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隶书的发展及历史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 19: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隶书的发展及历史意义(转之一)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隶书的时代特征、审美表现形式和发展之路,并进一步分析了当代发展隶书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隶书、发展、历史意义
    隶书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后期,有古隶与今隶之分,如同篆书有大篆与小篆之别,皆是文字演变而生成的结构差异。古隶的时代可从起源起至今隶产生时止,而今隶除了在东汉既具有文字定型性质又具备书家创作性质的时期外,以后各代皆有之,而尤以清代复兴为最。
   “隶,附著也”[1]。可见“隶”是相对于“篆”而言的,是篆字的附属、辅佐文字,即在篆字不能胜任速度时,以隶代之。秦统一时,隶字并没有如小篆般地标准化。这说明隶只作辅佐文字的角色,而秦代只是隶字的过渡阶段。隶字的成熟,一直要到其替代篆字作为普及文字并在结构上秩序化与规范化时才可算得。隶定后的文字,并没有如秦小篆般停留在标准化的样式内,而是走向了艺术的风格追求。汉隶点画形态的丰富化及用笔提按顿挫的有效显示是文字书写趋向纯书法创作的最基本前提。而对点画形态及结构的风格化追求则使隶书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书法。


                          一、当代隶书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审美表现形式
   (一)当代隶书所处的时代特征
    当代隶书是在清末隶书复兴后的继续发展。自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的举办,传统书法艺术呈现全面复兴之势。思想的解放,信息的便捷,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国人对传统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参与书法实践的热情空前高涨。随着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加强,西方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无时不影响着中国的思想界和艺术界。各种书法流派、风格纷呈而起,书坛由传统书法的一统天下而逐渐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艺术贵在个性。当代宽松的文化氛围,开阔的文化视野,促使书法艺术的求新、求变,以及凸显个性成为时尚。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人的个体发展与开放社会的多元性相适应。对于艺术而言,没有审美的多元化、个性化,便不会产生超越历史的创新动力。因此,对审美多元化、个性化的追求,是当代和未来书家必定求索的目标。
    同样隶书也是在求新、求变,当代隶书中汉简与草隶在展览中的风行,促成了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多元化、个性化格局。

   (二)当代隶书书法的审美表现形式:
    书法实用功能的缺失,唤起了审美意识的觉醒,现代展赛信息的日新月异,为隶书书法艺术提供了最佳的审美环境,使当代隶书的审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1.“展厅文化”的产生:
    1980年,全国书法界联合在辽宁沈阳举办了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至此拉开了中国书法展赛的序幕,各种展赛层出不穷,接连不断。“书法热”的焦点聚在展览上。众多地方性、团体性的各种书法展赛不用说,光中国书协的主办赛事就有许多种,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书坛新人展、行草书展、正书展等等,不同层次、各种名目皆备,真可谓书法艺术的“竞技场”,其应征者之众、作品花色之多、形式之丰富、艺术风格之多样,盛极一时,光耀书史。尤其是其展览形式由下而上形成了新人展、中青展、全国展三大层次,中青展和全国展又设了奖项,现又有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奖活动,至此,中国书法的展览形式与评奖形式已十分完备。每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展览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的心,极大地调动着他们的创作热情。
    各种展赛的层出不穷,造就了其“展厅文化”的产生。悬挂在展览厅里的书法作品,不再是自娱和自乐,而是艺术与审美,而且是一种品质、水平上的竞争。它使书法创作从过去的文人墨戏,转变为艺术的争相斗艳和百花齐放。展览赛事又是衡量书法水平高低的有力的评判机制,它使书法爱好者在付出艰辛和努力之后而一举成名成为可能。“展厅文化”,这一前所未有的时代壮举,它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张扬个性、交流书艺搭建了无以伦比的文化平台。
    2.大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成时尚:
    在当代书法活动的“展览至上”,重表现、重展厅效应的条件下,导致书法创作的幅式普遍向大幅、巨幅发展。展厅场地大视觉冲击效果好,进入展厅的书法作品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状况。这对于隶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制作化”、“装饰化”的加剧:
    笔墨当随时代。当代书法创作已步入以展览为中心的时代。在当代、在书坛,书家对于书法形式、对于视觉冲击力的关注,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视觉化取向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为追求“展厅效应”,使“制作化”、“装饰化”视觉化取向的加剧。由于形式上的视觉化取向,当代书法作品出现了从对内在韵味的体验转移到对外在形式的感觉,从重视书写时序展开的时间进程变为重视作品中疏密对比的空间布置,书法出现了由“读”到“看”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将过去的把玩于书斋中品读的方式,变为展厅中的壁上观看。这一由读到观、到看的转变,直接影响到笔法追求的变化。古人细心玩赏于指腕之间、锋杪毫芒的笔法,已变为章法疏密、黑白的强烈对比,字法结构的夸张变形,用墨上的枯、湿、浓、淡的变化。“制作化”、“装饰化”具体体现为“拼接”、“作旧”、“宿墨的应用”等。
4、隶书作对联者流行,而工大幅且字多成篇者少见:
    从全国各个展览,可看出当代隶书作对联者流行,而工大幅且字多成篇者少见。原因不言而明:对联的难度小,容易操作,容易出效果。(待)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9:16:20 | 只看该作者
当代隶书的发展及历史意义(转之二)



