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青年书法创作刍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9 14:2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青年书法创作刍议

● 何昌贵
我曾经为“七十年代书家”书展写下这样几句话:“‘七十年代书家’富有创新精神,思想比较活跃,已经成为当今书坛的主流。他们只有三十岁左右,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快,不保守,善于吸收当代书坛的优秀成果。他们是将来书坛最有希望的一群。”

作为《青少年书法报》社的总编,自然能接触到大量的青年作者,包括他们的作品、文章等等。同时也能经常观赏到青年作者的展览。所以对青年作者的创作思想、创作走向以及他们的创作心态多少有些了解。

界定青年人的年龄,应该是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在人的一生中,青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不论做什么,都洋溢着激情和智慧,表现出创作活力和时代精神。在书法队伍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大批青年的崛起,从一般的书法爱好者走上书法艺术殿堂,在许多国家级展览中,入选获奖的作品大多是青年人,这是当代书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青年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他们在发展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突出体现了精品意识。作品取法广泛,从甲骨金文、秦版汉帛、砖文墓志、民间残纸、历代经典中广采博收,窥其创作基因,吸取其中的艺术养料。青年人能立足当代,取法传统,摒弃糟粕,化古为新,这是非常值得欣赏的。青年作者在创作理念上重视视觉效果,勇于摆脱种种创作理念模式的束缚,在创作形式和创作手法上对传统形式进行大胆尝试。他们清醒地知道,只有敢于打破已有的固定的艺术形式,才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求新求变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人书法创作的趋势。

我对青年寄予希望,不仅是他们年龄好,而是处于一个全新时代,真正的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时代。当代的青年人与二十年前的青年人相比,头脑愈发清醒。二十年前的青年人由于社会环境及条件相对落后,于书法创作是非理性的,大多年轻人是凭着兴趣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现在的青年人所拥有的现代化传播媒体,众多书法专业报刊,源源不断的书法资料,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星罗棋布的各种书赛、书展,都是二十年前难以相比的。很多聪明的青年人很会利用大好时光用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向书法艺术的顶峰迈进。

但也有一部分青年书法创作群体不尽相同,这一部分青年人以不同的方式在书坛存在着,丰富着书坛的多样性。他们的存在也足以反映当今书法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创作上的随意,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江湖气。这部分青年人大多以职业书法家自居,自命不凡,或我行我素,或浪迹天涯,或出走异国,或流落他乡,他们经常办展,著书立说。在书法创作上,他们蔑视传统,追求解脱,表现直觉,张扬个性。他们认为:传统是一种精神,而非固定的模式。幽邃、隐秘的墨线是书法的真谛,文字是它的“玩物”而已。在这样创作理念下,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是墨线的艺术,远离了文字的形态,随心所欲,大有“狂来轻世界”的势头。但是,当他们从沉醉于表现中的清醒时,重新审视自己所创作的作品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心情。是得意还是忧伤,我不得而知,我曾目睹一位青年人充满激情的创作,颇有感染力。当书写完的作品悬挂于壁上后,我激情全无,除了满纸的燥气,别的什么也没有了。我想,真正的书法创作是理性的激情,是有法后的无法,绝不是随心所欲的“挥洒”。功力、修养、才情与激情不可偏废。

二、创作上的贫乏,拿来主义的抄袭行为。古人云,笑偷不笑贫。青年人在书法创作上的贫乏是可以弥补的,多读书,多临帖,积累多了,就会有质的飞跃,书法艺术就是这样,不临帖就谈不上创作,但不能把临摹别人的作品拿去参展,这是偷,是不严肃的,是极不道德的,中国书协举办的大展,里面入展的作品总有些似曾相识,有的抄袭某某人上届展览的获奖作品,有的直接把集古人的联语临摹下来,未作任何再度创作,这样倒是省事了,但却失去了人格,一时图有虚名,到头来被人唾弃。书法创作是书法家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多年积累后的激情迸发,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创作上的投机,紧跟时风。全国性大展总是要出现一些标新立异的作品,有的以地域出现,有的以群体出现,有的以院校出现,如“广西现象”、“学院派”。早些年有“中原风”、“辽宁小行草”现象等,都曾在书坛“火过”,影响所及后,总会有一大批青年人跟着学。近两年的“流行书风”,青年追随者更是趋之若鹜。在我看来,跟风有利有弊,而弊大于利。跟风可得一时之利,于当代名家及现象极像,学得极像,得一时之快,图一时之成绩。但从长久来看,跟风是永远跟在人家之后,永远没有自我。现代人的字不是不能学,是可以借鉴的,但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在传统经典当中汲取足够的养料后,有思想地借鉴现代人的精品,借助他们的创作优势来开拓自己的创作思路,我想这才是聪明者。

四、创作上追求怪诞、以丑为美。如今有那么一部分青年人受流行书风影响,跟着流行书风走,由于缺乏基本功,又要急于表现自己,往往是弄巧成拙。反映在作品上的是怪诞、丑陋和幼稚。最终形成了“随心所欲”地乱写乱画,离书法的本源愈来愈远。这些青年人对传统书法了解甚少,根本谈不上有书法底蕴。他们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只想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盲目跟风,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学书方式,是极其愚蠢的;更有甚者,打着“反传统”的旗号,哗众取宠,到处招摇撞骗,其结果必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是悲哀的。

说到底,这些青年人在书法继承与创新上还存在着误区,很有必要把怎样学习书法,怎样继承,怎样创新的问题做一次阐述:

文字书写与书法是有界定的,会写字不等于会书法。所以,致力于书法研究的青年人一定要懂得书法的本源。对于学书法的正确途径来说,继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发展。就是说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传统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下大力气去选择、去研究、去临摹、去鉴别、去确定。所谓选择,就是在茫茫的历史遗墨中选定自己的继承(学习)方向;所谓研究,就是在选准方向后要用心体会其艺术特色,包括作者年代、书迹风格、笔法特征等等;所谓临摹,也是实践阶段,这个阶段要有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反复临写;所谓鉴别,就是在临摹一段时间后,要看看自己所选的方向是否适合自己的艺术发展,学习的方法是否正确,效果如何;所谓确定,就是认定自己所选方向,坚定地往下走,切不可半途而废。我们说继承一点也不否定创新的重要性,但创新也决不能脱离继承去凭空想像。只有继承的时间久了,积累丰厚了,创新就有了原动力,这时也有了创新的资本,也会水到渠成。有思想的青年人,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将这些经验间接地变成自己的创作源泉,这样的创新,才能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自己的风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是继承,“损”便是创新,汲取精华,去掉糟粕,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有可能被历史记住。

选自《书法》2005年第1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2:53 , Processed in 0.0852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