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青年教师熊芳芳的生命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7 22:3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青年教师熊芳芳的生命语文  
                                        利川市教学研究室  徐光华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著名语文青年教师、生命语文的创立者——熊芳芳的生命语文。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成长经验、生命语文解读和经典课例欣赏三个部分。目的是引领广大教师走进名师、学习名师、研究名师,最终超越名师、使自己自成为名师。  

【关 键 词】语文名师;核心理念;经典课例;生命语文。



一、专业成长经验    

   

    熊芳芳,女。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和全国核心中文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人物、“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曾获市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就奖、是“市学术带头人”、市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国反刍式教学工作委员会理事、《求学·高分作文》杂志特约编委、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校园文学与生命教育研究”主持人。2008年9月被语文教师成长丛书《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收录(共收录30位名师)。  

    她曾多次在全国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录像课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西部教育频道“走进新课程”栏目播出,课堂教学实录光碟在全国统一发行。近年来应全国各地之邀交流经验、讲课30多场次。多次应华中师范大学之邀为新加坡、澳门华文教师讲座,2008年8月应邀在新加坡知行教学中心和南华中学共同组织的“悦读乐写”华文教学研讨会上作了“魅力华文”的专题讲座。  

    2003年7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论文《生命语文》,首次公开提出“生命语文”并深入实践,迄今已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世界》《语文建设》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其中《语文天生浪漫》被用作其卷首语。2009年4月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持“生命语文”写作专栏,著有专著《生命语文》。  

    她指导学生在《语文世界》《作文与考试》《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雨花》《少年文学》《语文教学通讯》《伊犁晚报》《少年作家》《苏州日报》《求学·高分作文》等省市级、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作品60余篇。  

    她的专业成长经验集中地体现在不懈地追求天生浪漫的语文上。  

    熊芳芳是湖北省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教坛新秀、在全国获得较多荣誉的优秀青年教师之一。1999年11月,她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20多位选手的角逐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芳芳灵动、流畅、清醇的课堂教学风格,令人难忘。2000年4月,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研讨班培训会上,她应邀为全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主讲示范课《桃花源记》,获同行和专家一致好评。2000年7月,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现场抽签决定课题,她不负众望,力拔头筹。其课堂教学实录被山西春秋出版社制成光碟在全国统一发行,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相继刊出了相关报道。  

    2001年3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及其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共同举办的首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评选活动,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佳教改新星”荣誉称号,并在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4期刊登6000字 “封面人物”报道。2001年4月,代表湖北省在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十七届年会上主讲观摩课,再获全国一等奖。2002年,她的录像课《行道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西部教育频道“走进新课程”中播出,获得好评。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003年,课题论文《生命语文》被省教研室评为省级一等奖之后,又在全国中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语文论坛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高级研修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并应邀作为教改新星的代表对该活动中的观摩课进行现场互动评课。  

    同年4月,在浙江省第二届“钱塘之春”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暨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研讨会上,应邀赴杭州主讲示范课《紫藤萝瀑布》,获得好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后经首都师大教授评点发表于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刊物《语文建设》2003年第10期。2004年4月,应邀在广东省云浮市钟德赣反刍式单元教学研讨会上主讲示范课,课堂实录的光盘于同年9月在新加坡南华中学华文教学研讨会上现场播放,引起较大反响。与此同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又授予她“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荣誉称号。此外,她还是市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就奖得主、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荆州市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荆州日报》教育时空“红烛谱”人物、《荆州日报》教育周刊头版头条新闻人物。  

   《春》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怎样有诗意、有创意、有新意地组织《春》的教学,是许多执教者永远的追求。正因为是传统的名家名篇,所以出新就更难。而熊芳芳设计的《春》的创新课堂教学就曾让我们眼前一亮。这篇教学案例经评点之后被《中学语文》于2003年第7、8两期全文连载(课堂实录连载在本刊尚属首例)。  

    一次,她的学生在配合另一位语文教师上竞赛课时惊诧莫名:“上公开课还要事先准备吗?我们的熊老师从来都是说上就上的呀!”在省里竞赛时,她的学生被提前放了学,她连面也没见着,第二天上台就开课;在全国竞赛时,组委会安排选手和学生见面的时候,她却去了一趟石林风景区。她说她喜欢裴多菲的那句名言:“我是一个为了‘真’,连‘美’也可以牺牲的……只要是‘真’的,也就是‘自然的’,是‘好’的,而且我也认为必然是‘美’的。这就是我的美学。”  

    熊老师说过,她是一只海燕,害怕没有挑战的生活。一次,黄石教研室请她去作报告、讲课的时候,她的儿子正在医院里准备做手术,朋友劝她拿以前讲过的课文应付一下算了,她坚决反对,她说她必须对得起大家的期望,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硬是在医院里、在儿子睡下不再需要她陪的深夜,完成了一篇新课文的教学设计。她的报告、讲课均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堂课、一个报告用了整整半天,会场上一些没有座位的老师也就站了整整半天。  

这就是我们眼中的 熊 老师,一个用生命经营着语文,也经营着她的梦想与快乐的人。  

          

    二、生命语文解读  

   

    熊芳芳老师围绕“生命语文”所展开的各种探究活动中,一方面致力于“生命语文”相关理论问题的建构,另一方面则更多探究“生命语文”理念下那些具体细致的课程设计工作和教学设计工作。所以,可以说她的“生命语文”既有先进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课例的应证,理论性和操作性、先导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对当前改革创新语文教育、践行语文新课程理念、发挥语文教育的多重育人功能等,都有突出的指导、借鉴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命语文?怎样有效实施生命语文呢?  

   (一)怎样正确理解生命语文  

    1、生命语文的基本含义  

    什么是生命语文呢?熊老师认为“生命语文”,就是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与生活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以远主体和近主体的角色进入源客体(教材与教育资源)形成诸我共同体,在丰富绚丽的语文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体的精神的丰富,并最终获得一种优化的高品质的生命  形式。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明海认为,走进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世界,就可深深地感受到她以女性特有的深度体验透视语文教学的本色与特性,毫不遮掩地袒露自己在“生命语文”世界里心灵中的每一个梦想、每一次约会、每一纹波澜、每一阵颤栗、每一份虔诚、每一回感动,让人直面生命语文之真,去解“生命语文”之谜。她以境界超然的“语文天生浪漫”的格调和真纯的生命语文之内在气质与品格,打破了技术语文、技能语文闭锁的教学心态和矫情模式,托出了鲜活灿烂的“生命语文”意识和灵姿天韵。是的,语文是生命的符号,语文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语文与生命是相融同构的。熊芳芳老师从语文本体构成的这种文化特性出发,揭示了“生命语文”的特质。她认为,“生命语文”的教学,即让语文进入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可见,这种“生命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是指向“人”和“生命成长”的。在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生命积累参与其中,语文学习活动成为在语文世界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之过程。这既是一个语文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  

