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关系辩证
● 杨吉平
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书法家是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是书法理论家,这是没有疑问的,也是不需要理论的。我们需要理论的是,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完全割裂的还是相互统一的或有统一有区别的?之所以要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种关系往往为多数书法人所迷惑。由于理论家的半径过大,我们不妨缩小一下,讨论一下书法批评家(或曰书法评论家)与书法家的关系问题。
中国书法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这种特色标志着它应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书法批评家与书法家二位一体的现象。即书法批评家必须是书法家,书法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批评能力,最次应是一位准批评家。
书法批评与其他类型的艺术批评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书法批评家与书法家的相互关系。
首先,书法批评具有实证性。书法批评必须有明确的对象,换言之,书法批评必须以具体的书法现象为依据,脱离了具体的书法作品,脱离了具体的书法家,脱离了具体的书法受众,书法批评便会无法进行。这就意味着书法家不但与书法批评家有关系,且其关系千丝万缕,不能割断。
其次,书法批评具有思辨性。书法家与一般艺术创作家的思维特点是近似的,即形象思维与经验思维比较发达,而书法批评则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纯粹的抽象思维,即运用概念进行科学推理。所以,书法批评家除了具有书法家的一般欣赏能力,还应该具备起码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与论证过程,让人信服批评家的批评结论。
再次,书法批评具有审美性。实证性强调的是批评对象的客观性,思辨性强调的是批评方法的科学性与抽象性,这些都体现出书法批评与一般艺术批评相类似的特点。而进入专业层次的批评思考,其中的一个重要思考内容便是针对不同艺术种类所进行的不同的审美思维活动。书法批评必须以书法欣赏为前提,换言之,书法批评过程也可以说是书法欣赏过程,也就是书法审美过程。同时,批评家仅仅具有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还不够,书法批评还须与相关姊妹艺术的审美修养相关联,这样才能使书法批评更为立体,批评家的批评观点也才更具说服力。
书法批评的自身特性,决定了书法批评家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是书法批评家的专业素质。
一般来说,艺术家需要具备生活实践、世界观、艺术修养三方面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为批评家所必须具备。其中的艺术修养包括艺术才能、艺术技巧、艺术天才三个方面。当然,作为倾向于理论评价活动的批评家,其艺术创作实践不一定能够达到创作家的技术熟练水平,但书法批评家必须是一位艺术实践者。作为书法批评家,不能作“善鉴者不书”的空头理论家(伪理论家),将书法批评变为“空手道”,否则,书法批评便不会被受众所接受。
专业意义上的书法批评有其批评过程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一般包括对书法家道德、艺术修养的全面分析,对书法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阅读,对书法作品的美学阐释,对书法作品的价值判断几个方面。这就是说,书法批评包含了书法家批评与书法作品批评两个方面,具有从道德评判到艺术评价和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全方位评价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需要批评写作主体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学术素质,即广博的学识、丰富的艺术创作及欣赏经验、较全面的人生阅历、独立高尚的人格、对艺术的挚爱等等。总之,批评才能是一种稀有的、受到崇高评价的才能,这种才能包括对外在美的感受力、运用思辨检验事实的能力、对艺术的浓烈的爱、严谨的多方面的学术研究、理智的客观的头脑、不受外界引诱的定力等。我们不妨稍稍展开说一说。
首先说批评家的艺术素质。批评家需要良好的艺术素质。昔人有“善鉴者不书,善书者不鉴”的说法,大谬。书法批评最初便是由书法创作家从事的活动,即使是现在,书法批评家也大多是书法创作家,独立的、专门的书法批评家很少或不存在(伪批评家不在此列)。因此,良好的书法艺术素质就是前文提到的艺术才能、艺术技巧、艺术天才三个方面,是作好艺术批评家的前提。作为书法批评家,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便是对书法艺术的艺术感受力,即对书法笔墨、字形、章法等的敏感力,对书法内在气韵的辨别力,对不同书法家艺术风格差异的区别能力,对不同风格书法作品及书法家的包容能力(能取性之所近,亦能取性之所远),对艺术作品作进一步描述的艺术想象能力,运用生动优美富有弹性的语言表述批评观点的能力(审美吸引力)等等。