二、当代隶书的发展之路及发展隶书的历史意义
   (一)当代隶书的发展之路:
    历史上的隶变曾经历了长达千年的漫长时期,到东汉发展为八分。这种整饬规范的分书把隶书推向了高峰,然而自此以后再无发展,从晋到清前期,隶书始终在八分的程式化圈子中徘徊,隶书衰微已久。清代中后期,简帛书大量出土,这是隶变早期的用笔墨书写的书法资料,与历史上留下的八分碑刻迥异其趣。对于苦于寻求创新出路而不得的当代隶书来说,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资料。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二十世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处于动乱之中,书法创新缺乏必要的环境和条件,直到后二十年,书法才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一些书家取法汉简,写出了新的面貌,隶书才得以重放异彩,并开启了古、今书体共同繁盛的新格局。
    书法的发展须扎根传统,深入碑帖,以此为常法,以自我个性进行取舍,以求变法出新。从书法审美发展角度进一步深挖汉碑书法宝藏,对解决好当代隶书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汉代众多的隶书碑刻的艺术风格多样,艺术变化极其丰富。如《封龙山碑》的古朴厚重,《衡方碑》的方整浑厚,《西狭颂》的方折雄健,《张迁碑》的劲挺苍浑,《鲜于璜碑》的端正大方,《乙瑛碑》的雄强奇丽,《孔宙碑》的姿媚秀美,《曹全碑》的紧密秀巧,《三老讳字忌日刻石》的扩达淳茂,等等。同样是隶书的结体、点画、笔法、章法,由于作者的不同个性,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以及不同的技巧,就能创作出不同层次,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来。关键在于作者对这种隶书的技巧如何驾御。
    隶书的复兴,有赖于金石文字遗迹拓本的广泛流通,利弊得失也均系于此。金石文字遗迹自身存在的工艺性特征、拓本面貌与真实笔法误差、同一金石文字遗迹拓本之间的差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给人们认识古体带来种种干扰和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清代隶书的艺术成就建立在误读“古法”的基础上,所谓“篆隶笔意”、“篆笔作隶”等模糊认识和结论即是证明。晚清刘熙载《艺概》所言“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奋笔之辨也”,则已明确了隶书的审美取向和笔法基调,不失为真知灼见。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基本涵盖了传统书法艺术用笔与审美的精髓。筋骨源于笔力,落实于笔法,而探究笔法的最佳资料莫过于墨迹。近百年来出土的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墨迹,既为隶书的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处于书体演进原生状态的绝佳的“活化石”,也赐予我们思接前贤、进入传统更深处的时空隧道。
    也就是说,今天对隶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资料优势,更加清晰地认识古法、走出清人的某些认识误区,推动传统书法艺术的纵深发展,已经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秦汉简隶成为传统正体隶书技法学习的有益补充。通过对传统经典隶书碑刻与简牍墨迹的比较分析,总结碑刻隶书与简牍墨迹之间在技法取舍、构形方式、审美定位等方面的异同而进行创新。
    东汉留下的隶书碑刻,均是刻工们根据写手书丹再创造的作品,经过刻画和修磨,早已失去了书写的生动意味,更谈不上笔墨情趣。后来又经过千年剥蚀,字口漫漶残缺,后世之所谓“金石气”者,其实不过是这种剥蚀的结果。而简帛书是用笔墨写的,保存又比较完整,能充分体现书写的意趣。因而更能体现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书法进入新时期以来,简书开始引起书法界的普遍重视。用简书的书写意味来表现隶书,线条光润流畅,笔墨淋漓,提按分明,字中有笔,无颤笔斑驳的痕迹。这种书写精神,笔墨情趣的回归,正是隶书艺术的新境界。
    历史上留下来的隶书碑刻,尽管风格有所不同,然大率以劲健壮伟为尚,即便像《曹全》、《朝侯小子》这样偏于秀润一路的,也不失方正端严的庙堂气。这是碑刻的性质决定的。然而简书则不然,简帛的书写要随意得多。因此其审美趣味更加丰富多样。集隶书的放达酣畅、简书的肆意信笔再加上现代的某些审美趣味和视觉构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隶书的表现力,使其既有汉碑的严谨整饬,又有简书的灵动飘逸。熔汉碑、汉简帛书于一炉,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但光靠这样是不够的,还要做足字外功。就象篆刻一样,不能只是印内求印,还应该印外求印。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对于隶书学习应该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进行研究。通过选取不同书写工具、书写材料对隶书进行实临与放大对临,体会不同书写工具、不同书写材料的不同感觉。
    2、对姐妹艺术进行吸取:宽泛吸收其他书体优点,如行草书、诏版、砖文、镜铭、晋唐写经、小楷、瘦金体等。把隶书写得清丽娟秀、劲健遵媚,清雅脱俗、趣味横生。还可将篆刻的若干长处有机地移到隶书的实践中,以丰富隶书的表现力。
    3、借鉴西方的形式构成理论,和书法的四要素即笔法、字法、章法、墨法挂钩。
    4、注意加强文化修养与哲学、美学修养。不仅要学习艺术史论和书法史论,还要广乏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如诗词、考古学、文字学、艺术鉴赏等等,提高综合学养。潜心钻研,厚积而薄发。平时的学习要广,求深,求厚,创作时就能达到游刃有余,既能发挥出创造形式美的超常艺术表现力,同时又能使之具有丰富的艺术情境的内涵,从而,使其作品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二)当代发展隶书的历史意义:
    隶书是中国古文字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重要的书体。“隶变”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由点画组成的方块字的抽象符号阶段,篆书最后一点象形的痕迹被泯灭了,把象形符号需要的曲弧线条统统变成规整的点画、字形变成横势的扁方形。隶体主要靠本身的质感、力度和结体的处理,产生隶书的艺术效果,成为书法中具有本身特点的一种书体。
在漫长的书体发展演变中,中国书法经由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依次形成,造就了中国书法璀璨多姿的艺术殿堂!
    而各种书体的形成主要是其笔法的发展所致。笔法是构成书法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商代甲骨与陶片上书写字迹用的摆动笔法到秦律简等木简的波状点画所用的转笔,再到王羲之《初月帖》等作品所用的绞转笔法。最后到唐代楷书的提按笔法,它是一道分水岭,在它以前,笔法以绞转为主流,在它之后,笔法以提按为主流。书法史上许多变故都同这种笔法运动形式的转换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从楷书出现以后,它的影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渗透到书法艺术的各个领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3]“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4]楷书逐渐成为通往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
    楷书把自己的典型笔法—提按、留驻、端部与折点的夸张等带给了各种字体。自南宋至元名各代,笔法一直沿着这一道路发展。
    清代馆阁书体盛行,提按所具有的潜在的缺点一起暴露了出来:点画端部运行复杂,中部却枯瘠疲软,于是,包世臣大声疾呼“中实”:“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中实之妙,武德以后,遂难言之。”[5]
    为了改变中怯,需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在时代所赋予的笔法—提按上力求变化:二是设法从前代绞转笔法中吸收营养。
    隶书占主导地位的笔法是只绞转与折笔,提按只是偶尔出现。频繁的使转是隶书用笔特征之所在。
若开始学习书法就写隶书则少有楷书弊端的出现。且学习隶书对于其他书体也有好处。林散之先生是当代少数几位对草书有真正体会的书法家之一,他说:“不要写唐碑,写20年隶书以后再练草书。”[6]从这言语中,不难窥测草书的某些要旨。
    现当代一百多年书法发展的曲折历程,已为书法艺术的长足发展开了个好头。现在的关键是选准突破口,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全面振兴和推进当代书法的发展与繁荣。零打碎敲成不了气候,盲目找矿,其成果就会大打折扣。发展隶书,正是全面振兴和推进当代书法发展的最佳突破口。