    曹教授还指出,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因为语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就在于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吸收文化营养,获得人生经验,充实生命内容,提升精神境界,达到生命与人性的“全面唤醒”。语文的文化特性决定语文学习具有这种强烈的唤醒功能:记叙文的形象性、感召力,对学生的情感与心灵无疑具有陶冶、感召的作用,凡是好的记叙性文章,往往能使学生读来“心灵颤动”;议论文的理性美、说服力,对启迪学生的理性智慧、开发学生的论辩思维具有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说明文的客观性、科学美,特别是它那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客观存在中寻找真理的求实性特征,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存在与科学真理的觉悟;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感染力,对学生更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跃动的思想与精神、灵魂与风骨、生气与生命、意境与神韵,都会以其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唤醒学生的人性与理智、情感与灵性,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如熊芳芳老师的《最后的牛水车》、《像山那样思考》等课堂实录和《一滴眼泪一滴水》、《李清照词两首》等教学设计案例等。就学生来说,对这些文本的阅读学习都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唤醒活动,是一种建构人格、涵养文化精神的过程。应该说,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教学,有着宽阔、丰厚的文化情怀,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伴随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毫无疑问,语文教学应当高扬这种文化精神,充分发挥语文的唤醒功能,以涵养学生的心灵,促进生命成长,建构学生完满的人格和情感精神世界。  

    同时,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能够打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概念化”的诠释模式,不是人云亦云的平庸教学见识,而是她对语文和学生进行生命观照的独到的教学发现和认识,是她对文本世界和生命形态的语文课堂的独到的深层启悟和洞察。阅读他的著作和文章,欣赏她的课例和设计,都会深切感受到,这些无一不是熊芳芳老师对语文教学现象和课堂教学生活中人们很少发现和感受到的潜流独具慧眼;或者是她对某种语文教学真义的体验和深省;或者是她对语文课堂况味的品尝、教学理想的追求和随之爆发出的教学心灵颤动;或者是她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深层意识和心态、强旺的学习欲求和生命力的昭示等,具有引人透视语文教学深层和启迪语文教学真义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趣。熊芳芳老师对“生命语文”的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探索,表现出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追求和有效的教学能量——既能深入文本的内部世界、领略文本世界内部构成的绚丽风光,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赋予文本以“活”的生命;又能在建构文本世界的同时建构自我世界,唤醒“每个人灵魂里的诗的情感”,使学生情绪为之波动,心智为之洞开,获得美好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心灵启迪与理性智慧。如“有文化涵养浩然之气”“必不可少的死亡教育”“三大哲学问题:生、活、死”“不止是爱情”“自由的核心意义”等等,把生活中的生命发现和心灵体验的独到感悟引于教学过程中,使深沉的感情以及从中迸涌出的理思,构成了“生命语文”教学丰厚的生命意蕴,给人以重重层层的教学沉思以及对语文与生命的寻味。  

    熊芳芳老师对“生命语文”教学探索所表现的这种特征,很显然,透露出超俗闪亮的语文教学思想火花,具有独到的创新性教学价值。因为她的这种“生命语文”教学探索是与新鲜的教学理念、独到的教学识见、创新的教学智慧结合在一起的。实际上,“生命语文”是她对语文的本质特性与语文教学的独特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创新性的认识,是她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对语文教学的独特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具有自己的一种独到感悟,才能深入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境域,建构语文教学的新秩序,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熊老师的“生命语文”概念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为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和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前者立足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侧重在课程实践中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本质上属于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后者则立足于“生命语文”课程的建构,重点在于教师在相对清晰的课程目标引领下,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势,努力开发“生命语文”所应然的课程内容,努力探索“生命语文”所指的教材内容和教法内容。应该说,这两方面,熊芳芳老师的努力都获取了回报。首先,从课程资源开发角度看,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课尽管因为社会“应试”大潮的影响而不得不围绕着一本一纲舞蹈,但她在这舞蹈过程中,还是大胆舍弃了一些非“生命语文”的篇目,同时又意识清晰地引入一些有效服务于“生命语文”的新鲜内容进入课堂。这种认真地舍弃与积极地引入,尽管不能全部颠覆现行语文的诸多定式,却也一定程度改变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微观知识体系。其次,从课堂教学的视角看,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始终将“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生命体验”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围绕着五“度”十“最”的尺度精心锤炼课堂,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很多老师虽无缘亲历熊老师的课堂,却从她的一个个课堂实录中体味到了她在“生命语文”课堂上绽放的全部生命光芒。熊老师的课,的确是在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激情舞动激情,用爱启迪爱。  

    2、生命语文的主要特点  

    熊老师认为,生命语文有两大主要特性:  

   (1)与生活牵手,具有突出的生活性。  

    熊老师认为,关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因为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家园。所谓的人文性,所谓的精神追求,所谓的“人之为人”,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抛弃了平淡、苦闷、压抑、无奈、欣喜,便成了远离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韩军说:“强调人间化、生活化,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人的生命尊严(精神尊严、灵魂尊严),人的生活尊严(精神自由愿望、个性愿望、多元愿望),在封闭的中国语文教育中扩展人性的基本的生存空间。”语文所表达的是对人间生活的肯定,诸如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同时语文又是对日常平淡的无意识的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就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着生命的辉煌。  

   (2)让生命发言,具有突出的生命性。  

首先,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这是对学生而言,是从教育的目标和职能来说的。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是单单指向字词句的获得(但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对语法的操练,不再是对课文的肢解与分析,而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是为了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样的语文教育能够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成为个性张扬的天空。  

其次,生命语文是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这是对教师而言,是从教育的手段和过程来说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就不仅仅是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甚至不能仅仅用自己的爱心与奉献去教育学生,而必须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去教育与影响学生。老师与学生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全方位地进入语文,又从语文中得到丰富的生命。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的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教学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其过程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充满着新的可能,这种过程本身就散发着生命的热力。在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教育生活中,师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创造行为的展现都成为可能。  

语文教育研究专家袁卫星认为,熊芳芳的生命语文具有“四度”特征:  

一是有“温度”。这里的“温度”,是指师生关系的构建,课堂氛围的营造,教育情境的创设。熊老师在“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课堂教学五‘度’十‘最’”中说,要“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强化课堂空间的自由度——教师最大程度地闲下来,学生最大程度忙起来”。的确是这样,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应当有新的构建,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力角色,强调自己与学生的合作、共享关系;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甘做“作为学生的教师”“争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力图消减作为一名教师加之于孩子——特别是大龄孩子——身上的传统权威,变“知识权威”为“学习伙伴”“精神向导”。熊老师还在执教《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提出“情感背景”的概念,展示了课文作者一段不寻常的情感经历,巧妙地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将学生的心灵引入课文。这实质上是一种情境的创设,是一种特定的人物关系的构建,是“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二是有“高度”。这里的高度,是指语文教育的目标设置。在语文教育目标的确立上,熊老师反对把语文教育变成社会工具、政治工具、经济工具,主张以受教育者本身的利益为中心来设定语文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开发潜能、完美人生、完善人格,成为世界公民。她有这样的认同:“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是有“深度”。 “生命语文”是应当有“深度”的,这里的“深度”,是指语文课文的文本解读。熊老师说过,不同文体的文本,学生从中收获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同样都对生命有益:有些文本偏重于感性经验的获得,可锻炼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有些文本偏重于理性认知的获得,可锻炼学生的判断力、整合力、解释力;有些文本偏重于知性素养的获得,可锻炼学生的鉴赏力、思考力、创造力。袁专家认为,不仅如此,对于语文课文来说,还有两个层面的解读: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让人高兴的是,透过熊老师的“备教策略”“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我们不难发现,熊老师绝不像有些教师那样只在文学层面(甚至只是文字层面——如串讲文言文)给学生解读课文,更不会拿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很多的教材经过她的精心备课,都找到它们在文学史、言语史、文化史、哲学史、历史上相应的位置;很多的课文经过她的巧妙引导,都在学生心头激起了涟漪,在学生脑海留下了思考。  

