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3 00: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文”带“言”,“文”“言”并举



文\小虫



一直以来,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热议的一个焦点,在教学中,究竟是侧重于“文”还是侧重于“言”,一时间众说纷纭。注重“文”,考试中我们难免吃亏,而把重点放在“言”上,又会在字字句句的学习中失去文言文的阅读美感,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其实,在考试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一个老师都没有胆量抛弃“言”的理解,而且作为文言文教学,离开了“言”空谈“文”也无疑是空中楼阁。而如果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言”,只想给学生一种应试的手段,恐怕又违背了语文老师的责任。至于先文后言或先言后文,都似乎是不尽恰当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两者融合起来,在“言”的学习中体会“文”,在“文”的理解中掌握“言”。那么怎么融合在一起,这就检验老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艺术的问题了,恐怕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最近,因为机缘,得以聆听上海市特级教师沈红旗老师的几课文言文教学,深受启发,在沈老师激情厚重的课堂上,我们得到的绝不仅仅是“文”的熏陶或“言”的理解,而是这两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水乳交融,让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轻松地学习文言文,在对情感的把握之中掌握了知识,实在是受益匪浅。

一、         诵读是沟通“文”与“言”的桥梁

文言文语言凝练,文气贯通,适合诵读。古人读书大都使用这个方法,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再现了那人声鼎沸的诵读情景。当然我们现在不倡导这种和尚念经的读书方法,一读可以读半天,读到可以溜号儿,我们学生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但是作为语文,没有读的功夫就没有基本的感悟。关键看老师怎么引导学生的读。

在《六国论》的教学中,沈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文章共五段,哪段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在浏览之后很快得出结论——最后一段。

读一读,看看作者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在学生的自我感受阅读和齐读之后,有了这样的体会,“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这句意在激励。“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则意在警告,以此警戒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那么怎样读出这种感情?

激励的语句应读得慢但却昂扬,而警告的含义则要通过慢而悲凉的语气表达出来。

当沈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诵读指导和示范阅读,在师生共同的诵读体验和实践中,文意不言自明。其他段落的学习也是这样,老师或读或问,学生或思或答,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情感的熏陶,更有知识的落实,整个课堂文气弥漫,意兴融融。

通过诵读,可以品味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文脉。正是在这样大量的诵读实践中,培养起文言文的语感。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舍得时间让学生读,很多的问题是在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的。

二、理解是因“文”悟“言”的钥匙

现代语文教学当然不同于私塾的教学,它更需要学生边读边理解边记忆,对于一些重点的文言现象,又非在理解全句全段甚至全篇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准确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在《师说》第二段的教学中,沈老师抓住了三组对比来展开。

首先找到第二段的三组对比。

古圣与今愚、爱子与于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

这三组对比作者用来论述什么观点呢?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者用三组对比阐述六类人对待从师的态度,其结果是怎样的?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在这样的三种结果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作者的感情是越来越激动的。

从哪里表现出这种激动?

“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和“其可怪也欤”。

从这三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批判的对象从“今愚”到“于其身也”再到“士大夫之族”,可以说,批判的矛头所指,范围越来越小,地位却越来越高,力度也越来越强,感情当然越来越激动。

在这过程中,看“其”字的用法,“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表示推测,姑且是不确定。而“吾未见其明也”是也明显的陈述句,表达作者的对他们的态度和做法的否定。到了“其可怪也欤”中,作者是惊讶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怪现象,很明显的一个反问语气。很显然,第二个“其”是个代词,而其他的两个则是副词。

在这样的阅读理解中,本段的重要内容解决了,同时还可以带动本段其他的“其”字的用法的理解,再加上对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的最后一句“吾其还也”中的“其”的婉商语气以及《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祈使语气的复习,“其”这个虚词作为副词的几个义项就全面了。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的重点内容,但虚词只有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孤立地见虚词的用法毫无意义,而在这样的文章的理解中,虚词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文化的解读串起“文”与“言”

文言文不仅包含着作者的情感,还承载着文化,学习文言文当然要讲点文化,这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还以《师说》为例,《师说》一定绕不开一个“师”字,对于这个词语,沈老师又不是把它当做一个词语简单地处理和解释,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的。

师有“经师”和“人师”,那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是什么师呢?

当然是人师。所谓人师,是“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所以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这是作为名词的“师”,那么文中其他的“师”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等等,这些“师”,或用作动词,或词类活用,虽此意丰富,但并不难理解。

这样一来,既使学生准确地掌握了这个词语,同时又由这个词语拓展开去,加强了对老师的含义的理解,对学生的思想的形成也是有好处的。

在此基础上,沈老师又做了一个练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是士大夫之族对从师的态度,很显然,这是一个省略句,如果把成分补充完全应该怎么样?在沈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补充出来:以位卑者为师则足羞,以官盛者为师则近愚。这就是一种文言文的语感了。

黄厚江老师曾说过:语感是文言文“言”的最高层面。语感一旦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就具备了。而这语感又是在这语言的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四、作业是“文”与“言”的落实和补充

讲过的知识如果不落实,还不能算是学生的东西,当然就更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时,作业就显得很重要了。沈老师留作业的方式很独特,我们一般都是在课后留作业,而沈老师的作业留在课前。静心想来,对于文言文教学,这课前留作业的确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在《师说》的教学中,沈老师在第一课时留了这样三个作业:

1、找出你认为文章中最容易错的五个词;

2、找出课文中能做高考试题的五个句子,并圈出考点。

3、为《师说》设计一个板书。

从这作业的布置,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学习与高考是密切相关,同时让学生自己找这样的知识点,既富有弹性,最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对高考考点的敏锐的感知能力。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语言会敏感起来。

第二课时,沈老师留了这样的作业:

1、背诵《师说》;

2、联系《师说》,抄录有关学风问题的困惑30行,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3、整理“师”和“道”两个词语,还有《师说》中的重要语句四个。

现在,很多老师忽略作业这个环节,但我们看,在沈老师的作业中,仍然是扣紧文与言,作业既是课堂内容的复习,又是到课外的迁移,更是一种拓展与升华。这样课内课外的结合,当然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文言文是文章,里面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这样界定文与言:文言文教学中“文”的内涵应是文章、 文学和文化,而“言”则是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由此可见,不论“文”还是“言”都有多重含义,所以不应该是单纯的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

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这过程中,“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所以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应该是流动着文言文的气息,弥漫着作者的情绪,在这过程中,完成词句的学习,最终培养起文言文的语感,形成阅读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16 , Processed in 0.1017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