[1]许慎《说文解字》第65页,中华书局,1963版。
[2]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第5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版。
[3]《历代书法论文集》第355页,黄庭坚《山谷文集》。
[4]《历代书法论文集》第579页,《评书帖》。
[5]《历代书法论文集》第653页,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
[6]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第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9:24:47 | 只看该作者
当代隶书创作研讨会发言摘要(上)

         
时间:2009年9月6日
地点:山西省五台县五峰宾馆
记录整理:当代书法网(www.ddsfw.cn)首席记者
主题: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隶书创作研讨会
主持:刘文华
主要领导:邵秉仁 陈洪武 何应辉 鲍贤伦 刘文华 张继


刘文华:我们这次会议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今天正式在五台山举办了。隶书委员会从五届书代会以来,组织了全国隶书展,还在四川召开了隶书工作会。二届隶书展在全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反响,作品和论文集都已出版。在此基础上,隶书委员会对隶书的发展也做了一些思考。在何主席的提议下,决定召开这么一个关于隶书创作的研讨会。今天我们开会的主要议题是:围绕我们当代书法特别是隶书的发展和创作现状,包括一些学术问题、艺术的本体和思路问题,做一些广泛的探讨。这个会议以后,我们将根据大家的发言,请媒体做全面的报道。这个会议是很严肃也很重要的一个会。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邵秉仁主席给我们讲话。

邵秉仁:讲话谈不上,谈点儿感想。我为什么对隶书委员会的这个会议感兴趣呢?我觉得,隶书创作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带有共性。首先,隶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从文字发展史上看,隶书产生于篆。书写上它更简洁、更实用。直到今天,隶书在实用性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否则就不会有所谓标准隶书的出现。再一点,相比篆书,它更活泼更生动更贴近艺术美感,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隶书非常有生命力。关于当前的隶书创作,我认为需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当代的审美取向是什么?艺术必须考虑大众的审美,中国审美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崇尚含蓄美、中和美,这种审美发展到今天有没有变化?我认为虽然有变化,但根本的东西没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书法艺术也跳不出这个规律。传统审美再加上时代感,这样的大众审美到底应该把握到什么程度,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因为我们是艺术,艺术就必须考虑大众的审美。

第二、艺术的标准是?什么是好的隶书?评委千人千面,标准差异太大。扣除个人偏好不说,在审美观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对艺术标准的把握没有共性的东西。我们总说要接近经典,经典的东西也是存在很多差别的,过去也存在差异,但今天在共性上一定要达成共识,否则判断隶书的好坏就没有标准,无法确定。

我个人认为,判断隶书的好坏,一是一定要接近经典,有出处,有古味儿;二是符合大众审美取向,起到引领大众审美的作用。三是一定要体现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实际上就是创新。

同样临一个帖,肯定每个人的面貌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加进去了,背后支撑的是你的世界观,是你对客观世界的感悟。所以一定要有个性,个性体现一种创新,否则就变成标准体了。许多人写字,不管什么内容什么场合,几乎全是不变,看起来很有个性,实际他是没个性的,因为形式和内容是需要相互一致的。比如写经,如果恣意张狂,是写不出“经”味儿的,一定要那种恬静、中和,沉下心来,这样才能达到写经的效果。变是绝对的,不变只是相对的。

我觉得就是这三条标准,就共性来讲,能否在这个意义上达成共识?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准确,我不写隶书,对隶书的研究也不多,只是就整个书法艺术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讲;还有第二个问题,首要的是把艺术标准搞清楚。那么此外还有哪些标准?比如在技巧上,在用笔、结字等等技术层面,还要解决许多问题。作为一个专业委员会,能够在这些方面通过研讨,大家形成某些共识,这种研讨会就非常成功。我也乐意听取大家在这些方面的见解,来丰富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也谈不上讲话,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表白一下。

陈洪武:尊敬的邵主席、何主席;尊敬的学者和专家,今天能够陪同邵主席来一同参加在佛教胜地五台山举行的当代隶书创作研讨会,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非常珍视这个机会。在次,我首先代表张海主席、赵长青书记对这次学术会议的如期召开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同时还要对在座的一流的隶书写手,一流的理论家来提供自己的创作经验表示深深的感谢!

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对于隶书,我涉及的不多,是个外行。隶书究竟怎么创作,在座的各位专家会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我就从协会的角度,从我个人的感悟,从专业委员会的一些情况,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据我所知,五届书代会以来,中国书协设立了书体委员会,在将近三年半的时间里,各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推进各个书体发展做了自己的努力。这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隶书专业委员会,在其中最为活跃,所办的活动更为书坛关注。我们知道,隶书委员会承办了一届隶书大展,举办了两到三次类似今天这样的学术活动,应该说对于研究隶书的创作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概括来讲。隶书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工作。我觉得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师宗汉碑已成为当代隶书创作的共识。因为汉代隶书大家都很清楚,它的雄强、浑朴、苍健,那一种时代气息,给我们以弥久的震撼。我们看九届国展,我们看隶书大展。以及书协组织的综合大展当中,隶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审美走向,师宗汉碑几乎成为隶书写手的一种来自本质的选择,这或许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探询能够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隶书风格。第二个特征,积极地向明清隶书、秦汉简帛乃至于一些民间的残砖片瓦汲取营养,寻找新的途径,已经成为当代隶书创作的一种自觉选择。这或许是我们手头拥有的资料比古人更多更丰富更加纯粹的缘故,我们有一批优秀的书法家,率先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对当代书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个特征,探询隶书的时代审美理想已经成为当代隶书创作的学术要求,已经不是技法层面的范畴,而是变成了理论上的冷静思考。隶书委员会相继组织有关专业活动,特别我亲临的中国书协组织的第八届书学研讨会当中,有多篇很有深度的隶书论文入选,这表明当代书坛对于隶书的审美理想要求已经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振峰同志参加了这个活动,他是评委,他在这方面也有感受。