四是有“宽度”。“生命语文”是应当有“宽度”的。这里的“宽度”,是指师生由教材走向课程资源,由课堂走向日常生活。熊老师善于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变“平面”的课堂为“立体”的课堂,变“一成不变”的课堂为“不断生成”的课堂;善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间,使课堂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具有生成性和可发展性。在她的课堂上,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了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她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能积极捕捉、发现、利用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而且能让学生跳出课本、跳出课堂,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全息互通的交换。熊老师的课堂创设了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活态”,这种“生活态”,正是前文所说的“情境”。  

    3、生命语文的根本目的  

    熊芳芳认为,实施“生命语文”的根本目的或者说“生命语文”关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1)用语文唤醒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我们的祖先有着很强的生命意识。就说夸父逐日吧,它的产生、流传,反映了先民内心的渴望与天真的追求。“日”在先民的意识中是作为时间的意象而存在的,时间又是生命流逝的标志,在单纯而模糊的思想中,追赶上了太阳就是超越了时间,阻止了生命的终结。这种强烈的愿望终于凝生为夸父逐日的幻想,借助想象的翅膀开始了人类生命幻想的初次飞翔。人类为表现自身的生命意识而产生了神话,开启了中国文学深远的生命源头。生命意识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以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思考等等。生命意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与基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对于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教师去唤醒。熊老师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主要包括:①利用人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②利用社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社会基础;③利用自然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④利用环境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与环境的互动与相互丰富的可能性。通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并协助学生学习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引导学生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方向。  

    二是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欣赏生命。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命的特质,学会欣赏自己,建立自信的人生观。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欣赏自己,才能在面对任何打击时总有自信,失败却不至绝望,跌倒后仍能爬起。学会欣赏自己是“人格完善”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教师不仅要学会适时的称赞,还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内容随时进行“自我欣赏”的教育:①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去做个性的“我”;②引导学生努力从各方面找出自己的真实自我;③鼓励学生开发潜能,从而建立自尊与自信。  

    三是教育学生欣赏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能够承认并欣赏别人的美,是一种豁达。这世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许并不是平等的,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谁也无法替代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有了他们各不相同的个性,这世界也才因他们而变得丰富多彩。学会欣赏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开放的心灵,是使自己拥有无限可能的前提条件,进而也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  

   (2)用语文丰富生命内涵。老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必须具有超远而充实的生命内涵,这是人生的根基之所在。唯有生命内涵丰富化,才能展现健康成熟的自我,亦才能展现不孤立、不封闭、不排他的整体社会之文化特色与精神。语文教育应当追求引导学生懂得自爱、爱人,能尊重生命,有生活品格,一点一滴地唤醒学生去重视分数、物质、流行、社会狂飙以外的生命内涵。剑桥大学有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教育问题孩子的过程,是把“动物”转化为人的过程,是把一个只知道吃喝住穿等生理满足的低级行走的、让动物属性占上风的人培养成有丰富生命内涵的大写的“人”。怎样才能算为有丰富生命内涵的大写的“人”呢?熊老师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要素:  

一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是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日本于1989年改善教育课程的标准,修改后特别注意4个基本方针,其中第一个方针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韧不拔的人”。我国现行的新课标中也提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各种情感经验和形式,启迪心智,要让学生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经验,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和拥有丰富感情的内心世界。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得语文教师在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更多、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美丽的内心世界去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并具备好奇心、同情心、同理心、同感心、想象力等精神素质。  

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它承载着传递文化知识和开发人的潜能、扩大人的生命内涵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文化起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放眼世界,儒家文化孕育中华一族,佛教文化滋润南亚文明,伊斯兰教开创阿拉伯文化,组成欧洲文化。各种文化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浸润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穿过一个个世纪,影响着一代代人。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思维与情感,它们并非求得认同,而仅在于表现,表现他们的生命体验,表现他们的人生追求。这种表达不仅能告诉我们某种“认识”,更是呈现了一个时代中无数个现实的生命个体。文化的背后是“人”,“人”的前面不是“认识”,而是“生命”。因此,如新课标所言,“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涵泳于古今中外的文化洋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其生命成长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多彩的生命体验。“体验”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在19世纪70年代才成为与“经历”这个词相区别的惯用词。从哲学角度来看,“体验”概念包含的不仅是“原始的经历”,其中还存在着与生命的内在联系。现代技术与文明正在使人类的神经末梢与触角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的生存形式越来越丰富。然而,生存形式的丰富并不等同于生命内涵的丰厚。在语文教育中,应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新课标也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情感体验”。体验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还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历程。在阅读中体验: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这些语言文字中饱含着前人的生命体验,蕴藏着生活的哲理与智慧,流淌着生命的血液。语文教育就是要在这个丰富的生命世界中唤醒、增强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并使学生获得生命表达的新形式。在活动中体验:这里所说的活动既指课堂内的语文学习活动,也指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对课程运行中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活动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与成长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课程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在生活中体验: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和现实生活空间,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创造的天地,让学生在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中,使生命体验得到充实和丰富。  

   (3)用语文提升生命质量。刘冉复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多年,他曾在一次演讲时指出:2l世纪应踏入教育学的世纪,重新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的第一目的,在于提高生命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新课标中也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等等。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本身的职能,也是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职责,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把教育真正当成人的教育,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的层次,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如何用语文提升生命的质量,使学生成长为一个个有着丰富生命层面的、立体的人呢?熊老师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拓展生命的宽度。有人说过:“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这话说得十分客观又十分乐观,正视现实,却又坚持理想,力求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来。事实上,在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作家在其作品中也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这一生命宣言。如果我们能够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那些宣言是能够在他们心底扎根的。因此,熊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高尚情操;引导他们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教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思考与明确的表达,并明白思考是智慧的开端,表达是沟通的源头;帮助学生理解热情能够使人永远年轻,而理性能够让人走向成熟;引导学生用热情去拥抱生活,用理性去思考生活;教育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可贵,理解竞争意识的重要;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四海一家的观念,能关心每一个地球人;引导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理解社会正义,关心弱势群体,学习调和小生命与大生命……  

