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0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汤立先生故乡答谢之旅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1:3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汤立先生故乡答谢之旅随记                        



      ■文/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  管季超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晴



    晨起,接汤立先生电话,询自汉至孝自驾车路线。上周已与汤立先生通话数次,知其今日行程。
    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彭方先生通电话,报告汤立先生返乡答谢之旅消息。
    8:30至人民广场北侧市群艺馆彭主席办公室,建议彭主席向市文联领导通报信息。文联组联部沈腊梅部长打电话来,询问相关情况。称栾春海同志在开常委会,未能联系上。
    至约11:00,汤立先生仍未到,与汤立家人通电话,称早已出发。
    接汤立电话,车已至人民广场东侧城站路,与彭主席下楼,李守义先生亦在市府门前等待,三人汇合,见到汤立。

    一行人至市委宣传部,拜会中共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栾春海同志。
    栾部长开完常委会,刚进办公室。彭主席向栾部长介绍汤立先生此行目的:专程返乡答谢家乡市、区领导在汤文选老先生辞世时表达的乡情,探询在家乡设立《汤文选美术馆》的可能性。
    栾部长即命文艺科科长刘辉同志通知相关单位人员,下午3:00在市委宣传部小会议室召开《汤文选美术馆》(暂名)讨论座谈会。

    下午3:00,座谈会开始。
    栾部长主持座谈会。
    到会人员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邱部长、孝感市文联主席曾忠安同志、孝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国平同志、市文化局副局长闵高潮同志、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董淳明同志、市委宣传部文艺科长刘辉同志、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军同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守义同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彭方同志、市电视台美术师何波同志以及笔者。
    栾部长首先讲话。他说,汤文选先生是从孝感走出去的大画家,文化名人。汤立先生此行返乡答谢家乡人民在汤老辞世时表达的乡情,与我市有关方面共同讨论建设《汤文选美术馆》的可能性。我们把各方面人士聚到一起,大家放开来想,放开来谈,形成一个共识之后,再向市委常委会提交本次座谈会的《纪要》文字,供市委常委会决策时参考。
    汤立先生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汤文选先生的艺术成就,诚挚地感谢市、区党政领导、文化艺术界人士在汤老辞世时表达的乡情。
    李守义、彭方、何波、闵高潮、曾忠安、周国平、李高林、王巧、管季超先后发言,一致认为建《汤文选美术馆》很有必要,正当其时,从不同角度为市委、市政府最后决策献计献策。
    栾部长作会议总结时,明确指示:
    ——将集中今天座谈会大家的建议,由市委宣传部有关同志整理《会议纪要》文字,尽早向市委常委会汇报。
    ——一旦《美术馆》通过了立项,即由市委宣传部总体协调,市文体局牵头,成立一个“筹备组”,启动这项工作。
    “筹备组”可以考虑如下工作思路:
    一是分“两步走”,先在市博物馆辟出一个展厅,作“过渡”,先把《汤文选美术馆》的牌子亮出来。
    二是建议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聘请汤文选先生的画艺传人汤立先生客座教授。
    三是可以考虑将《汤文选美术馆》的建设列入下一届“孝文化艺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2009年10月20日  晴  星期二

    早餐:市文化局闵高潮副局长、市委宣传部文艺科长刘辉、李守义先生陪同汤立先生品尝家乡米酒。

    李守义、管季超陪同汤立先生考察孝感市博物馆。

    市博物馆近一二年变化很大,设有数个常设展览。汤立先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对展览条件基本满意。
    陈军院长打来电话,称10:00派车来接。

    《孝感学院客座兼职)教授授聘仪式》举行。
    仪式由该院人事处处长冯仁熙同志主持。
    孝感学院丁么明院长首先讲话,介绍了孝感学院的发展简史、办学成就。李守义先生发言介绍了汤立先生的艺术简历。
    管季超从普通教育工作者和业余美术爱好者的角度表达了对孝感学院“增强高端文化辐射力”的期望。
    丁院长、冯处长及该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陈军院长、王巧书记出席授聘仪式。
    丁院长向汤先生颁授聘书。
    汤立先生向学院赠送画集。

    下午3:00,汤立先生家乡孝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国平同志、副部长程建环同志至孝感宾馆接汤立先生,陪同汤立先生回老家孝南(南大)经济开发区鲁铺村探望族中亲人。
    在汤立先生堂弟家,与乡亲欢谈。

    孝南经济开发区陈小华书记、鲁双莲副书记陪同汤立先生考察孝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汤立先生对家乡的建设成就赞不绝口,对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亦颇多见解。

    因《汤文选全集》编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汤立先生决定次日晨即返汉,到湖北美术出版社与《全集》执行主编谢鸿辉副社长面商编务。
    管季超等为汤先生送行。管季超向汤立先生郑重建议:采用合适的方式,向此次因时间原因未见面的市、区领导和文化界人士表达谢意,万不可失礼。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1:15:04 | 只看该作者
                   已故孝南籍国画大师汤文选长子国画家汤立回乡探亲

       发布者:孝感晚报见习记者 盛为华 通讯员 魏少征   发布时间:2009-10-22

       初秋十月,天高气爽。10月20日,已故国画大师汤文选之长子----国画家汤立先生回到阔别多年的父亲生前故居----孝南经济开发区鲁铺社区,探望家乡亲友。
      在探访中,汤立一一和家乡左邻右舍亲友打招呼,彼此嘘寒问暖。当他从孝南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那里得知,开发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开发区前列时,感到非常高兴,他对家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汤文选是孝南区毛陈镇人(现为孝南经济开发区),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艺术界誉为“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今年5月25日,汤老因病在武汉辞世。
      汤立先生今年62岁,出生于武汉市,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深受父亲影响,品味纯正,格调高雅,2007年被评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花鸟画家。他先后在日本、英国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此次回乡,汤立先生同市区两级宣传文化部门达成共识,在孝感开发汤文选 “文化遗产”,丰富孝感的人文内涵。
3#
发表于 2010-3-11 15:55:50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教师之友网]创站两周年
4#
发表于 2010-4-15 23:04:08 | 只看该作者
著名国画家汤立先生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发布时间: 2009-10-20 16:42:22 被阅览数: 484 次 来源: 孝感学院新闻中心
文字 〖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本网讯(记者 吴建 报道)1020,著名国画家汤立先生受聘我校客座教授仪式在明德楼第二会议室举行。院长丁么明教授出席,孝感文化届知名人士李守义、管季超,我校人事处长冯仁熙,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军、总支书记王巧参加活动。

    仪式由冯仁熙主持,院长丁么明致词,他对汤先生回到家乡表示欢迎,对汤先生欣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表示感谢。丁院长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院长丁么明为汤立先生颁授聘书,全体出席人员合影留念。
    汤立先生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高兴的心情和为家乡贡献力量的愿望,介绍了自己多年的创作感受。李守义、管季超两位先生也作了发言。

    此前一日,汤立先生在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栾春海,我校党委书记肖波教授,孝南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展厅、装裱工作室、软陶工作室、版画工作室等。汤先生对我校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与就业、办学条件表示称赞。

汤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号借闲堂主,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1947年出生于武汉市。历任二级美术师。湖北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水墨画家联盟常务理事。现寓居北京。
1988年经文化部批准应邀赴日本举办个展获得成功;1989年应邀赴英国伦敦举办个展,英女皇弟迈克亲王出席画展开幕,部分作品为皇室收藏;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应日本方面邀请,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后援单位的《汤立中国画展》与《董寿平画展》《宋文治画展》同时在日本举办,广获好评,影响甚大;1998年应邀赴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个展。
汤立出生于艺术世家,其父汤文选是当代中国画大家。汤立得天独厚,他的大写意花鸟深受父亲影响,品味纯正,格调高雅;他远师青藤、八大山人、缶翁、齐白石、张大千,博采众长,化合融铸,自成一格。他甘于寂寞,长期潜心于书法、文论以及东西方多个艺术门类的学习与研究,日积月累,终能以勃发的精猛之气,直扣艺术鹄的,破门而入,势不可挡。他的作品,或豪情奔放,雄奇瑰丽,别具堂皇气象;或潇洒旷逸,妙得天籁,尽显才情风流。
在花鸟画中,汤立以牡丹、墨竹、红梅、兰花、鹰、鹭、鹤、鸡等见长。
近年来,汤立在大写意花鸟画坛异军突起,影响日增,人们纷纷关注这位画坛俊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报》《荣宝斋》《国画家》《东方艺术》《国画》《中国书画》《中华财富》《收藏》《艺术市场》等媒体均有专题宣传介绍。人们评价他的画“雄强大气,又精妙传神,他无疑为大写意花鸟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似八大,又不是八大。其用笔之纵横捭阖,用墨之淋漓酣畅,如舞如泼,如狂如醉,罕见於前人。画面产生强烈振奋感和动情力,展卷令人惊慕。”(孙美兰等评语)已出版的画集有《中国近现代名家·汤立花鸟画精选》《中国名画家精品集·汤立》《汤立作品集》等。


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六岁开始习画。十岁时,父亲汤文选先生作《次子汤立作画》国画一幅,记录了汤立从小在父亲指示下练习书法、绘画时的情景。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校和湖北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6:54:04 | 只看该作者
大道微茫 天地雄风      
___汤文选传略

                                   汤立

  
                                     引言

  
    1998年5月,汤文选在湖北电视台播放的《千锤百炼铸新风》的艺术专题片中说:“我们祖先的艺术理论非常高明。古代那些高明的画家及其精品的境界,都是我们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但前人的路并没有走绝,也还要继续走下去,还会有很多高峰。另外,中国水墨为尚的大写意在国际上还不为人所理解。不是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随着我们国力的加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大写意水墨画艺术在世界上会有它的地位。我毫不怀疑,我们的大写意不亚于毕加索、马蒂斯以及国外的各种流派,跟他们不是什么高下之分。所以,我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有信心。”1这是何豪迈!何等风骨! 何等境界!

    1999年10月,汤文选创作了八尺整纸的水墨画《龙腾》。他说:“有感于21世纪龙年的即将来临,我画的是一棵向上升腾的劲松,顶天立地。寓意中国这古老的巨龙将腾空而起。2

    汤文选是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中国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独特人生,他的艺术历程与时代息息相关。他在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畜兽、虫鱼等方面,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能诗、能书、能工、能写,通古今,亦通中外。他继承创新,于写意花鸟画一道,在八大山人的“简约清脱”、吴昌硕的“古厚朴茂”、齐白石的“妙造自然”之后,又开启了“博大沉雄”一宗,有盛世气象。

    汤文选慈祥谦和,为人低调,不擅交际,与世无争。但他以自己卓越的艺术实践,把中国画的某些领域推至一个空前的高度。多领域、各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他是百年美术史上的天才,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

  
少年颖悟  英才初发

  
    1925年(乙丑)农历二月初五,汤文选诞生于湖北省孝感县鲁铺集。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南临长江汉水,北倚桐柏山、大别山。武汉市驱车东行一小时即进入孝感境内。孝感地区辖云梦、安陆、应城、汉川、大悟等七县。这里土地肥沃,湖汊密布,是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孝感历史文化悠久。云梦有楚王城,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和东汉漆器闻名于世;安陆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久居之地,史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大悟的“禹王城”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出土了大量青铜文物。孝感是民间美术之乡,剪纸、绣花、马口陶瓷等各具风采。孝感还是楚剧的故乡,以董永与七仙女为主题的《槐荫记》《百日缘》《天仙配》等戏在民间广为传唱。孝感是楚文化中心地,也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处。

    汤文选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里弟兄三人,他排行第二。高祖汤殿甲是道光辛丑武进士、“钦守府即补都司”。曾祖父汤寿田诰封奉直大夫。祖父汤廷珍是个秀才、为上痒生,中年时开过当铺,家业甚大,晚年逐渐衰落,到汤文选父亲这一辈,尚存田产百亩。父亲汤德驰谙熟经史,精通医道,创“庆生堂”行医卖药,兼药材批发、饮片加工,由于制作精良,买卖公道,“庆生堂”一时远近闻名。母亲李氏是鲁铺集三十里外闵集乡仕李村的大家闺秀。仕李村有古迹凤凰台,北宋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俩曾就读于此,故亦称“程台”。母亲知书达理,善良温和。她时常给年幼的汤文选讲述《聊斋》和苏武牧羊等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母亲的言传身教启迪了汤文选年幼的心灵,对他后来的个性气质和人生志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4岁的汤文选由父亲开了蒙,跟随习颂《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等书。到了6岁,父亲让其用毛笔描红习字,但此时的汤文选更感兴趣的莫过于放在楼上樟木箱中的那些古画,时常偷偷跑上楼,取出古画模仿。7岁时,汤文选已能仿画出较为复杂的古代人物、花鸟画,竟然颇得形似,父母见之,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常夸奖他为颖悟少年。

    10岁时父亲送汤文选上县城中心小学,开始接触新学堂的语文、数学、自然、美术、手工劳作等新课。汤文选语文成绩优良,但他最感兴趣的仍然是美术、手工劳作,成绩总是名列第一。一次,汤文选摹仿一幅八仙过海中兰采和替铁拐李挠耳朵的画,那铁拐李被挠得耳朵奇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神态惟妙惟肖,令人称奇。

    1937年日军侵华,国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孝感中心小学的校舍被腾出作为苏联援华飞行员宿舍,正常教学被迫中止。父亲将汤文选安排至私立启澴中学继续念书。

    启澴中学由前清举人、北洋时期孝感县政府教育科长罗素吾领衔,联络孝感社会名流共同创办。罗素吾校长治学严谨,管理有方。国难当头他忧国忧民,饱含爱国热情,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宣读《讨倭寇檄》,并组织学生唱抗日歌曲。这种氛围深深激荡着少年汤文选的心灵。

    这年秋天,日军飞机轰炸孝感机场和孝感县城。为避空袭,汤文选被家人带回乡下。不久,父亲听说乡儒姚秋成和族叔汤子书在蒋家畈开塾讲学,便送汤文选就读。在这里汤文选学习了《纲鉴》《古文观止》《诗经》《唐诗》等,亦学对对子,作律诗。有一次,姚先生出上联“火花四逬星横列”,汤文选则对“云屑西飞月倒流”,老师大加夸奖。