我想总的来说,经过隶书委员会这三年多时间的努力,应该说是取得了一个比较可喜的成绩,出现了令人鼓舞的一种创作景象。这与何应辉主席以及鲍老师等副主任以及文华、张继秘书长,特别是我们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这也给我们中国书协的工作一个极大的支持,让我们在一手抓普及的同时,更注重对书法本体加以研究,纯化和提升。我想,纯化,不是单纯的意思,而是更加纯粹。当然在专业创作上我们仍面临很多问题,在座的理论家们肯定还会展开这方面的话题,我就不再重复。总之,我再一次代表中国书协对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我讲的不对的地方,请求批评,谢谢。


刘文华:这次研讨会我们拟了以下几个主题,请大家围绕这几个主题发言:一是从第二届隶书展及各项全国性展览看当代隶书创作现状,实际上就是对当代隶书创作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是基本特征、主要倾向和目前创作存在的问题。这里边大家可以展开思路,比如,在创作过程中在继承基础上怎么样有别于古人,有别于今人,有别于之前的自己?当代创作中的多样化倾向。一些行草书技法的使用,一些现代美术创作中的思想影响,写意画创作的出现的影响等等。第二个题目,当代隶书创作与隶书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考虑我们隶书创作还是主要考虑一个承、传,跟过去的关系,具体说与秦汉隶书的关系,与清代隶书的关系,可以做一些比较。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隶书的正大之气在当代隶书创作中应该如何反映?这是涉及到一个如何继承古人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关于评价隶书审美的标准,刚才邵主席讲了很多这方面内容。隶书站在专业化和大众化的角度说,我们应该提倡什么?第三个题目,当代隶书创作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要展望,讨论当代也是为了展望未来。当代创作中的优秀作品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要素?我们现在的具有这些要素的优秀作品,对未来的隶书创作将有一种导向作用。第四个题目,深化古典,这是个永恒的课题。深化古典的社会意义、文化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深化古典是作为我们隶书创作的一个基石来考虑的,我们的创作要追求怎样时代的高度?另外一个,彰显现代精神和彰显古典精神如何去结合?第四,对隶书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建议。尽管五届书代会以来近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想在此基础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包括一些展览导向创作与研究的双轨共同发展,包括我们的工作方法运做形式活动机制等等。第五,大家也可以谈一谈我们个人在隶书创作与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简单列了这几个题目,供大家参考。下面欢迎中国书协副主席何应辉先生讲话。

何应辉:谢谢大家。首先非常欢迎隶书委员和第二届隶书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者参加这个会议,感谢邵主席对当代隶书发展的关心,还有就是感谢中国书协洪武书记代表党组和张海主席和长青书记带来的祝贺以及对我们隶书工作的关心和肯定。我今天下午还要发言,先做一个开场白吧。

我们隶书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去年三月份在四川的西昌召开了工作会,对隶书委员会的工作做了基本安排。二届隶书大展就是工作安排的一部分。在这次会议当中,对如何开展创作、教学、成果和作者的宣传介绍等等都发表了很多意见。首当其冲的就是二届隶书大展。对于当代隶书创作的现状,我们去年到会的委员也展开了初步的讨论,对于通过展览推进隶书创作的导向在有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就是回归秦汉乃至整个碑学的传统,发扬秦汉隶书艺术的本质精神,这个本质精神我的看法一个是雄强的运动力量,沉雄博大的整体气象,再一个是质朴变化的风姿、风质,我觉得是这三点,特别是前面两点,不仅指隶书,而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风骨,是整个民族艺术的奠基石,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我们要追溯到优秀传统的源头。在第二届隶书展的整体创作来看,我觉得还是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个精神。第二届隶书展在创作评选的同时,进行了一个论文的评选。展览的结果出来后,我们请理论部分的评委也对获奖的80件作品进行了观摩,当时也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讨论会,总体的估计就基本上和我刚才讲的差不多。我记得周俊杰的发言,他是觉得比较振奋。为什么呢?因为隶书的创作,第一届是河南省书协承办的。相比十多年前,在投稿的人数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2007年的兰亭展,不是非常乐观。总投稿量大约有五万三千件,隶书只占了七八千件,比例比较小。自从我们分字体组建专业委员会,抓了一些工作后,第二届隶书展的投稿量很令人振奋的。作为专题展览,总投稿量达到了一万七千多件。跟第二届草书展的数量基本一样了。这是挺令人兴奋的。一直以来行草书的投稿量比较大,正体书的比较少。所以这次二届隶书展,参与创作的队伍规模给我们专业委员会很大的鼓舞。另外,从质量上来讲,总体来讲比较好,大体上符合我们的主导的方向。学现代人的那种倾向,不像流行风时候那么厉害了,更多的人回归到学习秦汉的源头。还有一个特点,深入传统比过去有比较大的进步,这也是最近五年多以来全国的书法创作者特别是青年作者的一个进步。

现在的年轻作者在学习优秀传统的深入度上,我觉得是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现在这些年轻的优秀作者,跟现在有一定成绩基本上不怎么投稿的四十多岁的那一代,在学习传统上我认为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这是这些年来整个书法创作也是隶书创作方面很重大的一个进步。

邵秉仁: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实际上,你们看书法艺术的发展是跟整个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流行书风比较盛的的时候,恰恰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西方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形态比较泛滥的时候。现在回归传统的东西多了,实际上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再认识,配合着中华民族崛起,这么一个时代趋势。书法作为艺术形式,跳不出大的文化发展模式。

