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应在含而不露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8 10: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应在含而不露中

                                     孙长江

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但因其篇幅短小,也就极有可能成为高考中与大作文配伍的小作文的一种命题方式。寓言,不同于一般的小故事。故事只要格调高有读趣也就够了,寓言,则不同。用德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莱辛的话说就是:寓言,必须做到“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通过一个特殊的事件,形象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条道德格言的意义。”

寓言难写也不难写。相对于我们的作文,它确有几分难度;但如果同学们始终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高考考的是高中生,而非考作家,那么大可不必惊慌失措。鲁迅先生是很会鼓励青年人的,他说:“倘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惟其小,幼稚,才更有希望。”是的,初学乍练,谁都难免幼稚,但掌握住寓言的基本写法,我们用心去写,让真情从心里流出,还是可打动人心,给人以一定启迪的。

寓言,多半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人们熟知的一些事物间特殊的联系,将某种道德,某个哲理,某种启示,不露声色地暗含于其中,让读者去悟。一般地说,那道理、那哲理、那启示越接近于生活实际、越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心态,对某种时弊的中肯的鞭挞、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善意的褒奖,写出来的寓言质量就越高。

小草和大树,是两种没有人情的植物,但一大一小却构成了一对矛盾;如果让我们同学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写一篇寓言,应该如何构思呢?首先是挖掘。鲁迅先生讲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烂熟于心,然后一挥而就。”如何开掘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理性的分析。想呀,一株小草长在一棵大树下,若把它们想象为一个弱小者和一个强大者,会产生怎样一些情形呢?弱小的草仰望着高大的树,有没有可能产生一种羡慕之情?会不会由羡慕过了头而变为嫉妒?同样,大树俯下身子瞧着那不起眼的小草,有没有可能产生一种爱怜之意?会不会由爱怜之意进而生成一种鼓励小草莫为眼前的小而自卑,进而激励它努力发展自己的美好愿望呢?与此相反,如果把大树想象为一个虽高大,但却傲物的人,那么,面对着小自己百千万倍的小草,它又会如何呢?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样分析下来,再动笔还难吗?

“园子里,一棵高大的树下瑟缩着一株小草。大树枝繁叶茂,整天与蓝天白云交谈;小草形单影只,终日在浓浓的树荫下叹怨。一天,小草终于仰起头来,对大树说:‘我真羡慕你的高大,真的!’”

作过这样的交待之后,只要再来一笔,不就写成了一篇很不错的寓言了吗?“大树停止了与蓝天白云的对话,不无内疚俯下身来对小草说:‘小草呀,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当初的芽与你现在一样!成长是一种快乐,但也充满艰辛。’”

怎么样,有点味道吗?得到了点启发吗?换一种方式再交待,就可能将另外的意味蕴寓于文字中。

“园子里,一株小草与一棵大树并排站着。小草极力地伸展着腰肢,似乎要将自己的身体拔得与大树一样高。大树正在与蓝天白云交谈着,那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对它从未留意过的小草的举动的不屑一顾,连蓝天白云见了都深感诧异,它们想说点什么,但忍住了。”

作了这样的交待之后,只要再来上几笔,那韵味就全变了:“那大树故意舞弄了一下自己庞大的树冠,瓮声瓮气地说道:‘谁在我的脚下干什么呢?噢,是小草!想长得和我一样高吗?快别干这种傻事了!’蓝天白云终于忍不住了,用大树刚刚用过的语调说道:‘树呀,你再高大,不也得扬起头来与我们交谈吗?’”

变没变?当然,我们还可以从更新的角度来推敲,写出更新的立意来。

写寓言,写好寓言,需要对生活的感悟:感悟得新、感悟得准、感悟得深,写出的寓言味道就足,给人的启示就大。

树与风,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对生活的感悟会使你发现,它们中还真有不少文章可做呢!如果把树比做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把风比做生活的磨砺,再去琢磨,就很有意思了。青少年的成长离得开生活的风雨吹打吗?可是又有谁喜欢风吹雨打呢?

“林子里,有一棵小树,望着那些参天的同类,内心里不断地为自己鼓劲,他相信有一天自己也会直冲蓝天。起风了,下雨了,别的树们在风雨中高声唱了起来。而那棵小树呢?他缩紧了身子,躲进了别人的臂弯里,嚷着:‘唱什么唱?这么冷的风,这么冷的雨,有什么好唱的!’”

这样写,是铺垫,铺垫的越足,后边哲理的揭示就越发的自然而然。接下来该点题了,几句话就可到位:“不管他如何嚷,别的树却只是唱。风住了,雨停了。阳光下,小树突然发现,无论自己如何跷起脚跟,踮起脚尖,都无法触摸到身边的那棵树的臂肘。”

换一个角度再揣摩,那还有味。如把那风雨比作生活的挫折、打击、磨难,把那树看成是一个不畏风雨,勇于向生活挑战的青少年,那情境与哲理又变了。

“风肆虐着,仿佛要把小树连根拔起;雨,肆虐着,似乎要把小树冲到山谷里去。风雨中,小树摇着摆着,但它努力地用自己稚嫩的根须紧紧地拥着脚下的大地。看到小树在自己的淫威下不停地摇摆不断地挣扎的苦状,风和雨得意地狂笑起来,不无戏弄地说:‘树呀,我一来,你怎就又摇又摆?’”

这也是铺垫。有了这样的铺垫,可谓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笔,只要一笔,一篇像模像样地寓言就“诞生”了。“小树声音微弱,但听得出来,里面却有着钢铁的味道,他对着风雨说:‘风呀,雨呀,等着吧,总有那么一天,你们会听到我对你们的感激!’”

当然,世上除了小草与大树,除了树与风之外,还有许多可以用来表达某句道德格言、某个道理、某种哲理的事物,关键看我们有没有那种机智劲;将这一切巧妙地而不是直白地,自然而然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寓于形象之中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0:59:30 | 只看该作者
情,动于中而“秀”于外

                                      孙长江

心理描写的手法很多,如客观剖析、内心独白、景物衬托、梦幻手法、动作暗示等。中学生在这方面容易犯的毛病是,只要是动笔写人物在某个特定事件中必然产生的某种心理活动时,多愿采用客观剖析的方法,似乎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心理描写。不否认,客观剖析确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值得指出的是,它决不是唯一的方法;甚至毫不客气地说,无论是写何种样式的作文,手法和技巧的单一都是导致中学生作文干巴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

有一部苏联早期的故事片,叫做《波罗的海的代表》,主人公波列沙耶夫教授接到列宁打来的电话后,内心十分激动。接下来的心理活动,如果让我们同学用文字表达出来,那情形会如何呢?大概除了客观剖析就是客观剖析,剖来析去,结果如何呢?可以想象,枯燥干巴乏味……可是聪明的同学,却会在客观剖析的间隙,巧妙地穿插进几个生动的动作。用这些动作去暗示此时此刻,彼时彼刻的人物的特定心理。如,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

波列沙耶夫教授放下听筒,内心无比激动,他跳了起来,奔到窗前,“啪”地推开窗子,深深地吸了一大口从树林那边涌过来的夜风……

瞧,这一系列的动作将波列沙耶夫教授的内心活动传达得是多么准确而传神!原作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也没有大段冗长沉闷的客观剖析,而是机智地“安排”了在那样的心境之下必然会产生的一系列动作。原作这样写道:波列沙耶夫教授放下听筒,像一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一阵风似的奔入大厅,将大厅里的灯一盏一盏地“啪”、“啪”全都打亮了。大厅里,一片辉煌……

这样讲,也并非是说动作暗示是心理描写中唯一可行的方法,而是说同学们欠缺的正是这。

再如,有这样一则材料,讲的是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地理老师,在一次课上讲到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当他讲到“大黄鱼”、“小黄鱼”时,一个同学突然发问:“老师大黄鱼、小黄鱼有什么区别?”他一时语塞。几十年来,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题目是: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段心理活动。试想,如果一味地采用客观剖析的方法层层剖析这位老师的心理活动,情形会如何呢?同学们也许不难挖掘到这位老师的心理变化的层次;尴尬,紧张,极力掩饰,寻找对策,经过一番心理调整,终于镇定下来。接下来的文字可向着三个方向展开描写,一是搪塞过去,二是“顾左右而言他”,三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应该说,挖掘是准确的,但如果仅靠一些概念的堆砌来解说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绝对不够的,也生动不起来。此刻,就不如在客观剖析的基础上去捕捉一些来自于生活实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老师们在此情此境中惯有的一些动作来逐层地暗示这一切。如,用掰粉笔这一动作来写老师一时的尴尬:“他,手中捏着的粉笔不觉变成了两截。”再如,用扶眼镜的动作来写他极力地在缓解这种内心的紧张:“他的脸微微地红了,眉宇间突地跳了一下,眼镜不由得滑落到已沁出细密汗珠的鼻尖上,他缓缓地抬起手来,轻轻地朝上推着……”再如,用不停地翻教案这个动作来写他的寻找对策的心理……动作是很多的,就看你平时是否留意过,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将这一切“召唤”到自己的笔下了。