    课余,汤文选仍痴迷绘画,得《芥子园画谱》反复临摹。他临摹的花鸟画生动传神,老师、同学和乡邻极其喜爱。因此,他在毛陈渡一带渐渐有了画名,周围妇女纷纷上门找他画刺绣图案,如枕头上的鸳鸯、鞋帮上的菊花、被面上的牡丹等,他有求必应,认真绘制,让乡亲们满意而归。

  
求学武昌艺专

   
    1943年,在蒲圻县任县长的族叔父汤执中回乡,见到18岁的汤文选举止斯文,个性沉稳,便说服家人带汤文选到蒲圻县,在县财政科当了一名金库保管员。此期间,汤文选经人介绍和年长他两岁、在蒲圻县中学任音乐老师的刘青子成婚。

    刘青子家在汉口汉正街,大户人家,其父刘润亭经营米店。刘青子于1938年在武昌省立高中念书时加入共产党。武汉沦陷,刘青子随家人逃至湖南南县。在那里,她参加南县抗日歌咏队,发动群众,做地下秘密工作。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抓捕,入狱一年,后被家人花钱保释回汉。

    1944年8月,日军飞机轰炸蒲圻县城,汤文选住的房屋被炸塌,夫妻二人躲在桌下才幸免于难。蒲圻县呆不下去了,夫妻二人逃难至国统区襄樊,在舅舅家暂且安身。次年春,妻子生下双胞胎男婴。生产刚满10天,日军进攻襄樊,汤文选携妻儿历尽艰辛,逃难至南漳县。

    1946年,日本战败,汤文选一家四口返回汉口岳父家,。不幸的是双胞胎中的大儿子在颠沛流离的逃难中因体质虚弱染上肺炎,不治身亡。

    1946年秋,因避战火迁至四川江津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搬回武汉,在汉口宁波会馆挂牌招生,汤文选闻讯,立即前去报考,被学校录取。

    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于1920年,20年代末国民党教育部一度将其改名为“武昌美术专科学校”,康有为题写了大幅匾额“武昌美专”。1937年,国民党教育部又恢复了学校原名。

    武昌艺专发起人是蒋兰圃、唐义精,校董包括闻一多等人。关良、冯法祀、倪贻德、贺绿汀、唐一禾、吕骥等曾先期任教。抗战胜利后的武昌艺专由国画家张肇铭任校长,王霞宙、张振铎教授国画,阮璞任美学、诗文讲师。

    阮璞在《往事如烟》一书中留下了一节有关汤文选的回忆:“抗战胜利之后,汤文选考进武昌艺专。那时后瘦得不得了。穿件布长衫,只见肩膀,下面就没有东西了。武昌艺专那时油画是老大、最好的。他却去学国画,简直就没有那个注意他。”3

    武昌艺专学习空气自由,除老师课堂讲解外,学生自学为多。汤文选主修国画花鸟,偶尔也画静物、素描;对画史、画论、诗文课兴趣浓厚。其间购得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岑家梧著《中国艺术论集》,认真研读。

    1947年至1949年,时局动荡,武昌艺专不得安宁,大多数学生已无心上课,同学中有人整天花天酒地,浪费光阴。汤文选却废寝忘食,异常刻苦。张肇铭“写”字当头,笔笔以行书入画;王霞宙小写意的纯正技法;张振铎驰骋笔墨,淋漓酣畅。这三位老师的艺术示范和他们作品中的气度、神韵、笔墨所达到的境界,开阔了汤文选的艺术视野。如果说学画“头口奶”是关键的话,那么,武昌艺专这三位名师的启蒙使汤文选受益终生。

    1947年次子汤立出生。

    1948年的武昌艺专,国民党为扩大影响而争夺青年学生,校园内三青团势力嚣张。汤文选亲身经历过国土沦丧的亡国之痛,目睹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加上受妻子进步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秘密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并在地下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作了一些宣传活动。

    1949年,汤文选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毕业,随即参加了武汉市青年文工团,又随文工团进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接受革命理论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原大学校长是范文澜,崔嵬任文艺学院院长。汤文选在学院学习了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婆媳上冬学》的里程碑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曾遭受到一些政治家、思想家的激烈批判。先是吕澂提出“美术革命”口号,紧接着陈独秀呼吁“首先革王(王石谷)画的命”并大力推崇西洋画“科学的写实”技法。康有为游历意大利后,回国大声疾呼“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鲁迅也对中国画采取了极端蔑视之态度,认为中国画“不必复兴”“即使复兴也不会发展”。

    建国之初,文化界对于传统中国画能否反映现实生活,能否为工农兵服务,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民族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国画不科学”“不能反映现实生活,应取消中国画”;而民族保守思潮则认为“中国画不适合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画无须革命”。持这两种极端思想的人士,谁也拿不出有说服力、使双方都能认同的作品。这使得当时的中国画坛处于十分沉寂、悲观和尴尬的境地。当时全国美术院校的教学大纲,已不见中国画课程,一些老画家被闲置一旁。

此时的汤文选,凭着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自己多年刻苦用功练就的本领,他跃跃欲试。

    1951年,汤文选赴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学习人物画造型,研究苏联油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期间,汤文选边学习、边实践,并结合当时的形势,进行人物画创作。

    1951—1952年间,汤文选先后在北京的《新民报》《光明日报》和武汉的《长江日报》《湖北日报》上发表了《挤购公粮》《减租图》《生产致富多光荣》《今年春节不一样》《退租度荒》《生产节约,战胜灾荒》《全家生产忙》《交好粮》《美国纸老虎被朝鲜人民戳破了》《封建婚姻害死人》《瞧,他就是你们的榜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祖国、为了世界和平,母亲献上了心爱的儿女》《中国人民的死敌》《二七烈属梅慧清》《陈青松当选了农会主席》《陶子庶和他的互助组》《我们热爱和平》《苏联水利专家布科夫在荆江分洪工地》等40余幅中国画线描作品,受到美术界关注。他还创作了水墨人物画《童趣》,请吴作人和徐悲鸿指导。后来,据北京裱画师刘金涛回忆,有一天徐悲鸿来到他的裱画间兴致很高地对他说:“青年画家中我发现了两个人才,一个是汤文选、一个是黄胄,将来会大有作为。”

    1952年的《长江日报》是中共中南局机关报,延安时期的木刻家师群任《长江日报》美术组组长,他看中了汤文选的艺术才华,将他调进长江日报,又让他参加农村土地改革,当冬学教员,体验生活。同年,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成立,系主任刘依闻调汤文选来华师图画系任教、教授新人物画。。

    正当汤文选在华中师范学院一边教学、一边积极创作之时,突然来自家乡的消息,给了汤文选重重一击。父亲汤德驰在土改中划为地主,被镇压了。

    夜阑人静,汤文选泪流满面,他内心矛盾,困惑不解,痛苦万分。同时他意识到,这种家庭背景将给他的人生前途带来不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怀疑党的领导。他决心创作更好的作品来服务于社会。

    1953年,汤文选搬到华师分配的宿舍。学院里的安静环境使汤文选得以潜心学习、探索、研究。

    1953年底、1954年初,汤文选数易其稿,创作完成了对于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人物画作品《婆媳上冬学》。

    1953年3月,《婆媳上冬学》在中共中南局武汉国画展览会上亮相。同时参展的作品有关山月的《在祖国海岸线上》《戏雪》,黎雄才的《解放海南岛的前夕》《把木材运到工地上去》,张振铎的《鹫》,王霞宙的《紫藤》,陈少丰的《老大爷您掉了东西没有》,杨之光的《人像速写》等。

    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长江日报》首先刊登这幅作品,紧接着《美术》杂志第7期彩色整版发表,随后多个杂志、报刊的高度评价。一时间,汤文选成了画坛耀眼的新星。这年底,中共中南局武汉第三届文代会上,汤文选与武石、师群、阳太阳、黎雄才、张振铎等当选为文联理事。

    1955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被评为一等奖。负责筹建中国美术馆的蔡若虹当时决定,这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国家文化部让汤文选将该画重作两幅,一幅由全国妇联收藏,另一幅赠送苏联文化部。苏联艺术刊物专文介绍;国内50余家刊物刊载,六种外文期刊发表,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也将这幅作品收入其中。《婆媳上冬学》及作者一时享誉国内外,汤文选时年29岁。

    李松在《上冬学的脚步》一文中写道:“《婆媳上冬学》的好处在哪里?它是抓住了一个小题目,做了一篇反映社会变革的大文章,它表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内涵丰厚。它不是一般地说明性地表现,而是运用水墨画的语言,艺术地、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内容。”4

    《婆媳上冬学》的成功,还在于它是在中国画笔墨造型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画技法,开创了一条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创作之路,这在当时中国画坛是重要突破。

    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汤文选的另一幅参展作品《喂鸡》同样获得好评,多个刊物发表,苏联艺术杂志也有介绍。这幅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收藏。

    1955年5月,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当时随中共中南局设在武汉)校长胡一川和副校长关山月,邀请汤文选在该校讲授人物画课程。

    《婆媳上冬学》的成功,使汤文选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956年全国首届国画展览会上,汤文选创作的《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送粮路上》两幅作品同时参展。《说什么我也要入社》再获一等奖,并分别由《美术》杂志和《中国画》创刊号刊载。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两幅作品。  
    “比之《喂鸡》和《婆媳上冬学》,《说什么我也要入社》一画,在人物形象刻划和水墨表现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人物面部、融合西画素描已不露痕迹,人体的整体结构、衣纹线条的笔墨应用已十分自由与成熟。”5“即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用现代眼光看待这幅作品的艺术表现,仍无可挑剔,也是一幅完美的现代人物画经典之作。”6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首次发行邮资信封,在28枚一套的邮资信封中,其图案均选用当时中国画坛名家大师的作品。如徐悲鸿的《喜鹊登梅》为第5号,齐白石的《虾趣》为第11号,而青年画家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列为第1号,成为新中国第一枚美术邮资信封。

    “20世纪50年代,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1954年),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1954年),周昌谷的《两个羔羊》(1955年),黄胄的《风雪洪荒》(1955年),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1955年)等,这批青年画家创作了这批现代人物画经典,开启了时代之先,他们杰出的艺术实践,突破了辛亥革命以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坛所遭遇到的质疑、冷落与否定,在中国画急待突破时作出了重要突破,为建国后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中国画艺术的成长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7

                                                   
                                  悲苦岁月                           
   
    195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动员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汤文选书生气十足。他真诚地发表了“党对民主党派教师信任不够”的意见之后,便赴四川大苗山采风去了。彝族浓郁的民族风情、俏丽的自然风光、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汤文选兴奋不已,他沉醉于一幅幅美妙图画的创作之中。此时,中国社会正掀起了政治上的惊涛巨浪,全国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斗争如火如荼,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到他的头上,而汤文选却浑然不觉。

    8月,汤文选突然接到学院通知他返校的电报,他收拾行李,风尘仆仆赶回学校。哪里料到,等待他的竟然是一场事先定调、周密安排的揭发批判斗争会。

    一向追求进步、对社会投以满腔热情的知识分子被社会无情抛弃;一个歌颂新生活、才华横溢、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青年画家瞬间成了坚持地主家庭反动立场,攻击党的领导,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反面典型。继韦卓民(原华中大学校长)、戴世琛(原华中大学副校长)、钱基博、陆华柏、程白舟等资深教授之后,32岁的汤文选成了华中师范学院最后一个资产阶级右派。祸不单行,其妻刘青子也在武汉市妇联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

    1958年春,汤文选被下放到湖北省当阳县草埠湖农场劳动改造。妻子则下放到武汉市郊东西湖农场。

    这年夏,当阳县沮漳河决堤,一场洪水将汤文选栖身的草屋冲走。大水退后,在一次超负荷的劳动中,粗大的树木压断了汤文选第十二脊椎骨,他当即晕倒在地,昏迷中被人抬回住处。汤文选要求回城检查伤病,因猥亵妇女而同在劳动改造的队医为图表现,竟然向领导汇报:“汤文选是在装病,拒绝改造。”于是正当的要求被拒绝。半年后,汤文选回到武汉治疗时,由于耽误得太久,医生已无回天之术。从此,汤文选留下了终身伤残。

    1959年,14岁的儿子汤成患急性肺炎因得不到父母照应,不治身亡。双胞胎儿子竟然一个无存,汤文选夫妇悲痛至极。

    1961年,根据中央有关精神,经领导评议,汤文选被宣布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回到原单位。此时图画系已从华中师范学院分离出来,成立了湖北艺术学院。汤文选被分配担任毕业班的创作指导老师。当他走进阔别了三年的教室,全体学生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批学生来自中南各省、其中多数人当年是冲着汤文选的名字才报考该校,而三年之后才见到他们仰慕已久的老师汤文选。

    汤文选一边认真教学,一边从事中国画创作。这年,他创作的中国画《平岗细草》、年画《年年有余》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2年春节前夕,作家徐迟与汤文选结伴赴鄂州梁子湖渔区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汤文选画了多幅水乡写生,又创作了年画《朵朵白云飘下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秋天,他创作了表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现代人物画《天空任鸟飞》。由《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美术》杂志发表,获得各方好评。

    1964年,《天空任鸟飞》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并被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人物画集》。他又与人合作创作了《白手起家》人物组画,参加全国美展,作品均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5年,汤文选被调往新成立的湖北省美术院。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汤文选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他画的《平岗细草》因为图中两只小牛犊欢蹦时翘起了尾巴,而被批判为“右派分子的尾巴翘上了天”。他画的《天空任鸟飞》被批判为“要投敌叛国,飞向台湾”。他成了“漏网地主”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牛鬼蛇神。批斗、戴高帽、游行、关牛棚、劳改五合一,触及灵魂、伤其体魄,人格尊严荡然无存。妻子被定为叛徒、右派加地主婆;三个儿子均受牵连被遣往农村,其中两个儿子还未成年;岳父被定为资本家而没收房屋;岳母慌乱中股骨颈骨折卧倒在床无人照应。时时横祸飞来,处处荆棘沟坎。尽管他夹着尾巴做人,但仍然遭到了监视、告密、污陷、恶斗,汤文选成了惊弓之鸟。长达十年的浩劫,几乎将他逼到了绝境。

    1957年至1976年,20年黄金岁月,七千多个日日夜夜,汤文选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一步前移,一天一天度过,其凄苦之境,不堪细论。