何应辉:对。二届隶书展中涌现出的优秀作者,在书法的形式,特别是空间形式上的开拓,是有积极成果的,值得肯定。另外在用笔上,较之与清人隶书,当代优秀作者,大大强调了用笔的运动节奏的变化和意趣的丰富,就是他的那种写的意味,比清人更强,这是一个大大的进步。因为清人看到的主要都是标准碑刻,而这一百多年来,新出土发现的大量的东西,特别是简椟,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残石。特别是简椟,比较完整地给我们展示了整个隶变的过程,填补了空白。这样使我们看到汉代人的日常书写,这些丰富资料量非常大,当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不仅在文字研究上也在书法艺术研究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清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今天的作者在用笔书写上的进步,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体现了我们对传统取法的多样化。基本上,在传统中能看到的东西,今天都被用来吸取营养,形成多元化,这种多元超过了民国时期。从第二届隶书展看当代隶书创作的基本特征,我基本上就是这个看法。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希望大家重点对当代隶书创作的估计和未来发展、当代隶书发展和优秀传统之间的关系,顺便也可以谈谈个人创作学习的心得体会的交流,主要的集中在我们前面的那几个议题。

刘文华:好,我们下面进入自由发言阶段。这次参加会议的,一部分是隶书委员会的委员,还有一部分是全国隶书创作的优秀作者,是我们精心挑选邀请来的,我们真正的主力军是在这些优秀作者身上,因为会议人数所限,我们很遗憾不能邀请更多的作者。我们想更多地听一听我们作者的心声,谈一谈想法,通过这次会议达成共识,鼓足干劲儿,走向未来!

下面开始,哪位先生先发言?发言可以自由一点,讨论式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就可以,或者想起来就说,都可以。要不然这样,我们请德高望重的张森先生谈一谈,欢迎!

张森: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刚才邵主席也讲得很深刻。我这个人呢喜欢直来直去,刚才几个讨论题目也很好。但是我想,要真的讨论深刻,一个星期也讨论不完。所以我想起上海博物馆有位老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讲的一句话,他说:汉代的竹简,其实是古代的帐房先生写的,就是指一般抄写人员写的。而现在学帐房先生的字,倒成为书法家了。

这个问题怎么看?汉碑,我的观点,实际上是汉代的经典,孔庙里的碑,肯定让当时的名家写。我的观点是毕竟汉碑实际上才是古代的经典,因为隶书跟篆书的关系,我觉得隶书的创新余地应该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对隶书的评价,我不同意那种“目前的隶书创作远远超过了清代了,是现代隶书艺术的里程碑!“的说法,为期太早!所以我觉得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总的书风,我认为还是属于流行书风,流行书风的后面,虽然进了一步,但是跟风现象还是很严重的。现在包括全国级的展览会,很多作品,你把名字贴掉,看上去都差不多的。

我们现在讲所谓“张扬个性”,我的观点:个性根本不需要张扬。大家都吵吵闹闹的时候,你闷声不响也是个性。当然这个张扬个性是提倡个人风格,现在写字我觉得要体现风格不是你想成为某种风格就成为某种风格,艺术上的创新等于科学上的发明。科学家有几个?

现在写书法,每个人都想创新!跳高运动员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不可能所有的运动员都当世界冠军。创新是对于整个时代提的要求,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创新。创新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一个人知识、修养、功底到了一定境界后自然而然的事。

但是现在为什么流行书风厉害呢?原因就是把书法看得太浅薄了。一拿毛笔,一写毛笔字就是书法家。有些老权威说,你们不要练字,学问好了字就好了,这是偷换概念。现在的弊端,我觉得就是对字内功夫的研究和探索不够,看得很浅薄,只学点儿表面。我的观点,你把颜字学下来,把欧字学下来,不是掌握传统,把张迁碑学下来,也不是掌握传统,也是模仿。因为传统本身是在发展的。1942年,我出生那一年,梁启超有一篇关于书法的文章,他说“写一家没办法创新,写多家容易写杂了,最好先从一家入手,再多写几家”。我的观点是:真正好的字都不创新了,创新的字都不行了。

现在全国展览会,学欧字,全军覆灭,学颜字,全军覆灭。因为评委里面,有一点偏现代,有一点偏传统的,偏现代的一看,就把他淘汰掉了,偏传统的一看,这种笔法怎么行啊?他欧阳询的儿子都没写好,你能写的好?也把他淘汰掉了。这样的字就没人写啦。所以我说,书法只有风格,没有创新,你的风格就是创新。有人讲,风格要变,我的观点:人,只有一个风格。风格是书法人格化的体现。光写一家的字,没办法好多风格,因此要多取几家,才能够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古代写字属于实用范畴,现代书法的展览时代,创作余地会更大。但是我觉得,现代创作的关键问题,就是对传统的认识比较肤浅。所以,我上次,在2007年的九届国展前,中国书法杂志让我对国展谈些看法,我说了三点:一是学书需取法乎上,而现在往往学“源”的入选率低,学“流”的入选率高。这并不是我们评委的偏见,其原因是学“源”的难,学“流”的容易,如同音乐届,学美声唱法的成名者寡,学通俗唱法的成名者众。第二点,我讲学书也要讲字内功夫跟字外功夫。但是现在一提字内功夫,往往给你扣上一顶写字匠的帽子,所以就忽视了对字内功夫的研究和探索。现在很多作品,在用笔和点画上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能仔细看。第三点,评选是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入选作品与获奖作品都是根据得票多少而定的。英国的丘吉尔讲过一句话:民主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是目前为止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办法的办法。三个评委两个投票,少数服从多数,但一个人投票的时候,完全同意投的票和勉强同意投的票,含金量是一样的!这就难免有些入选作品不尽如人意。有些入选的作品并不是最好的作品,为什么呢?老好人的票居多。

好坏是没有今古的,三百年后我们的字都是古人的字。留得下的就是艺术,留不下的就不是。现代书法是怎样的发展趋势?我的观点: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隶书的方笔,方圆兼用,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变化也多了。现在隶书要进一步发展,一个是研究对传统怎么样深入理解,停留在表面现在。曾经有一种现象,“写”字的没有“做”字的好,做字的没有画字、描字的好,现在有所回归了,“写”字的多了。随着艺术的发展,相信大家会回归到本源。

我讲的比较“过”一点,为了是引起大家有什么相反的意见,好谈一谈。就谈到这里,谢谢。

刘文华:谢谢张森先生。张森先生是我们的老前辈,在七十年代就名闻四海,也是咱们中国书协真正的资深评委,见多识广。下面哪位先生?振峰你说吧,我们书法届都知道,振峰学术上很有建树,创作上也很前卫,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见解。