写心理活动,也不可不注意文章的格调问题。如上边的例子,如果有哪位同学经过一番精心的刻画、描写,最后的笔触却落到了这位老师迁怒于自己的学生,终于大发雷霆于课堂,也无不可,因为实际生活中也确有这样的老师。但这样写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是落在老师的责任心促使他终于鼓足勇气向自己的学生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为好,因为这样的老师更可敬。

再如,有这样一个命题,某班要举行一次全员讲演,李明同学平时就口齿讷讷,尤其是当众讲话,更是怯懦。讲演开始了,李明排在第三个。在第二个同学的讲演即将结束前,李明坐在座位上紧张极了。题目:将李明此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试想,在我们的描写中,既有剖析,又有独白,更有十分准确而传神的动作暗示穿插于其中,最后却落在李明终因勇气不足而败下阵来,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又有什么价值呢?其实,最后一笔只要往这一扣:他终于站在了讲台上,只说了一句话:“同学们,我今天讲演的题目就是《一个人如何战胜自己的怯懦》”。文章的主题是不是就摆脱了阴暗而变得明亮喜人了?

附录一:笔者曾给学生命过一个练笔题目,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某杂志越来越多地收到中学生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管束”太严厉的信件,反映的问题归纳一下,大致是下列几个方面:不许“交友”,不许给异性同学打电话,不许郊游,不许……请你用300字写一段当你受到父母的“管束”时的心理活动。题目:在那一刻……

下面是笔者的学生写出的两篇佳作。



                                 在那一刻……

……我坐在写字台前,妈妈蹑手蹑脚地走进来,熟练地拿走了我们的“老铁”:球拍、游戏机、磁带、小录音机……随后,丢下一句:“把这些先借小妹玩几天。”她就轻轻带上门,走了出去。我没动、没说话,眼前一片空白,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心里喊着:“妈妈是爱我的!”突然,门,又开了,“对了,这本《红楼梦》我先看几天……记住:学习要专心,要效率,要……”“够了!”我大吼一声,扑到床上,把脸深深地埋在枕头里,我只觉得床在转,一切都在发疯似地旋转:“拿走!把一切都拿走吧……什么‘教材’,什么‘题集’……统统拿走……!”

妈妈拍了拍我的后背,“小玉,咱俩谈谈,起来,来……”我蓦地爬起来,“谈吧,你谈,我听着!”我把身子坐得直直的,双手背后,目视前方,抿紧了嘴唇。

我觉得泪水在眼里转着,心里喊着:“别哭,哭什么,!”此时的妈妈,眉头皱成了疙瘩,她的嘴唇在有节奏的动着,空气中抖动着一串抑扬顿挫的音符……

不知何故,在那一刻,我只觉得她是在练习“经理”的口才与谈生意时的风度……(孙晶玉)



                                   在那一刻

黄昏的路灯拉长我的影子,“影子啊,你和我一样没有自由”,霓虹灯闪烁,却怎么也赶不走脑海里那一幕。

期考总算过去了,陪着丽剪了运动式的发型,配她那身牛仔装很像个“帅哥”。约好了晚饭后到英语角去,我一蹦三跳地跑上了楼。“站住!刚考完,心就野了!”妈妈怎么在家,我心一惊。“一天天就知道疯,不知道想些什么污七八糟的,送你回家的男生是谁?”“我想什么了?刚才是丽!”“什么?还不承认!这日记里是什么?友情?担保就不能发展成爱情?你翅……”“你还我日记!”我带着哭腔喊到,伸手去夺,却被妈一把推开了。“反了你啦!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上英语角?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再敢写这些东西,我打断你的手!……”日记变成纸屑飘飞了。

黄昏的路灯拉长我的影子,细雨落在我的脸上,一滴、两滴,模糊了我的视线.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0:10 | 只看该作者
神,总在一颦一笑中

                                        孙长江

中学生写人物肖像,倾注力量与笔墨作多的往往是人物面部的生理特点。由脸部的形状或长、或圆……写起,之后,开始“安排”眼睛、眉毛、鼻子、嘴。写好人,那眼睛自然大而圆,像湖水,像黑葡萄,再配上长长的睫毛;写坏人,那眼睛必然是小,三角眼。然后写鼻子,写嘴……当然,决不是说描写一个人的肖像时,可以撇开人物面部的生理特征不写,而是说不要顾此失彼忘记了更重要的方面。因为,写肖像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成功的肖像秒总是要为人物的气质、性格,即“神”服务的。神在哪里?神,总在一颦一笑中。

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讲过:“什么叫表情?一般地说,就是情感的形象。”这话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内心里有着怎样的情感,在他的面部准会找到体现、找到反映这种情感的“外在形象”。也就是说,我们从体现在人物面部外在的一颦一笑中,总能找到人物内在的情感依据,而我们的笔一旦准确地描写到了那“一颦一笑”,那么,我们写出来的人物肖像就不再仅仅是眼睛、眉毛、鼻子、嘴等一堆概念的堆积、一堆想生动却很难生动得起来的文字,而是一种性格、一种深蕴了。

同学们都见过街头小贩吧,你看他们为了推销自己的东西,那表情是何等丰富!俗语说“见人面带三分笑”的人中,就包括他们。现在如果让你们写一段有关小贩的肖像,你将抓住什么来表现那“神”呢?读叶圣陶的小说《夜》中有关阿弟的肖像描写,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的。叶老基本上没写那阿弟面部的生理特点,因为那实在无关紧要。那阿弟是个商人,商人唯利是图,在买主面前总有那么几分自觉不自觉的讨好献媚之态,因而久而久之,就有一种东西“凝固”在了他的面部,那就是“情感形象”。叶老正是抓住了这凝固于人物面部的情感形象,才完成了下面一段精彩的肖像描写:“……是四十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眼睛颇细,四周刻着纤细的皱纹,形成永久的笑意……”你看那“永久的笑意”有多传神!你的视线一接触到这几个字眼,眼前不是分明就站着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商人吗?

人,真怪,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小动作”;这“小动作”又往往反映着人的性格。教师,整天接触的都是中学生;讲台,是老师观察学生的最佳位置。笔者发现,有的同学在思考问题时,除凝神屏息外,那手总是下意识地从自己头上扯下一绺头发,在手里捻来捻去,捻着捻着,突然手一撇,抓起桌上的笔,在卷子上飞快地写起来;写着写着,又“卡壳”了,那手又下意识地到头上一摸,扯下来的还是刚才那绺头发……用个比喻,那绺头发就像一架秘密的计算机,一扯一捻,就“文思泉涌”了。我们在写人物肖像时,抓住这样的“小动作”来写,是不是就传“神”了呢?

笔者的班里曾有个女同学,一张娃娃脸,配上齐耳的短发,更显得一派稚气。她好冲动,每当与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她的头就上下摆动,一绺头发就被甩到脑们上。那头发如何回到原来的位置呢?真有趣,她不是像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用手轻轻地掠到而后”,后者“将头猛地一甩”;那“小动作”真太有意思了!每当这时,她总是将下嘴唇噘起,朝上使劲一吹,真神,那头发真就回去了……同学们想,在我们写肖像时,把这有趣的“小动作”融进去,是不是就传神了呢?

去观察吧,观察生活、观察活动在你周围的人。你会发现许多先前你未曾注意的事儿里竟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而这一切对于写作文又是那么重要。比如,有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舔自己的嘴唇,上嘴唇下嘴唇那么一抿,那嘴唇就鲜润了;有的人在与人交谈时,那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方,像生怕自己的眼神一离开对方,就会使他感到自己不恭似的。却也有那样的人,在与人对视时,眼睛总在眨动,当那眨动停止时,你再看,那眼神就变得格外专注,有的人头发梳得很整齐,可是却总有一小绺头发不驯服似的不是滑落到脑们上,就是垂拂在耳朵边,她老是用手去弄那头发;你也许很替她着急,但你错了,那头发之所以如此,是精心设计的,恰恰是这头发、这动作中隐含着的一种东西,形成她的风格,在吸引着你的目光……

生活太奇妙了!人们对这奇妙的生活都有程度不同的经验,当你的笔触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的经验时,人们也就在你的文字里看到了人,看到了生活,看到了美,而当人们的心为这一切所激动起来的时候,你的作文也就成功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0:49 | 只看该作者
境,恰在“万绿丛中一点红”

                                         孙长江

首先必须清楚,环境描写如同其他描写一样,永远不是写作目的。一定的环境描写总要反映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进而为一定的人物性格服务。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反映那背景、烘托那氛围、进而突出那人物的性格呢?