    在生命最艰难的日子,艺术是他唯一的寄托和希望。他在喧嚣中沉默,在宁静中参悟。劳动之余,他会忘情地拿起画笔。白天不能画,他夜晚偷偷在油灯下画,画喂猪老农,画放鸭青年,画猪、牛、羊、鸡、鸭、鱼的速写。他仍然对社会前景抱有期待与信念。他以超常艰难的人生体验做铺垫,进行着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哲理思考。这些都为汤文选日后创造性的艺术升华作了深层次的前期准备。

   
                            寄情山川  新面别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天地色变。此时的汤文选已回到创作岗位,他拿起画笔奋起直追,希望夺回被迫失去的时光。但他仍然心有余悸,权衡利弊后,他避开了自己所擅长、但政治意味太浓的人物画,转而投入到现代山水画的探索与研究中。他怀着对艺术创作的热烈渴望走向大自然。他的足迹遍及鄂西神农架、房县、恩施、长阳等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1976年至1978年,短短三年时间,汤文选奇迹般地创作了一大批山水画新作,在现代山水画领域里取得了新成就。

   《谁持彩练当空舞》《山乡之歌》《山乡春早》《山乡四月》《丹江晨曲》《幽涧车声》《彩练当空舞》《舞练图》《画中行》《鄂西山行》《峡谷新城》《土家山寨春意浓》《柳林峡风光》《五台山林场》《溪峡放歌》《松柏公社春意浓》《山城春晓》《清江放排》《此亦石林》《峡江春色》《车行幽谷》《春满神农架》《神农架云海》《神农架林海》《忆写林区风光》《遥望神农雪峰》《武当晨曦》《晚晴图》《战天图》《喜雨飞帆》《雨喜》等。   
   当我们观赏这批山水画,其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发自心底对祖国山河的放歌,以及作品中宁静朴实的审美倾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品格精神,无疑是作者不屈的灵魂对自由,对生命,对真、善、美的渴望,和对祖国春天的深情召唤。

   这些山水画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将时代的人为景观与自然山川相结合,具有扑面而来的、浓烈的时代气息。在艺术处理上,它大胆摒弃了传统山水画司空见惯的程式化格局,而是以生活为本,结合诗情画境,活用传统笔墨,气韵和谐,别开新面。将这些作品放在近现代山水画名家大师的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

    汤文选之前从未画过山水画,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成就,这显示了汤文选超常的艺术天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化艺术界拨乱反正。这年,汤文选应国家文化部创作组邀请,赴北京颐和园藻鑑堂作画。

    1979年3月,湖北艺术学院党委宣布:汤文选57年所定右派为错划,并发“错误改正书”。这“错划”二字说来轻松,但对汤文选来说,对自己、对家人、对孩子,对他们的过去和未来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却是无比沉重。这年,汤文选55岁。

    1980年春,汤文选赴湖南衡山、安徽黄山写生,作《衡岳松云》《黄山烟雨》。秋天,汤文选再次应邀赴北京藻鑑堂作画。同期在藻鑑堂作画的画家有朱屺瞻、叶浅予、陈大羽、钱松岩、李苦禅、诸乐三、崔子范等。

    1981年,汤文选被任命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

    这年3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华,汤文选应邀作《红梅》一幅作为国礼赠送。

    1981年6月,湖北省美术院作品展在南京展出,获得很高评价,江苏省评论界谓之“中原编钟震撼了江南丝竹”。学生陈立言陪同汤文选与陈大羽、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相聚,亲切如故。

    离开南京,汤文选等一行人取道贵池上九华山。九华山素有“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间”之说法,汤文选腿脚尚健,跑了不少山路,他最佩服的是于右任所书“大雄宝殿”四字,最崇敬的是百岁宫的真身坐佛。

    离开九华上黄山,投宿玉屏峰,是夜,雷电交加。次日晨起,雨过天晴,汤文选兴致很高,径直朝莲花峰去。令他难忘的是行至鲫鱼背,无意间见到了佛光。晚上,学生庐望明及几位安徽画家专程上山看望老师。晚宴上,学生们频频举杯,祝老师再创辉煌。汤文选惬意开心,他沉思片刻,即席赋诗一首:

                              沧桑喜巨变,十载复登临。

                              云随人意展,雨洗物华新。

                              殊壑轰鸣里,群峰掩映间。

                              看山心未已,终见夕阳明。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6:55:50 | 只看该作者
情驰自然   大爱情怀

  
     1981年秋,作家、友人姚雪垠完成了《李自成》第三卷写作,在北京作七律《咏怀》诗一首书赠汤文选:

                      风雨崎岖二十年,未将羸马卸征鞍。

                      刖刑梦献连城壁,逐客私栽九畹兰。

                      牛鬼蛇神迷黑榜,香花毒草乱朱栏。

                      卷施纵死心犹活,乌桕经霜叶更丹。

    经历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已过知天命年的汤文选显得豁达、淡然。他说:“文革中虽然很苦很苦,但对我来说是一次洗礼。按佛教来讲,这是一次磨难,最终觉悟,到达彼岸,以证因果。”8

    文革结束后,社会上宽松、自由、开放的氛围激发了汤文选的创作热情。

    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上,汤文选以一幅创新手法的花鸟画《春晓》入选参展,又被选送日本展出。这幅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78至1981年间,汤文选潜心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之中。所画题材众多:白梅、红梅、腊梅、苍松、朱竹、墨竹、紫藤、水仙、芭蕉、牡丹、芍药、卷丹、梨花、桃花、茶花、春兰、秋兰、菊花、蜀葵、芙蓉花、玉兰花、玉簪花、迎春花、牵牛花、凌霄花、蝴蝶花、绣球花、杜鹃花、油菜花、泡桐花、秋海棠、荷花、万年青、天竹、芦苇、芋叶、桃、枇杷、沙田柚、板栗、荔枝、葡萄、石榴、柿子、南瓜、丝瓜、芋头、扁豆、包谷、高粱、葫芦、老鹰、八哥、蜡嘴、斑鸠、麻雀、山雀、喜鹊、鸽子、锦鸡、鸳鸯、鹭鸶、鱼鹰、鹌鹑、竹鸡、螳螂、蜜蜂、蝴蝶、青蛙、松鼠、老鼠、猫、兔、虎、蛇、猴、狗、马、鸡、鸭、鹅、猪、牛、羊、鲤鱼、鳜鱼等。

    主要作品有《迎风醉露》《芍药花开》《春酣》《竟春》《晨曲》《春晓》《早春》《春日融融》《小园春色》《紫藤蜜蜂》《牡丹水仙》《春意》《春暖》《凌霄花开》《梅花喜鹊》《绿梅蜡嘴》《老梅新枝》《梨花小鸟》《茶花小鸟》《芭蕉八哥》《花荫小憩》《春江水暖》《秋菊鸣禽》《秋实》《柿子》《果熟时节》《沙田佳果》《南瓜八哥》《葫芦小鸟》《杜鹃锦鸡》《凌霄螳螂》《江娥啼痕》《斑竹斑鸠》《聚英图》《相期云汉外》《松鹰》《春消息》《玉堂春》《凝馨》《静夜》《荷塘立鹭》《荷塘小鸟》《荷塘鱼鹰》《檐下风波》《日正午》《灵猫》《酣梦》《情却有情》等。   
     这些有着生命激情的花鸟画作品,与大自然相呼吸、相感应。汤文选以自己的艺术敏感参透自然万物之生机,呈现出爱的真挚与生的勃发;他将满腹的辛酸苦愁,化作了沁人心脾的甘甜佳酿,奉献给社会。其情其境,动人心目。                                                                              
    1980年,湖北省美术院给汤文选重新分配了住房,这是华中村靠近中山路的一幢五层楼的一层,一层还有另外两家。

    1981年,汤文选作为湖北省美术院业务副院长在全院创作会上谈创作体会:“人民需要陶冶性灵,提高情操,热爱生活。花鸟画的功能是潜移默化,不可以象人物画那样直接为政治服务。过去极左路线时,强调为政治服务还不够,还要为阶级斗争服务。有些花鸟画家因此走了弯路,牵强附会,笑话百出。今天我们可以不干这种蠢事了。现在我们画花鸟画可以不强调政治,但要强调三性:民族性,时代性,个性。”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法则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详细讲,创作有四个步骤:一,体验生活。二,选择题材。三,确定主题。四,艺术表现。所谓进乎技而入于道,画道较之画法技术,乃是更为深刻、更为高妙的一个层次。首先学做人,然后是提高自身素质,学问修养、包括文学修养。只有具备心灵美才能与自然观察到的生活美的情趣找到契合点,产生出一种要表现出来、一吐为快的愿望,一种创作冲动。”   
    1982年夏,丹麦女王王夫菲利浦亲王来华访问,汤文选应邀作《兰花》一幅作为国礼赠送。

    秋天,汤文选受杨之光邀请,赴广州美术学院讲学。又应方济众邀请赴西安参观访问,为陕西美术家协会作水墨梅花一幅。

     这段时间,汤文选研读老子的《道德经》。他在笔记中写到:“古人云:蕴而不露。真正高深的画面并不直露于纸上,而在读者心田。不要以小我为宗旨,应有博大的领悟。不在于一点一滴的得失,所谓‘数点梅花天地心’即是。”9

    “道,是充塞无穷空间的生升之气、宇宙生命,这也是中国画的终极境界。画出生命的律动而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10

    “天即自然,人即性灵,性灵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师造化,顺乎自然乃大道。”11

    1982年春天,汤文选来到湖北省襄北农村体验生活,感受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气象。这次襄北之行,汤文选确定了将农村花鸟题材作为花鸟画创新的突破口。        
     1982至1985年,汤文选创作了一大批农村题材的花鸟画:《秋风易动相思》《芦风送暖》《明月照积雪》《秋晴》《菰蒲晓鹭》《扁豆蜜蜂》《吟秋》《池塘鸭戏》《雪羽泛清波》《芦塘群雀》《春水绿如兰》《柳塘鸭戏》《柳丝鱼鹰》《雨满春池》《竹林过雨》《秋收时节》《分春图》《春江水暖》《报晓》《芦塘双鸭》《秋瓜屋,瓦上禽》《农家秋色》《芦花小鸟》《芦塘晨曦》《山风》《月乍明》《芦花竹鸡》《荷塘鸭》《篱外一声秋》《晓烟》《柳荫群鹭》《清凉世界》《秋色流丹》《弄影》《风满前溪》《鸟宿池边树》《清夏》《秋荷图》《簇锦》《秋荷别样红》《战正酣》《墨舞》《晨光》《春意在田家》《五湖烟水》《宿雁图》《三雄图》《窗外山鸟弄好音》《牛犊》《丰收场上旋风起》等。

    其中以“猪”为主题的作品有《酣梦》《晒场上》《频闻户户唤猪声》《村头所见》《夏昼长如年》《乡间即景》《农家一瞥》《进宝图》《四喜齐来》《村头拾趣》《脱兔驰晨光》,《初生之豚不怕虎》。

   猪又丑又脏,前人很少入画。汤文选却把猪当作花鸟画创作的重要题材,还赋予了它人的情感。                        
     如《晒场上》:将正在竹席垫上吃谷的几头小猪画得简洁、圆润,憨态可掬。画中题了两句诗:“是否粮多不足惜,抑怜憨稚未惶驱。”当年粮食紧张,小猪吃谷是糟蹋粮食。作者本想驱赶,但小猪像顽童一样可爱,又不忍心。这幅画生动地记录了汤文选当年在农村艰苦劳动期间对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其爱心、责任心相交织、相矛盾,耐人寻味。

     谭树桐在文章中写到:“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可爱的‘猪’。《村头拾趣》真解痒;《脱兔驰晨光》真快意;《初生之豚不怕虎》真有趣;《晒场上》令人多动情思......就把猪画得如此有情这点来说,堪称前无古人。”12

     王朝闻在给汤文选信中说:“你现在虽然改作花鸟画,但在艺术创意方面仍然继续了《婆媳上冬学》的好传统——绘画掌握戏曲性。作品是否有说服力,包括花鸟画,体现矛盾的戏曲性是必要条件。你画鸡的《战正酣》,画猫的《玩猫》,以至画虎的《双雄》,正如唐人“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意那样有戏,《双雄》中的虎眼,静态中的动态,暗含杀机的眼神,体现着一种内心冲突的戏曲性。”13                                 
    《丰收场上旋风起》(后改名为《秋忙时候》),画中两百多只麻雀旋风式地向打谷场上冲掠而过。这种平凡的场景司空见惯,但却被汤文选多情的目光发现,赋予了诗意、激情、与时代气息,画得气势磅礴。叶浅予见了这幅作品连声叫好:“这是一幅创中国画奇妙境界的作品,真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谁说传统不能创新奇。”14

    飒飒秋风中奋飞的归雁,朦胧晨露中报晓的雄鸡,玉米抽穗时吟秋的纺织娘,晨光中脱兔般冲向田野的小猪,荷池中戏水逐花的群鸭,竹林过雨时缩脖的落汤鸡,月乍明惊起复又安宁的小鸟,簇锦般凌空撕打成一团的雄鸡,芦花送暖时悠闲慢步的群鹭……。这幅幅图境,真实而又浪漫,平凡而又神奇,欢快而又宁静,丰富而又和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史上对于农村花鸟画题材如此作力表现的画家不多,近现代画家中也只有50年前的齐白石和50年之后的汤文选。有些论者将他二人进行比较,说“齐白石的农村题材是恋乡情结,或甜蜜、或苦涩,其画平实而有情;而汤文选则是一种恋乡的激情,是一种浓烈的拥抱,画得气势磅礴。”15汤文选表示,他学齐白石,但画与齐白石不一样。他说:“齐白石从小在农村长大,熟悉农村的一切。他画萝卜、白菜、青蛙、小虾等都是对儿时的追忆与流露,自然而然,生动有趣。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我是地主出生,从小离开。我现在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去深入农村,去欣赏、和发掘农村生活的美。所以我更强调情节性、戏曲性、和诗情画意。我和齐白石画的內容不同,表现的角度与形式不一样,作品中透露出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气息也不一样。”16

     汤文选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气息又如何与齐白石不一样呢?“岁月蹉跎,去日多苦。”汤文选在《从艺自白》中这简简单单八个字,透露出的是大半辈子的社会动荡与喧嚣,长达20年“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阶级斗争,以及失去骨肉亲人,荒废青春岁月的彻髓之痛。他在那场“史无前例的、你死我活”的政治运动中被压在了社会的底层,成了被监督、被斗争的对象。因此也看透了人世间血淋淋的真面目。当然,这不仅是他个人、而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是国之不幸。然而面对人祸以及群体与社会的无道,作为个体的汤文选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是无可奈何,欲说还休,大音希声,宁静致远,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道。于是,这凄苦孤独的灵魂向花、草、树、藤;向禽鸟、家畜、动物倾注了大爱情怀,以期许人世间爱的回归;向大自然寄托了无限深情,祈求人类的自由,社会的安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由此返照,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抚、净化、和慰藉。

