
虽然,受到如此大的打击,我还是坚持着、坚持着,这样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了。


MZ高中工作了三年,临别的教职工大会上我对自己的工作作了总结说,来这里支教三年,我最大的收获有两项,其一,戒了烟;其二,学会了普通话教学。
回到了一中,我还是用普通话教学。原来的同事觉得奇怪,可我让他们见怪不怪。除了课堂上用普通话外,在校里校外,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是跟学生说话,我就用普通话。
现在,学校的年轻教师多了,外地老师也多了。他们大多讲普通话,我与他们的对话,自然而然的就用普通话。当然,我的普通话水平不是很高,但自觉比我校的同龄人还是高那么一点点。
如果不用普通话,到教室里我已经觉得自己说不出话来。这说明,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习惯问题。习惯成自然吧!


自用普通话教学以来,我参与同事的教学交流、公开课等活动后的评课,这普通话讲的准不准,就成其为一个话题。当了几年青年教师优质课评委,打分之中,普通话教学是其中一个评分依据。
我自身的教学语言随着普通话流利程度的增高,其幽默性也在提升。这是用土话讲课所不能比拟的。
在电脑应用普遍以后,我一直用拼音输入法打字,这与我的普通话教学有着相互促进作用。普通话说好了,拼音的准确性也就提高了,汉字输入的速度当然也加快了。
所以,我得感谢九江那一群人对我的启示。人生的某些动作,有时可能就起源于某些突发事件或偶然机会之中。这难道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前定么?

                                                             2010105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31:02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u/1597320885

以上转帖的源地址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08:57:35 | 只看该作者
【闲人说教(10)】    冲突



冲突的产生是必然的!
教师与学生,不同年龄段的两类人到了一块,心里想的、手中做的、嘴里念的,怎么能够完全一致?怎么会没矛盾?
教师要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学生要耳听“周杰伦”、眼看“老夫子”、嘴嚼“麻辣烫”,与老师的期望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到不了一条路上去。
矛盾产生了,冲突发生了。矛盾是冲突之源。


观念上的冲突,必然会导致行为上的冲突。
温和一点的,是嘴上的口水仗;激烈一点的,是肢体上的“亲密接触”;更暴烈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冲突发生在师生之间,时有教师打学生、学生弑老师的事件报道,也有家长助孩子伤害教师的事件发生。这样的冲突已经发展到极致了,已经突破了师生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或“阶级斗争”了。
冲突发展到了这种程度,谁之过?
教师之过!


为什么?
看看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就知道了。
教师是成年人、成熟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幼稚人。教师处理事件的能力强于学生,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高于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大于学生。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还酿成冲突升级到肢体接触的地步,这不是教师的过错是谁的过错?
青少年学生,思想偏激、行为过激、反叛意识强,这些似乎是一提埋在他们心底的火药桶。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也属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的正常反映。
成年的教师,读书人出身,还在继续与书打交道。经营书与文字、知识是雅事,读书教书是理性的事业,教师是智者的代表,在民众的眼中。
那么,这些智者的群体,为什么还要去点燃那些感性大于理性的青少年们心底的那桶火药呢?为什么要让师生间的冲突升级到那样的不可收拾呢?
“教不严”是师之堕,冲突没有很好的控制,更是师之过。


伟人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教育”。
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已有的旧经验与教师传授的新经验在学生头脑中的矛盾冲突过程,又是教师的旧经验与学生的旧经验在教材知识的联结下的矛盾冲突过程。
试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思想冲突,一个班几十名学生都只是一个思想——老师的思想,人云亦云。那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什么独立性,还怎么指望他们能够创新?
可见,冲突是一柄双刃剑。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可以通过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可以在碰撞中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可以在冲突中取得观念上的一致,或留大同存小异。所谓“不打不相识”,“和而不同”,不正是冲突的正面作用吗?
但是,若冲突从思想上到行为上向两极发展,个人主义膨胀,又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不良后果。那些因师生冲突的恶性事件发生,正是这种发展的结果。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冲突为前进动力、为加深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为师生间交流渠道的通畅,那是将坏事化为好事,是教师需要着力达到的效果。


控制冲突发展的方向,是需要智慧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是一种在当时境况下的急智与机智的发挥,是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例如,给学生分辩机会、调查清楚后再处理、延迟处理、事后再说、冷处理、家校结合解决冲突等等。
记得刚参加教育工作在本村当民办教师时,由于年轻气盛,容易冲动。一次,课堂上几名学生小打小闹的,我将他们几个关学,放学后,留下他们在教室里,一个个揪耳朵,他们边哭边为自己辩解着。
这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群学生,十岁左右,我十六岁。因为我给了他们分辨的权力,还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等我读了师范回老家的镇子上教了几年高中,他们也正好读到了高中,又成了我的学生。现在在一起相聚,说到揪耳朵的事,他们已经淡忘了,只是津津乐道着我如何与他们一起共同复习备考的事。
在镇高中教书的第二年,一名学生不认真听讲被我批评后,在神态上表示出不服气的样子:翻眼、犟颈、鼓噪。看到这种情形,血气上涌,不管不顾的将坐前排的他拉出来,推搡到墙角,一脚就踢到了他的腿上。
这是我教书生涯中唯一的一次真正的踏打学生。也是年少轻狂的不成熟的表现。直到现在我还在后悔着当时的不当作法。
进入中老年行列后,我再也没有动手打学生了。甚至连狠毒的语言也没有用到学生身上去,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我在尽量的压制自己的冲动。
在处理与学生的冲突时,我时时在暗自提醒自己:我是老师,是成年人,不要跟孩子们一般见识。
于是,我平安的度过了许多冲突即将恶性发生的时刻。


避开冲突恶性发生的教育智慧,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方法问题,而在于心态问题,智由心生。
或许有人会说,教师也是人,泥人也有个土性,怎么会不失去理智呢?在那些学生顽劣的表现面前。
这就要从教师的角色进入程度来说事了。教师把学生是看作所谓的“衣食父母”、“上帝”,用一种功利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还是用一种母心父意去看待孩子。
若用前者,那么对学生的顽皮淘气等“不良表现”肯定会带有厌恶的心理,当然,心情就会不同,就有气、就会将冲突放大;若是后者,那么对孩子们的淘气,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把孩子们的调皮当成了天性去理解,心里会充满爱意,“这孩子真可爱、真顽皮”,这冲突怎么会升级呢?
也许,教师对冲突的控制不当,有时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造成的。确实我们不应该将板子全部打在教师身上。
教师需要学生的考分来向学校交账、向家长交账、来博取自己的生活生存需要。压力下的工作心理会那么好吗?好不了。
故我们可以说,冲突的恶性发展,是教育评价之过,是全社会之过。
这样,教师心里可能会好受一点,可我们也不要忘了,教师是直接责任人,不能够掉以轻心。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应该如履薄冰般的小心谨慎,“治大国如烹小鲜”,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亦然。

                                                                                        2010年10月2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8:26 , Processed in 0.1104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