首先,要想反映一定的社会背景,必须要选择那些带有时代特征烙印的物件,进而展开描写。大家学过鲁迅的《祝福》,其中在写到鲁四老爷的书房这个环境时,一读到“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时”,立刻有一种感觉:这是一个发生在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的旧时代中的故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作者选择到了足以反映那个时代背景的特定物件。不信,你将那物件换一下,那时代立刻随之变化:“只见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一部《月朦胧,鸟朦胧》和一本《高中生文言文译注》”,变没变?变了,这也许就是环境描写的技巧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只有一个办法,即运用自己的笔,将选择好的那些带有时代特征的物件。均以由人物性格所决定的特定的存在方式描写出来,说得明白一点,同一种物件在不同性格的人生活着的环境中,它们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在描写中,我们只有抓住这不同,才能将人物性格展现出来。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在他的《奥勃洛摩夫》一书中,用极其精湛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环境描写。奥勃洛摩夫生活在沙俄时代,作为一个既看到了本阶级的没落而又看不道前途的贵族知识分子,他成了一个无心做事且懒于做事的“多余人”的典型形象。冈察洛夫在描写他的居室环境时,不仅选择到了居室中该有的那一切,而且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它们特定的存在方式,因而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四壁上,在画幅的周围,花丝似的挂着一簇簇灰尘蓬蓬的蜘蛛网。镜子呢?照不出东西了,倒可以当记事牌,在尘土上记录什么事帮助记忆。地毯脏污了,一条毛巾忘在沙发上。

不错,书架上放着两三本摊开的书和一张报纸,写字台上摆着一个墨水瓶和几支鹅毛笔。可是摊开的那几页已经发黄了,蒙了灰尘──显而易见,它们给丢在那里很久了。报纸的日期还是去年的,如果把鹅毛笔向墨水瓶里蘸去,说不定就会有一只吓慌了的苍蝇从里面飞冲出来。

读了上面的文字,我们是否已经悟到该如何选择材料及如何去描写这些材料呢?

有这样一个命题:动用三百字左右的文字,写一个积极备考的高三毕业生的书房(或读书、温课、备考的小角落)。我绝对相信,你会想到那角落中会有哪些物件,我也决不怀疑你会想到应该用哪些物件的特定的存在方式的描写去展现人物性格。但人挺有意思,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思维定势的左右。一说书房,便想到书、书架、书桌、卷子、笔筒……这诚然是对的,然而,恰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有时在“和谐中加入点不和谐因素”,正是我们在各种描写类作文中该运用的一种技巧。试想你描写的是一个高三毕业生的书房,那书房中充满了“兵临城下”的火药味,如果一味地这样紧张下去,读者如何受得了?再想,人都有些业余爱好,一个高三毕业生也不会例外,此时此刻,那爱好哪去了?并不是没有了,而是“要想有所得,必须有所舍”。在描写的过程中,你调动一下喜爱音乐的同学的那把六弦琴,抑或喜欢运动的同学的那只小足球,让它们也来为我们的环境描写贡献点氛围,岂非妙事?如在描写了书房中“该”有的一切后,再来上这样一笔:“墙上一把六弦琴已喑哑了许久,琴弦间仿佛在低诉着一个声音:‘等着吧,更美妙的乐音就将重新奏起。’”再如,用重笔写完了书、书桌……之后,在结尾处再来上一笔:“伏在桌边的他,无论是在苦思冥想着什么时,还是挥洒着笔墨写着那令人头疼的作文时,脚下也总是踩着他那只心爱的小足球。”这样一来,是不是画龙点睛,情理、趣味盎然而出了?

尤让人受不了而又偏喜欢承受的就是一个“情”字。如果你笔下的书房是一个家境不好的同学的,你写了那用来当书桌的破木箱,那搁置书籍的是窗台,之后你再来上一笔:“她只能用保持高度的洁净来满足女孩子爱美的天性了。因为在她那来自于家庭的有限条件内,除了洁净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点缀她的生活了……”

怎么样,由不得你眼不湿,这就是“情”的力量。

记得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两句诗:“浓绿万株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环境描写中,如果把某个环境中该有的那一切比作“浓绿万株”的话,那么融于某种氛围中的那看似“不和谐”实则为难得的点缀性的描写,就应该是“一点红”了。“动人”与否不在“多”上,恰在“精”上。

附录:

小小书房

又回到阔别了一天的乐土,书包一下子抛到了床上,软软的我,又被那张倒计时间表,连大气没敢喘,拽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一个书柜占据了我昔日里温馨的天地,但却以狭小的空间换来了我头脑的充实。《少年维特之烦恼》、《红楼梦》、《当代英雄》……都瞪着双渴望的眼睛,期待着我的再次亲赏,可如今却只能裹一身薄灰委屈地躲在角落里。写字台上,“年事”已高的娃娃灯,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它向来是与我并肩战斗的挚友,柔柔的光,照着玻璃板下那张“每日计划表”:一天一篇填空,一小时短文改错,一刻钟古文练习……违者必纠!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每每把我炸得个老老实实。墙上的远视图日渐模糊起来,跳棋盘早已塞得不知去向,只有《高考指南》、《高中生必读》……成了我案头上的亲密伴侣,也已被“关照”得衣冠不整。书柜上的那把六弦琴何时开始飘挂起蛛丝?不知道,但那喑哑了许久的琴弦间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也许在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我敞开那尘封了已久的情怀,再度奏响那不同凡响的乐音。望着“天不会降大任于懦弱之人”的自训,我不由得又拿起了笔……(李雪)

读得出来,这是一篇训练有序有素因而有法的片断性描写。写的是一个高三毕业生温课备考的小角落:“乐土”不再温馨,只因高考在即,“书房”实际上已是战场,不然,何以一进入这方天地,立刻便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小作者靠形象的描写去暗示,去渲染,去扣动读者的心弦。《高考指南》、《高中生必读》……这些考前必读品,照理应爱护备至,然而却“衣冠不整”;不合常理,却恰恰合乎文理。堪称妙笔之处,还得说那把六弦琴,它本不该属于书房,但书房描写中,有了它,却不仅情趣皆出,更让人读到了书房中的小主人情感世界的丰富……

语言不做作,自自然然,够美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1:31 | 只看该作者
美,永在精雕细刻中

                                          孙长江

写记叙文,尤其是写事的记叙文,离不开场面描写。可以这样讲,一篇写事的记叙文的成败,小作者们那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煞费苦心炮制出来的文字中是否能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来,常常不在于小作者们选择了多少材料、写了多少个场面、用了多少优美的词汇,恰恰在于那场面描写的优劣。

那么,什么叫场面描写呢?一句话,指的就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当然包括记叙文)中,由人物在一定的场合里相互发生的关系而构成的生活场景。场面有大有小,大到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成千上万的人在拼杀,成千上万的马在嘶鸣;小则可小到一街一院一屋一室,三五个人或候车、或购物、或对弈、或闲聊、或共赏一轮月、或同评一篇文……但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事件繁杂、人物众多。

要想写好场面,首先必须要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地展开描写。这很重要。

分清主次,讲的就是要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去选择材料,打个比方说,场面描写中的每一个材料就是一个“力”,而场面描写只靠一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的是所有的材料的“合力”;而这些材料的能力又有大有小,分工也不同。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对于那些担任次要工作、且能力相对小一些的材料,我们就不应该“大肆渲染”,而对于那些担任主要工作、且能力相对大一些的材料,我们则应当给予厚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所有的材料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用“集体的力量”去完成一个场面的描写。

又因为在一个场面中,面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总分的关系。一般地说,先总后分再总是一种最佳的结构方式。先总说是一件什么事,然后再从容不迫地分而述之。此刻,又涉及到了详与略的问题。记住,不要搞“平分秋色”,应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那些担任“主要角色”的材料,用尽气力,精雕细刻;对于那些也须“登场”但不够重要的角色,则点到即止。

有这样一个命题: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的世界里。当你穿上新衣步入校园的时候;当你全神贯注倾听老师演讲人生的时候;当你在花园里或野外享受大自然温馨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自己就荡漾在美的长河之中。

请你回顾一下往日的情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集中笔墨,围绕其中一个场面进行描写,突出生活中的美。字数400字左右,自拟题目。

