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语文教育目标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8 17: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语文教育目标比较
    陈菊先
  摘 要 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所拟教学目的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即都能从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及本地实际出发,从文道两方面作出主次分明的多元概括,其目的的列举涵盖了语文知识、技能、智能,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包括心理的、社会的不同层面。其中读、写、听、说能力都被列为语文教学的四大主体内容。语文教学目的的结构性特征,大陆强于香港,台湾最弱。
  关键词 语文教学目的 多元性 结构性 比较
  教什么,怎么教,与学什么,怎么学,这是语文教育的两大基本问题。它们相互制约,互相影响,都以教学目的为转移。教学目的在语文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教学目的是主观的、观念性的东西。一方面,它作为观念形态存在于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它是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进展到某一阶段所要创造的对象。这个创造的对象,既要符合一般性的教育目标,也要符合具有特殊性的语文教学目的,使语文教育过程成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过程,成为沿着教书育人方向行进的过程。这里仅论述中国大陆、台湾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大陆、台湾、香港)的语文教育目标,并作出比较。
  一、大陆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特征
  语文教育着眼于变革语言主体语言行为模式,包括语言主体的外在语言行为和内在的思维和情感等心理品质。语文教育如果不能引起上述语言行为的内外部变化则很难形成高水平的语文能力,语言作为负载文化信息的交际工具的使用就处于低水平层次,因此语文教育的规格,其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由多元要素组成。这些多元要素作为系统存在于语文教育的各方面、各阶段和各个层次,因此语文教学目的具有多元共生性的个性特征。如下列初高中语文终端教学目的的表述即是证明。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目的(供试验用):“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1
  上述两则教学目的分别为初高中的终端教学目的,又称为总目的,属于长远规划目标。两则教学目的高度概括,用了浓缩的语言进行了定性的表述。其科学之处:1.都是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从文和道两方面提出语文教学目的。从“文”看,都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目的;从“道”看,都有在教学过程中育人的任务。2.注意了语文学习的衔接性,也注意了初高中语文程度水平的差异性,其要求符合学龄段的特点。如在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上,初中达到“基本”即可,高中则要求“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除此外,高中还增加了下列要求1)“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3)“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4)“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在能力项上,初高中都呈多元性,但高中项多于初中项,且初中只要求“基本具有”,高中则要求“具有”。“基本具有”和“具有”,这两种表达都是模糊而不确定的。如教学目的首句,初中表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指导……”;高中为“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初高中教学的这一要求体现了语文能力螺旋发展的规律。3.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拟定教学目的。根据学习规律,初中强调“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高中则强调“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初中强调“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高中则还强调了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4.突出了语文学科育人的特点——育人任务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即潜移默化,点滴入心。在价值取向上都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高中则还强调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特长,以及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等。
  综上看到,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育培养人才的语文质量规格,它区别于非语文学科的规格,独具语文教育的“个性”特征,成为表征语文教育活动特征的范畴。其教学目的,有知识和习惯的,有能力和智力的,也有品格和情感的,呈现出语文教育规格的多元性。这些目的中,课文是凭借,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习惯是基础,智力和语文能力是核心,品格情感是动力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它们通过系统作用呈现出多元共生性的语文教学目的的“个性”特征。
  语文终端教学目的的确立,为教学计划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出发点就是说,教学目的的存在成为确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进行语文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的预期目的质量规格标准。所谓落脚点就是指一个个预期目的不断转化得到实现,最后量变为终端教学目的质量规格要求。从起始年级的出发点走向毕业时的落脚点,跨度有“六三制”的,有“五四制”的。如何才能符合终端教学目的质量要求呢?这就涉及到语文教学目的的结构性问题了。
  语文教学目的的结构性,指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结构关系。它是终端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保证条件,因此它也表征着语文教育目的的个性。从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改革型的教材看,其目标结构模式一般有纵式、横式、纵模交叉三种。
  纵式结构目标体系是将终端教学目的分解为一系列任务的活动。终端目的以下是学段目的、学年目的、学期目的、单元目的、课文目的、课时目的。课时目的到位支持课文目的,课文目的的落实支持单元目的,单元目的完成支持学期目的,学期目的达成保证学年目的实现,学年目的达标则最终保证了终端目的实现。这些教学活动揭示了终端目的和其他系列目的的种种联系,抓住这个联系进行序列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做到步步落实,产生累积效应。
  横式目标结构分为认知目的、情感目的和技能目的。各目的下有分目的,分目的下有子目的(如下表)。分目的中,前两类目的属于层级关系,后一类目的属于并列关系:
  认 知 目 的情感目的技能目的
  识记感受理解:了解、分析、概括共鸣
  运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造性运用领悟
  评析:欣赏、鉴别、评论个性倾向
  阅读
  写作
  听话
  说话