     艺术之伟大不仅在于表现内心的痛苦,而是能化解这些痛苦。大艺术最终是大寂寞、大悲哀后对灵魂的大慰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8汤文选不受人生命运的影响而追求道德的力量,化小我为大我,将大苦大悲上升为满腔激情,在灵魂的苦楚与颤栗中灵敏地捕捉天地之精华;在千百年来极少有画家关注过的农村环境中发现自然之大美。他在花鸟画“天人合一”境界的表现上达到了美术史上空前的高度与深刻度。

    1984年,汤文选当选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汤文选画辑》。

    这年10月,第六届全国美展在北京开幕,汤文选以一幅表现猪和麻雀题材的作品《村头拾趣》入选参展并获奖。作品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收藏研究部负责人还专程到湖北代表该馆收藏了汤文选的花鸟画《战正酣》《晨光》。

    1985年,汤文选创作的花鸟画《秋忙时候》入选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86年,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馆,汤文选画展同时开幕,盛况空前。70余幅清新、质朴、阳刚、大气的花鸟画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人们惊异于汤文选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却画出了如此充满阳光、充满爱心、和生气勃勃的艺术作品。有的观众感动得流泪,有学生激动地跪在地上,请老师接受学生的和泪一拜。

    1986年,汤文选加入中国共产党。     
  
澄怀观道  文选画虎

  
    1984年春天,汤文选不再担任美术院副院长。美术院重新调整了住房,将一层楼全部分给了汤文选、包括楼后的小园。学生送来一米高太湖石,其石如拳,置于园内。故号拳石园主。

    小园内渐渐种植了兰草、茶花、月季花、蝴蝶花、芋叶、龟背竹、芭蕉、腊梅、凌霄、葡萄等。还养了小猫、锦鸡,乌龟;昙华林坡上的松鼠有时也蹿进院内。花甲之年的汤文选养花、观鸟、打太极拳,悠闲自得,心情舒畅。

    1985年春,“85美术新潮”在国内兴起,湖北是策源地之一。新潮展览一个接一个,活动十分频繁。这年,汤文选赴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昆明、大理、贵州等地游山水。

    1986年秋,应各地学生之邀,汤文选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举办画展,并游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交河、高昌故城及吐鲁番、喀什。

    1989年3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汤文选、汤立应邀赴英国伦敦阿尔派俱乐部举办画展。英国女皇皇弟菲利浦亲王、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等出席参观,bbc电台向世界各地广播了画展消息。

    在伦敦期间,汤文选参观了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在泰特美术馆逗留的时间最长,对米罗、克利的画尤感兴趣。他认为“米罗、克利与八大山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画面单纯、简洁,有视觉冲击力”。19参观了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后,他说:“明代徐渭开一代写意新风,他的画就是表现主义。西方的表现主义和我们的写意画一样,作画时随机生发,重在抒情,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笔触美等。但是,他们的出现比我们晚了数百年。看来民族虚无主义要不得。”20

    “85新潮”以来,美术界部分前卫人士对于传统中国画发起了一场批判运动,其程度之激烈,时间之长久,前所未有。“中西融合”论,“穷途末路”论已使得很多中国画家、包括学习中国画的学生都不知到该如何画画了,国画界流行做肌理、搞制作,以西画的观念、技法来改造中国画。对此,汤文选自有主张。他说:“国画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精华,民族不会消亡,艺术也不会消亡。桃花江以前出美女,以后还会出美女。”21

    “艺术品味还是纯粹为好,不管是西洋绘画、中国绘画或是非洲艺术。品酒也是一样,中国的茅台酒,外国的威士忌,日本的清酒,都要讲品味纯正、纯粹、地道。世界文化也要有多样性。如果未来东西方的艺术趋同,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悲哀。”22

    他还说:“不管是新潮的,还是所谓前卫的,关键要看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情感的真假、美丑。不要害怕看了这些新玩意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我也能欣赏西方艺术,也有所研究和借鉴。但这种学习和借鉴以不生硬和不露痕迹为高,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是也。”23

    1990年春,汤文选应邀为天安门城楼作画。他画了大幅国画《鹤寿千秋》,祈望祖国平安。当年六月,汤文选应香港三石轩邀请,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个人画展,蔡若虹题写了展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水墨老虎成了汤文选重点的创作题材。

    早在1957年,汤文选在《美术》杂志第1期发表了“谈国画《王元爱打虎》的创作体会”,其画中的虎是工笔虎,这是汤文选画虎之滥觞。水墨画虎则始于1984年。

    画史中很少有人水墨画虎,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虎的身体结构、以及由内而外的精神气度,非一般水墨画家技巧所能及。

    汤文选说:“画虎的人很多,大多是工笔画,呲牙咧嘴,威猛异常。或华丽的皮毛,一身富贵气,故有‘俗人爱虎’之说。我以水墨画虎,志在去俗留清,去俗存雅。我是水墨写意,用笔大刀阔斧。我无意刻划老虎的凶残威猛,而是着重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的一种生命本性---它的求生本能和生存需要,更多的是拟人化了的内在威严和同类之间、亲子之间的善意和爱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物我两忘。”24                        
    1988年起,汤文选痴迷于水墨老虎的研究与探索之中。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直至最后寥寥数笔,瞬间从容地将虎的结构、动态、神情、意境、意趣,大刀阔斧地画出,这是艺术的提炼与升华。汤文选为此可谓煞费苦心。

    1990年,汤文选创作的《庚午水墨写意虎册页十开》,标志汤氏水墨画虎已经成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暮年。

    1990年至1995年间,汤文选所作水墨老虎的作品有《为山君造像》《松岗虎踞》《盘龙卧虎》《此身应共山林老》《草泽英豪》《雄风》《英雄梦觉时》《英雄小憩图》《双英笔下雄》《壮心》《威重》《雄视》《狂啸兴风会有时》《长啸兴风豪气横》《吼声震苍穹》《卧看风云起》《犹忆当年逐鹿时》《写得英雄梦觉迟》《不向中原逐鹿肥》《盘石松风》《虎步》《消夏图》《长白雪纵》《猛志故常在》《山王卧态》《蓦地狂风起》《笑傲苍穹》《风变山川草木摇》《吼声到处梦魂驚》《夜半黑风吹石裂》《夜月风高》《夜啸长空》《得月图》《月色》《月满寒溪》《双雄出泽》《大泽虎渡》《草泽雄风》《时作弄潮儿》《慈航》《无猜》《童趣》《望断丛林母未归》《他日风云叱咤时》《怜子图》《天伦图》《三春晖》《四喜图》《五福图》《群英会》《八面威风》《威震八方》《神威天纵》《幽涧和风》等。   
    纵观汤文选笔下的水墨虎,或脾聣群雄,孤标傲世;或趾高气扬,引颈长啸;或回眸中原,从容雍雅;或肃穆沉寂,贵守潜藏;或互吐心曲,殷殷柔切;或舐犊情深,依偎喃呢...... 这哪里是在画虎,分明是在写人,写作者自身。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画了数十幅《三春晖》《母子虎》《怜子图》《天伦图》,借以颂扬人类博大的母爱亲情;他画《神威天纵》,群虎从天而降犹如黑云压城;他画《群英会》恰似各路英豪齐聚;他画一群老虎背驮小虎渡河,画中题跋:“老虎性喜独居,不可能出现群渡场景。我画《幽涧和风》旨在谱写一曲自然界祥和而又多采的生命乐章”。25这些虎画作品既有汤文选自己的精神寄托,又有楚人的浪漫想象。

    1994年秋,汤文选应台湾友人、孟觉居士林肇家恳请,作水墨百虎图《风云际会》长卷。该图高1米,长20米。而汤文选住所的一楼是老式住宅,没有大的房间,他的卧室兼画室还不足12平方米。

    可就在这个小房间的小画桌上,楚人汤文选一管在手,万种情怀;兔起鹘落,千姿百态;云汹山巅,幽涧低逥;神魂而低吟,鬼魄而长叹;天地有大爱,物我俱两忘。历时两月,三易其稿,最后一气呵成写就了这神奇、浪漫、博大、祥和的雄篇巨构。

   上世纪80年代末至1995年,古稀之年的汤文选,借鉴前人的笔墨经验,结合自己的造型能力,提炼并完善了大写意水墨老虎的笔墨表现体系。他放神八极,心骛大荒,将自己的秉赋、学养、阅历、理想、情怀融入其中,赫然营造出了一个天地园融、慈悲为怀,威震山岳、大气磅礴的水墨老虎世界,这是中国美术史上史无前例的创造。其在动物画中的拟人化表现之丰富,可谓登峰造极。

  
                               蛰居京华  衰年图变

   
    晚年的汤文选做寂寞学问、而远离社交应酬。他为人低调,与世无争。与他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称他是不谙世事的“画呆”、“画痴”。

    1993年,汤文选应邀为毛泽东纪念堂作画,他创作了6尺整纸寿桃《祖国万岁》。《求实》杂志当年发表了这幅作品。

    1994年,相濡以沫、共患难的老妻刘青子因病去世,汤文选情绪低沉,悲痛,孤独。

    1995年,汤文选身体出现不适,作画时右手颤抖,经医生诊断为泊金森症。用药后症状暂时得以缓解。

    1996年5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美术院联合举办的汤文选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参观了画展。中央电视台六次滚动播送画展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报道了画展消息,中央电视台10套播放了专题人物《画家汤文选》。

    出席画展研讨会的有华夏、金维诺、唐达诚、李松、董玉龙、刘勃舒、薛永年、龚产兴、刘曦林、杨力舟、刘大为等,对汤文选的作品给以很高评价。

    杨力舟撰文称:“从全国范围来看,画大写意花鸟画,湖北的汤文选先生树立了一面旗帜”“把一只老虎、一个小猪、一只小猫、一只鸡的描绘都让它注入人的情感,画出动物自有的神趣,画出作者对它们的感受。借物寓情,借物寓意,这种拟人化手法汤先生运用自如。就这点,我觉得他超过了前辈大师。”26刘大为说:“在传统上继续向前推进很难,推进一寸都难,但汤先生作了卓有成效的追求。他画的小猪、麻雀和花鸟画小品可以说是神品。”金维诺认为:“汤文选以敏锐的观察,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巧,开拓了花鸟画的新领域……”27   
    同年 9月,汤文选画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关山月带着院领导、老师和众多研究生、本科生在展厅内一幅一幅点评汤文选的展品,他说“这代表了中国画最纯正的品格。应该让港、台和外国人来看看,认识什么是真正高雅的中国画。”关山月还专门为画展题词:“健笔生花开眼界,谢君送宝到南天。”学者李正天认为:“把汤先生这些作品放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西方任何一位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同时展出将毫不逊色。”28

    10月,汤文选画展在深圳市和汕头市举行,同样反响强烈。

   面对各方好评,汤文选作《七十抒怀》诗一首:  
                          风雨连宵梦迹新,挥毫欣对晓窗晴;

                          浮名浪得惭知己,系日长绳伴我行。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6:57:11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8月,汤文选与原武昌艺专音乐系的老同学胡鹰结婚并徙居北京。先住马甸桥胡鹰处,第二年买了新房,搬至花园路。老伴豁达开朗,二人相处融洽。这年,汤文选73岁。                                                                                                                        
    这段时间,汤文选心情舒畅,画画轻松自如,随性而为。所作花鸟画,往往一挥而就,其中不乏神来之笔。作画之余,仍然是看书,听京戏。听戏入神,还有一番感慨。如:“唱戏、画画,切忌死板。程砚秋行腔咬字很有个性。这其中的窍门有如老猫叼小猫,把握火侯,要活。”

    “梅兰芳如同吴昌硕,格调高古,博大精深。程砚秋如同虚谷,有个性,但不博大。”

    “作画用笔,宜毛、宜辣、宜拙、宜凝重,忌飘浮,戏带三分生,此话极有见地,作画何尝不然。”29                                                                                                                        
     1998年2月,汤文选、汤立应邀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中国画展。国父纪念馆收藏了汤文选的《双虎图》。

    1998年5月,汤文选在湖北电视台播放的《千锤百炼铸新风》艺术专题片中说:“我们祖先的艺术理论非常高明。古代那些高明的画家及其精品的境界,都是我们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但前人的路并没有走绝,也还要继续走下去,还会有很多高峰。另外,中国水墨为尚的大写意,在国际上还不为人所理解。不是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随着我们国力的加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大写意水墨画艺术在世界上会有它的地位。我毫不怀疑,我们的大写意不亚于毕加索、马蒂斯以及国外的各种流派,跟他们不是什么高下之分。所以,我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有信心。”

    1998年秋,汤文选在回答东方艺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我希望我的大写意再往前走一步。传统文人画讲究把玩、雅赏,与现代建筑里陈列展示的氛围不协调了。我可以画得强悍和奔放一些,让水墨大写意以单纯而强烈的视角效果,来突破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格局,赋予东方水墨大写意博大沉雄的精神气度。”30

他多次强调:“画画博大为上乘,个性为中乘,物象为下乘。”“小道娱人耳目,大道撼人心魄。”31

    从1998年至2002年间,汤文选春秋两季都要回到武汉,在借闲堂谈艺、喝茶、聊天。每当神清气爽,画兴袭来,便让弟子备纸磨墨。

     平时因帕金森症而身子不时颤抖的汤文选,一但握住如掾大笔,便手不抖,指不颤。面对六尺、八尺、丈二的大幅宣纸,他凝神片刻,突然以高山坠石之落笔,老辣朴拙之线条,在宣纸上纵横驰骋。其雄强之气,磅礴之势,令人震撼。乍看,粗笔大墨,横涂竖抹,惊世骇俗。细省,则气度渊静,意到斯止,蕴藉沉着。狂放而不失法度,强悍中夹着妩媚,多一笔、少一笔不成,独得天机活泼。此时的汤文选已进入大道微茫状态。

     尽管汤文选以前一直主张“师造化”和强调绘画的“情节性”“戏曲性”。然而这时的他,却超越了生活,超越了现实,超越了笔墨,超越了传统,也超越了自身。他享受着神采飞扬状态下的笔墨激情,有浩然之气;他体验着生命律动时的即兴挥洒,作大块文章。