二是锻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才有了分量,也才能经得起敲打。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哪一篇不是作者丰富的生命积淀?哪一篇不是作者醇厚生命的再现?用心学习这些作品,锻造生命的厚度,才算是不辜负语文,也不辜负生命。所以,熊老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选择,忠于自己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勇气是一种魅力,信念是一种动力;帮助学生分辨变与不变的道理,借着环境的变迁而成长,在各种境遇中磨砺自己的生命;教育学生珍惜拥有的今天,追求梦想的明天;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逆境,冷静地面对顺境,学会在经历中丰富生命;教育学生认识诚实守信是为人的准则,而随机应变是处事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坦然可以安心、务实可以致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算没有浪费生命,能够认识自己的限制,才能超越自己的限制;帮助学生认识我们不能选择结果,但是可以选择过程;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心灵,不盲从,不媚俗,不拘泥于陋习陈言,不屈从于世俗成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命能力和独具个性的心灵品位……  

三是发掘生命的深度。凿井非到一定的深度是不能有水流汩汩而出的。一口没有深度的井,不仅不能滋润百物,连自身也难保全,随时都会干涸。任何一种生命,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会具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才能得以长存,人的生命也是一样。若是没有深度,是很难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的。而语文,可以令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领略不平凡的生活,思考不平凡的人生。正因为如此,熊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怀对于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胸怀祖国、民族甚至全人类;帮助学生认识自信与谦逊并非两个矛盾的概念,而是生命中的两种美好气质;协助学生认识良心是人的特质之一,爱心是人的高尚品质之一,理解良心的独立性及功用,了解爱心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无穷力量,培养学生正确的良心、纯洁的爱心;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是存在于整个时代中的,个人对于时代有责任、有义务、有机遇,也有挑战。帮助学生确立自己在时代中的人生坐标,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教育学生懂得生的美丽和死亡的意义,教育学生活要活得充实,死要死得尊严(生死教育其实就是完整的人格教育,反省及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才能超越死亡的腐朽);引导学生在宇宙中认识生命,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借此促使德行的成长……  

   (二)怎样有效实施生命语文  

1、生命语文的实施内容  

   (1)理想与胸怀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理想中提升生命。包括:①帮助学生认识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怀对于人生的意义;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胸怀祖国、民族甚至全人类;③促进学生制定实现理想的阶段性奋斗计划,并鼓励他们为理想、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终身。  

   (2)敬业与乐业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事业中完成生命。包括:①帮助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获得意义,使生命得到成长和圆满的发展;②协助学生明白敬业、乐业的重要,并能谨慎择业;③引导学生建立工作神圣的观念,并简介专业伦理的概念。  

   (3)继承与创新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创造中拓展生命。包括:①引导学生认识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②促进学生继承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③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求发展。  

   (4)意志与情操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内涵中深化生命。包括:①帮助学生认识意志与情操在生命中的力量;②逐渐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③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意志和情操渗透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5)勇气与信念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精神上成就生命。包括:①引导学生认识勇气与信念是生命的一种魅力;②逐渐培养学生的勇气与信念;③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勇气和信念。  

   (6)自信与谦逊教育——教育学生在气质上优化生命。包括:①引导学生认识自信与谦逊并非两个矛盾的概念,而是生命中的两种美好品质;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③教导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7)良心与爱心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心灵上美化生命。包括:①协助学生认识良心是人的特质之一,爱心是人的高尚品质之一,并清楚这二者有层次的区别;②帮助学生认识良心的独立性及功用,了解爱心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无穷力量;③教导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良心、纯洁的爱心及自省自励的方法。  

   (8)思考与表达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交流中表现生命。包括:①教导学生躲避思考谬误的隐阱,学习正确的思考,并明确思考是智慧的开端,表达是沟通的源头;②帮助学生懂得运用伦理中的推理与求证,避免思考与表达中常犯的错误;③引导学生认识在思考与表达中,知识技巧与伦理的关系,并对伦理要素与伦理指南有所认识;④教导学生在思考与表达中训练人际互动能力、领导与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面对情境突然变异的能力等。  

   (9)处常与处变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环境中磨砺生命。包括:①帮助学生分辨变与不变的道理,也藉变迁而成长;②介绍生存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适应生活的能力和品质;③教育学生珍惜拥有的今天,追求梦想的明天。  

   (10)热情与理性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性格上调理生命。包括:①帮助学生理解热情能够使人永远年轻,而理性能够让人走向成熟;②教育学生在自己的性格上注重调理这二者在自己生命中的交融;③引导学生用热情去拥抱生活,用理性去思考生活。  

   (11)面对逆境与面对顺境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经历中丰富生命。包括:①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且了解对人是有意义的;②帮助学生明白天灾、人祸是可以避免及预防的;③协助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④教导学生面对顺境的原则:“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2)时代感与责任感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时代中充实生命。包括:①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是存在于整个时代中的,个人对于时代有责任,有义务,有机遇,也有挑战;②帮助学生确立自己在时代中的人生坐标,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③鼓励学生与时俱进,以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发展为己任。  

   (13)诚实守信与随机应变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人格上完善生命。包括:①教育学生认识诚实守信是为人的准则,而随机应变是处事的能力;②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去实现这二者的协调;③鼓励学生在人格上完善自己的生命。  

   (14)对待过程与对待结果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奋斗中放飞生命。包括:①认真执着:任何学习的有效性与发展性都取决于认真与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坦然务实:坦然可以安心,务实可以致远;③单纯专注:滴水可以穿石;④扬长补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算没有浪费生命,能够认识自己的限制,也才能超越自己的限制;⑤对待结果:平和、坦然,不以成败论英雄;⑥基本态度:胜不骄,败不馁。  

   (15)合作与竞争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团体中调节生命。包括:①教育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可贵,认识竞争意识的重要;②教导学生协调好这二者的关系;③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16)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互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活出全方位的生命。包括:①教育学生认识人类存在的几种基本问题;②帮助学生明白群我关系的重要,并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③让学生知道要活得好,活得有意义,必须与人群与环境维持良好的关系;④协助学生认识全球伦理,并清楚全球伦理宣言的内容;⑤帮助学生建立四海一家的观念,能关心每一个地球人。  

   (17)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调和“小生命”与“大生命”。包括:①引导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并以“彼此获益”的原则来面对两者的冲突;②协助学生找出社会关怀途径,并能具体拟定行动计划;③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正义的内涵,进而发挥人道精神、关心弱势群体。  

   (18)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自主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个性上丰满生命。包括:①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心灵,不盲从,不媚俗,不拘泥于陋习陈言,不屈从于世俗成见;②引导学生探讨何谓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自主;③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命能力和独具个性的心灵品位。  

   (19)生与死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超越生命。包括:①教育学生懂得生的美丽和死亡的意义,教育学生活要活得充实;②引导学生探讨自杀与死刑的议题,进而澄清自己的生命观,教育学生死要死得尊严;③决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学习充实生命内涵、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  

