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9 15:4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徐晋如

  第二届穂港澳大学生诗词大赛的公示结果仅剩两天了,公示期间几乎所有关心这次大赛的诗友都对现在诗组冠军作品的水平表示强烈的质疑。然而,今天终于得知,这个结果是不可变更的,这也就意味着平庸又一次战胜了优秀,这个由两地四校名教授所组成的评委会,所选出来的作品,与一般江湖派诗人选出来的结果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次大赛的结果一出炉,我就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尽管获奖者是中大的学生,而亚军是华南师大的同学。但作为中大人,我一点都不感到高兴,而是感到彻骨的悲凉。我一生最仇恨平庸压制优秀的现象,我本以为高校里或许会不一样,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样的平庸之作获了冠军,不是中大的荣誉,反而只令我感到羞惭。我更为亚军、季军的两位同学鸣不平,他们的作品,无论就任何一方面说,都比冠军好不知道多少倍。

    我是在大赛结束后才看到获奖作品的。本次大赛,我没有参加秘书处的工作,既不是评委,也不是秘书处成员,但正因为此,我想我才可以以一个比较客观公允的身份去看待这个问题。按照大赛的程序,在公示的第二天,应对获奖者进行面试。我被安排了去主持面试。面试时我才知道,这位冠军的获得者还听过我的讲座,买过我的《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广西师范大学2007,8。),算起来也可说是我的学生。但是,我不能因为这一点就隐藏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由高校出面办这样的一个大赛,其目的固然在促进高校诗词创作,而在此之上,更应有一个形而上的追求,即倡导学生写诗词,不是要他们仅仅掌握一种传统技能,而是要他们通过诗词创作,去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去学会理解什么是贤士大夫之心。冠军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以后参赛作品会是什么样子,就看前几届冠军的作品是什么样子。而现在,我们的冠军最多只能算是“瞎眼唐诗”。

  本次冠军的作品如下:


  岭南居感



  余求学于广州,乡邻多谓余曰:岭南终岁暖如盛夏,恐汝
不服水土。余不以为然。居月余,有感于南国胜景,作此篇。



虽言南国不飞霜,莫怨天涯离恨长。
两袖熏风罗绮暖,一帘微雨桂花香。
蛩音渐次啼红瓦,蝶影翻飞过画墙。
茶代杜康书作枕,和衣结梦水云乡。


  这篇作品,网络著名诗人新浪风赋比兴版主脱帽看诗认为:“虽言南国不飞霜——以转折句起,而承句句意意未见转折,疑似有语病。‘不飞霜’与‘离恨长’何干?若飞霜,则必有离恨?理不可究。”

  而诗坛泰斗刘梦芙先生则指出:“罗绮”与“桂花”一为并列结构,一为偏正结构,姑且算宽对,可是“渐次”与“翻飞”,一为副词,一为动词,完全失对。而且思致浅薄,意境平庸,实在见不出有什么好的。最所忌者,“蛩音渐次啼红瓦,蝶影翻飞过画墙”这两句是词味的句子,在诗中而用有词味之句,是古人绝对不能认可的。另外,中二联都是写景,缺乏变化,适可见作者才气之局促。

  在甘棠中华诗词网上,网络著名诗人李子指出:“冠军作品写真实的生活,有些小情趣,然于大学生生活细节亦无多少介入,反而要刻意表现文人雅士的所谓风雅。虽亦写景,但意境散碎,不能构成完整、浑成的审美意境。”还有网友认为“中二联,空泛,不独南国,易他处亦可。”

  在古风论坛上,香港诗友文森指出:“一帘微雨桂花香---在南方:桂州秋桂(金桂);杭州夏桂(银桂)武汉丹桂,南京四季桂,福州月香桂,均可说一城桂花香,唯广州以木棉花为市花。诗中却没提起。水云乡---却是苏州的代称。”