这个题目的中心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生活中的美。至于用哪一个场面来突出这个中心,那自主权全在小作者自己了。说起美,还真不能再说几句。美,是多种多样的,和谐的、不和谐的;华丽的、朴素的;端庄是一种美,有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更是一种美……切不可一提起笔来写美,便想到只有“花”才美,而“小草”则缺乏美。事实上,“不和谐”中的“和谐”,恰恰是发生在中学生中的真切的美。写出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美。

笔者的一个学生选择了材料中所提供的“一场球赛”这个场面。看那文字,真有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大家风范;看那笔法,又多么从容不迫!先总后分再总;写场上,更写场下;写运动员,也写场外观众……虽属片断描写,却写得有头有尾,相对完整,实在是一篇在许多方面都能给我们以启迪的好文章。

校园里,热烈与朝气总是跟着中学生跑。这不,吃过午饭,拥挤的中心又转移到了操场,篮球、排球、羽毛球,此起彼落。排球网两边,正严阵以待,一场自由组合的“国际性”球赛开始了。“国际裁判”一声哨响,球,就开始从这一边飞向那一边,来来往往几下,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场外观众,呐喊助威,敲盆的、击碗的、喊号的、鼓掌的……简直比运动员还累还忙乎。尽管是“国际比赛”,也还是会有失手的;手一偏,球发歪了,于是,旋转的球,就向着热情的观众迎面飞去,弄得措手不及,盆呀碗的,就叮啦当啷掉了一地。于是,场上场下,又掀起一阵笑的热浪。

站在场外观阵助威的我,望着这一切,禁不住心中热浪涌起,暗暗喊道:我爱你,校园,因为你真美!

要想写好场面,写出场面中的美,更要写出那特定场景中的气氛来。气氛本身就是美。气氛,决不来自于文字外小作者的讲解,必须由场面中的细节去昭示、去渲染,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小作者对某一场面中的某些细节的精雕细刻去影响读者、去感染读者,让读者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欣然地接受那融于文字中的情绪。作为小作者的你,首先要“捕捉”到场面中的不同人物面对同一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细小而微妙的活动,继而带着饱满的热忱将它们精雕细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一旦发生必然会产生出来的某种气氛”召唤到你的笔下。

有这样一个命题:

当考卷发下来后,考得不好的同学必然会有着不同的表现。请你用400字左右的文字,写一个由这些表现不同的同学构成的小场面。

在这个命题中,那同一事件就是:面对着自己考得不如意的考卷,而你──小作者所要做的就是把你在生活中曾经经验过的“他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可能发生、必然发生的那些细小而微妙的活动,以及这一切在发生时又必然产生出来的气氛召唤到你的眼前来。

笔者的一个学生写下了下面一个小场面:

笑不出来了!我们这些平时大跳橡皮筋的丫头片子和那几个整天和足球滚到一块的臭小子们。考试卷发下来了,迫不及待地看看分吧,糟,70分的、60分的、不及格的,一个个垂头丧气,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也真有不服气的,重又勇敢地抬起眼皮,仔细地看着卷子。是不是老师分合错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更有抱着一线“绝路逢生”希望的,公然怀疑起老师的卷是不是判错了?结果,大失所望。猛然砸了一下自己的头,算是对自己的惩罚。角落里的那位“橡皮筋大王”已经半天没出大气了,突然使劲擂了一下大腿,痛苦地叫道:“天呐,明明是乘,怎么就知道加呢?”“喂,你上哪去?”同桌的眼圈红了半天了,见他说也不说,站起身就往外走,我忙拦住他,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甭拦我!”他挣了出去,从地上用脚一搓一勾,把足球抱在了怀里,“我找老师去,让他帮我看半个月足球!”

教室里,终于安静下来。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这重又安谧下来的氛围中积聚着、积聚着……

当然,要想写好场面,决不仅止于此。那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机智;但请记住,写生活,写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自己的笔精雕细刻出来,总会有效果的。

附录一:‘98年高考前夕,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特约笔者给考生们写点“叮咛”,于是笔者写下了本文。现一并附上。

“场面描写”应抓住些什么?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场面描写,那就是由人物在特定的场合里相互间发生的关系而构成的生活场景。一般地说,高考如果考到场面描写,也一定是小场面。但不管怎么说,场面描写有一个共性:事件繁杂,人物众多。因而在结构的把握上就不能不讲究一番了。

记住:结构上作到“总──分──总”是会给你的作文带来许多好处的。一是这种结构方式可使你那虽为片断描写的作文写出来时相对完整,有头有尾,耐读,耐读的作文分数自然少不了。二是考场气氛紧张,把握住了这种结构就可做到心中有底,不慌不乱,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总写,用一个描写句,交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若能一下子就把你惟一的读者──考官带进某种境界或氛围,那就更好了。分写,用几个描写句,将你设定好的几个不同的人物面对着同一件事所做出的不同的反映、表现、行为、语言描写出来,写得越有生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满象那么回事”越好。然后再总写一句作结。应该说,这样去构思就可以做到不仅临场不惊也不乱,而且回迅速地达到一种境界:镇定而从容,许多先前未曾想过的情、理、趣,此刻俱奔来笔底。

尤其该多说几句的是,分写的时候心中要反复想着八个字: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你设定的某个人物,以及他在某事发生时的“表现”。“点”不宜过多,二三百字的小作文,以二三个“点”为佳;即便是很大的场面,也从未有一个作家会去得不偿失地追求面面俱到,总是用“点”来带“面”的。几个描写“点”各代表一种意见、一种类型、一种反映、一种在某事发生时必将产生的做法。这样,几个“点”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一个“面”,一个生活的层面,一个表面上看只有几个人在活动,实质上是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的场面了。

在此基础上,更要学会“呼风唤雨”。利用材料为我们提供的一切“有效信息”为场面描写中的气氛服务。人物高兴了,用“小溪的水流得更欢快了”来衬一下;人物沮丧了,用“天边飘来的云,仿佛也带着老大心思似的”来烘托一下;事件太繁杂了,心绪太烦乱了,此刻若用“天上下起毛毛雨,一点一滴也关情”来点染一下;文章要做结了,用“窗外的那株迎春花,开得更火爆了”来暗示点什么……总之,风雨无情人有情,为了我们文章中的气氛,就让那“风”呀“雨”呀的做点不大不小的“牺牲”吧。

附录二:下面是笔者的学生练笔写作场面时的一篇佳作及笔者的评语。本文曾发表在哈尔滨的《广播电视周报》上。

考试失败后

发卷了,难兄难妹们提了提忐忑的心,努力地调整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阿迪是个快乐且洒脱的女孩。她把卷子往桌上一扔,“怎么样,我早说过我不行吗!”她直着嗓子怏怏地说着,说完一屁股坐了下来,不知在想什么。丽把卷子传给了蓉,蓉使劲地盯着丽,想从她的眼里看出点什么;丽却木然地走开了。蓉偷偷瞟了瞟那红的数字,心里一沉,嘴抿了下,可小鼻子却不由得抽动起来:“这算什么……”璐一声不吭,她把卷子打开,趴在桌上改那些空着的空儿,笔尖在纸上沙沙地跑着,这时,阿迪微笑着走过来对蓉说:“我给你唱支歌吧!《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蓉抬起没有神采的眼睛,瞪着迪。忽然,两颗大大的泪滴从迪那硬挤出来要安慰一下蓉的笑脸上滚落了下来,蓉的那句已到唇边的话“唱,再唱该回家了”,一拐弯,变成了:“冬天来了,春天还远?”朦朦泪眼中,她发现迪咬了咬嘴唇,走开了。

一方教室,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只听见所有的笔在纸上沉重地快乐地奔跑着“唰唰”声……(刘美蓉)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2:38 | 只看该作者
  文,生于想象而录于笔端

                                     孙长江

想象,在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想象的丰富与否,决定着一篇作文的成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讲过这样一个意思,作家的最大的本领就是善于通过想象把一切不在眼前的东西迅速地召唤到自己的笔下。这就是说,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面前只有一张白纸,而我们脑中却不能一片空白,那里应该活跃应该翻腾应该燃烧,而且必须迅速地在那活跃燃烧翻腾中理出个头绪来,之后在眼前映显出画面。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讲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为情而造文。”意思是说人为什么要写文章呢?因为心中有了一种冲动,一种不吐不快的情,于是为文。而同学们作文的情形却相反,套用一下刘勰的话,应该是“为文而造情”,因而想使自己的心活跃燃烧翻腾起来,对于中学生来讲,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自我激励,面对着同一个陌生的命题,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审视一番,用情理之锤去不断地敲击自己心中那根看不见的心弦。直到自己激动起来,有了一种倾吐欲时,然后动笔用自己最满意的形式将它表现出来,准是一篇好文章。