   (20)信仰与人生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在宇宙中思考生命。包括:①引导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藉此促使德行的成长;②协助学生辨别信仰与迷信,及认识各大宗教信仰;③帮助学生从信仰角度认识死亡,进而理清自己的人生方向,订定自己的终极关怀;④引导学生从宗教乱象中了解人心的需求困顿,进而建立正确的信仰态度。  

    2、生命语文的实施途径  

    熊老师指出,“生命语文”教育是为了个体的生命和生活而进行的语文教育,实质上是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通过个体生活方式的建构得到具体化,即通过个体人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建构,实现对人类文化和人类价值观念的继承、超越与创造。其具体途径(或主阵地)主要有:  

   (1)课外阅读。熊老师认为,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理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主题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实现重组,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弹性综合,这样的教学无疑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相关知识系统化,找到生命文化的源头,思考生命文化的价值,实现生命文化的延续。这也是为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根据生命语文的理念,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至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要活着,就必须阅读。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如是说。阅读是为了活得体面和高贵,阅读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  

   (2)课堂教学。熊老师指出,循着“生命”主题漫步在语文教材所呈现的文学海洋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教师可以尝试着以生命为主题进行文本重组。教材中的文化意识和生命元素,需要体味和挖掘。  

   【案例片段】我们以“生命”为主题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专题:儒家文化与生命,道家文化与生命,西方文化与生命。有人称中国文化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鲁迅,可以说一脉相承,有怨而发,不平则鸣。上溯到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可以找到其根源。结合司马迁《屈原列传》,我们对《离骚》的学习,可以领略屈原坚持理想,特立独行的节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生命姿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生命的真谛就在于追寻,追求不同,价值体现就各不相同。教材选用鲁迅的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这三篇小说也包含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道家文化与生命”,课本选了《庄子》的《秋水》和《逍遥游》,结合《读本》中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阅读,我们大致可以从中了解到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东晋大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又添上了色彩浓重的一笔。现代作家沈从文在《边城》中构建了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唯美而封闭的湘西世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默默地劳动,从不思考生活的意义,但我们分明感到这种纯朴向善的民性展示的就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而当代作家史铁生又在他的《我与地坛》中描绘出了他的生命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读本上马克.吐温的《生命的五个恩赐》所呈现出的死亡观更折射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赵鑫珊的《人是什么》提及各位西方伟人对生命的经典论述,以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为核心,歌德、康德、爱因斯坦等人各有各的理解,像西西弗那样劳碌一生,有的悲观地认为是命运的悲剧,有的认为生命的反复其实也是一种创造,就是在不断地接近自然。在“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单元中,我们看到的是生命意识的流动,在荒诞中凸现了人性的变异。当我们在生命文化中寻寻觅觅时,“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话题就将会通过文化的濡染走近我们;通过文化的桥梁,生和死不再使人畏惧。  

    历史是前人的行动,文学是后人的思考,也只有在思考中,我们才担得起生命的重量。所以,课堂,这个供所有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是“生命语文”教育的一块核心阵地。  

   (3)生命写作。熊老师认为,写作是人“诗性智慧”的一种呈现方式,并且这种呈现,是一种生命的需要。萨特说:“对我来说,写作的真理是:‘我拿起笔,我的名字叫萨特,这就是我所想的。……我的作品使我永恒,因为,它就是我。’”鲁迅说:“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张洁说:“写作是我生命的存在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写虚假回归到现在的写真实、写个性,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是也潜藏着一种危险,就是以为只要有本真的感知和体验都值得写,不论趣味如何,情意是否粗糙低劣。原生态包含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朱光潜出于审美上的考虑,反对写失恋、穷愁潦倒、恐惧、悲伤、焦虑之类。因为这些是人类的"缺乏性需要"。无论是作家还是学生的写作,情绪的宣泄,有时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纯粹的个人性的宣泄,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成为写作的主要题材,因为它属于人"基本需要"的范畴,是较为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没有多少对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熊老师指出,“生命语文”的写作教学,应当致力于养成学生高尚纯正的趣味,这种趣味会直接影响其作品的品质。朱光潜说:“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韵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一个有高尚纯正的趣味的人,必能发现并创造一个纯美的世界。同时,他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也将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他自己的生命。  

    总之,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生命写作这三大板块,构成了校内“生命语文”教育研究的三大主阵地。除此之外,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  

    3、生命语文的实施原则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即知道所应达到的目标或境界。止于何?《大学》开篇即言“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熊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亦有其所当止,而这当止之境就是语文教学的“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关于语文教学之“本”,众说纷纭,熊老师认为,我们争论的焦点相同,但立足点不同,导致概念类属的混淆不清。事实上,语文教学的“本”应从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来分别定义,即:知识与能力——以文为本;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为本。  

根系庞大的树木往往更为枝繁叶茂,立足以上三“本”,语文之树就会常青。下面作简要分析:  

   (1)“知识与能力”维度要坚持“以文为本”的原则。张志公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对此,熊老师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为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以文为本,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课程目标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以文为本,可以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譬如:精点研读、抓住细节、咀嚼语言、提纲挈领、转换表达等。  

   (2)“过程与方法”维度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熊老师指出,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以读为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略显单调重复,须得“上层楼”以“穷千里”;“劳于读书,逸于写作”看似清闲懈怠,实为“积小流”以“成江海”。读,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而且,终久必会习得为一种能力。以读为本,大读书,读大书;好读书,读好书。在读的过程中生成对话,积淀语感,感悟情思,掌握方法。以读为本能否高质量地实现,取决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都无法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所以,研究教学,有时候真的不如研究文字。如果文字都理解不透,再多的招式都是没有用的。“以读为本”具体包括深度阅读、比较阅读、层进阅读、美点赏读、疑点细读和难点析读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为的,更应是为人的。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又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他还曾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在于内化为情感、智慧和观念。所以,熊老师指出,今日的语文教学,也应以此为准则,以人为本,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人文性,让其转化为润泽学生现实生命的甘霖。“以人为本”包括用文化涵养学生浩然正气,对学生进行必不可少的死亡教育等。  

4、生命语文的实施方法  

熊老师认为,教育是一种生长,是一种持续性的生长。所以,生命语文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三体”(即源客体、近主体和远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不断生成。生命语文认为,教材等教育资源是源客体,学生是近主体,教师是远主体,在三体互动的过程中,源客体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会不断生成,近主体和远主体的生命也会获得不同层面的生长。三者之间丰富的互动,如同多媒体的交互生成,能够孕育天空的美好和未知的力量。其具体方法是:  

   (1)科学整合与生成源客体。熊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操作策略:  