吴振峰:我是学习来的,也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交换意见。我认为书法的书写有两种,一种是为民族为国家的书写,这话说得大一点儿,但这是实在的。这么多年我自认为在哲学思想上的飞跃式的进步,就是我抛弃了过去那种机械唯物论的二元对立观点,我就觉得古人在文字出现之初的那一划,既是书写的,也是刻的。我们从这里切入来认识碑和帖,我们应该把它们当成一件事来做。但是做理论的人有时候也很无奈,语言有时候就是陷阱,你只能从一个地方切入,然后再说第二个地方,一个硬币,只能先说A面,再说B面,要不说语言文字是线性时间呢!表达的时候只能是这样的顺序,但是做起来就可能是一体的,看起来我想也应该是一体的,比如说对于书法碑帖的观察。

所以这次我提交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三翼叠加”,哪三翼?最核心层的就是原书写性。我们要研究书法的原书写性,追寻汉碑书写者的当时时刻的生命状态、情绪;第二层是人工美,刻工的雕刻又给汉碑加入了人工美。这个人工美一是可能因为实用便捷的目的使其工整化了,也可能为表达自由而加入了率性的东西。这始终伴随着文字的发展史、文化的发展史。现在来认识隶书,这是个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它在变古为今的时候,什么都包容了,什么都包含了。所以,隶书艺术让我从一个英语教师转换了职业,让我一辈子迷恋,就是迷恋这东西,咋都弄不透。这个思考是针对是它的人工美。最外一层,汉碑的自然美,那种岁月风雨剥蚀造成的历史沧桑感。回过头来说对隶书的认识。如果我们只在药铺里头拿一种药,就只能治一种病;如果我们多拿几种药,就可以配出好多药方,治好多种病。我们学习古人也是这样,认识碑帖不要只局限在一点、一招,把古代经典当一个资源来对待。我们民族的文化,要靠我们这些人往下传,所以我认为,这是为民族为国家的书写。有人写文章批我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我对此感到非常荣幸!文化首先是传承。能够把老祖先的这种精神通过我们的作品传承下来,哪怕每个人有一点点表现,就足够了。张海主席说的那个一厘米理论,很聪明,就是这样。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任何一个书法家,都是为自己书写。为自己的什么书写?为书法家的尊严而书写!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求个性?这实际上是历史的一个伟大的发展,每一个人都很自由,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为什么说是为自己书写?就是说,你一定要在这个时代说出自己的话来,我们这个时代是特别喜欢表现的一个时代。
我曾经和李一交换过对启功先生的看法。李一说,启功先生自己说自己是馆阁体,没有个性。但是启功先生百年之后,我们看他的书法,感觉是非常有个性的,只要从背面一看,就都知道是启功的字。那么这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当代人一定要思考,你不要跟着别人溜,要找到你自己,确实需要深深思考。我想,随着出土文物的越来越多,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传播渠道的便捷,我们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可以参照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只要留有消化吸收的时间,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书法大有可为,隶书大有可为。

    我们每个人应该反问一下自己,在你认为浮躁的年代,你自身能不能沉静下来?人生如果能有那么几次休止符,让你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可能会好一些。要说对当代书法或者隶书,我感到不过瘾的地方,就是气息上不太对,有点躁,浮躁,毛躁。我所在的美术馆,曾经举办过奥地利的新抽象主义画展,一开始看觉得大家可能不好接受,但看上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之后,你会发现那些画家,心里非常纯粹,这种气息和感觉和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完全是两码事。我们今天的人,如果你要决定为民族为国家为书法的尊严书写,你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问题向自己提出。
这就是我的一些体会,谢谢大家。

邵秉仁:有一个问题能不能有些共识啊?深入经典,这一点我想大家分歧不大。经典当中的东西实际有两部分。刚才你谈的我赞成。庙堂碑刻的东西是不是经典当中的主流的代表?而民间碑刻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能不能的出这样的结论?

吴振峰: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待这些我都把他们当成一种资源。就是说,我在参照庙堂碑刻的同时,可能加入一些民间碑刻的东西,显得更生动更活泼一些,更有生命感一些。

邵秉仁:民间出土的这些东西实际上良莠不齐的。有好多东西是工匠的率意所致,好多工匠不识字,无意中整错了。有些作者在创作中把过去这些错的东西当作经典“拿”来了,这不对。

吴振峰:是的,这肯定不行。这应该是一个吸纳的过程。

邵秉仁:所以应该弄清楚什么是经典?经典当中什么是主脉的东西?

吴振峰:对,我想插一句,关于流行书风的问题。当初流行书风有一点是很珍贵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就是他们认为,民间的那些意趣是可以吸纳的。但是后来不幸的是,好多人不再进入经典了,而是把这种民间意趣作为直接拿来的范本。

邵秉仁:你说的对,流行书风最初有益的地方就是吸收了民间那种率意、纯粹的纯民间的东西,但最大问题是流行书风最后发展为把西方美术的构图理念和艺术用到中国汉字上,出现许多肢解汉字,甚至把中国汉字美术化的倾向。

张森:我把它归结为现代书风。他方法简单。打个比方吧,狗刨式游泳全都不会一样。流行书风实际上是没有面孔,千人一面,什么个性啊?没个性!方法太简单,张扬个性其实是没有个性,没有风格。

刘文华:好,咱们现在这个话题越来越深入了,下面请王宝贵先生谈谈高见。

王宝贵:这次是准备学习来的,也没有啥准备,刚才听诸位老师先生谈了很多,我受益不浅。既然点名了我就说两句。以前我的一位前辈开封的一位老先生,他说过,一个好的书法作品应该体现三个方面:古人的规格、时代的风格、个人的性格。现在说来就是说要有传统,要有时代格调,要有个性。近2、30年来,中国书法进入一种十分蓬勃的时期,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这就要求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是选择汲取的问题。吸纳学习需要选择。好东西太多了,一口都吃下去恐怕要消化不了,影响自己的健康。学习传统是一个吸纳的过程,吸纳要有利于自己创作和发展,有目的性、有重点地吸纳。我感觉这个问题带着点儿普遍性,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太丰富了。