其次说说批评家的学术素质。普通欣赏者的批评语言是随意的,未必是负责任的,书法创作家的批评则往往是零散的感悟式的,而批评家的书法批评则是在一般欣赏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批评对象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帮助一般欣赏者完成较为全面的书法欣赏过程。这就要求批评家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运用自如的写作能力、较高的思辨能力、一定的理论创新能力。
文化素质包括广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综合艺术修养、深厚的哲学修养。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修养,影响到批评家视野的广度;综合艺术修养影响到批评家批评的准确程度;哲学修养则影响到批评家对书法艺术的认识高度。鉴赏书法作品有三个基本要素:作品审美要素、书法家心理要素、书法家文化要素。这就要求批评家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就是美学素养、心理学素养及上文提到的综合文化素养。写作能力主要是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要做到语言准确而生动,简洁而明晰。思辨力的标志则是能够运用专业性术语,对书法作品进行各个层面的推演分析,从而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艺术价值判断。理论创新能力则是批评家批评成果的最高体现,也是批评家综合学术素质的体现,是批评学科取得独立资格的保证。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批评家对艺术应有强烈的热爱,批评家应有高尚的人格。除前述因素,对书法艺术的无比热爱之情和高尚人格对书法批评的作用尤为重要。书法批评比一般的书法欣赏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面对风格纷呈的书法作品,批评家还必须有较大的心理包容量。这就意味着书法批评家的才智、艺术素养、学术素质必须借助于批评家对艺术的挚爱、对书法家的真诚、对书法艺术的献身精神、不被俗世所左右的崇高人格,才能得以完整体现,才能完成批评的使命。没有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批评家便不会产生批评冲动。没有对书法家的真诚关注和高尚人格,书法批评的公正性便值得怀疑,因为真的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真的人格作支撑,真的艺术批评亦然。书法批评家是书法艺术的园丁,也是书法艺术的守护神,而这两种角色都需要批评家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书法批评家独立的、崇高的、令人信服的、受人尊敬的、富有魅力的人格力量。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对书法批评家的要求应该是远远高于书法创作家的,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做一位合格的书法批评家,其难度远远大于书法艺术创作家。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观点,我们再探讨一下书法家的素质。
书法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要搞清一个基本问题:书法家是什么?什么是书法家?谁是书法家?书法家是谁?在艺术泛化的当代,尤其是书法艺术泛化的当代,这个基本概念已经把人搞到茫茫然昏昏然不知所措的程度。
什么是书法家?书法家应该是书法艺术专家的简称。什么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又简称书法,《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这样,所谓书法家便可以定义为“书写文字的艺术专家或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专家”,就是说,书法家是书写汉字的艺术家,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家。但是,不是所有毛笔字都可以称为书法艺术,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毛笔字书写者都可以称为书法家。这样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谁是书法家?