  上述纵式目的和横式目的,形成纵横交叉结构,组成了语文教学的明细规格,这些规格有主有从,前后联系,协调发展,螺旋提高。这些规格在逐级逐层、多方面地落实的过程中,使教学目的具有明显的序列性、层次性、形成性和规格性的特点。这样,当教学目的进入教学活动之后,就使教学活动“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2。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事先有计划,事后有检测和评析。教学目的的上述特点启发了人们的思维,有志者立足我国国情,在广泛借鉴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目标教学”改革实验,形成了一个首尾相应的目标流程。这种目标教学有利于改革差校、差班、差生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目的的改革,有的还从信息论的角度,根据学生个体成长的特点,提出按语言的处理信息功能和调节活动功能来确立阶段教学目的。实验者认为,儿童进入小学后,其主导活动由游戏转向学习书本知识,对书面信息的概括和交流逐渐成为他们语言的主要功能。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是儿童的认识对象,故应着重发展语言的概括信息功能和表达真情实感的功能。小学生升入初中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学生除学习教科书之外,生活圈子扩大,要求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和团、队活动。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确立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任务。因此,应着重发展他们语言的个别影响功能。
  进入高中后,职业定向活动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这时必须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国内外文学名著,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提高观察能力,丰富审美感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故着重发展语言的自我教育功能和创造功能是这一学段的任务。这一实验是有理论基础的,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又体现了能力产生于活动的心理学原理,是值得称道的。
  综上所述,具有法制性的终端教学目的确立之后,其下属各层次的子目的可依据相应的理论作出百花齐放的改革实验,殊途同归于终端教学目的的质量规格,而对教学目的的多元共生性和目标体系结构性的“个性”把握,将有助于教学游刃于纵横交叉的目的体系中,进而层层达标,走向教学的落脚点。这其间,语文教学全过程始终要沿着教书育人方向行进,通过语文教育塑造出具有高语文素质的“四有两热爱两精神”的创造型的语文学习者。
  二、多元取向:不同地区教学目的个性比较
  从上文我们看到大陆语文教学目的的多元共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下面我们再看看香港和台湾的语文教学目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内地相比较的异同点。
  首先看香港的语文教学目的。香港的语文教学目的分为两方面:1.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和思维等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科的兴趣,并使学生有继续进修本科的自学能力。2.藉着本科的教学,启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品德,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3。
  另外,香港还推出了一个“学习目标及目标为本评估”的实验。这一实验“以学生为本位”,为学生拟订学习目标,并根据所拟订的学习目标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所以学习目标包括三类,纵向顺序为:总目标——四学习阶段分项目标——四学习范畴学习目标(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在其规定下,要求既注重读、写、听、说基本能力的均衡训练,又要指导学生掌握五种基本认知方法,形成五种基本认识能力。这五种基本认识能力包括思考能力、增进知识能力、学会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传意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常用字词应用的分析问题,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序列问题,认知能力发展层次问题,语文应用需求问题,自学能力训练问题,语文有效应用问题等等。为达到这一些目的,对一些问题作了强调,突出的有下面三个方面:
  1.掌握语文特质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中国语文特质的教师,才可以借助这些特质,去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去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也只有认识中国语文特质的学生,才可以凭借其中的一些特质,去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去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2.增进知识能力,要求有对文化的认识和反思,及反思能力。认为,认识文化并不只限于了解和记忆。要对文化有较深切的认识,就得要有文化的反思。通过观察、理解、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学生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认识,而且也可逐步发展自己的“增进知识能力”。经过思考的文化认识,才会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有利于认识的巩固。还认为文化应包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两部分,否则不但会有碍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理解和表达,而且在语文应用方面,也会与现代生活脱节。因为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不同,外语学习往往视作工具语,母语学习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考虑,既不能忽略语文的交际工具性,又要兼顾其中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以知识为例,知识是语文的养分,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字、词、句、段、语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包括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知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一般语文知识是不够的。
  3.强调以学生为本位的需求,因此特别重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养成和发展。认为有自学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自学习惯,久而久之,他的能力就会衰退;有自学习惯的人,才能保持他自己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的层次。自学习惯,包括查检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专心读书的习惯,思考提问的习惯,发言议论的习惯,摘录笔记的习惯等等。自学能力,包括独立、正确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独立辨析、推敲字、词、段、篇的能力,联想、想象、推理的能力,默读、速读、跳读等的能力,分析各类文体篇章的能力等等4。
  由上看到,香港的语文教学目的也是具有多元性和结构性的,而他们的“学习目标及目标为本评估”的重要特色是为香港中国语文科拟订学习目标,使语文学习规格明细化,这样就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了共同的学习方向和要求,能展示每一学生不断提高的学习能力,亦有评估学习表现的尺度,使他们朝着既定学习方向前进。