一是搞好科际整合。熊老师指出,生命语文教育的源客体绝非指课本这一单一的教学资源,它应该是一个丰富完整的生活世界,是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1998年法国在有关高中课程的改革报告中指出:“学科之间的协调是必要的……学科协调包括使用的词汇、方法、练习的性质、学生作业乃至教学内容本身。要使学生更好领会每个学科特性及其互补性,促进学科之间的和谐。”德国巴符州的语文教学大纲在初中教学目标中特别规定了各科应当共同处理的题材范围,其中自五年级至十一年级,主题及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气候、法律和道德、人权问题,等等。如五年级包含共同生活、共同庆祝、善待自然等;六年级包含相互理解、团结友爱、自然界的平衡法则、体育和音乐、课余活动、鸟类世界等。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强调通过跨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能力。比如,美国一本六年级文学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都安排一个“课外活动”项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列在教材目录上。教科书称之为"connection",即“和其他课程的联系”。这部分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多元文化、艺术、数学、社会历史科学,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各学科知识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他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熊老师认为,对于生命语文教育而言,科际整合就是综合性质的语文活动,主要是指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包含了其他学科知识渗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以改变传统学科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语文课程在内,一般地说,学科课程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往往受课堂教学的制约,较为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活动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在教学中实践的机会较少。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语文教学界在对初中法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诊断时,即指出:其主要问题是法语课程未能成为在各种场合下的语言实践,而是人为地把语法和拼写从课文的理解和写作活动中分解出来。为此,他们提出,通过开设法语选修课及语文课外活动来改变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1996年7月,日本中央审议会在题为《展望21世纪的日本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即以“生存能力”为基础,严格挑选基础的、基本的教育内容,推进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文中强调的“宽松”的环境,就意在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把课外活动等纳入学生的学校学习活动之中。夸美纽斯说过:“语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是应当和事物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我们对于客观世界与语文的认识,这就是说,我们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才能同时进步。”同时,课外活动可以提升社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亲和力,丰富学生的个性。伴随着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感到,高科技在给人类文明带来种种福音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理性、情感遭遇更为严重的挑战,他们惊呼,教育领域内人性的失缺和人的异化!一些学者指出,从学校课程设置来看,以文化为主要框架的学科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却导致学生在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相对欠缺。课外活动则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及富有趣味的生活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熊老师指出,生命语文教育的科际整合,既是整个学术发展科际整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反映,也是对中学学科课程设置过于精细和专业化的拨反及补充。从语文学习活动本身考察,这一趋势则是提高学生社会整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当然,也是语文教学加强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  

   【案例片段】为了给生命扩容,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过多次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参与社会、体验生活、经历劳动、省察人生,受到了明显的生命教育效果——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生活的美好,懂得了感恩与珍惜。从残疾儿童身上,他们学到了自强自立;在孤寡老人那里,他们学会了付出爱心;在公共场合,他们体尝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专家学者交流,他们懂得了实现人生价值、完成超越达到卓越的幸福……  

二是注重科内整合。就是在语文学科内部进行的教学资源整合。譬如教材的大胆增删和创意重组,可以以主题为标准进行整合,也可以以文体为标准进行整合,或者以文章使用的某种突出的写作手法为标准来进行整合等等。熊老师认为,语文天生浪漫,纯文学的美丽属于形而上的飘遥在云端,语文教学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可以触摸到其细密纹理的“日子”。我们必须智慧地去处理文本,并唤醒人。我们的教材世界五彩缤纷: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人版……每种版本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主动地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动地应对它,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拿苏教版来说吧,一线教师在使用时普遍面对这样几个问题:①内容新。必修课本传统篇目少,选修课本内容的焕然一新更不必说。教师备课量特别大。而且苏教版高中课文中有些篇目与人教版初中教材上的课文重复(例如必修一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和必修三的《老王》),教师也需要恰当处理。②分量重。苏教版必修或选修教材每册都是20多篇课文,人教版每册只有16篇课文。③时间紧。九周就要上完一个必修或选修模块。其中至少需要8个学时作为作文教学的时间,还有各类测试与讲评需要几个课时,加上相当多的选文难度又特别大,有些文言文按传统教学一篇课文就需要3至4课时,时间就显得特别紧。在这种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创意整合,实现对教材的二度建构,就显得格外重要。处理教材,我们首先要做到大胆取舍:认为值得补充的内容要义无反顾地“加”,认为可以简化的内容要大刀阔斧地“减”。除此之外,还要创意整合。“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主动的,是富于创造性的。  

   【案例片段】熊老师认为,进行科际整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加”——“百川汇海”。当然,整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它的效应远远高于几篇文章的简单相加。整合不同的教材,实际也是在整合不同的素材,整合不同的思想,整合不同的情境,整合不同的体验,整合不同的知识,整合不同的学法。可以“减”——“大浪淘沙”。比如,对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这一专题,熊老师大刀阔斧地简化处理,除了《拿来主义》一文是讲授之外,其余全让学生自读,并在课外查阅资料,结合现实以“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研究论文。可以“比”——“大江东去”。就是把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或情怀或见解置于历史的长廊进行鉴赏,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例如,必修三第四个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教学接近尾声时熊老师让学生回顾整个专题的所有文章,让他们谈谈文中哪个人物是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崇敬的英雄,说出理由,同时正视其时代局限,也谈谈自己的伟大理想。学生各抒己见,课堂精彩纷呈。可以“衬”——“高山流水”。教学必修一第三个专题“月是故乡明”,熊老师让学生查资料,为课文寻找主题相关但体裁不同的其他作品,跟课文形成映衬呼应。学生找到了一些诗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当我死时》、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潘洗尘的《饮九月初九的酒》……还有一些相同主题的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联”——“碧海青天”。教必修一第四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时候,熊老师引导学生将三个板块的文章分别进行了联读。第一个板块:探究江南和西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有何不同特色;第二个板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又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那么苏轼和柳宗元从天地之间、山水之中分别推究出了怎样的“理”;第三个板块:梭罗和奥尔多·利奥波德对于自然生态的观点有何异同?他们的语言风格又有何不同?结果效果极佳。  

   (2)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  

所谓“课堂空间”,并非是一排篱笆围出一个院落,一道砖墙围出一方空间,课堂空间并非教室的实体,而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建构而成的立体网络状的信息系统,它是有生命张力的,也是不断运动生成的。能大能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是老子的生命张力。那么课堂空间的生命张力又是怎样的呢?熊老师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指向的是平面的“书本世界”,从而使课堂空间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动感,失去了活力,没有现实感,没有历史感,也没有理想性,不能满足学生完整的生活需要和多层面的发展需要。新课标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一种多维的目标,要想在一堂课内实现,就必须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变“平面”的课堂为“立体”的课堂,变“一成不变”的课堂为“不断生成”的课堂。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间,尽量使课堂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和可发展性,那么它的容量和价值就不可限量了。这样的课堂空间,才是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如何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呢?以下是熊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是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其实也就是在延伸学生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既有终极目标,也有具体阶段的行动目标。因此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就有无数个起点,也会有无数个终点,每一次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最接近学生起点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地把他们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这起点包括知识的起点、能力的起点、审美的起点、价值观的起点、个性成长的起点等等。课堂教学从最接近学生起点的地方开始,也就是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把教学的起点落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言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但仅仅满足或停留于起点的教学又毫无疑问是失败的,因为教学促进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教学应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推向前进,不能只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积极带领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创造,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如何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到离他自己最远的终点呢?现略举几例说明:  

   【案例片段】关于知识的终点:  