    汤文选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

   《丛梅似望峨眉雪》《盘龙卧虎》《雪梅片石图》》《风神》》《香雪》《松魂》《伴随飞雪渡关山》《我知鱼乐》《笔走龙蛇》《一树晴霞》《山鬼》《漫将老笔写春花》《香中别有韵》《九畹兰香》《墨舞》《花团锦簇》《春兰秋菊喜同俦》《三雄图》《草泽雄风》《群英会》《风神独秀泽边兰》《冰雪精神》《绿云》《威震八方》《墨梅图长卷》《缤纷迷雪意》《朝霞》《残荷听雨》《五湖烟水》《伏虎尊者》《雄风》《神威天縦》《王孙芳草遍天涯》《秋风兰蕙化为茅》《虎踞龙盘》《威震山岳》《松下母子虎》《幽涧和风》等。

    2000年6月、10月,2003年5月,汤文选画展先后在河南省博物院、天津市文联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对于这批新作,观众反响异常强烈。

    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汤文选谈艺录》中,记录了汤文选的一段感言:

    “画画是一辈子的学问。30岁有30岁的苦恼,40岁有40岁的苦恼。我现在70多岁了,还有苦恼,也还在追求。每创作完一幅作品,拿出去之前都提心吊胆,反复思量。你不变,别人说你炒现饭,要变一下谈何容易。此次河南办画展,遇到老友陈天然,我对他说是来听老朋友意见的,看这样画行不行。结果河南美术界一片叫好之声,我心理才一块石头落地。”32

    天津画展开幕前,作家冯骥才提前赶到展厅。他看完画展作品后说:“汤文选先生画得好,用笔有速度感,有激情,大器,这比吴昌硕画得强烈。汤先生是我上中学就知道的著名画家。这么好的作品在首都刊物上介绍不多,汤先生是在埋头做学问,看来真正的大画家还在地方,不一定在京城。”

    何家英在座谈会上说:“看了汤先生画展我深受感动。作品中透露出的是一股浩然之气,一股正气。看得出汤先生为人的正直,我想汤先生绝不会为小利、为时尚、为世俗所左右。汤先生对审美的理解太深刻、太透彻了。他为人谦和,但做学问、画画,骨子里绝对很硬。所谓气正道大,品格正才有大的结果。汤先生的作品无论大小,都给人以震撼,看后叫人喝彩。特别是大画,汤先生都76岁了,气那么足,纵横涂抹,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是抽象的语言,像不像、真不真、都无所谓了,对他来讲,笔墨已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情感的抒发。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是精神享受、精神的启发。”33

    在南京画展的座谈会上,喻继高首先发言:“汤先生的画铿锵有力,下笔如同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作品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振奋。汤文选先生在大写意的成就与贡献上,当今无人可比。”34

    范扬说:“汤老作品气势夺人,在用笔的厚重上不让齐白石,一流一流,一流高手。汤老发展了传统大写意,发展了文人画。”35

     马鸿增说:“大写意花鸟画难度太大,齐白石、潘天寿的高度摆在那里,很难突破。但汤文选先生在他们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很大一步。从理论家来说,我们希望看到新的面貌。汤先生有多方面突破,包括观念、题材、技法、意境。汤先生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大写意的意象精神。他笔墨奔放,有抽象意味,但比西方抽象画的线条有味道……”36

     这一时期他还画了多幅六尺、八尺、丈二的大梅花,且看画中题跋:“丛梅似望峨嵋雪,片石遐观太华峰”,“慢将老笔写春花”, “缤纷迷雪意,浩荡逼年华”,“一夜东风吹石裂,伴随飞雪渡关山”等,这些梅花既是抒发自己的豪情,也是展现中华民族自信、坚韧、奋进的时代精神。  
     1997年至2002年,垂老之年、身患帕金森症的汤文选深受时代气息感染,他以一个炎黄子孙的拳拳报国之心,坚韧不拔,精进不息,以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丰厚的学识修养、开阔的艺术视野、非凡的笔墨气度为底蕴,衰年图变,实践着在艺术上“由再现生活到表现精神”“从现实空间走向精神空间”的转换。A他在中国民族艺术自身的发展轨迹中、将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变推向了一个新的边缘,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花鸟画领域,继八大山人的“简约清脱”、吴昌硕的“古厚朴茂”、齐白石的“妙造自然”之后,又开启了“博大沉雄”一宗。他为创造“具有崇高而雄伟精神气度的东方水墨大写意”,为民族艺术的复兴作出了自己的奉献。

  
                               楚泽遗芳

      
    2003年春,汤文选为人民大会堂会议室作6尺整纸梅花《冰雪精神》。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现名家画集·汤文选》。

    2003年夏,汤文选长期使用的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渐渐产生了耐药性,身体颤抖加重,走路困难。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汤文选早起时不慎摔倒在地。家人将他紧急送往医院,拍片检查的结果是股骨颈骨折,需住院手术。

    出院后的汤文选消瘦,不能站立,走路靠人搀扶。      
2003年秋,汤文选身体渐有好转。他应钓鱼台国宾馆之邀,作六尺整纸《傲霜》。他又作红梅多幅。当年底,他手颤加重,生活不能自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夏天。

    长达八个月不能作画。这对于视绘画如同生命的汤文选,其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他整天端坐家中,外表平静,但内心备感寂寞,孤独。

    2004年秋,友人从广州带来国外治疗帕金森的新药,汤文选试服后症状有所改善。尽管手臂仍不时抖动,但总算能拿起画笔作画。他试作了一幅《春兰》,画中兰草的用笔浑厚扑拙、绵里藏针,他高兴地在画中题跋:“老夫病臂笔犹健,行年八十写春兰。”。

     这以后,汤文选又画了多幅兰花。近年,他一直把兰花作为创作重点。

     兰花是传统题材,历朝历代的画家都在画。前人画兰多清雅、飘逸、秀美;汤文选画兰则与众不同,他画的是大荒大泽中历经过酷暑严寒的“楚兰”,因而挺拔、苍劲、壮美。兰花成了他体现人格气节的象征,是他笔歌墨舞、抒发情感和突显艺术个性的笔墨符号。在技法上,汤文选避熟就生,用笔辣、拙、放;构图简、险、奇。那具有生命激情的线条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极间自由往来穿透。从而呈现出汤文选画兰独特的艺术风格。

    汤文选的兰花有清逸、有高致,如:《空谷幽兰》《幽芳》《风神独秀泽边兰》《楚兰从来岩穴姿》;有悲苦、有孤独,如:《文选病手写风兰》《秋风兰蕙化为茅》;但更多的是孤苦中见欢乐、或是孤苦之极却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派浩荡峥嵘气象,如:《东风摇曳更生姿》《紫茎绿叶生空谷》《繁春》《烟开兰叶香风暖》。

    无奈好景不长,汤文选服用的进口新药出现了严重副作用。

    2005年夏,汤文选突发间歇性精神病症状,从此不得安宁。三十年前文化大革命的幕幕场景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他怒而呼喊、苦而伸吟,夜不能寐。次日晨,他便在恍恍惚惚中向家人索要报纸,看看有无批判他的文章,或打听什么时候开批斗会、去劳改......汤文选再次陷于了恐惧的精神状态之中。

    为此,新药不得不停止服用。但药刚一停,汤文选立即出现全身抖动。家人根据医生的建议,在两难中尝试着调整用药量。  
    他的精神病症状时重时轻,时有时无。   
    2007年春天,汤文选、汤立中国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汤文选无法出席开幕。他身体越来越衰弱。这年秋天,他要回湖北老家。

    客居京华十载,即将与朝夕相伴的老妻分别,汤文选内心既牵挂,又悲哀。

    离京前,他在四尺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楚雨湘烟”。

    湖北、湖南,地厚天高。“两湖熟,天下足”,那里是鱼米之乡,是古之云梦大泽,是楚文化的摇篮,楚文化滋养了汤文选的艺术生命。“楚雨湘烟”是何等苍茫境界。

    2007年11月,汤文选回到他深深眷恋的故土湖北武汉。

    回到老家的汤文选病情日渐严重,生活起居完全不能自理。

    尽管如此,每当家人扶他坐起休息时,他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画笔,在不能自控的颤抖狀态下艰难地作画。                                                                           
   《春满枝头》《春意凝香早》《春来芍药正芳菲》《舞春图》《春满人间》《春天消息》《喜人春月耀红梅》《万年青》《红梅早报春》《芍药占春光》《芍药花开碧玉盘》《大吉逢春》《艳阳春》《闻鸡起舞》《垂藤百尺挂春光》《三春心事诉红梅》《夜月凝香》《丹桂飘香》《春之歌》《锦上添花》《丰收》《繁花似锦》……。

    他的画依然是那么阳光,生机勃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只不过年迈病衰,体力不支、而少了阳刚之气。但却多了童心、天真和稚趣。画面的安排,也没了以往那种殚思与匠心,而是从心所欲的“瞎搨搨”,随意点染,大而化之。自由、浪漫、神奇、和谐。细品其境,乃似诗似禅,又非诗非禅。恰如老子的《道德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及其道之、名之,又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7汤文选的画在自然而然的挥洒中呈现出了生命本源的气象和辉光,达到了宁静中呈现欢愉,平和中生出绚烂的大自由境界。

    他精神状态好时还是画虎,依然画得虎虎有生气,弥漫着生命的活力。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武汉有震感。汤文选被家人用手推车推到室外空地,他神智恍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他从电视中依稀听到有12000人死亡,便问学生是哪个国家的飞机炸了我们。当他听说是四川发生大地震后,这位慈祥的老人呆坐了半晌。已经不能作画的汤文选,这时却拖着无法行走的病躯,拿起画笔,十分艰难地画完两幅作品。一幅《雄风》,捐赠义卖,支援抗震救灾;另一幅《铁骨丹心》,歌颂解放军抗震救灾的英勇精神,这幅作品后由湖北日报发表。

    2008年8月31日,汤文选因突发肺炎在湖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

    住院后的汤文选因帕金森综合症完全丧失了吞食能力,全靠输液维持生命。

    汤文选深爱着人生,强烈的求生欲望支持他挺过了一次次死神的纠缠。住院八个月,经过多次抢救,终因心肺衰竭,于2009年5月25日,在武昌辞世。享年84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时间发来唁电:“70年来,汤文选先生不懈探索,创作了一批独具风格的、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在当代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汤文选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画坛的一大损失。”

    5月27日,春雨下不停。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外挂有巨大横幅:“沉痛悼念中国画艺术家、教育家汤文选先生。”湖北省美术院在美术馆大厅内设灵堂,汤文选清癯慈祥的遗像下摆满了鲜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发来唁电,送来花圈。数百多个花圈摆满了美术馆内外。一连三天,前来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

    美术馆大厅悬挂了大幅对联:“昙华林间,墨苑开百年风骨;凤凰山下,画坛失一代宗师。”

  
                                                                        2009年12月于京华

  
注:18《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汤文选》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216《艺林人物·书画名家访谈录》 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9页。

3阮璞著《往事如烟》 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238页。

45 摘自李松评论文章《‘上冬学’的脚步》。

628黎鸣评论文章《天地神韵,惟尚尔汤》《 文艺报》2007年3月22日5版。

7《汤文选中国画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董玉龙评论文章。

91011《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2《千锤百炼铸新风》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13《汤文选中国画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14《画余论艺》 天津杨柳青出版社,1991年版。

15吕云所在“汤文选天津画展座谈会上的发言”。《画廊》2004年第2期第41页,岭南美术出版社。

1718《论语·八佾》《论语·述而》。

1920212223《汤文选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0、51、52页。

24《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5《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汤文选》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26《汤文选花鸟画》 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7《千锤百炼铸新风》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9页。

29《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8页。

30《东方艺术》2003年12月号,总69期。

3132《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2、47页。

33《画廊》 2004年第2期第43页,岭南美术出版社。

343536“汤文选天津画展座谈会纪要”,《中华财富》2003年第4期,第66页。

37《道德经》 一章、二十一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09:10:54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09:12:41 | 只看该作者
大道微茫 天地雄风      
___汤文选传略

                                   汤立

  
                                     引言

  
    1998年5月,汤文选在湖北电视台播放的《千锤百炼铸新风》的艺术专题片中说:“我们祖先的艺术理论非常高明。古代那些高明的画家及其精品的境界,都是我们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但前人的路并没有走绝,也还要继续走下去,还会有很多高峰。另外,中国水墨为尚的大写意在国际上还不为人所理解。不是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随着我们国力的加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大写意水墨画艺术在世界上会有它的地位。我毫不怀疑,我们的大写意不亚于毕加索、马蒂斯以及国外的各种流派,跟他们不是什么高下之分。所以,我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有信心。”1这是何豪迈!何等风骨! 何等境界!