大家都下过棋,或至少都见过下棋的。路灯下,一老一小下得正欢,小的竟然把老的将住了,并且不时用一些棋外用语刺激这老者,老的真的要动怒了,这时,就听到冥冥之中有人说了一句话:“请把车往前推一下。”于是,老者把“车”朝前推了一步。奇迹发生了,绝处逢生,转败为胜,回头找人,没有……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幕,让我们想象吧,究竟是谁给了他这样的指引?你可以这样想,那声音本来就不存在,是老者的心声……但有人却想得很巧,也很深,并且写出来之后让人一读就激动不已,不由得领悟到点什么。老者回头找人,没有;不远处,有一个清洁工正在对一个推自行车的人说话:“请把车往前推一下……”怎么样?这就是想象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命题,材料如下:一个路人来到某建筑工地,遇到了三个泥水匠,他问他们在干什么?泥水匠甲说:“我在砌墙。”泥水匠乙说:“我在挣钱养家糊口。”泥水匠丙说:“我在建筑一座最美的大厦。”

十年后,泥水匠甲乙仍是泥水匠,而丙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师。

命题是:十年后,那个路人又来到了这个工地,又遇上了甲、乙、丙三位。请同学们用300字写下他们的对话。

想象吧,用情与理的重锤去敲击自己的心弦吧!因为一般的处理,读者不会怦然心动,让人激动不起来的作文,怎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呢?必须巧,必须俏。想呀,十年前,那路人何以要到建筑工地去?一定闲得荒。为什么“闲”,这里很有琢磨头。你要往双休日上想,那,浅了,而且后面的对话描写一定淡而无味。如果把他想成是一个遭遇到某种不幸而心灰意懒的人,干脆点,是一个高考落榜心绪全无已然想破罐破摔的人,那情形可就不一样了。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与几个工人闲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象。后面的对话描写才可能充满深意。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写的是十年后的对话。十年,不短的岁月呀!人,都在变,那个你想象出来的高考落榜生也在变。他为什么变呢?这时,你的思路只要稍稍活跃燃烧翻腾那么一点,那就“俏”了,妙不可言了。你完全可以想象,正是十年前泥水匠丙似乎是在说大话实则是对未来充满着信心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启发了他,使他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经过奋斗于是才有了变化的。往哪变?还是得靠想象。你得往十年后他又与他们巧遇的理由上去想象。这时,你把他想象成一个经过十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记者,三百六十行他均做过采访,而且即将推出一部“故乡群英谱”的书,其中只差建筑工业了,于是……如何?如果说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描写,获得了成功,那也只能说,想象太重要了。

还记得高考已经考过的那个“圆”吗?那是篇纯想象作文,如何去想象?得从自己的生活积累的库房里去挖掘,用情与理的重锤去敲击自己心中那根隐隐的心弦,在这种自我激励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画面清晰,使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奔到自己的笔端。不是有人把那“圆”想象成了一个花环,它就摆在母亲的坟头上,于是,写了辛劳一生的可敬可爱的母亲的形象吗?令人读来下泪。不是也有人把它想象成一枚一分硬币,静静地躺在马路上,于是,揭露了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令人读来震惊。更有人把它想象成一口荒井的井口,祖祖辈辈饮用的井何以荒了?因为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这样的文字,心中怎能不涌起一种沧桑巨变的情潮呢?

想象,太重要了,任何优秀的文字,无不是优美的想象下的产物。

如果给你这样一个命题,让你用300字写一个“思考者”的形象,你该如何去想象呢?千万别一般地处理,再也没有比随便地想想随便地写写更有害的东西了,你一味地去写他眉头紧皱、眉间凝成了一个“川”字;他已经三天三夜未合眼了……没用,因为不动人。记得有一部电影,写一个音乐家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场面,对我们的想象力的开发不无启迪。一个旋律在音乐家的胸中荡漾着。许久了,他都被那燃烧着的激情折磨着了,他坐卧不宁,不知怎的,他走进了一家餐馆,要了一大桌子菜,可是他不吃,也不喝,坐在那。忽然,他用笔在台布上写开了。终于写完了,他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揭起台布,就往外奔,老板来了,喊住了他,这时,他才醒过来,用手指着地上的那一堆摔碎的东西对老板说:“得付多少钱?”付完了款,他又指着手中扯着的台布问价……直到这一切完成了,只见他双手扯着台布,奔到了街上,嘴里吹着的就是他写在台布上的那支曲子……

想象,是一把锤子,它能从你的心里敲击出最美的音乐:想象,是一把剪刀,它能把一切不必要的累赘物剪除,只留下最精辟的思想最纯美的情感;想象,更是一片辽阔的原野,只有那些善于思索的人,才能在那片原野上任自己思想的骏马纵横驰骋。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5:07 | 只看该作者
  记人散文

                                      孙长江

【知识卡片】

追本溯源,司马迁是记人散文的开山老祖,他在《史记》中创立的“史传文”当为记人散文之滥觞。记人散文在选材与构思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写一件事表现一个人;写几件事表现一个人;写一件事表现若干人等。

【文本呈现】

                            我最喜欢的一位语文老师

                                    裴蕾

不知为什么,想起他的时候,总是伴着那支歌:“无花果,果无花,满园的灿烂开发,只见果实不见花……”也许是因为他对我的影响太深太深,也许是一因为他给我们的欢乐太多太多……一株无花果,一株果无花,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几年前,当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的心里并没有预备接受他。“哼,男的,行吗?”再瞧那肖像,活像地下工作者,“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同学们,”他站定了,开始了他的“首场演出”:“我们第一讲的题目就叫‘浓茶香烟及语言’。”“冒鲜儿!”对此,我不以为然,哪个老师的第一堂课不冒几口鲜气!可是不久,确切地说,是几分钟之后,我已经被他吸引了。我从老师的角度开始了分析,分析他,分析我自己。“同学们,知道老师评作文卷时的辛苦吗?”他换了个角度,用他那磁性很强的标准普通话说道:“累极了!但浓茶、香烟会会解除他的疲劳的。可是,评卷点外,站着扛大杆枪的保安,你送得进那杯碧螺春,那支大中华吗?”我们疑惑了。此刻,他道出了全部的天机:“能的!那就是语言,改变语言结构。比如……”天那,信不信呢?我开始试了,奇迹也由此发生了,我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终于有一天,他似乎不经意地就解开了谜底,他说:“古罗马哲学家朗加纳斯曾讲过:‘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他还讲过:‘卓越的语言永远属于卓越的心灵。’要想使自己真正达到‘一支笔在手,敢和孙吴兵斗’的写作高境界必须要从思想方法上下功夫,但换个角度,平时我们作文如果总能在辞章方面下点功夫,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日趋缜密与活泼的……”服了,我们全体服了。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他不但是个有着渊博知识和丰富语汇的老师,而且我敢说,他还是个有着高明演技的演员。他简直不是在讲课,而是在“演”课。他忽而成了在荷塘边踱步的朱自清,那份寂寞,连讲台都被他的情绪感染得仿佛变成了真的荷塘:忽而用手将后背的衣服拈起,把一个‘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的司马迁的形象,送入到我们的眼中;他的眼睛凝视着窗外,刚刚还是那般温和的目光,此刻,发出来的愤怒火焰分明已刺破寒窗;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因“出离愤怒”而无话可说的鲁迅先生……我们的课堂气氛,始终是和谐的,不,准确地说是快乐的。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他讲课,更用他的一言一行给我们“讲”着人生。他不仅是我们学问上的老师,更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他聪明,但又是愚笨的。聪明的他总能从“无疑处生疑继而又轻松地释疑”,愚笨的他却不会也不肯到“上面”有意无意将自己所做的那一切已经超负荷的工作“晒一晒”;愚笨的他更想不到也做不到在年啊节呀的时候到“上面”去活动活动……他自得其乐地住在他的那该诅咒的陋室里;当我们十分不平地问他:“老师,特级教师真的就与您无缘吗?”此刻,他竟然会摇摇头给我们背了一段尽管我们并不能懂得其中的全部要义,但却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到整颗心像是在圣水中洗过一般和高尚又接近了一步,他说:“争功名,何年是彻?乱纷纷蜂酿蜜,密匝匝蚁牌兵,闹攘攘蝇争血……”说完,如一个大孩子似地傻呵呵笑着,笑得那么一无挂碍。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文笔探究】

好文章读起来就应该有“如饮醇醪”之感,“不觉自醉”之慨的吧?醇醪,不辣口,不上头,就容易多喝,浑然不觉中“醉卧芳草”,“犹赏春花秋月”;《我最喜欢的一位语文老师》就该是这样一杯“醇醪”!

