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秋禾书话》到“秋禾话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4 13: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秋禾书话》到“秋禾话书”
李文蕾

    作为一名普通的阅读爱好者,无意间与书话结缘之后,方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先生(笔名“秋禾”)乃当代书话名家,其文字代表作《秋禾书话》(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10月版)曾在民间网站举办的“最受欢迎的一本书话”排行榜中名列第五位,居于黄裳、姜德明、谷林和王稼句之后。

    “骋怀学海扬帆远,游目书林用力勤”的徐教授是书话创作的高产作家,又是各种书话内容与体式的创新实践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秋禾式”品书随笔作品相继问世,有《雁斋书灯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九月初版),《书房文影》(江苏教育出版社二零零一年七月初版),《开卷余怀》(东南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二年五月初版)等等。在《开卷余怀》序言中,著者云:

    “大抵喜爱博览的开怀少年已渐行渐远,而开卷之余,可与阅历相印证的人生感怀,正愈积愈多。所谓读书,已如庭中望月……”

    从中可窥见徐先生以书香为伴,伏案笔耕的学术之路已发生了改变,遂将读书治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已见雏形!

    在知识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徐教授循着数字化途径反其“道”而行之,将其代表作《秋禾书话》中的“书”与“话”颠倒顺序,变成了2007年6月12日在“百度空间”开辟的书文化学术博客《秋禾话书》(http://hi.baidu.com/nj-xuyan)。自诞生之日起,《秋禾话书》就是名副其实的“书迷天地”与“书香乐园”,已受到越来越多爱书人的青睐,并成为读书人交流感想的集散地;在“图林博客圈”中颇具影响力。单从标题文字上看,从《秋禾书话》到《秋禾话书》仅一字顺序之差;但从思想内涵里看,它们之间究竟有多少异和同,却不是三言两语能道明的。

                        一、且从《秋禾书话》说起……

三十二开本近600页的《秋禾书话》,是作者的第一部读书随笔集,记述着其十年问学的学术年轮。

《秋禾书话》从外而内洋溢着深邃隽永的书卷气和典雅美,让读者品赏愈久,获益愈多。先看书装设计:封扉题字乃现代著名文学史家,书话之父唐韬先生手迹;封面幽雅的“兰石图”乃著名园林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所绘;首扉饰以著者书稿手迹,随后附有蕴涵“秋禾笔墨文化”之地“雁斋印象”及“秋禾所评书与所撰书”的书影;书末配有《中国书话珍藏本》之目录……

由该书目次可知:“本集诸篇,大别之为‘书山零岩’与‘书城札记’”。前一部分主要评介了“港台和大陆出版的文学文化名著的编辑风貌”。文章篇幅不等,或论书的装帧品级,版本异同;或述作家的文化底蕴,逸闻趣事;或委婉指出书中的不足之处,并善意提出改进的方向;间或摘引原书中的斐章警句,总之每篇文章均精致练达,让读者在字里行间的“悦读”中流连忘返,感悟着著者的真知灼见!

书中的后半部分《书城札记》则又是另外一种风采。“前辑10篇,谈及藏书流通,藏家生活,书肆之街,读书之台等……后辑8篇,则系关于《经籍会通》,《书林清话》,《藏书纪事诗》等藏书史著作的学术札记。”文中论述眼光独到,颇有创意,指陈了中国历史藏书事业的功过得失,分析了中国藏书文献史著作的历史价值,从而继承和发展了前辈学人写作书话的范围,读来受益尤深。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3:59:53 | 只看该作者
尾声:“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金圣叹说过:“大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心胸。”从《秋禾书话》到“秋禾话书”,十多年来,徐先生笔耕不辍,颇丰;在其著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神采飞扬的学者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致力于培养“读书种子”的情怀。在这里支撑起他的自信与胆识的,正是为学人所难能可贵的博览群书与创意性思考,尤其是他所宣扬的“大阅读观”!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秋禾话书”中承教受益:因为在这里可温旧书而获新知,逐渐领略“耐心看、细心品、慧心悟”的“深阅读”趣味,并在无形中随作者的文思而动,不枉费其经营书林、倡导书香的苦衷,从而由熏陶而默化,既“读书”又“阅网”,在人生和谐的“大悦读”指引下,最终进修为精神家园一富翁!

(2008年6月7日于合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19:45 , Processed in 0.0828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