    1999年10月,汤文选创作了八尺整纸的水墨画《龙腾》。他说:“有感于21世纪龙年的即将来临,我画的是一棵向上升腾的劲松,顶天立地。寓意中国这古老的巨龙将腾空而起。2

    汤文选是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中国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独特人生,他的艺术历程与时代息息相关。他在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畜兽、虫鱼等方面,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能诗、能书、能工、能写,通古今,亦通中外。他继承创新,于写意花鸟画一道,在八大山人的“简约清脱”、吴昌硕的“古厚朴茂”、齐白石的“妙造自然”之后,又开启了“博大沉雄”一宗,有盛世气象。

    汤文选慈祥谦和,为人低调,不擅交际,与世无争。但他以自己卓越的艺术实践,把中国画的某些领域推至一个空前的高度。多领域、各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他是百年美术史上的天才,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

  
少年颖悟  英才初发

  
    1925年(乙丑)农历二月初五,汤文选诞生于湖北省孝感县鲁铺集。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南临长江汉水,北倚桐柏山、大别山。武汉市驱车东行一小时即进入孝感境内。孝感地区辖云梦、安陆、应城、汉川、大悟等七县。这里土地肥沃,湖汊密布,是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孝感历史文化悠久。云梦有楚王城,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和东汉漆器闻名于世;安陆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久居之地,史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大悟的“禹王城”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出土了大量青铜文物。孝感是民间美术之乡,剪纸、绣花、马口陶瓷等各具风采。孝感还是楚剧的故乡,以董永与七仙女为主题的《槐荫记》《百日缘》《天仙配》等戏在民间广为传唱。孝感是楚文化中心地,也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处。

    汤文选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里弟兄三人,他排行第二。高祖汤殿甲是道光辛丑武进士、“钦守府即补都司”。曾祖父汤寿田诰封奉直大夫。祖父汤廷珍是个秀才、为上痒生,中年时开过当铺,家业甚大,晚年逐渐衰落,到汤文选父亲这一辈,尚存田产百亩。父亲汤德驰谙熟经史,精通医道,创“庆生堂”行医卖药,兼药材批发、饮片加工,由于制作精良,买卖公道,“庆生堂”一时远近闻名。母亲李氏是鲁铺集三十里外闵集乡仕李村的大家闺秀。仕李村有古迹凤凰台,北宋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俩曾就读于此,故亦称“程台”。母亲知书达理,善良温和。她时常给年幼的汤文选讲述《聊斋》和苏武牧羊等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母亲的言传身教启迪了汤文选年幼的心灵,对他后来的个性气质和人生志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4岁的汤文选由父亲开了蒙,跟随习颂《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等书。到了6岁,父亲让其用毛笔描红习字,但此时的汤文选更感兴趣的莫过于放在楼上樟木箱中的那些古画,时常偷偷跑上楼,取出古画模仿。7岁时,汤文选已能仿画出较为复杂的古代人物、花鸟画,竟然颇得形似,父母见之,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常夸奖他为颖悟少年。

    10岁时父亲送汤文选上县城中心小学,开始接触新学堂的语文、数学、自然、美术、手工劳作等新课。汤文选语文成绩优良,但他最感兴趣的仍然是美术、手工劳作,成绩总是名列第一。一次,汤文选摹仿一幅八仙过海中兰采和替铁拐李挠耳朵的画,那铁拐李被挠得耳朵奇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神态惟妙惟肖,令人称奇。

    1937年日军侵华,国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孝感中心小学的校舍被腾出作为苏联援华飞行员宿舍,正常教学被迫中止。父亲将汤文选安排至私立启澴中学继续念书。

    启澴中学由前清举人、北洋时期孝感县政府教育科长罗素吾领衔,联络孝感社会名流共同创办。罗素吾校长治学严谨,管理有方。国难当头他忧国忧民,饱含爱国热情,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宣读《讨倭寇檄》,并组织学生唱抗日歌曲。这种氛围深深激荡着少年汤文选的心灵。

    这年秋天,日军飞机轰炸孝感机场和孝感县城。为避空袭,汤文选被家人带回乡下。不久,父亲听说乡儒姚秋成和族叔汤子书在蒋家畈开塾讲学,便送汤文选就读。在这里汤文选学习了《纲鉴》《古文观止》《诗经》《唐诗》等,亦学对对子,作律诗。有一次,姚先生出上联“火花四逬星横列”,汤文选则对“云屑西飞月倒流”,老师大加夸奖。

    课余,汤文选仍痴迷绘画,得《芥子园画谱》反复临摹。他临摹的花鸟画生动传神,老师、同学和乡邻极其喜爱。因此,他在毛陈渡一带渐渐有了画名,周围妇女纷纷上门找他画刺绣图案,如枕头上的鸳鸯、鞋帮上的菊花、被面上的牡丹等,他有求必应,认真绘制,让乡亲们满意而归。

  
求学武昌艺专

   
    1943年,在蒲圻县任县长的族叔父汤执中回乡,见到18岁的汤文选举止斯文,个性沉稳,便说服家人带汤文选到蒲圻县,在县财政科当了一名金库保管员。此期间,汤文选经人介绍和年长他两岁、在蒲圻县中学任音乐老师的刘青子成婚。

    刘青子家在汉口汉正街,大户人家,其父刘润亭经营米店。刘青子于1938年在武昌省立高中念书时加入共产党。武汉沦陷,刘青子随家人逃至湖南南县。在那里,她参加南县抗日歌咏队,发动群众,做地下秘密工作。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抓捕,入狱一年,后被家人花钱保释回汉。

    1944年8月,日军飞机轰炸蒲圻县城,汤文选住的房屋被炸塌,夫妻二人躲在桌下才幸免于难。蒲圻县呆不下去了,夫妻二人逃难至国统区襄樊,在舅舅家暂且安身。次年春,妻子生下双胞胎男婴。生产刚满10天,日军进攻襄樊,汤文选携妻儿历尽艰辛,逃难至南漳县。

    1946年,日本战败,汤文选一家四口返回汉口岳父家,。不幸的是双胞胎中的大儿子在颠沛流离的逃难中因体质虚弱染上肺炎,不治身亡。

    1946年秋,因避战火迁至四川江津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搬回武汉,在汉口宁波会馆挂牌招生,汤文选闻讯,立即前去报考,被学校录取。

    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于1920年,20年代末国民党教育部一度将其改名为“武昌美术专科学校”,康有为题写了大幅匾额“武昌美专”。1937年,国民党教育部又恢复了学校原名。

    武昌艺专发起人是蒋兰圃、唐义精,校董包括闻一多等人。关良、冯法祀、倪贻德、贺绿汀、唐一禾、吕骥等曾先期任教。抗战胜利后的武昌艺专由国画家张肇铭任校长,王霞宙、张振铎教授国画,阮璞任美学、诗文讲师。

    阮璞在《往事如烟》一书中留下了一节有关汤文选的回忆:“抗战胜利之后,汤文选考进武昌艺专。那时后瘦得不得了。穿件布长衫,只见肩膀,下面就没有东西了。武昌艺专那时油画是老大、最好的。他却去学国画,简直就没有那个注意他。”3

    武昌艺专学习空气自由,除老师课堂讲解外,学生自学为多。汤文选主修国画花鸟,偶尔也画静物、素描;对画史、画论、诗文课兴趣浓厚。其间购得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岑家梧著《中国艺术论集》,认真研读。

    1947年至1949年,时局动荡,武昌艺专不得安宁,大多数学生已无心上课,同学中有人整天花天酒地,浪费光阴。汤文选却废寝忘食,异常刻苦。张肇铭“写”字当头,笔笔以行书入画;王霞宙小写意的纯正技法;张振铎驰骋笔墨,淋漓酣畅。这三位老师的艺术示范和他们作品中的气度、神韵、笔墨所达到的境界,开阔了汤文选的艺术视野。如果说学画“头口奶”是关键的话,那么,武昌艺专这三位名师的启蒙使汤文选受益终生。

    1947年次子汤立出生。

    1948年的武昌艺专,国民党为扩大影响而争夺青年学生,校园内三青团势力嚣张。汤文选亲身经历过国土沦丧的亡国之痛,目睹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加上受妻子进步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秘密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并在地下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作了一些宣传活动。

    1949年,汤文选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毕业,随即参加了武汉市青年文工团,又随文工团进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接受革命理论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原大学校长是范文澜,崔嵬任文艺学院院长。汤文选在学院学习了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婆媳上冬学》的里程碑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曾遭受到一些政治家、思想家的激烈批判。先是吕澂提出“美术革命”口号,紧接着陈独秀呼吁“首先革王(王石谷)画的命”并大力推崇西洋画“科学的写实”技法。康有为游历意大利后,回国大声疾呼“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鲁迅也对中国画采取了极端蔑视之态度,认为中国画“不必复兴”“即使复兴也不会发展”。

    建国之初,文化界对于传统中国画能否反映现实生活,能否为工农兵服务,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民族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国画不科学”“不能反映现实生活,应取消中国画”;而民族保守思潮则认为“中国画不适合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画无须革命”。持这两种极端思想的人士,谁也拿不出有说服力、使双方都能认同的作品。这使得当时的中国画坛处于十分沉寂、悲观和尴尬的境地。当时全国美术院校的教学大纲,已不见中国画课程,一些老画家被闲置一旁。

此时的汤文选,凭着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自己多年刻苦用功练就的本领,他跃跃欲试。

    1951年,汤文选赴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学习人物画造型,研究苏联油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期间,汤文选边学习、边实践,并结合当时的形势,进行人物画创作。

    1951—1952年间,汤文选先后在北京的《新民报》《光明日报》和武汉的《长江日报》《湖北日报》上发表了《挤购公粮》《减租图》《生产致富多光荣》《今年春节不一样》《退租度荒》《生产节约,战胜灾荒》《全家生产忙》《交好粮》《美国纸老虎被朝鲜人民戳破了》《封建婚姻害死人》《瞧,他就是你们的榜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祖国、为了世界和平,母亲献上了心爱的儿女》《中国人民的死敌》《二七烈属梅慧清》《陈青松当选了农会主席》《陶子庶和他的互助组》《我们热爱和平》《苏联水利专家布科夫在荆江分洪工地》等40余幅中国画线描作品,受到美术界关注。他还创作了水墨人物画《童趣》,请吴作人和徐悲鸿指导。后来,据北京裱画师刘金涛回忆,有一天徐悲鸿来到他的裱画间兴致很高地对他说:“青年画家中我发现了两个人才,一个是汤文选、一个是黄胄,将来会大有作为。”

    1952年的《长江日报》是中共中南局机关报,延安时期的木刻家师群任《长江日报》美术组组长,他看中了汤文选的艺术才华,将他调进长江日报,又让他参加农村土地改革,当冬学教员,体验生活。同年,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成立,系主任刘依闻调汤文选来华师图画系任教、教授新人物画。。

    正当汤文选在华中师范学院一边教学、一边积极创作之时,突然来自家乡的消息,给了汤文选重重一击。父亲汤德驰在土改中划为地主,被镇压了。

    夜阑人静,汤文选泪流满面,他内心矛盾,困惑不解,痛苦万分。同时他意识到,这种家庭背景将给他的人生前途带来不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怀疑党的领导。他决心创作更好的作品来服务于社会。

    1953年,汤文选搬到华师分配的宿舍。学院里的安静环境使汤文选得以潜心学习、探索、研究。

    1953年底、1954年初,汤文选数易其稿,创作完成了对于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人物画作品《婆媳上冬学》。

    1953年3月,《婆媳上冬学》在中共中南局武汉国画展览会上亮相。同时参展的作品有关山月的《在祖国海岸线上》《戏雪》,黎雄才的《解放海南岛的前夕》《把木材运到工地上去》,张振铎的《鹫》,王霞宙的《紫藤》,陈少丰的《老大爷您掉了东西没有》,杨之光的《人像速写》等。

    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长江日报》首先刊登这幅作品,紧接着《美术》杂志第7期彩色整版发表,随后多个杂志、报刊的高度评价。一时间,汤文选成了画坛耀眼的新星。这年底,中共中南局武汉第三届文代会上,汤文选与武石、师群、阳太阳、黎雄才、张振铎等当选为文联理事。

    1955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被评为一等奖。负责筹建中国美术馆的蔡若虹当时决定,这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国家文化部让汤文选将该画重作两幅,一幅由全国妇联收藏,另一幅赠送苏联文化部。苏联艺术刊物专文介绍;国内50余家刊物刊载,六种外文期刊发表,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也将这幅作品收入其中。《婆媳上冬学》及作者一时享誉国内外,汤文选时年29岁。

    李松在《上冬学的脚步》一文中写道:“《婆媳上冬学》的好处在哪里?它是抓住了一个小题目,做了一篇反映社会变革的大文章,它表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内涵丰厚。它不是一般地说明性地表现,而是运用水墨画的语言,艺术地、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内容。”4

    《婆媳上冬学》的成功,还在于它是在中国画笔墨造型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画技法,开创了一条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创作之路,这在当时中国画坛是重要突破。

    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汤文选的另一幅参展作品《喂鸡》同样获得好评,多个刊物发表,苏联艺术杂志也有介绍。这幅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收藏。

    1955年5月,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当时随中共中南局设在武汉)校长胡一川和副校长关山月,邀请汤文选在该校讲授人物画课程。

    《婆媳上冬学》的成功,使汤文选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956年全国首届国画展览会上,汤文选创作的《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送粮路上》两幅作品同时参展。《说什么我也要入社》再获一等奖,并分别由《美术》杂志和《中国画》创刊号刊载。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两幅作品。  
    “比之《喂鸡》和《婆媳上冬学》,《说什么我也要入社》一画,在人物形象刻划和水墨表现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人物面部、融合西画素描已不露痕迹,人体的整体结构、衣纹线条的笔墨应用已十分自由与成熟。”5“即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用现代眼光看待这幅作品的艺术表现,仍无可挑剔,也是一幅完美的现代人物画经典之作。”6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首次发行邮资信封,在28枚一套的邮资信封中,其图案均选用当时中国画坛名家大师的作品。如徐悲鸿的《喜鹊登梅》为第5号,齐白石的《虾趣》为第11号,而青年画家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列为第1号,成为新中国第一枚美术邮资信封。

    “20世纪50年代,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1954年),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1954年),周昌谷的《两个羔羊》(1955年),黄胄的《风雪洪荒》(1955年),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1955年)等,这批青年画家创作了这批现代人物画经典,开启了时代之先,他们杰出的艺术实践,突破了辛亥革命以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坛所遭遇到的质疑、冷落与否定,在中国画急待突破时作出了重要突破,为建国后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中国画艺术的成长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7

                                                   
                                  悲苦岁月                           
   
    195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动员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汤文选书生气十足。他真诚地发表了“党对民主党派教师信任不够”的意见之后,便赴四川大苗山采风去了。彝族浓郁的民族风情、俏丽的自然风光、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汤文选兴奋不已,他沉醉于一幅幅美妙图画的创作之中。此时,中国社会正掀起了政治上的惊涛巨浪,全国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斗争如火如荼,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到他的头上,而汤文选却浑然不觉。

    8月,汤文选突然接到学院通知他返校的电报,他收拾行李,风尘仆仆赶回学校。哪里料到,等待他的竟然是一场事先定调、周密安排的揭发批判斗争会。

    一向追求进步、对社会投以满腔热情的知识分子被社会无情抛弃;一个歌颂新生活、才华横溢、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青年画家瞬间成了坚持地主家庭反动立场,攻击党的领导,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反面典型。继韦卓民(原华中大学校长)、戴世琛(原华中大学副校长)、钱基博、陆华柏、程白舟等资深教授之后,32岁的汤文选成了华中师范学院最后一个资产阶级右派。祸不单行,其妻刘青子也在武汉市妇联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