谁是书法家?不好说。谁不是书法家?启功先生生前给出过答案:我不是书法家。启功老都不是书法家,有谁还敢称书法家?事实上,像启老这么“胆小”的毕竟是少数,他老人家不敢,不等于别人就不敢。敢于作书法家的人还不在少数。中国人经常说中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众多”的人口之中就有相当“众多”的书法家。随便打开一台电视机,随便翻开一张报纸,随便浏览一本杂志,被称做书法家的人,几乎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书法家太多了!用句流行的话,那是相当多!多则谓滥,滥则谓乱。于是,本来就不懂书法艺术的拍卖行老板们干脆取消了书法专场,孩子与脏水一同泼掉,一泼了之,眼不见心不烦嘛!书法家之名不可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据说,中国文联有规定,只有加入国家级艺术家协会的成员方可称家。比如,画家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歌唱家得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当然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如果有此一说,如果此说成立,那似乎是很简单了,查一下中国书协会员登记表,打开中国书协网站便可一目了然。有这么简单吗?好像没这么简单。充斥书肆的各种书法作品集、书法精品集、名家代表作品集以及各种名目的名家书展等等,许多是青一色的中国书协会员甚至是理事顾问之类,却依然令人失望,拍卖行依然不认。原因何在?原因还是他们的真实水平,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是书法家。
当代社会,受众最多的艺术门类是娱乐业,而最为普及的莫过于声乐,人人喜欢听歌,人人喜欢唱歌,但奇怪的是,这样一种普及到家的艺术,被称作歌唱家的人却少之又少,连那些经常出现于电视台及各种大型演唱会的演员们也不例外。他们有两种分类,一类是歌唱家,一类是歌手。歌手相对较多,歌唱家则少之又少。他们并不以歌手或歌唱家为意,更多关心的是唱什么歌,如何唱好歌。即便是参加了歌手大赛得了奖,他们也还是歌手,顶多加上一个著名而已。歌坛如此,书坛就不是这样了。入展两次便可入会,获奖一次也可入会,一旦入会,一劳永逸,终身便是书法家了。虽然这对众多书法爱好者来说已属不易,但对另一群众多的已经入会的书法爱好者来说也太容易了。就那么刷两笔,有的还是临摹半临摹作品(属抄袭性质),一旦入展,便成书家,真是易如反掌。其实,书法艺术也与歌唱艺术一样,不是只要会唱几句就可以称家的。歌坛有歌手、歌唱家的区别,书坛也应有这种差别。我们不妨将一类称之为“书手”(或写手),另一类称为书法家。书手指那些只会写字,不及其他,且写一手好字,经常参展获奖一类,时下经常谓之“青年书法家”,也包括一些非“青年书法家”。书法家指什么?书法家应指那些身兼学者或文学家身份的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书手,他们首先应是书手,加上学养,便是书法家了。前述艺术家素养问题,即生活实践、世界观、艺术修养三方面基本素质,同样适用于书法家。缺乏人生阅历,便会缺乏对艺术的理解深度;没有一定的人生观、艺术观,对艺术的认识便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而艺术修养更不用言说了。而这三方面修养的取得,不外乎两个途径,社会实践与读书。一般的书法爱好者更多看重艺术实践而忽视读书,甚至认为读书无用。书坛不时有人站出来讨论书法家学者化的问题,这其实正反映了书坛的浅薄。学者自然不一定要做书法家,但书法家就必须做学者,至少是书法学者。否则,你只能是书手,书手自然可以不搞学术研究。这不是笔者有意拔高书法家的门槛,而是书法艺术与文字、文学、史学、哲学等等文化因素的关系太密切了,密切到不可分割的程度,这也是书法艺术的一个独有特性。谁是书手,以人数过众,我们不谈。谁是书家到可略举一二。已故书家不提,当代书家如欧阳中石先生是文字学家、逻辑学专家、书法史专家;林鹏先生是史学家、傅山研究专家;丛文俊先生是文字学家;曹宝麟先生是书法史家;朱关田先生也是书法史家;周俊杰先生是书法理论家;林岫女士是古典文学专家、诗人;胡传海先生是书法家兼书法评论家;孙晓云女士是诗人兼书法技法研究专家等等。说白了,书法家是那些文化理论修养与书法创作实践均达到专家级水平的人。书法评论家如大家熟知的梅墨生、朱以撒、李庶民、蔡树农等等先生,同时都是造诣很深的书法篆刻家。也就是说,未必所有中国书协会员都是书法家或书法评论家,也未必所有书法家或书法评论家都是中国书协会员。
艺术是天才的事业,更是老实人的事业,投机取巧者与艺术无缘。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是仅会写一笔好字或写一手好文章就可以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她需要的是全面的、精到而深刻的综合修养(包括人品修养)。这一点,笔者在《大家的素质》一文中从才、胆、学、识、力几方面已进行了探讨,私以为还较全面,这里就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会得出如此结论:一般意义上的书法理论家同时也应该是书法家,而书法批评家(评论家)则必须是书法家;书法家是指那些具备高深文化理论修养,又具备很高书写技能的艺术家。那种以书法创作家自居,不知书法理论为何物,以获奖证书作自己遮羞布的“书法家”;那种以理论工作者自居,下笔只能信手涂鸦,且以刊发文章、大发豪论作遮羞布的“书法理论家”或“书法评论家”,都很难真正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因而,他们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书法批评家,他们什么也不是——不管你的书法获了多少奖项或刊发了多少评论文章。换言之,做到了二位一体的书法家与书法批评家,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家或书法艺术评论家——这就是书法家与书法批评家的辩证关系。
选自《书法》2007年第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