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说人话的风格是如何炼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8 12: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说人话的风格是如何炼成的  2012年06月12日  作者:周玄毅  来源:长江日报
  周玄毅 青年学者,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行深辩论,偶有所得。
  周玄毅/文
  所有科目里最重要的是语文,语文里最重要的是作文,作文的要义是把话说清楚。糟糕的是,似乎没人真把这当回事。
  把话说清楚,一是要简洁明晰无歧义的叙事能力,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堪称典范;二是要对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有理据的分析和比较,也就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之相比,什么意境辞藻之类都是锦上添花的衍生品,这本应是所谓“说人话”的基本要求。
  然而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因为作文讲究的是“文采”,所以一定要写得光华缭绕霞蔚氤氲才算到位。非得让读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似明白似不明白,才能产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咂摸越有内涵的回味。而这就得像做红烧肉一样,把似是而非的哲理和真假难辨的故事三分肥七分瘦地搭配在一起,足火足料可劲儿炖,产生一种肥而不腻又有嚼头的“隽永”口感。
  问题是,隽永也有真假之别,世面上多见的是那种小清新式的伪隽永。其重灾区是心灵鸡汤类杂志和高考作文题,关键症状都是“经不起推敲”。
  就拿那些文艺范儿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虽然出题者也算煞费苦心,可是不受人待见确实也不冤枉。因为纵观各个省份,几乎没人肯老老实实拿出个道理来让学生就事论事,非得整出些看似意味深长其实稀里糊涂的小故事才觉得踏实。而坏事也恰恰就坏在这里。
  “放下顾虑”顾虑太多做不成事我承认,可是在这个干农活的事例里,恰恰是顾虑让这孩子保住了自己的衣服鞋袜不弄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人类不可能真正放下顾虑吗?因为在咱们当原始人的时候,那些真能放下的都已经被狮子吃掉了!
  “被舍弃的微光”心灵里有闪光不叫天才,能把人人都有的心灵闪光写出来才叫天才;就像会做梦不是天才,能把梦写得让人读起来仍然有梦的意境才叫天才(建议读读《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里关于描写梦境的真知灼见)。所以根本不是我们“舍弃”了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这个立意根本就是错的!
  “你想生活的时代”现实的说,活得怎样主要不是时代的问题,而是爹是谁的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可不好。学术的说,这个思想实验正是罗尔斯“无知之幕”的精髓所在,人家《正义论》写了一大厚本,你让我几百字讲清楚?
  “大隐隐于乐”穿得太朴素都“引起争议”了,你还隐个鬼啊!用这种刻意矫情的逆向思维方式喧宾夺主,你也太腹黑了吧?
  “船主与油漆工”举手之劳与人为善的道理,不用讲得这么容易引起误解吧?(邪恶地省去若干字)……
  不是有意抬扛,也不是无视出题者的良苦用心,只是我死活不明白,这些缺乏营养且不耐咀嚼的小故事怎么就成了气候?想得越深入越全面,就越是不知道应该怎么下笔,而果真把问题想明白了,离高考零分作文也就不远了这不是“逆淘汰”是什么?最可气的是,如果你直截了当要求写成不着边际的花样美文,不知所云的官样文章,或是打了鸡血似的校运动会大喇叭广播通讯稿,也只能算你狠;可是一方面自己诗意盎然思维发散,一方面又明令学生“不要写成诗歌”,你这是要闹哪样?
  总之,摆出一副发人深省的样子,拿出一些不能细想的例子,逼大家用评述的方式歌颂,用说理的方式抒情,用议论文体写诗不说人话的文风,恐怕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21 , Processed in 0.0723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