    1958年春,汤文选被下放到湖北省当阳县草埠湖农场劳动改造。妻子则下放到武汉市郊东西湖农场。

    这年夏,当阳县沮漳河决堤,一场洪水将汤文选栖身的草屋冲走。大水退后,在一次超负荷的劳动中,粗大的树木压断了汤文选第十二脊椎骨,他当即晕倒在地,昏迷中被人抬回住处。汤文选要求回城检查伤病,因猥亵妇女而同在劳动改造的队医为图表现,竟然向领导汇报:“汤文选是在装病,拒绝改造。”于是正当的要求被拒绝。半年后,汤文选回到武汉治疗时,由于耽误得太久,医生已无回天之术。从此,汤文选留下了终身伤残。

    1959年,14岁的儿子汤成患急性肺炎因得不到父母照应,不治身亡。双胞胎儿子竟然一个无存,汤文选夫妇悲痛至极。

    1961年,根据中央有关精神,经领导评议,汤文选被宣布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回到原单位。此时图画系已从华中师范学院分离出来,成立了湖北艺术学院。汤文选被分配担任毕业班的创作指导老师。当他走进阔别了三年的教室,全体学生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批学生来自中南各省、其中多数人当年是冲着汤文选的名字才报考该校,而三年之后才见到他们仰慕已久的老师汤文选。

    汤文选一边认真教学,一边从事中国画创作。这年,他创作的中国画《平岗细草》、年画《年年有余》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2年春节前夕,作家徐迟与汤文选结伴赴鄂州梁子湖渔区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汤文选画了多幅水乡写生,又创作了年画《朵朵白云飘下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秋天,他创作了表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现代人物画《天空任鸟飞》。由《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美术》杂志发表,获得各方好评。

    1964年,《天空任鸟飞》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并被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人物画集》。他又与人合作创作了《白手起家》人物组画,参加全国美展,作品均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5年,汤文选被调往新成立的湖北省美术院。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汤文选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他画的《平岗细草》因为图中两只小牛犊欢蹦时翘起了尾巴,而被批判为“右派分子的尾巴翘上了天”。他画的《天空任鸟飞》被批判为“要投敌叛国,飞向台湾”。他成了“漏网地主”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牛鬼蛇神。批斗、戴高帽、游行、关牛棚、劳改五合一,触及灵魂、伤其体魄,人格尊严荡然无存。妻子被定为叛徒、右派加地主婆;三个儿子均受牵连被遣往农村,其中两个儿子还未成年;岳父被定为资本家而没收房屋;岳母慌乱中股骨颈骨折卧倒在床无人照应。时时横祸飞来,处处荆棘沟坎。尽管他夹着尾巴做人,但仍然遭到了监视、告密、污陷、恶斗,汤文选成了惊弓之鸟。长达十年的浩劫,几乎将他逼到了绝境。

    1957年至1976年,20年黄金岁月,七千多个日日夜夜,汤文选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一步前移,一天一天度过,其凄苦之境,不堪细论。

    在生命最艰难的日子,艺术是他唯一的寄托和希望。他在喧嚣中沉默,在宁静中参悟。劳动之余,他会忘情地拿起画笔。白天不能画,他夜晚偷偷在油灯下画,画喂猪老农,画放鸭青年,画猪、牛、羊、鸡、鸭、鱼的速写。他仍然对社会前景抱有期待与信念。他以超常艰难的人生体验做铺垫,进行着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哲理思考。这些都为汤文选日后创造性的艺术升华作了深层次的前期准备。

   
                            寄情山川  新面别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天地色变。此时的汤文选已回到创作岗位,他拿起画笔奋起直追,希望夺回被迫失去的时光。但他仍然心有余悸,权衡利弊后,他避开了自己所擅长、但政治意味太浓的人物画,转而投入到现代山水画的探索与研究中。他怀着对艺术创作的热烈渴望走向大自然。他的足迹遍及鄂西神农架、房县、恩施、长阳等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1976年至1978年,短短三年时间,汤文选奇迹般地创作了一大批山水画新作,在现代山水画领域里取得了新成就。

   《谁持彩练当空舞》《山乡之歌》《山乡春早》《山乡四月》《丹江晨曲》《幽涧车声》《彩练当空舞》《舞练图》《画中行》《鄂西山行》《峡谷新城》《土家山寨春意浓》《柳林峡风光》《五台山林场》《溪峡放歌》《松柏公社春意浓》《山城春晓》《清江放排》《此亦石林》《峡江春色》《车行幽谷》《春满神农架》《神农架云海》《神农架林海》《忆写林区风光》《遥望神农雪峰》《武当晨曦》《晚晴图》《战天图》《喜雨飞帆》《雨喜》等。   
   当我们观赏这批山水画,其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发自心底对祖国山河的放歌,以及作品中宁静朴实的审美倾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品格精神,无疑是作者不屈的灵魂对自由,对生命,对真、善、美的渴望,和对祖国春天的深情召唤。

   这些山水画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将时代的人为景观与自然山川相结合,具有扑面而来的、浓烈的时代气息。在艺术处理上,它大胆摒弃了传统山水画司空见惯的程式化格局,而是以生活为本,结合诗情画境,活用传统笔墨,气韵和谐,别开新面。将这些作品放在近现代山水画名家大师的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

    汤文选之前从未画过山水画,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成就,这显示了汤文选超常的艺术天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化艺术界拨乱反正。这年,汤文选应国家文化部创作组邀请,赴北京颐和园藻鑑堂作画。

    1979年3月,湖北艺术学院党委宣布:汤文选57年所定右派为错划,并发“错误改正书”。这“错划”二字说来轻松,但对汤文选来说,对自己、对家人、对孩子,对他们的过去和未来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却是无比沉重。这年,汤文选55岁。

    1980年春,汤文选赴湖南衡山、安徽黄山写生,作《衡岳松云》《黄山烟雨》。秋天,汤文选再次应邀赴北京藻鑑堂作画。同期在藻鑑堂作画的画家有朱屺瞻、叶浅予、陈大羽、钱松岩、李苦禅、诸乐三、崔子范等。

    1981年,汤文选被任命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

    这年3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华,汤文选应邀作《红梅》一幅作为国礼赠送。

    1981年6月,湖北省美术院作品展在南京展出,获得很高评价,江苏省评论界谓之“中原编钟震撼了江南丝竹”。学生陈立言陪同汤文选与陈大羽、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相聚,亲切如故。

    离开南京,汤文选等一行人取道贵池上九华山。九华山素有“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间”之说法,汤文选腿脚尚健,跑了不少山路,他最佩服的是于右任所书“大雄宝殿”四字,最崇敬的是百岁宫的真身坐佛。

    离开九华上黄山,投宿玉屏峰,是夜,雷电交加。次日晨起,雨过天晴,汤文选兴致很高,径直朝莲花峰去。令他难忘的是行至鲫鱼背,无意间见到了佛光。晚上,学生庐望明及几位安徽画家专程上山看望老师。晚宴上,学生们频频举杯,祝老师再创辉煌。汤文选惬意开心,他沉思片刻,即席赋诗一首:

                              沧桑喜巨变,十载复登临。

                              云随人意展,雨洗物华新。

                              殊壑轰鸣里,群峰掩映间。

                              看山心未已,终见夕阳明。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09:13:39 | 只看该作者
情驰自然   大爱情怀

  
     1981年秋,作家、友人姚雪垠完成了《李自成》第三卷写作,在北京作七律《咏怀》诗一首书赠汤文选:

                      风雨崎岖二十年,未将羸马卸征鞍。

                      刖刑梦献连城壁,逐客私栽九畹兰。

                      牛鬼蛇神迷黑榜,香花毒草乱朱栏。

                      卷施纵死心犹活,乌桕经霜叶更丹。

    经历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已过知天命年的汤文选显得豁达、淡然。他说:“文革中虽然很苦很苦,但对我来说是一次洗礼。按佛教来讲,这是一次磨难,最终觉悟,到达彼岸,以证因果。”8

    文革结束后,社会上宽松、自由、开放的氛围激发了汤文选的创作热情。

    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上,汤文选以一幅创新手法的花鸟画《春晓》入选参展,又被选送日本展出。这幅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78至1981年间,汤文选潜心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之中。所画题材众多:白梅、红梅、腊梅、苍松、朱竹、墨竹、紫藤、水仙、芭蕉、牡丹、芍药、卷丹、梨花、桃花、茶花、春兰、秋兰、菊花、蜀葵、芙蓉花、玉兰花、玉簪花、迎春花、牵牛花、凌霄花、蝴蝶花、绣球花、杜鹃花、油菜花、泡桐花、秋海棠、荷花、万年青、天竹、芦苇、芋叶、桃、枇杷、沙田柚、板栗、荔枝、葡萄、石榴、柿子、南瓜、丝瓜、芋头、扁豆、包谷、高粱、葫芦、老鹰、八哥、蜡嘴、斑鸠、麻雀、山雀、喜鹊、鸽子、锦鸡、鸳鸯、鹭鸶、鱼鹰、鹌鹑、竹鸡、螳螂、蜜蜂、蝴蝶、青蛙、松鼠、老鼠、猫、兔、虎、蛇、猴、狗、马、鸡、鸭、鹅、猪、牛、羊、鲤鱼、鳜鱼等。

    主要作品有《迎风醉露》《芍药花开》《春酣》《竟春》《晨曲》《春晓》《早春》《春日融融》《小园春色》《紫藤蜜蜂》《牡丹水仙》《春意》《春暖》《凌霄花开》《梅花喜鹊》《绿梅蜡嘴》《老梅新枝》《梨花小鸟》《茶花小鸟》《芭蕉八哥》《花荫小憩》《春江水暖》《秋菊鸣禽》《秋实》《柿子》《果熟时节》《沙田佳果》《南瓜八哥》《葫芦小鸟》《杜鹃锦鸡》《凌霄螳螂》《江娥啼痕》《斑竹斑鸠》《聚英图》《相期云汉外》《松鹰》《春消息》《玉堂春》《凝馨》《静夜》《荷塘立鹭》《荷塘小鸟》《荷塘鱼鹰》《檐下风波》《日正午》《灵猫》《酣梦》《情却有情》等。   
     这些有着生命激情的花鸟画作品,与大自然相呼吸、相感应。汤文选以自己的艺术敏感参透自然万物之生机,呈现出爱的真挚与生的勃发;他将满腹的辛酸苦愁,化作了沁人心脾的甘甜佳酿,奉献给社会。其情其境,动人心目。                                                                              
    1980年,湖北省美术院给汤文选重新分配了住房,这是华中村靠近中山路的一幢五层楼的一层,一层还有另外两家。

    1981年,汤文选作为湖北省美术院业务副院长在全院创作会上谈创作体会:“人民需要陶冶性灵,提高情操,热爱生活。花鸟画的功能是潜移默化,不可以象人物画那样直接为政治服务。过去极左路线时,强调为政治服务还不够,还要为阶级斗争服务。有些花鸟画家因此走了弯路,牵强附会,笑话百出。今天我们可以不干这种蠢事了。现在我们画花鸟画可以不强调政治,但要强调三性:民族性,时代性,个性。”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法则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详细讲,创作有四个步骤:一,体验生活。二,选择题材。三,确定主题。四,艺术表现。所谓进乎技而入于道,画道较之画法技术,乃是更为深刻、更为高妙的一个层次。首先学做人,然后是提高自身素质,学问修养、包括文学修养。只有具备心灵美才能与自然观察到的生活美的情趣找到契合点,产生出一种要表现出来、一吐为快的愿望,一种创作冲动。”   
    1982年夏,丹麦女王王夫菲利浦亲王来华访问,汤文选应邀作《兰花》一幅作为国礼赠送。

    秋天,汤文选受杨之光邀请,赴广州美术学院讲学。又应方济众邀请赴西安参观访问,为陕西美术家协会作水墨梅花一幅。

     这段时间,汤文选研读老子的《道德经》。他在笔记中写到:“古人云:蕴而不露。真正高深的画面并不直露于纸上,而在读者心田。不要以小我为宗旨,应有博大的领悟。不在于一点一滴的得失,所谓‘数点梅花天地心’即是。”9

    “道,是充塞无穷空间的生升之气、宇宙生命,这也是中国画的终极境界。画出生命的律动而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10

    “天即自然,人即性灵,性灵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师造化,顺乎自然乃大道。”11

    1982年春天,汤文选来到湖北省襄北农村体验生活,感受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气象。这次襄北之行,汤文选确定了将农村花鸟题材作为花鸟画创新的突破口。        
     1982至1985年,汤文选创作了一大批农村题材的花鸟画:《秋风易动相思》《芦风送暖》《明月照积雪》《秋晴》《菰蒲晓鹭》《扁豆蜜蜂》《吟秋》《池塘鸭戏》《雪羽泛清波》《芦塘群雀》《春水绿如兰》《柳塘鸭戏》《柳丝鱼鹰》《雨满春池》《竹林过雨》《秋收时节》《分春图》《春江水暖》《报晓》《芦塘双鸭》《秋瓜屋,瓦上禽》《农家秋色》《芦花小鸟》《芦塘晨曦》《山风》《月乍明》《芦花竹鸡》《荷塘鸭》《篱外一声秋》《晓烟》《柳荫群鹭》《清凉世界》《秋色流丹》《弄影》《风满前溪》《鸟宿池边树》《清夏》《秋荷图》《簇锦》《秋荷别样红》《战正酣》《墨舞》《晨光》《春意在田家》《五湖烟水》《宿雁图》《三雄图》《窗外山鸟弄好音》《牛犊》《丰收场上旋风起》等。

    其中以“猪”为主题的作品有《酣梦》《晒场上》《频闻户户唤猪声》《村头所见》《夏昼长如年》《乡间即景》《农家一瞥》《进宝图》《四喜齐来》《村头拾趣》《脱兔驰晨光》,《初生之豚不怕虎》。

   猪又丑又脏,前人很少入画。汤文选却把猪当作花鸟画创作的重要题材,还赋予了它人的情感。                        
     如《晒场上》:将正在竹席垫上吃谷的几头小猪画得简洁、圆润,憨态可掬。画中题了两句诗:“是否粮多不足惜,抑怜憨稚未惶驱。”当年粮食紧张,小猪吃谷是糟蹋粮食。作者本想驱赶,但小猪像顽童一样可爱,又不忍心。这幅画生动地记录了汤文选当年在农村艰苦劳动期间对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其爱心、责任心相交织、相矛盾,耐人寻味。