开头,睹物思人;物者,歌也。歌,多了,作者单选《无花果》一曲,似乎很是随意,其实却别有寄托。正所谓“人”未出,先见其风骨。风骨者,三尺讲台,呕心沥血,硕果累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亦受之无愧,当仁不让,然“难遇”之“人师”,“朝朝暮暮,心血恰似江海倾“,视荣利竟如草芥也,可歌可诵!

写散文,最讲究者莫过于线索。时间,可以将笔下所记之人一生中最耀眼的一瞬又一瞬,串联为一个整体;空间,亦可以将所记之人一世里最辉煌的一瞬又一瞬,集合为一个整体;甚至行踪,甚至某个“实物”都可以拿来作为线索的。本文作者选用的却是“一句话”,每记完一事,或叙完一段,欲歌欲赞时,就一句话,“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既扣合了题旨,更升华了人物术业之精、襟抱之阔的追求高境界。

“抑扬”,真是一种好笔法!前人云:“飞者翼伏,文者易朴。”鸟之将飞,翅翼总是要先收拢一下;文之将灿,作者也总是以素朴为先;本文作者,此笔法的运用可谓娴熟之至。文章第二段一开篇,老师一“出场”,作者先不轻不重地“抑”了一下,“我的心里并没有预备接受他”,可后来,却被“征服”了,作者笔下人物的人格魅力是不是比一上来就写他“知识渊博”、“深入浅出”、“教学有方”得到更为有力的凸显呢?“他聪明,但又是愚笨的”,聪明,是褒;愚笨,为贬。文章却正是在这“明贬实褒”的几个回合里,更提升了人物“蔑俗”、“清高”,甚至是崇高的人品!

我醉了,因为我饮了一杯“醇醪”。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6:01 | 只看该作者
叙事散文
【知识卡片】
顾名思义,叙事散文当以叙述事件为主,雄奇一座山,脉脉一条水,蓊郁一棵树;甚至墙角默默开着的一朵小花,笼中关着的一只小鸟,树上落下来的一枚红叶;一次春游,一场辩论,一条小街……无不是叙事散文写作的对象。“言在此,而意在彼”是这类散文的最大特点。小花、小鸟、红叶,春游、辩论、小街……引子也,于中获得的启发,产生的联想,突发的感悟才是作者着力泼墨处。
【文本呈现】

                          家有无花果(有改动)

                                  文韵

看到朋友家有棵无花果,不禁艳羡不已,赞不绝口。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前年刚刚开春,就忍疼割爱将分蘖出的惟有一棵给我送来。

家中花姐妹,看到心中“王子”的到来,个个花团锦簇,喜笑颜开,“走”出房门,假借微风,招手致意,点头示爱。

无花果自从落户到我家,我就像对待婴儿般疼爱有加,浇水、培土、施肥,天天宠着它,时时挂着它,然而,或许是离开母亲后的伤心,或许是新到一地水土不服,或许是准备新装给我个惊喜,千呼万唤声中,它的嫩芽却一连几天毫无动静。

漫漫的十天等待,不甘寂寞的嫩芽苞总算羞羞达达来到我的面前,枝头上俏立的它,远看像个待放的花蕾,近看像棵白绿相间的玉石卷心白菜,这时的我就像回到孩童时代,目不转睛,蹑手蹑脚,生怕一点点不经意,吓它个悄然离开。以后几天,适应了环境的嫩芽再也没有羞涩,层层叠叠,向着四周,渐渐演绎成好像蒙了一层烟霭般的深绿,托起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转眼夏天到,夏天骄阳似火,无花果不屈不挠,与太阳争强斗胜,拒绝一丝一缕的阳光到自己家光临,以博大的胸怀非凡的气质为平时争奇斗艳的花姐妹带来了凉爽和舒适,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又为花姐妹挡风遮雨,惟恐她们遭受一点点伤害。

细数花开花落,静看春去春回,又是一年春来早,千花万花争艳开。无花果还是以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营造自我,要结果了;花是树的情采,更是树用来炫耀的资本,但无花果却把自己的花蕾深深隐藏起来,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谜。当我们再看到它的时候,它已是硕果累累。青色的果实,由小到大,颜色也由青色到紫红色。金秋十月,果子熟了,把他送到嘴里,红红黄黄的汁液,甜在嘴里,香在心里。

无花果食,助消化,润肺止咳、清热润肠,根叶能消肿、解毒、止泻。邻居家小孩有个拉肚子、发热什么的,我总给他送去几个。送去了小意思,得到了大褒扬。

冬天未到,花姐妹却已经躲到温室里不敢再露面,惟有无花果仍不弃不离,屹立原地,虽脱去了原有的绿装,但仍像威武的战士随时准备着与冰雪抗争,与寒风拼搏,迎接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不炫耀,不张扬,无需用俏丽之花取悦于人,博人喝彩;它只是静静地丰富内涵,默默地创造价值”。有人给无花果这样的评价实在恰当不过。

我喜欢无花果,我喜欢无花果的风格。

【文笔探究】

无花果,见过,吃过;也曾经生硬地赋予了它没有新意与深意的品格……直到读到了这篇并非出自名家之手的《家有无花果》之后,私下里曾惭怍了一瞬。“一篇典型的叙事散文!与高中生的文思相近!”我在心里赞叹道。

开头,“闲话入题”,不瘟不火,寥寥数语,便和盘托出自己对无花果的喜爱之情和朋友的善解人意,“忍痛割爱”,一个熟语,至少“告诉”了读者:这无花果来之实属不易,当爱惜有加!于是后文的“浇水”、“培土”、“施肥”等一系列“疼爱之举”有了缘由,于是期待,期待它“嫩芽”绽开,当然,也期待着它开花,它结果,所有的这一切也都有了根基……然而最终看到的只是果实累累,却没有看到无花果的“花”;于是突发的感悟自然而然跃出脑际——一个由实到虚,由“家有无花果”到“心有戚戚然”的心灵洗礼就这样完成了。

对比,在散文的写作中是一种永不褪色的笔法!本文作者虽不能被列为散文大家,但对此却是谙熟的。无花果才“进”家门,作者便用家里的那些被人格化了的“花姐妹”,春天里,花团锦簇,在春风里招摇,与无花果的无声无臭对比了一下,就一下,读者不由得就产生了对那些“花姐妹”近乎残酷的轻佻举动的憎厌之情,从而更突出了无花果耐得寂寞绝不张扬炫耀的品性;继而,作者又将“冬天未到”,“便躲到温室”里的“花姐妹”与“不弃不离,屹立原地”的无花果进行了一次对比,我们的耳畔仿佛都听得到无花果那骄傲与自豪高亢的高歌“历尽风雨,痴心不改”……对比,就是这样,不露声色,便将爱憎之情宣泄得如此分明。(孙长江)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6:54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
                                          孙长江

为自己的考场作文拟一个漂亮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就如同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笑眯眯地望着评卷老师,让他快乐,让他轻松。

有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用文章中自己最得意的一句话,作为题目。

笔者平时也老是禁不住动动笔墨,写写这,写写那。在阿坝州,有一个叫卓玛的女孩上了我们的旅游大巴,给我们唱歌,给我们留下了很深也美好的印象。回来后,我就一直想写点东西。可是由于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就耽搁了。去年的此刻,那里发生了8级地震,不知为什么,我是心里老是在惦记着她——卓玛,于是我完成了我夙愿,在那篇散文结尾处这样写道:

有人对我说,5·12,地裂了,这么大的事,你写什么东西了吗?我只能摇一摇头,每摇一次,都摇出一串酸楚无奈的泪来。

我是在为谁流泪?在汶川我是没有任何亲人的,甚至没有一个朋友被压在瓦砾堆中……但我的泪,就是止不住。莫非我是在为你——卓玛,一个萍水相逢,只匆匆复匆匆见了一面的藏族小姑娘吗?想想,应该是,看着电视上几乎被恶魔般的天灾毁灭掉了的阿坝州,被毁坏到了已经不成样子了的茂县,被摧毁到了已经不复存在了的北川……所有的巴蜀大地上给了我——一个发誓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千万种风情,写百态人生”的人,以快乐,以满足,以风情,以知识,以……啊,知道吗——卓玛,你,和你生活在其中的那块大地,给了我多大的一个惊喜,又给了我多少弥足珍贵的收获吗?

可现在,美丽、开朗、大方,能一嗓子把山唱绿了,把水唱蓝了,把我的心唱醉了,把阿坝州的所有藏民们对我们的情谊倾泻了个净尽的卓玛,你好吗?