熊老师认为,《童趣》一文,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的阅读活动。先从最接近学生生活的起点出发,研究作者所观察的自然界中的“物”——平淡无奇;然后再研究由这些“物”而生发的“趣”——其乐无穷;接下来研究作者平中见奇、淡中生趣的“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最后研究作者的这种观察和想象所结出的“果”——与众不同的发现、生活的乐趣、心灵的自由、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层进式的研究就能将学生带到离自己最远的知识的终点。  

   【案例片段】关于能力的终点:  

仍以《童趣》为例,熊老师认为,可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层进式的训练:一读(指名读),读准字音;二读(齐声读),读得流畅;三读(默默读),读懂文意;四读(放声读),读好停顿;五读(想象读),读懂心情;六读(表演读),读出感情;七读(自由读),力求背诵。经过这七次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就能做到准确流利、有声有色、合“情”合“理”、自然成诵,不仅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掌握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案例片段】关于审美的终点: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熊老师认为,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欣赏紫藤萝瀑布的形象美,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由紫藤萝而产生的情感美,进而引导学生理解紫藤萝引发作者思考生命的哲理美。从欣赏形象美到欣赏情感美、哲理美,是一种审美的成长。这种美的内化、个体化就是审美的终点。  

   【案例片段】关于价值观的终点:  

以《塞翁失马》为例,熊老师认为,教学这篇文言文的终点,不可停留在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上,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祸福的转化,教者更应引起学生注意的是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良的价值观,塞翁起初以得到大量的胡马为“福”(尽管这“福”后来又转化成了“祸”),得到非己之物,真的是“福”吗?同样是古人,乐羊子妻能够教育丈夫志洁行廉、路不拾遗,塞翁堂堂须眉,尚且不如一个女流之辈光明磊落,真当愧煞。兵临城下、国难当头,人人保家卫国,独塞翁儿子以跛不战,父子二人苟全性命于乱世,且言语之间大有深感庆幸、以此为“福”之意。联想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出生入死,一个弱女子尚且能够为国尽忠,塞翁的思想境界是否显得过于委琐卑下?若能将学生带到这一价值观的终点,这篇文言文本身也就增值了。  

   【案例片段】关于个性成长的终点:  

熊老师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和引导学生个性的成长,这种引导,可表现为正面的鼓励,也可表现为反面的警策。例如第二册第一单元,在单篇课文的教学完成之后,还可进一步延长其价值里程,进行单元整合阅读,开展“个性与环境”的课题研究,思考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人的个性是否会被环境所影响?(可思考仲永五岁哭啼求书具到最后随父“卖艺”的前后变化,而鲁迅在三味书屋仍有着不变的童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由此思考什么是“个性”,人的个性究竟会否被教育出来或者被扼杀、压抑或改变?外界的条件会不会影响个性的发展?)②苦难与挫折对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何意义?(可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进行思考。)③人的个性又如何反作用于其环境?(可思考丑小鸭不顾猫和鸡的嘲笑打击而离开了那个温暖窝,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诗人弗罗斯特作出个性化的选择从而决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和奋斗的环境,由此思考人的个性对其所处环境的反作用力。)  

熊老师特别指出,当然,这些终点也并非最后的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的终点,其实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教育者必须在无数个起点与终点之间努力促进学生各个层面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教育者所关注的,其实既不是任何一个起点,也不是任何一个终点,而是从每一个起点到每一个终点之间的过程,而对这每一个过程的关注就是对隐性目标的关注,也是对长远目标的关注。  

二是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以最轻松的形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熊老师指出,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学习背景也是海阔天空的。新课标中说:“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要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才可能得到最具分量、最有价值的收获。 但是,这种收获又绝对不能强加给学生,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真正高效率、大容量、有价值的语文学习呢?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内化后,会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产生相应的内心反应、内在感受或内心反省。美国教育理论家乔治·布朗在他的《生动的课堂》一书中指出,在生动的课堂中,学生通过精神的“幻想旅行”,就会得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峰体验”。可见,在广阔的学习背景下,适应学生的心理而以尽可能轻松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三是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熊老师指出,这里所说的“高度”,是指课堂空间的一种价值高度,是教育者所追求的一种标高。在一个真正有“高度”的课堂空间里,学生应该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同时也接受着教育者对其最大限度的要求。这种尊重,是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真实的体验,尊重学生不同的感悟,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界的鲜花都是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何况人的思想呢!所以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者应当予以最大限度的尊重,要热情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深刻独到的见解。  

    四是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熊老师指出,教育不是把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细节都传承给下一代,而是以浓缩、系统、简约的方式,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传承给下一代。表现在一堂课上,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线条要尽量简洁,但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又要尽量丰富。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海阔天空面面俱到,恐怕会不着边际,面面俱失。如果固守教材,亦步亦趋,又恐怕会一无所获、了无生趣。唯有以最简洁的线条来拉动最丰富的信息,才能有效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让学生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熊老师特别指出,这里所提倡的“简洁”仅仅是指课堂教学线条的明晰单纯,并非指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的删繁就简。相反,教学线条所牵动的内容及信息正应该丰富充盈,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或发展。  

五是强化课堂空间的自由度——教师最大程度地闲下来,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在课堂中,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的目的,而教师的工作,乌申斯基早就提出,“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教师应当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忙得不亦乐乎,忙得硕果累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所以强化课堂空间的自由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忙”起来,在“忙”中体验,在“忙”中发现,在“忙”中收获,在“忙”中成长。  

总之,按照熊老师的观点,围绕这五“度”十“最”的原则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才会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生活世界和梦想家园。  

   (3)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游戏氛围。有人说语文就是一种游戏,此话未尝不是真理。朱光潜说过:“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所以,熊老师认为,生命语文尤其要注重“游戏”心态。  

   

三、经典课例欣赏  

——熊芳芳生命语文的经典课例《紫藤萝瀑布》  

  

   【课题说明】

   《紫藤萝瀑布》一文安排在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组以“人生”为主题里,这一组的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也有外国作品。《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精美散文,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和进取的。《紫藤萝瀑布》描绘的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它同时又是一首深沉的歌,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在表达上,从直观上说,《紫藤萝瀑布》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不肤浅;从情境上说,《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不尽于句中。  

熊芳芳老师,用她创立的生命语文理念和策略预设这一课,在阅读方法上,以听读自读训练为重点;在内容理解上,以对话感悟人生为重点;在写作学习上,以仿写体验生命为重点,充分体现了课文特点,值得欣赏借鉴。  

  

   【过程展示】  

一、导入——先看文字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  

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  

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提问:知道这里的“我”是谁吗?  

