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文明的兴起与文学之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5 19: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文明的兴起与文学之痛
陈福民
  当历史纵身一跃跳过2000年的门槛之后,中国当代文坛就开始酝酿并且逐渐接受着一个新词:“新世纪文学”。当然,这种命名法在当代文学历史上并不鲜见:从新时期到新状态再到新世纪,期间种种升温冒火的大小潮流一直都是文学思想的寄居地。可以理解的是,这个命名似乎包含着某种没有把握的期待——寄望于这种“新”的说法确实具有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并因此给文学带来好运气。毕竟,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不仅因为其经历了“思想淡出”的沧桑巨变而左摇右摆面目不清,更由于商业时代的君临天下而导致它的自卑感与日俱增。设若对于“新世纪文学”的期待真能够在某些方面有所兑现有所成就,那自然是鼓舞人心的好事。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对于新世纪的到来是相当敏感的,然而非常遗憾,在这种含混的期待里,没有网络文学的位置。

  如果以一种“马后炮”精神指责当代文坛对于网络崛起有些迟钝,肯定是不公正的。事实上,“新世纪”的提法,已经对新涌现的文学品质及其表达方式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如前所述,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活动,饱受思想暗夜与商业波涛的冲击折磨,渴望走出困境的念头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而且似乎已经隐约触摸到了突围的门径——以往的惯例似乎是每一次“新”的来临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但是,这个新的世纪却与以往的时代大有不同,它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循环性的文学“改朝换代”,也不是已经被说成俗套的简单化的“体制内外”之争,更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审美观念的更迭嬗变。而它所携带的异质因素,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统和丰厚文学史经验的国家及其人民来说,也不再是仅仅依靠对于文学的热情甚或信念就能够简单处理掉的。

  我们一向喜欢说中国是一个文学的泱泱大国,中国文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漫长的历史传统。确实,放眼世界文学的格局,无论就文学的源远流长及其在历史当中的重要作用而言,还是就文学从业者的人口基数而言,中国文学都有着足够自己骄傲的理由。“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曾经是中国文学历久不变的信条。在极端的意义上说,这个文学的根基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农业文明传统。这个传统,内在地规定了文学的基本母题、文体与题材类型、表现形式以及语言方式等等。一个前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文学,无可避免的要书写土地与人的关系,文人与社会的出入进退关系;战争、远别、怀人以及爱情的悲剧等等都必然是历久弥新的题材;同时,当这个文明传统所维系的宗法社会行将末路之际,也会有《红楼梦》这样的“挽歌”式的深广幽微之巨著。当殖民帝国主义扩张而带来的现代性危机愈演愈烈时,在救亡图存、形成自己的民族国家观念过程中,中国文学承担起了社会动员的责任并且居功至伟。所有这一切,不仅奠基于文学与社会关联的文明传统,也因此形成了中国文学关于伦理关系、道德情感、价值态度和审美风尚的基本尺度。笼统地说,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近现代文学,也无论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局部差异有多大,由于它们都共享农业文明传统基础的缘故,因而它们都大致保有着与社会结构的良性关联。这种关联不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被文学史教育一直延续和强调着的。

  在这种文学生产、传播的古老机制中,逐渐形成了稳固的文学批评标准。据此,我们才能够识别那些眼花缭乱的文学潮流,对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及其文本做出优劣高下的评判。没有这个稳固的评价体系,作为精神生活之象征的有序的、健康的文学生产与传播,就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我们受惠于这些标准尺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因为我们一直存身于这个文明传统之内。但是,伴随着剧烈的社会结构变迁和历史转型,“新世纪文学”在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压力之下,与既有的文明传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分离的倾向,它对社会生活进行书写、表达和解释的有效性,也越来越贫弱失态,以至于很多人不仅失去了判断的尺度,也因此失去了对文学的热情和兴趣。

  把这一切粗暴地归结于网络文学的崛起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古人也知道“文变染乎世情”这个简单的道理——社会历史转型会引发相关的精神活动的变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对网络文学、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型有足够的清醒认识,才有可能对所发生的一切有起码的合乎客观实际的了解。时隔十年,想必今天所有的人们都能看清楚,那是一个类似《命运交响曲》所奏响的“命运”来临的危机时刻——“命运在敲门”!换句话说,必须在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的意义上去看待网络文学的诞生,才能够理解传统文学在新世纪中种种令人叹息的遭遇。那不再是上述“思想暗夜”与“商业波涛”模式可以概括的,更不是用一种冷漠拒绝的姿态就能够回避的。网络文学的特质及其对于传统文学格局的致命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经过十年锤炼,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内部的事情了。

  客观地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即便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至少也曾经长时期无视对方的存在。简括言之,网络文学以其巨大的传播能力、鲜活辛辣的经验和生冷不忌的语言风格昂然奔行,传统文学则因其悠久的历史、成熟的形态以及稳固的评价体系而优越;网络文学曾经把传统文学当做垂败腐朽的革命对象,传统文学则视网络文学为不谙世事之黄口小儿;网络文学以摆脱传统文学束缚为己任,传统文学则忧虑于网络文学的放纵粗鄙;网络文学很少能够赢得传统文学的认同,传统文学则始终无法获得网络文学的尊重……表面上,双方都不以对方为然,但实际上,彼此实在是对方的心头隐痛:网络文学纠结于自身修养的先天不足,这一点部分地表现为文本形式的稚嫩和审美格调的随意,它们渴望自己有朝一日写得像传统文学一样精美;而传统文学,则对自己不管怎样修炼都无法获得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而深受伤害,软弱无效令它们对网络文学很有几分艳羡。

  我以为,结束这种隔膜与分离的时刻已经到来。并不是说让一方完全变成另一方,而是文明的成长成熟总是以一种容纳融合为前提。十年经历已经证明,中国文学的气象格局保证了彼此接纳的足够的胸襟,同时,彼此的心头隐痛也是一个可靠的内在根据。尽管在去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中,网络文学未能如愿获奖,但今年开始评选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仍有网络文学作品继续参与角逐。以此为契机,中国当代文学的整合融容与健康发展,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5:21 , Processed in 0.0812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