到我这个年纪,作为个人来讲,也总是想形成一个面貌一种风格,虽然但最后能否达到很难讲,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也总朝这个方向努力。我这个年龄段也有一个吸纳、调整的过程,如果不调整,数十年如一日,老是一个面貌不好;但是,调整变化也必须审慎,否则可能会把原来的好东西给变没了。这也是一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调整时,要把握个人基调,留心古人,留心当代,注意尽量保持自己与古人、与当代少许的那点“不同”,或许这一点就是那个“自我”。

许雄志:很荣幸列席和参加咱们这个隶书的年会和高峰论坛,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刚才的老师们都说得非常好。研讨会有些关键性题目是非常好的,不可否认,当代的隶书创作和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胜过了前几十年,有了大踏步的提高。除了作者对于古典的再认识和再学习产生的效果之外,展厅效应和评奖机制也使得隶书走向深化和多元化,这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但这是一个双刃剑,也正是因为展厅效应和评奖机制,隶书在多元的同时失去了很多本体的基因,古代经典的大气象在现代作品中渐渐流失。现代的作品总显得很精巧,或者说很机巧,用笔和墨色什么也没的说,但感觉带有一种浮躁,带有很大设计成分,为创作而创作,和传统的那种自然流露和水到渠成的感觉多少有种偏离。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思考。

怎样保留更多的纯粹性、本体性?值得我们思考。还有就是,建议委员会对经典的问题进行再研究、再讨论和再探讨,把年会办成一个专题研讨会,对新出土的一些资料的挖掘整理进行研究推广,还可以搞一个中小型的隶书作品展,包括临帖展或专门针对于某某碑的专题创作,同时研讨会召开,把年会召开得有声有色、更加有质感,使隶书研究专业化、细化、学术化。

邵秉仁:
   说到底还是继承不足,这就是共性问题,创新缺乏正确的方向。当代的展览实际上起着相当大的引领作用。这个问题要反思,书法家不搞展览不行,但现在这种以获奖、入展最后入会为主要机制的展览,肯定与书法的本质规定性是相悖的。古人的是自然状态、率意状态,我们现代的作者很多是追求展厅和视觉上的效果,很多东西不是写的,是画出来的做出来,一幅字写几十遍、上百遍,反复地去摆!你换一幅来写就不行了。所以说如果说我们隶书委员会的共识就是当前对传统的继承不足,那么我们的努力方向就出来了。刚才刘文华建议说,我们就踏下心来,就搞一次临帖。

另外还谈到一个个性的问题,都在追求个性,实际上只要你率意,个性自然出来,不必刻意搞出自己的面貌。

周持:我认为汉碑的庙堂之气是最经典的是主流的,但同时期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主流文化元素,对主流的经典应该充分浏览,文字与书法的发展联系紧密,不能割裂开来,你可以看一些更广泛的东西。

学习隶书很难,难在哪里?对传统的传承面临一个更深入些的问题。实质上我们的吸收也存在不同时期结合个人实际进行不同选择的问题。即使说最经典的,也有好的有不好的,民间的很随意的石刻也是如此,有好有坏,一定要有取舍。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学习传统的时候,起码的大背景你要清楚,很多资料你要知道来路分辨良莠,然后你再有自己的选择。

刚才说到展览,当然积极作用和负作用都有,积极作用不多说了,负作用好像是给初学者指了一个入选获奖的“捷径”、形式上的门路。他们尝到这个好处之后,就很多满足了,不再深入学习了。我们的隶书专业委员在这些问题上,就创作和学术研究上如何能多一些引导,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王增军:我今天收获很大。昨天听武总讲心经,让我受到很大启发,他帮助我进一步去理解了汉碑。为什么我们说起汉碑头头是道但写起来却都不是那个理想的面貌?关键是深入不下去。我现在明白了,那些程式化的东西,仪规,一定不能忽视,要先成为信念,然后深入下去,进入本质,达到自己的内心。透过蚕头雁尾的表征去看核心。我悟到了,一定要进入整体的文化过程中,才能向本体迈进一些。眼光要放宽一些,不要只盯在碑上,还要关注其他门类的文化特征,帮助理解汉隶的实质,努力地去接近正大、简约这些内在的东西。

何应辉:
联系我们的创作实际,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刚才周持说的我很赞同。文字与书法的发展,特别是隶变时期,是联系得很紧密的,而且那个时候,书法跟实用性的书写基本是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的。人们对文字的使用有两个方面,一个便于认识,一个是需要便捷,这就有了文字的草写。“草写是推动文字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同意这句话。作为一种资源,隶书字体比其他书体更丰富。隶书的发展就分这两大块儿,一个是标准隶书,正规场合使用的,要求规范性;一个是实用的,带有草意的,是通俗隶书。也正是在通俗性的书写中,实现和孕育了其他书体,这在文字学上已经有了定论。隶变时期的实用性书写值得研究,看你怎么去吸取。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需要,所以对于文人经典和民间的东西没有什么正统、非正统。我们往往从经典入手,掌握经典后再吸取其他。我认为正统和非正统是一种封建观念。是不是规矩的庙堂的就一定是经典的?那也不一定。越是规范的东西越是程式化,而程式化的东西跟艺术创作的要求是相反的。民间的反而很多更生动,但学习民间的东西,一定要以经典为基础,一定要有比较高的眼光,才能去鉴别、提炼、升华,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去。

邵秉仁:这个专业委员会就要把这个责任担当起来。                           原载《当代书法网》
分享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9:25:23 | 只看该作者
当代隶书创作研讨会发言摘要(下)




鲍贤伦:
我发言的关键词是:人,风格,路径选择。

一、关于隶书与人。想回答一些关于历史、经典的看法,我找一个角度:人。人和隶书的关系历史的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汉末以前。这是第一个阶段,不仅隶书,整个文化也是这样。这一阶段,一是人更多地作为群和族的概念。人不是作为个别的人出现,书法家不是作为个体出现。人是整体的群体的概念。二是汉以前的书法是“用”的,不是后代的艺术创造的意义。三是对神对上天有敬畏心理,在书写里面带有这种书写者的心情。现在我们看那个时候的作品,去着眼于细小的技法动作,可能会在本末上发生偏差,不能这样看待。

    第二阶段:汉末以后。人作为个体出现,不再作为整体,趋向个人化,但和今天比较,它的个人也具有整体性,对精神性的注重远远超过今天。评品按精神标准分出高低。汉末以后隶书基本上说是个空白。