  而在北大中文论坛上,网友暮色苍茫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指出:“首先,文不对题。一联起得莫名其妙。从意思上来看,有两点不妥∶「虽言」是站在「不飞霜即非胜景」的前提之上的,可惜这个前提不成立;二句承一句,似乎是说「如果南国也飞起霜来,天涯离恨也就不怎么长了」,可惜这个论点也不相干。其次,结得不知所云。「茶代杜康」是各人的德行,不是南国胜景的特征,「水云乡」云云,把南国当作隐者居所,也和主题无关。颔联还可看,剥「两袖清风」为「两袖熏风」稍见拙,「一帘微雨桂花香」句清新可人,不错。颈联「渐次」与「翻飞」不工,难称好仗。纵观全篇,并无借此一睹「南国胜景」的感动。读之确有嚼蜡之感,估计文不对题是病根。倘若换个题目,转换一下视点,修补修补中二联,继而再改头且换尾,或许能成为一首佳作。但冠军嘛,仍须换个名字。”

  我以为,这首作品最根本的问题却在于,它有着当代诗坛最普遍的一个毛病:平庸。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见不到作者独特的个性,深刻的思理,沉郁的情感,只是一些肤浅的感受,根本不能打动人。而屈居其下的亚军,是华南师范大学刘勇同学的作品,光看小序,就已见其器识之不凡:


  咏史戏呈诸君子



  序:闻于丹、易中天、刘心武事,有感而作。



圣之时者逐名场,大句高言肯细量?
避席终南寻捷径,藏书通邑售天璜。
实难求利轻闻过,弗易居京广积粮。
一卷太玄嘲鹤发,新声郑卫正堪张。


  作为一名尚在大学四年纪的学生,竟能有如此之胸襟,如此之识见,堪称天纵之才,乃竟因“有伤温柔敦厚”而见黜,这与班固骂屈原“露才扬己”有何分别?为什么天下之大,竟无容纳诗人之所?

  再来看季军的作品。季军是我最欣赏的小兄弟之一元昊的作品:


有感其一



冯驩歌罢食无鱼,长铗悲风万古初。
地转荒原藏险濑,潮回沧海葬金蜍。
绝途懒觅三生石,呵壁翻闻异世书。
教授伏生仍在否,当时白发已萧疏。





  这首诗思力重大,感情饱满,反映出一位以道统自任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言论不自由的现象所发出的勇锐的反抗之音。我个人认为这一首才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但不论是亚军还是季军,都比冠军好太多了。不但这两首,其馀入围的六首作品,也每一首都要远好过冠军之作。(见后)

  这不是什么见仁见智的问题,对于诗的好坏的评价,应当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记得《天龙八部》中王语嫣说过,“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第二论才干事业,第三论文学武功。脸蛋儿俊不俊,有什么相干?”论诗的道理也是一样,第一看情感,第二看胸襟识力,第三才是意境辞藻。这种诗学观念,并非出于我的杜撰,中国古人论诗,莫不以此为准的。要不然,何以大唐诗人积千盈万,却只有李与杜才有资格成为大唐的双子星座?

  在我的课堂上,我从来不把教授学生写诗当作目的,我一直是把传道当作最高的目的。写诗而无胸襟,只能算是练笔,只好当作增进语文水平的一种方式。这次大赛的结果,令我在课堂上的宣讲顿然变得苍白无力。

  可以想见的是,以后有真正的诗人情怀的人,不会再给这样的大赛投稿,那些平庸的、令人昏昏欲睡的作品,将渐次成为主流。

  谁能告诉我,何以平庸者总是能获得成功,而优秀的灵魂总是免不了失败?

  没有答案。

  既然如此,我就不陪你们玩了。以后我与这类大赛不会再有任何关系,下月17号,要在澳门大学颁奖,本来是安排了我的主题演讲,现在,我也不会再去。

  ——何必让大家扫兴呢?

附:
本次大赛结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7063f01000ayz.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5:40 , Processed in 0.0750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