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海鸥:传承高贵──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6 13:2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海鸥:传承高贵──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之一





  作者:张海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学遗产研究的根本意旨,应是承传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其价值倾向,无疑应该是否定低级而宏扬高级,否定丑恶而颂扬美好,否定卑劣而礼赞高尚;否定庸俗而倡导高雅。
  
   然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文学遗产研究,由于常常受到实用政治因素或庸俗文化因素的影响过多,因而对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情趣缺乏重视,甚至有所岐视。高贵和高雅大抵被视为与“人民性”相脱离的“剥削阶级”的趣味。而所谓“人民性”,则又被限定为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忧国忧民思想”、“批判……”、“反抗……”等等。
  
   这显然是文学观念的历史性失误。这一失误的前提是把“人民”这个概念狭隘化,等同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而把高贵和高雅等同于“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其实这些概念本不该如此狭隘,更不是如此不相容的。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旨趣就是走向高贵和高雅。如同科学和自由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一样,高贵和高雅也是人类永远心仪的生存佳境。否定这一点,那就是自甘堕落。而我们半个世纪的文学遗产研究,恰恰就一直存在着这种可悲的堕落。
  
   这种堕落当然不是孤立的学术现象,或者也并不完全是研究者们自愿的,而是与整个社会对知识、知识人才、知识行业的强制性轻贱有关。这种轻贱从政治到经济、从物质到精神,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尽管近些年来,知识被公开声称“尊重”了,但轻贱知识的旧体制其实并未根本改变,因而知识仍然无法真正尊贵起来。
  
   既如此,文学遗产研究也就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历史性的媚俗和堕落,谈“人民性”就理直气壮,谈高贵和高雅则心虚、羞涩。然而,正如人们对高贵生活的追求实际上早已超出了观念的局限一样,人们对文学遗产的价值体认实际上也早就超出了过去所谓“人民性”的范畴。寻求高贵和高雅,毕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那么,以往文学遗产研究对哪些高贵精神和高雅情趣缺乏重视呢?
  
   从总体看,以往半个世纪的研究一直存在重集体轻个人、重大众轻贵族、重通俗轻典雅、重质朴轻华丽、重思想轻艺术、重造反轻升平、重批判轻歌颂等倾向。比如一般的文学史教材,对独立、自由的个体人格意识的关注显然不如对忧国忧民意识的称颂多;对个性的肯定远不如对民族性、阶级性张扬得多;在文学史的英雄谱系里,民族英雄远多于个人英雄。又如重唐诗轻宋诗的研究倾向,就含有重通俗轻典雅的意识。
  
   对文学遗产的高贵精神和高雅情趣的发掘和传承,也需要研究者具有一份耐得住寂寞的高贵情怀。在这方面,陈寅恪先生是令人景仰的。他那种坚守精神家园的文化托命人的自负,那种壁立千仞的文化守护人的自励,那种空谷足音般的独立学人的自持,还有他那些丰碑般的学术思想,永远感动着后辈学人。他在《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文》中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的圣贤精义,正是高贵的人类精神和学术精神在当代学人中难能可贵的遗存。
  
   在我看来,或许陈先生和他所敬重的前辈王国维、以及他的弟子邓广铭先生对天水一朝的文化所作的“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评价,就含有宏扬高贵之意图,因为赵宋时代的确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尊重文化、尊重知识的时代。宋代文化特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文人气质,因而深为后代崇文向学之士所心仪。
  
   《粤海风》1999年第10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9:45 , Processed in 0.1604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