于是,我就把结尾中的话,稍加概括,就给那篇散文起了个名字叫“卓玛,现在,你好吗”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写一个看图作文,漫画的内容是中国象棋中的一个小“卒”,在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都是木头做的,凭什么我就只能做一个小卒,凭什么我就只能一步一步的走,凭什么我就不能后退……”

拿破仑曾经讲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诚然是对的,但我和我的那些学生们总是有一些很新奇的发现的,一个学生就将这句名言窜改成了“当不好士兵的小卒也永远当不上将军。”

在结尾处,那个同学这样写道:

安心地做你的小卒吧!从一步一步地移动开始,去圆你那拿云耕天的梦!用你那一往无前永无退路的脚步,走出一片人生的霞光吧!

于是,这最后的一句话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题目:《走出一片霞光》。

至此我还真想再多叨咕几句。“走出一片霞光”,这是一种被我和我的学生们称做“超常搭配”的写法。

比如“多少次风风雨雨,多少个日日夜夜,枝头上终于结出了一个稚嫩的希望”。(结出的应该是“苹果”、“鸭梨”。)

   再比如,“在漫漫人生路上,我愿用一颗不羁的心,采撷足够多的霞光,去造就一个朝晖四射的晨”。(采撷的应该是“茄子、辣椒、菇茑”。)

   再如:“妈妈抬手,拍去我一身的狼狈”(拍去的应该是“灰尘”)



2.化用前人的名句、诗句。

老话说“人不能白来世上走一遭。”挺好的了,可是如果你有足够的积累,换上一句:“人生不得行心志,虽寿百年犹夭也。”

我们老是说“困难吓不倒我们”,多俗气啊,若用一句古语“不向人间浪敛眉”,评卷老师看到这一题目,就会感到你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学生,对你作文他就绝不敢怠慢了。

现在我们也总愿意说“人应该淡对名利”,写文章,你就起一个题目叫“淡对人生”,是远不如运用一下明朝的洪应名在《菜根谭》一书的名句“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

我曾经将自己的一篇写给学生们看的文章,内容大致是希望同学们保持一种“征战的情绪”,于是就选用了刘禹锡的两句诗,命题为《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是不是比“永葆征战的情绪”要漂亮多了。

写不要惧怕艰难困苦这样一类立意时,你就用苏轼在他的《东坡》一诗中名句,“莫嫌荦确坡头路”作为题目,是不是很“打眼”?

写一个人只有甘于平淡安于寂寞才能获得辉煌时,你就把《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赞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浓缩概括为“一箪食·一瓢饮·一辉煌”,作为文章的题目,是不是有如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在对着评卷老师扑扇着呢?

写一个人必须要站稳脚跟,你就把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一句名言“拿来”,“风狂雨急立得定”一个字不用改,就足使老师眼前一亮,仿佛终于熬过了难熬的严冬,蓦然看见了春天里的第一抹翠绿。

李清照的爸爸李格非,曾经把《礼记》中的“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论语》中“富润物,德润身”,稍加改动,组成了一副千古名联“居无求安食求饱,富不润屋德润身”,以此来激励自己。当我们一旦和“修养自己的品德”这样的话题“遭遇”了,开笔就在稿纸上信心十足地写上“富不润屋德润身”,你知道,在看了太多的苍白太多的乏味之际,这样的题目会在老师的心中掀起怎样的情感大潮吗?告诉你吧,用龚自珍《西郊落花歌》的句子来形容,那叫“如钱塘潮夜澎湃”啊!

笔者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冷眼人”(其实他们的心是“最烫人”的)明清两代的作家的小品文了。在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当笔者读到“竹密何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时,知道吗,当我初次读到它们的时候,我心潮究竟昂奋多久;我恨不能马上冲进教室,对我的学生们讲:改几个字,“竹密何妨湍过;山高难碍鹰飞”,然后就用其中的一句来给我们写的“没有什么能阻挡住我们的豪情万丈”的立意的文章起名,世上还有比这更快意的事吗?

太多了!写把根留住,就选用“未淡者美酒三杯”;写激励永远是一种力量,就选用“岭峻壮人心”;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选用“青山正补墙头缺”;写时间就像白驹过隙,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就选用“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写君子爱财,但取之有道,绝不贪腐,就选用“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写……

读好书,多读书,你自然就会如辛弃疾说的那样“沙场秋点兵”,谁叫谁到,叫谁谁到,信手拈来,妙笔生花!

3.主谓倒装一下,有时也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有一年高考,考题给定的是这样一个材料:“某杂志社搞了一次无记名投票。问的是当别人遇到麻烦事时,你会怎么办?结果,回答‘悄悄走开’的人占绝大多数。”命题者要求考生针对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考场上就挥洒开来,写下了下面的文章:



某杂志社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而当问到“如果遇到别人碰到麻烦时你会怎样?”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也不少。这份调查充分暴露了在当代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呼唤爱心,渴望帮助,但却吝啬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关心。

古语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要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奉献,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帮助。只是一味要求别人的爱心却拒绝付出自己的爱心必将被社会淘汰。而我们青少年正是祖国的未来跨世纪的新人,对于这个问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自己在遇到困难是,渴望帮助,渴望雪中送炭,以解自己燃眉之急,这是人之常理。那么换一个角度,当别人遇到麻烦时,不也是同样焦急、渴望吗?为什么我们不能伸出手去帮他一把,而悄悄走开呢?试想,他人遇到了麻烦,我们走开了,他必定在解决麻烦的路上多走一些路;集体遇到了麻烦,我们“走开”了,那必定会让集体利益受到一定损失;假如,国家遇到麻烦了,我们也“走开”了,那么国家安危民族前途将被毁掉,历史上曾有多少在民族危难时“走开”的人,是他们使中华遭受更多的灾难,这教训还不大吗?

社会需要爱心,人类需要帮助,也许只是小小的一根木桩,就可救活一个逆水的人,也许只是薄薄的一张毯子,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一只温暖的手,就可以唤回失望者的希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别走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一人叫人,二人为从,三人成众,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众志成城吗?

别走开,社会需要你!

事后,她对我讲,文章写完,该起题目了,她先在草稿纸上写道“社会需要你,别走开”;刚要往事先已经留出来的题目处写了,猛然想起我在作文课上讲的“调整一下,你会到你把春天留住了!”于是她调整了一下,将自己的题目拟为“别走开,社会需要你”。当年这篇文章不仅成为了上海的高考优秀作文,而且刊登在了上海《新民晚报》上。

我还曾给我的学生们命过一个作文题,材料如下:

浙江省唯一的脑外科博士郭品正,在工作期间有两个课题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他却因为反对拿高额回扣,所以决不给患者滥用药;于是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最差,并且在后来的所谓“优化组合”中,被迫离开了他钟爱的医院;以后,其他医院想用他,却因为听说他不会做人而最终放弃。再后来,美国加州大学脑科中心到上海来面试,以优厚的待遇聘用了他……郭品正博士就这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祖国。

对于郭品正博士的离岗,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死性”,有人说他真的是不会做人,还有人说他太书生气;也有人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以“利诱与做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也许是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总时不时地会脱口而出些连自己都不知在哪读过的名言,诸如“放开眼孔观书,抖起脊梁立行”、“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挥毫列锦绣,落纸如烟霞”、“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于是我的学生们就开始了坚苦而愉快的积累,于是就不管在什么场合“遭遇”到什么样的命题,都能够“放胆文章拼命酒”“ 文当妙处风行水”,我的一个学生又挥洒开了她的积蕴:

当面对跳跃着的火焰,飞蛾没有经得住温暖与光明的诱惑,扑了进去,葬送了一生。当面对可口的诱饵,小鱼没有经得住美食的诱惑。一口咬上去,便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食。人啊,不应学飞蛾扑火,小鱼上钩,那样只会自取灭亡,而是要坚守住那一颗正义果敢的心,掌握自己航行的方向,坚持自己来时的目标,最后到达理想的彼岸。

做人,就要做到金钱面前不拜金,利诱面前不动心!可是你说,这很难。你说汪精卫卖国求荣,建立汪伪政权,他没有抵得住敌人的利诱;你说牛顿晚年停滞了继续前进的脚步,他没有抵得住权力的利诱;你说那位人大常委,收受贿赂,纸醉金迷,他没有抵得住金钱的利诱;你说商纣王暴虐无道,残害百姓,挖虿盆,制炮烙,他没有抵得住美女的利诱……你说他们都是有才能的人,却都没有抵得住利诱而堕落了。但是你忘了,他们不也都遭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吗!一个遭到人民的唾弃,一个不再进步,一个被“双归”,一个丧权国辱!