  下面我们再看台湾的语文教学目的。台湾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委员会,就台湾现行的语文教学目的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形成了下列研究目标。
  初中国文(语文)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继续由国文学习中,体认中华民族文化,以培养伦理观念、民主风度、科学精神,激发爱国思想。2.指导学生由国文学习中,培养积极创造之思考能力及民胞物与之开阔胸襟。3指导学生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增进听、说及讨论之能力,并养成负责之观念与良好的风度。4.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了我国语文之特质,增进阅读能力与写作技巧。5.指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之课外读物,提高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与能力。6.指导学生明了国字之结构,以正确之执笔姿势及运笔方法,使用毛笔书写楷书与行书,培养欣赏书法之能力,陶冶高尚之情操。高中国文(语文)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由国文学习中,加强伦理道德之观念,民主科学之修养,明辨是非之能力以及爱国淑世之精神。2.指导学生由国文学习中,培养其坚毅恢宏之意志,积极进取之态度及高瞻远瞩之胸襟。3.指导学生由国文学习中,体认传统文化之精华,明了中国文学及学术思想之流变。4.指导学生研读语体作文,提高其阅读、欣赏及写作优秀作品之能力。5.指导学生精读文言文,提高其阅读、欣赏、钻研古籍及写作文言文之能力。6.指导学生由国文学习中,学习语言论辩,表述意见之能力。7.指导学生熟悉常用应用文之格式与作法,以提高正确写作之能力。8.指导学生临摹楷书及行书等碑贴,以增进其鉴赏及书写之能力5。
  台湾教学目的,依其内容,初中分二类,高中分三类,其间相近的两类为:1.“育人”目标,高初中目标1、2属此类。2.“能力培养”目标,初中目标3、4、5、6,高中目标4、5、6、7、8属此类。高中多了一类“知识探求”目标。
  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优美而精深,而古典文学及学术思想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亦是中华民族闻名于世的珍贵遗产,其孕育、形成、发展、演变的情形,受过高中教育的青年应具有简明的认知,故拟订了目标3。
  上述我国大陆、香港、台湾语文教学目的也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他们的相同之处,也就各有侧重。就“道”而言,内地在“道”的内涵上较港台的宽泛,用语概括,注意了语文学科在弘扬人的个性中的功能。在处理文道关系上,内地的表达,不是重道轻文,或重文轻道,也不是文道并重,更不是文道割裂,而是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道”的内涵。台湾把“道”列为教学目的条文之首,似乎有点重“道”。香港把“道”单列,强调“藉着本科的教学”进行,比1978年制订的香港语文课程纲要中的教学目的,在文道关系的处理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众所周知,每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任务,而语文学科的育人正是通过正确处理文道关系来实现的,这是语文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就“文”而言,两岸及香港的教学目的都注意了智能的培养,提法有相同的,有交叉的,也有不一样的。读、写、听、说,三家都提到了。思维能力,也都提到了,只是侧重点和提法不一。内地的包含在智力开发中,台湾的强调培养积极创造之思考能力,香港的则把思维作为语文能力的组成部分提出,而在“学习目标”中又特别强调了认知能力的培养。香港的这种看法颇有科学依据,值得重视。另外,港台基于“根”在中华,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台湾还强调了中国学术思想和书法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提法未离开语文学科特点,值得内地借鉴。
  由上看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语文教学虽有相异之处,但所拟教学目的却都具有多元性的个性特征,即都能从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及本国、本地区实际出发,从文道两方面作出主次分明的多元概括,其目的列举涵盖了语文知识、技能、智能,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包括心理的、社会的不同层面。其中读、写、听、说能力都被列为语文教学的四大主体内容。这是具有世界趋势的一步。过去,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受科举制度影响,仅凭几篇文章决定取舍,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语文教学目的都集中在提高写作能力上,以后又集中在阅读和写作上。
  解放初期,在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曾写上:“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语文课本的作用,在使学生阅读各种文章的范例,并且从阅读中同时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由于条件尚未成熟谁也没执行过,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引起了重视。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在近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这四大主体内容。这是具有时代眼光的。
  目前,世界上对语文教学目的研究,不仅从语言、文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而且还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人才学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讨。一般研究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道德教育、感情熏陶则是语文教学目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他们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感情教育三者的关系,用“首要”“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等词语揭示得很清楚。
  总之,从上面多种语文教学目的的展示比较,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目的的多元性特征,实际上是一种主从多种关系的有机融合。语文教学目的的结构性特征,大陆强于香港,台湾最弱。内地则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还特别注意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共性和个性的研究,以期语文教师能在这一教育思想统领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载《中国青年报》1993年2月27日。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6页。
  3 《中国语文科中一至中五课程纲要》,香港政府印务局印行,第9页。
  4 参见《中国语文教学与“学习目标及目标为本评估”——本港中国语文教学的处境与归趋》,载李学铭
  编《语文与语文内容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教育署1993年。
  5 参见《教育目标研究报告》,(台湾)三民书局1987年10月印行。
  参考文献
  [1] 《语文与语文内容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教育署1993年。
  [2] 《教育目标研究报告》,三民书局1987年10月印行。
    作者:陈菊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武汉4300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52 , Processed in 0.0909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