     谭树桐在文章中写到:“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可爱的‘猪’。《村头拾趣》真解痒;《脱兔驰晨光》真快意;《初生之豚不怕虎》真有趣;《晒场上》令人多动情思......就把猪画得如此有情这点来说,堪称前无古人。”12

     王朝闻在给汤文选信中说:“你现在虽然改作花鸟画,但在艺术创意方面仍然继续了《婆媳上冬学》的好传统——绘画掌握戏曲性。作品是否有说服力,包括花鸟画,体现矛盾的戏曲性是必要条件。你画鸡的《战正酣》,画猫的《玩猫》,以至画虎的《双雄》,正如唐人“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意那样有戏,《双雄》中的虎眼,静态中的动态,暗含杀机的眼神,体现着一种内心冲突的戏曲性。”13                                 
    《丰收场上旋风起》(后改名为《秋忙时候》),画中两百多只麻雀旋风式地向打谷场上冲掠而过。这种平凡的场景司空见惯,但却被汤文选多情的目光发现,赋予了诗意、激情、与时代气息,画得气势磅礴。叶浅予见了这幅作品连声叫好:“这是一幅创中国画奇妙境界的作品,真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谁说传统不能创新奇。”14

    飒飒秋风中奋飞的归雁,朦胧晨露中报晓的雄鸡,玉米抽穗时吟秋的纺织娘,晨光中脱兔般冲向田野的小猪,荷池中戏水逐花的群鸭,竹林过雨时缩脖的落汤鸡,月乍明惊起复又安宁的小鸟,簇锦般凌空撕打成一团的雄鸡,芦花送暖时悠闲慢步的群鹭……。这幅幅图境,真实而又浪漫,平凡而又神奇,欢快而又宁静,丰富而又和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史上对于农村花鸟画题材如此作力表现的画家不多,近现代画家中也只有50年前的齐白石和50年之后的汤文选。有些论者将他二人进行比较,说“齐白石的农村题材是恋乡情结,或甜蜜、或苦涩,其画平实而有情;而汤文选则是一种恋乡的激情,是一种浓烈的拥抱,画得气势磅礴。”15汤文选表示,他学齐白石,但画与齐白石不一样。他说:“齐白石从小在农村长大,熟悉农村的一切。他画萝卜、白菜、青蛙、小虾等都是对儿时的追忆与流露,自然而然,生动有趣。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我是地主出生,从小离开。我现在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去深入农村,去欣赏、和发掘农村生活的美。所以我更强调情节性、戏曲性、和诗情画意。我和齐白石画的內容不同,表现的角度与形式不一样,作品中透露出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气息也不一样。”16

     汤文选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气息又如何与齐白石不一样呢?“岁月蹉跎,去日多苦。”汤文选在《从艺自白》中这简简单单八个字,透露出的是大半辈子的社会动荡与喧嚣,长达20年“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阶级斗争,以及失去骨肉亲人,荒废青春岁月的彻髓之痛。他在那场“史无前例的、你死我活”的政治运动中被压在了社会的底层,成了被监督、被斗争的对象。因此也看透了人世间血淋淋的真面目。当然,这不仅是他个人、而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是国之不幸。然而面对人祸以及群体与社会的无道,作为个体的汤文选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是无可奈何,欲说还休,大音希声,宁静致远,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道。于是,这凄苦孤独的灵魂向花、草、树、藤;向禽鸟、家畜、动物倾注了大爱情怀,以期许人世间爱的回归;向大自然寄托了无限深情,祈求人类的自由,社会的安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由此返照,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抚、净化、和慰藉。

     艺术之伟大不仅在于表现内心的痛苦,而是能化解这些痛苦。大艺术最终是大寂寞、大悲哀后对灵魂的大慰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8汤文选不受人生命运的影响而追求道德的力量,化小我为大我,将大苦大悲上升为满腔激情,在灵魂的苦楚与颤栗中灵敏地捕捉天地之精华;在千百年来极少有画家关注过的农村环境中发现自然之大美。他在花鸟画“天人合一”境界的表现上达到了美术史上空前的高度与深刻度。

    1984年,汤文选当选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汤文选画辑》。

    这年10月,第六届全国美展在北京开幕,汤文选以一幅表现猪和麻雀题材的作品《村头拾趣》入选参展并获奖。作品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收藏研究部负责人还专程到湖北代表该馆收藏了汤文选的花鸟画《战正酣》《晨光》。

    1985年,汤文选创作的花鸟画《秋忙时候》入选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86年,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馆,汤文选画展同时开幕,盛况空前。70余幅清新、质朴、阳刚、大气的花鸟画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人们惊异于汤文选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却画出了如此充满阳光、充满爱心、和生气勃勃的艺术作品。有的观众感动得流泪,有学生激动地跪在地上,请老师接受学生的和泪一拜。

    1986年,汤文选加入中国共产党。     
  
澄怀观道  文选画虎

  
    1984年春天,汤文选不再担任美术院副院长。美术院重新调整了住房,将一层楼全部分给了汤文选、包括楼后的小园。学生送来一米高太湖石,其石如拳,置于园内。故号拳石园主。

    小园内渐渐种植了兰草、茶花、月季花、蝴蝶花、芋叶、龟背竹、芭蕉、腊梅、凌霄、葡萄等。还养了小猫、锦鸡,乌龟;昙华林坡上的松鼠有时也蹿进院内。花甲之年的汤文选养花、观鸟、打太极拳,悠闲自得,心情舒畅。

    1985年春,“85美术新潮”在国内兴起,湖北是策源地之一。新潮展览一个接一个,活动十分频繁。这年,汤文选赴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昆明、大理、贵州等地游山水。

    1986年秋,应各地学生之邀,汤文选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举办画展,并游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交河、高昌故城及吐鲁番、喀什。

    1989年3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汤文选、汤立应邀赴英国伦敦阿尔派俱乐部举办画展。英国女皇皇弟菲利浦亲王、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等出席参观,bbc电台向世界各地广播了画展消息。

    在伦敦期间,汤文选参观了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在泰特美术馆逗留的时间最长,对米罗、克利的画尤感兴趣。他认为“米罗、克利与八大山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画面单纯、简洁,有视觉冲击力”。19参观了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后,他说:“明代徐渭开一代写意新风,他的画就是表现主义。西方的表现主义和我们的写意画一样,作画时随机生发,重在抒情,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笔触美等。但是,他们的出现比我们晚了数百年。看来民族虚无主义要不得。”20

    “85新潮”以来,美术界部分前卫人士对于传统中国画发起了一场批判运动,其程度之激烈,时间之长久,前所未有。“中西融合”论,“穷途末路”论已使得很多中国画家、包括学习中国画的学生都不知到该如何画画了,国画界流行做肌理、搞制作,以西画的观念、技法来改造中国画。对此,汤文选自有主张。他说:“国画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精华,民族不会消亡,艺术也不会消亡。桃花江以前出美女,以后还会出美女。”21

    “艺术品味还是纯粹为好,不管是西洋绘画、中国绘画或是非洲艺术。品酒也是一样,中国的茅台酒,外国的威士忌,日本的清酒,都要讲品味纯正、纯粹、地道。世界文化也要有多样性。如果未来东西方的艺术趋同,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悲哀。”22

    他还说:“不管是新潮的,还是所谓前卫的,关键要看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情感的真假、美丑。不要害怕看了这些新玩意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我也能欣赏西方艺术,也有所研究和借鉴。但这种学习和借鉴以不生硬和不露痕迹为高,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是也。”23

    1990年春,汤文选应邀为天安门城楼作画。他画了大幅国画《鹤寿千秋》,祈望祖国平安。当年六月,汤文选应香港三石轩邀请,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个人画展,蔡若虹题写了展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水墨老虎成了汤文选重点的创作题材。

    早在1957年,汤文选在《美术》杂志第1期发表了“谈国画《王元爱打虎》的创作体会”,其画中的虎是工笔虎,这是汤文选画虎之滥觞。水墨画虎则始于1984年。

    画史中很少有人水墨画虎,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虎的身体结构、以及由内而外的精神气度,非一般水墨画家技巧所能及。

    汤文选说:“画虎的人很多,大多是工笔画,呲牙咧嘴,威猛异常。或华丽的皮毛,一身富贵气,故有‘俗人爱虎’之说。我以水墨画虎,志在去俗留清,去俗存雅。我是水墨写意,用笔大刀阔斧。我无意刻划老虎的凶残威猛,而是着重表现作为自然生态中的一种生命本性---它的求生本能和生存需要,更多的是拟人化了的内在威严和同类之间、亲子之间的善意和爱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物我两忘。”24                        
    1988年起,汤文选痴迷于水墨老虎的研究与探索之中。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直至最后寥寥数笔,瞬间从容地将虎的结构、动态、神情、意境、意趣,大刀阔斧地画出,这是艺术的提炼与升华。汤文选为此可谓煞费苦心。

    1990年,汤文选创作的《庚午水墨写意虎册页十开》,标志汤氏水墨画虎已经成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暮年。

    1990年至1995年间,汤文选所作水墨老虎的作品有《为山君造像》《松岗虎踞》《盘龙卧虎》《此身应共山林老》《草泽英豪》《雄风》《英雄梦觉时》《英雄小憩图》《双英笔下雄》《壮心》《威重》《雄视》《狂啸兴风会有时》《长啸兴风豪气横》《吼声震苍穹》《卧看风云起》《犹忆当年逐鹿时》《写得英雄梦觉迟》《不向中原逐鹿肥》《盘石松风》《虎步》《消夏图》《长白雪纵》《猛志故常在》《山王卧态》《蓦地狂风起》《笑傲苍穹》《风变山川草木摇》《吼声到处梦魂驚》《夜半黑风吹石裂》《夜月风高》《夜啸长空》《得月图》《月色》《月满寒溪》《双雄出泽》《大泽虎渡》《草泽雄风》《时作弄潮儿》《慈航》《无猜》《童趣》《望断丛林母未归》《他日风云叱咤时》《怜子图》《天伦图》《三春晖》《四喜图》《五福图》《群英会》《八面威风》《威震八方》《神威天纵》《幽涧和风》等。   
    纵观汤文选笔下的水墨虎,或脾聣群雄,孤标傲世;或趾高气扬,引颈长啸;或回眸中原,从容雍雅;或肃穆沉寂,贵守潜藏;或互吐心曲,殷殷柔切;或舐犊情深,依偎喃呢...... 这哪里是在画虎,分明是在写人,写作者自身。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画了数十幅《三春晖》《母子虎》《怜子图》《天伦图》,借以颂扬人类博大的母爱亲情;他画《神威天纵》,群虎从天而降犹如黑云压城;他画《群英会》恰似各路英豪齐聚;他画一群老虎背驮小虎渡河,画中题跋:“老虎性喜独居,不可能出现群渡场景。我画《幽涧和风》旨在谱写一曲自然界祥和而又多采的生命乐章”。25这些虎画作品既有汤文选自己的精神寄托,又有楚人的浪漫想象。

    1994年秋,汤文选应台湾友人、孟觉居士林肇家恳请,作水墨百虎图《风云际会》长卷。该图高1米,长20米。而汤文选住所的一楼是老式住宅,没有大的房间,他的卧室兼画室还不足12平方米。

    可就在这个小房间的小画桌上,楚人汤文选一管在手,万种情怀;兔起鹘落,千姿百态;云汹山巅,幽涧低逥;神魂而低吟,鬼魄而长叹;天地有大爱,物我俱两忘。历时两月,三易其稿,最后一气呵成写就了这神奇、浪漫、博大、祥和的雄篇巨构。

   上世纪80年代末至1995年,古稀之年的汤文选,借鉴前人的笔墨经验,结合自己的造型能力,提炼并完善了大写意水墨老虎的笔墨表现体系。他放神八极,心骛大荒,将自己的秉赋、学养、阅历、理想、情怀融入其中,赫然营造出了一个天地园融、慈悲为怀,威震山岳、大气磅礴的水墨老虎世界,这是中国美术史上史无前例的创造。其在动物画中的拟人化表现之丰富,可谓登峰造极。

  
                               蛰居京华  衰年图变

   
    晚年的汤文选做寂寞学问、而远离社交应酬。他为人低调,与世无争。与他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称他是不谙世事的“画呆”、“画痴”。

    1993年,汤文选应邀为毛泽东纪念堂作画,他创作了6尺整纸寿桃《祖国万岁》。《求实》杂志当年发表了这幅作品。

    1994年,相濡以沫、共患难的老妻刘青子因病去世,汤文选情绪低沉,悲痛,孤独。

    1995年,汤文选身体出现不适,作画时右手颤抖,经医生诊断为泊金森症。用药后症状暂时得以缓解。

    1996年5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美术院联合举办的汤文选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参观了画展。中央电视台六次滚动播送画展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报道了画展消息,中央电视台10套播放了专题人物《画家汤文选》。

    出席画展研讨会的有华夏、金维诺、唐达诚、李松、董玉龙、刘勃舒、薛永年、龚产兴、刘曦林、杨力舟、刘大为等,对汤文选的作品给以很高评价。

    杨力舟撰文称:“从全国范围来看,画大写意花鸟画,湖北的汤文选先生树立了一面旗帜”“把一只老虎、一个小猪、一只小猫、一只鸡的描绘都让它注入人的情感,画出动物自有的神趣,画出作者对它们的感受。借物寓情,借物寓意,这种拟人化手法汤先生运用自如。就这点,我觉得他超过了前辈大师。”26刘大为说:“在传统上继续向前推进很难,推进一寸都难,但汤先生作了卓有成效的追求。他画的小猪、麻雀和花鸟画小品可以说是神品。”金维诺认为:“汤文选以敏锐的观察,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巧,开拓了花鸟画的新领域……”27   
    同年 9月,汤文选画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关山月带着院领导、老师和众多研究生、本科生在展厅内一幅一幅点评汤文选的展品,他说“这代表了中国画最纯正的品格。应该让港、台和外国人来看看,认识什么是真正高雅的中国画。”关山月还专门为画展题词:“健笔生花开眼界,谢君送宝到南天。”学者李正天认为:“把汤先生这些作品放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西方任何一位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同时展出将毫不逊色。”28

    10月,汤文选画展在深圳市和汕头市举行,同样反响强烈。

   面对各方好评,汤文选作《七十抒怀》诗一首:  
                          风雨连宵梦迹新,挥毫欣对晓窗晴;

                          浮名浪得惭知己,系日长绳伴我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1:10 , Processed in 0.0940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