所以我要说,抵住诱惑,我能!其实它需要的,仅仅是一个人的坚强!坚强,不仅是在遭遇挫折时的坚韧,更是在你已经成功了却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有多少人不是倒在失败的门口,而是倒在成功的门槛后,因为那门后有太多太多的诱惑,而他们没有抵得住!但是有人能做到。袁隆平不是做到了么?他面对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没有自满,而是继续潜心实践。刘翔不是做到了么?在胜利的诱惑下没有自喜,仍继续训练,为北京奥运再创辉煌不懈努力!郭品正不是做到了么?在金钱的利诱下,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为人准则,不因别人说他“死性”就让自己“活性”起来。比尔·盖茨不也做到了么?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世界首富就大肆挥霍,而是保持那一份节俭,并不断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做人啊,难!做一个正直充满着浩然正气的人,更难!但我们要在利诱面前“死性”一点。只有你坚持住了最初的梦想,真正做到利诱面前不动心,就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要学那飞蛾,不要学那小鱼,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否则会让我们的一生作代价!

让我们都来向这个充满着诱惑的世界发出这样的宣言吧:抵住诱惑,我能!

    文章中,有一句话应该是她最为“得意”的,“抵御诱惑,我能”,于是她就把这句话镶嵌在题目处;发现了吗,她说的可不是“我能,抵御诱惑”,因为她知道倒装之后意味着的是春之回归,是“燕子衔绿翔,柳梢现鹅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1:08:34 | 只看该作者
    对比,永不“褪色”的手法
                               孙长江

对比——与小作者们久违了的对比,永远是最好的写作手法!

大与小,只有在“比”中才见分晓;高与低,也只要在对比中才分伯仲。想写“高大”吗?那么,“找”一个“渺小”的人与他对比,比照之下,高尚者的心灵自会光芒四射,渺小者的心灵自现苍白。想写“虚伪”吗?那么,“觅”一个真诚的人与他对比,虚伪者心灵中的肮脏与龌龊,卑鄙与丑陋自会暴露无遗,真诚者心灵中的美好与明亮,宽广与博大也自会光焰无比。想要表现凄苦吗?那么,就学学鲁迅先生是如何把祥林嫂的“死”安排在阔人们的祝福气氛中的,比照之下,由不得读者的心不颤眼不湿。想要写一个人的“精打细算”吗?那么,用尽了诸如“恨不能一根头发分八瓣——细得厉害”一类的词语,也远不如学学作家李德复在《“财政部长”》中“让”他笔下的人物“曾三”在与那些大手大脚的“村会计”的对比中更见精神的手法。

对比——“大雅久不谈”了的对比,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手法!

更好的对比,还应该融会点跌宕,在最初的“较量”中,“高尚者”似乎很懦弱,很自私,很没出息……跌宕后,读者才感到更“过瘾”。《世说新语》中写“华歆”与“王朗”用的就是这种手法,简直妙极。华歆与王朗同乘一船逃难,路上有一个人要上船,与他们一起逃,华歆就极力阻拦,王朗说:“幸好船上还宽敞,为什么不让他上来呢!”于是那人就上了船。读至此处,读者简直都有些恨华歆了。后来追兵到了,三个人划一条船,很难逃掉。此刻,王朗就坚持要把那个人赶下船去。华歆说话了:“刚才,我不让他上船就是因为怕追兵到了,我们谁也逃不脱!事情已经这么紧急,怎么能在这种时候把他赶下去呢!”于是“携拯如初”。谁更好一点,不是十分清楚吗!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他的《山路十八弯》一文中,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文中的“海子”和“东子”是一对打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山路泥泞,村子里盛产的野葡萄无法运出去,因此山里人很穷。当年的“海子”跟“东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时,就雄心勃勃地说:“长大了,我一定要修一条柏油路!”“东子”却腼腆地说:“海子哥,到时候,我来帮你!”此刻的“海子”是多么地让人喜欢啊!可是若干年后,情形怎么样呢?“海子”衣锦还乡,“东子”依旧衣着简朴……读至此处,你一定会为“山葡萄沟”的父老乡亲欢呼:“海子”回来修路了!可惜,不,令你“满足”的却刚好相反!“海子”是回来炫耀的,而真正为家乡铺路的竟然是当年连说话都怯怯的“东子”!这就是对比的魅力,这就是对比中融会着跌宕的迷人之处!

对比,即便在文章中的某一环节中运用都是最好的方法。它能够把即使是你直着嗓子喊也无法强化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笔者一个学生在他的习作《校门》中,写“顺子”因为家里贫穷上不起学,羡慕地望着校门里的“我”的学习生活时,不露声色运用着的也是这种方法:

那晚,我陪着顺子在草甸子上躺了很久。他说:“俺妈说,学校的门太窄了,俺进不去!俺一定要快点长大,像俺爹一样上外面打工赚钱,赚了钱,我要给学校修一个很宽很宽的大门!我说:“行!到时候我帮你修!”“真的?”“嗯”两只小手紧紧地勾在了一起。从那以后,我常常看见顺子站在校门外偷偷地望着我们,看我们上体育课,看我们将五星红旗升起,看我们课间做游戏……我几次让他进来一起玩,可他死活不肯进来。渐渐地我也恨起那座破旧的校门来:是它将我和顺子隔在了两个世界里!

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门里的“我”享用着学习生活的快乐,门外的“顺子”却眼巴巴地望着——望着学习生活中那些稀松平常的活动……读着这样的文字,读者的心怎能不一阵阵地发酸?又怎能控制得住那热热的泪往下滴落呢?对比,就是这样,用不着大呼小叫,用不着鼓动煽情,那在对比中被强化了的感情自会点燃读者的情感的。

在议论文中,巧妙地运用对比,用得恰如其分,所产生的作用就更神奇了。新近,笔者给学生命了一个以“墙”为话题的文题。说起“墙”来,可说的内容真太多了。世上的“墙”,比比皆是,有形的,无形的;砖砌的,泥筑的;高的,矮的;挡风御寒的,关押犯人的;纪念功绩的,记录耻辱的……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她的文章中,再一次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给文章带来了无尽的妙处。她这样写道:

矗立在我面前的,是一堵墙。

这是一堵毫不起眼的墙。暗青色的长石垒就,表面凹凸不平。几道光线从墙上的小洞透过,石缝里还隐约可见些藓类植物。偶尔还会有匆匆爬过的一只蚂蚁,倏的一下就隐没在石面上纵横的沟痕里。

听老人讲,这是一堵很老很老的墙,甚至也许在有尧舜的时候,就有了它。我并不想追究它真实的年龄,正可以由此展开我无边的想象。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挡住它思家心切的目光的,就是这堵墙吧?墙内,是妻子抱着初生婴儿盼夫早归的身影;墙外,是为治水呕心沥血的大禹匆匆而过的一瞬。是这墙见证了大禹舍己为民的精神,也只有它才能体会到滚涌在大禹心中的酸甜苦辣吧?

匡衡为了读更多的书,凿壁偷光,他凿的就是这堵墙吧?邻居家灯火通明,彻夜作乐,却不肯借给匡衡一根蜡烛。墙的那边,是寻欢作乐;墙的这边,是发愤苦读……这鲜明的对比,恐怕也只有这堵墙默默地记下了?

对比就是这样,用不着你直诉衷肠,也不用慨然鞭挞,一切尽在不言中。生活在变,变得越来越好;人,也在变,变得越来越聪明。可就在这变化之中,笔者却惊讶地发现,人们那变得聪明了的心中竟冷淡了许多最可宝贵的东西;在许多貌似新潮的人眼中心中口中,甚至已经没有了“对比”的位置!可对比,却并不因人们疏淡了自己,于是枯萎,于是消失……它依然热情洋溢,依然魅力四射。

面对着《生活充满了美》这样一个文题,笔者的又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面对着在水中挣扎的孩童无人相救的冷酷现实,我们愤慨;但我们能由此而无视张华粪池救老人,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人间自有真情在”吗?当有人吧尖刀刺入正义者的胸膛时,我们怒不可遏了;但我们能由此而不见“二兰”(潘星兰、杨大兰)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正义的尊严而爆发出来的璀璨的生命之美吗?在我们的周围,有限的几个蠹虫在黑暗的角落里兴风作浪时,我们愤不可当了;但我们能由此就否定“美”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吗?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活充满了美!

多少激情,多少义愤;多少赞美,多少鄙夷……一段短短的文字,一个小小的面积,竟然“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不能不说是对比建立的功劳!笔者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风来雨来,不动不摇。”生活变美了,我们当然欢欣鼓舞,但莫忘了“吹尽狂沙始到金”,历史的风,会把一切浮躁一切没有根基的鼓噪吹得干干净净的!静默着,依然散射着光辉的,是历史选择后的积淀与凝固——“对比”就是其中之一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0:57 , Processed in 0.1417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