   (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以上文字是从她的《哭小弟》一文中摘录组合而成的)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写于1982年5月,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而沉浸在悲痛忧郁之中(小弟于1982年10月去世)。一天,她独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中,忽然看见一树紫藤萝。(点击课件:紫藤萝花图片)那淡紫色的瀑布一般的藤萝花闪烁着生命的光辉,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请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中的形象和事件。(板书:听读——整体把握)  

点击课件,配乐朗读。  

      

    二、听读——整体把握  

1、说话题  

用一个词说说作者借着这篇文章跟读者讨论了一个怎样的话题?(生命)  

2、说形象  

A、简单地说:花与人  

B、说形象的变化过程:  

昨天的花——今天的花——明天的花。  

(昨天的花是衰败的,今天的花是繁盛的,明天的花是生生不息的)  

焦虑而悲痛的我——宁静而喜悦的我——开朗而坚定的我  

(看花前的“我”是焦虑悲痛的,看花中的“我”是宁静而喜悦的,看花后的“我”是开朗而坚定的)  

3、说事件  

A、平实的说:看花——忆花——悟花  

B、诗意的说:与花相遇——与花对话——与花同行  

明确:以上所说的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二三”:一个话题、两个形象、三个层次。这样的理解,已经带有一些鉴赏色彩了。诚然,这确是一篇值得鉴赏的美文。有人说,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幅精美的画,也有人说,它是一首深沉的歌。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要想对这篇文章的美有着更深刻的体验与认识,我们还应当在鉴赏其文之前先来了解其人。  

   (点击课件)  

宗璞其人:  

自白:若能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点抉择的力量,或仅只减少些许抉择的痛苦,我便心安。  

旁白:创作翻译并举,小说散文俱佳,是当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学者型作家。  

即便不微笑,也让人触到慈爱;哪怕不开口,也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象。  

她的创作如她的为人:真诚而严谨。  

宗璞散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产生于她的不事雕琢的真情。  

宗璞的长处是能够用清淡表现浓郁,把炽烈掩藏起来,而传达的却是更为持久的炽烈。读她的散文如面对一杯清茶,淡淡的绿色中,飘散着浓酽的清苦。  

明确:看了这些介绍,相信同学们己对宗璞略有所知,品味了她的文章以后,也许会对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以深究品味的态度再次进入课文,各自放声朗读,可根据老师的提示去探究,也可以自己寻找角度去发现。  

   

三、自读——探究品味  

(点击课件)  

品味其文:  

我认为最美丽的一个画面─—  

我认为最动人的一种情感——  

我认为最难理解的句子——  

我认为最富有哲理的句子——  

我认为用得最妙的词语——  

我认为用得最妙的修辞——  

我认为最富有层次感的描写——  

……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力求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和见解。有些重要的、精美的内容若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可提出来加以补充)  

小结:文章于淡雅柔婉中跳荡着热烈的生命,于简洁精炼中蕴蓄着高远的内涵。在品读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亲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那种炽烈而醇厚的深情。也许就因为作者有着一颗花一样美丽的心,才可能与如水的繁花有着内在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吧!在这场对话中,花儿究竟对“我”说了些什么,竟能让“我”于焦虑悲痛中得到宁静和喜悦,变得开朗而坚定?请展开想象,以藤萝花的口吻说一说。  

   

四、对话——理解主题  

说说阳光与心情  

说说幸福与不幸  

说说昨天、今天和明天  

说说小生命与大生命  

……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加以归纳与提炼:  

生命的美丽与喜悦。  

热爱生命、珍惜幸福、珍爱人生。  

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  

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执着追求与希望的可贵。  

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永远不会为生活所抛弃。  

生命的力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生命的韧怀(紫藤萝的植物特性:生性喜阳光,却也能耐阴耐寒;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有一定耐瘠薄和水湿的能力;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强,微碱性土中也能生长良好)  

小结:藤萝花告诉了“我”生命的真谛,让我们再来听听名人们是怎样说生命的吧。  

   

五、扩读——延伸思考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杏林子  

▲美,是从生命内部射出的光芒。  

                                                                 ——库鲁拿  

▲生命是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  

                                                                 ——辛尼加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  

▲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海  涅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富兰克林  

▲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  

                                                             ——罗曼·罗兰  

▲幸福的诀窍,并不在于努力得到快乐,而是在努力中发掘快乐。  

                                                                 ——纪  德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  心  

宗璞在大自然中与紫藤萝相遇,紫藤萝告诉她生命的美和宝贵。著名的台湾女作家席慕蓉也曾经倾听过花儿对她讲述生命的真谛。  

   (点击课件,指名朗读)  

                             白色山茶花  

                        &nbs, p;      (席慕蓉)  

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美丽的花,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决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提问:山茶花对席慕蓉说了些什么?  

“珍惜仅有一次的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不在于漫长,而在于美好”“即使明天就会凋零,也要在今天努力绽放”等。  

   

五、仿写——体验生活  

宗璞曾经这样说:“看不见很多东西,可是我看得见大自然,它是那样大,那样丰富,大得让我看得见,丰富得让我看得见。哲人说:‘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也就是说,要记住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没有很高的境界,只是感觉到自己上下周围有天地、有万物,是多么大的福气。我看得见大自然,我很满足。”是的,生活在大自然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如果你用心倾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会对你说话。在大自然里,宗璞遇见了藤萝花,席慕蓉遇见了山茶花,这些花告诉了她们生命的真谛。相信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走进大自然,你遇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提问:请以“与     相遇”为题,学习两位作者的手法,仿写一篇从自然界体验生命的文章。  

   

   【欣赏借鉴】  

   

    熊芳芳老师的这份教学设计很有特色。其设计思想里面谈到一条,说要“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并且叫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透露出以学生为本的初衷。她试图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为教学造势,从导入到课外延伸部分,诸教学步骤和环节都围绕体悟生命意识、强健精神追求这个思想核心来运转,教学立意是十分突出的,集中地体现了她的生命语文理念。  

一是提出“情感背景”的概念,展示作者一段不寻常的情感经历,巧妙地将学生引入课文。这为“入境”、探究和体悟,开启了情感的闸门。从选择语料(作者另一篇文字《哭小弟》)到选用方法上,都堪称上乘。  

二是提出“自读——探究——品味”的概念,细针密线地设置了七种探究的角度,使学习有了可以攀登的台阶。这里,她在设计上有一个强烈的对比:梳理全文的主干脉络是略写,抓住要目一笔带过;赏析奇花嫩蕊是详写,姹紫嫣红细细咀嚼。好!以往那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俗套子,已然踪迹不见,代之以详略有别的新安排,比较纯正的“语文”味道就出来了。  

三是选择台湾女作家席慕蓉的谈花之作《白色山茶花》,与课文《紫藤萝瀑布》形成对照,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更加深入地认识课文,凸现教学立意。  

有这么多可圈可点的奇思妙笔,就成了一个立意鲜明、详略得当的教学设计,有望作出一次有价值的教学实践。探问这个教学设计最有价值、最值得推崇的一条特色是什么?就是把“咀嚼语言”放在比较要紧的位置上。因为作者以美的形象作为触发点,寄情于此,紫藤萝被写得极有生命力,活泼而繁茂。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十二、三岁)和心理特点(他们对生死的问题几乎没有多少思考),对作者感情的体悟是教学难点。如何突破?熊老师在这里预设引领学生反复美读,在美读中品味文字、文意之美。在此基础上,老师再作适当点拨,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这就很圆满地实现了生命教育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2:12 , Processed in 0.1251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