    第三个阶段:当代人的主体意识空前凸显。书法创作不再是书法问题了,实际上是人的问题。比如对联,今天落款的位置越来越往上提,古人是中间偏下。人的主题意识倾向于情感和情绪,不同以前。以前的品评注重精神,现在注重情绪表达。因此,风格追求成为突出的价值目标,进而演化为评说历史的重要词汇。风格成为目前艺术创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说书法史就是风格演变史。

     二、关于风格。风格的构成要素:一个是书法本体的,一个是人的主体的。书法本体一个是形式,一个是法度。我认为风格的课题是长在形式,弱在法度。尽管如此,目前的形式还有很大继续丰富的空间。不仅隶书,整个当今书法都弱在法度。这和能力有关,也和观念有关。人的主体方面,长在情绪表达,弱在精神追求。空灵的,书写的,指向的主要还是人的情素,和内在的精神关联度不强。因为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精神背离的,冲突的。

     形式感的营造和情绪的表达,形成了一些障碍,对于精神性的向往比较的疏忽。我们希望对我们欠缺的正大气象做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探索。

    三、路径选择。兼顾理想和功利。分两个角度,个人角度和社会学角度。个人角度上,每个人都是一个书法实践者。怎样看古人、怎样看今人?古人方面,要把战国、秦汉的碑和简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本质上碑的笔法是可以还原的,简的笔法是可以改造的。在某一个方面找一个点深入下去。我们的竞赛就是在解读上较量。简而言之,秦人汉人个个都是隶书高手,看古人先不是用批判的眼光,古人是你的老师,是你营造艺术未来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一定要好好学习,才有可能向上。

   怎样看今人?在我们这个圈子,我觉得应该少看今人。我一定要说少看今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非常尊重,但在艺术创作上要警惕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不要串。现在的学习资源极大丰富,学老师在一定阶段内是一个很难避免的阶段,因为学习老师比学习古人方便得多。我自己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学汉碑,看成功的人,我就看过张森老师的作品。1974年参加一个展览前,我看张森老师的字好,就模仿了模仿,学着写了一张,当时看勉强有点像。展出的时候,人家把我的这幅作品放在了张森老师的作品旁边!(笑!)这对我刺激很大,下决心不学今人了,所以他的学生当中,我是最不像张森老师的人!

张森:你是最好的一个。

鲍贤伦: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就是风格的路。我们不需要艺术创作去承担公共警官的责任。

从社会角度说,说小一点,书法的品评和传播机制确实有优长,也有局限。我们目前的传播机制主要是展览,展览就会有评审,这必然会有一种尴尬。评委在评审过程中能超脱到什么程度?我当评委就不一样,我最害怕接近我的人,学我们的,学好了是害了人家自己,学坏了是害了我们。评委是这样,机制也有问题。现代文化语境越来越倾向于自说自话。今后的展览应该小型化、类别化,不必过多强调评审和展览机制的弊端,关键是自己的路要走好。

   社会视角的最大命题是文化传承。这样的传承使命是由整体的书法人共同完成的,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社会担当、社会道义。历史上的文人都是有使命感社会感的。我觉得清代在人的问题上和当代基本是可以对接的,那个时候人的主体已经相当突出,走向风格化的倾向。

  特别注重当下的文化建设,为当下的文化建设做贡献。当下的艺术创作是繁荣的这话完全是恰当的,不过分。汉以前的隶书主观上不是作为艺术创作的,现代艺术创作的人口,肯定是最多的。与二、三十年前的作品相比,高多了,获奖难度也高多了。现在的书法实践者,我们的欠缺还很多,还需要很努力,在艺术的标高上不能太满——标高是我们要终身追求的一件事。

刘文华:
在当前创作问题的思考上,我们关注的多是一些表象问题,深刻意义上的理解我们挖掘得不够。

赵广平:
    当前的创作确实比较繁荣。新人在技法章法上都有些新的气象和提高。技法是在不断前进的,秦汉的厚重,我们现在体会和表现得不是很明显,行草化倾向。信息化时代我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在提速,这也是一个原因。古朴风貌应该更加侧重一些。另外我有点儿建议:一个是全国的书法展览,如兰葶奖,如果有一等奖的话,是不是能有隶书作品。在全国最高奖项里,是不是应该有隶书这个书体,有利于各种书体均衡发展。第二是建议适时举办隶书委员会成员和一些名家的作品展览,同时搞一个小型研讨会,或者有一件临摹的作品供研讨。

毛国典: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与2000年相比,近年来进步非常快。以前的创作不太活跃,取法也单调。过去的写碑的比较多,现代书法创作很多都学老师,学当代大家,我认为取法应该高一点,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为获奖。当代名家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要全学。要学方法,要强调原创性,这样才能立住脚。再就是我建议,隶书委员会应搞一些小型展,或者临帖展,这样有一种引导,引导年轻作者不要急功近利。隶书的入展获奖量少,跟评委构成也有关系,评委中有隶书高手,自然会对隶书作品更多关注。

柯云瀚:
       参加二届隶书展的评审工作,首先感觉是兴奋。看到好作品非常高兴,为艺术发展如此之快而喝彩!第二个感觉是犯难和犹豫,感觉为难。不论是投赞同还是反对票,很多作品难分高下。三是兴叹。感觉留下来的作品,精彩的太少,好作品太少。作品完整性还是有懈可击。

    感觉第一点是近亲繁殖克隆现象非常突出。受当代隶书高手的影响,接近的作品非常多,非常相似,很难拉开距离。第二点是追风引起的忽高忽低现象。第三是重细节轻法度,重民间书写性,轻法度规范性。搞涨墨,极度飞白,拼接,被单(尺幅巨大),这些往往能够引起注意,但这样的东西太多放在一起,相反更冷静平实注重本体的反而要跳出来。

    很多作者的书写速度加快,我认为都快,等于不快。书写更多停留在简单模仿上,内涵比较苍白。有的作品基本上完全服从于效果。我有几条这样的思路:一是以古为中,以古补骨。真正的风骨更多地保留在古代的经典作品里面。最好最精彩最让人迷恋的是在经典处,而不是在流行书风处。二是以纵为主,以横为辅。根本的出路是在学习古人,参照今人。三以丰富的想象力准确地还原秦汉书写的本来面目。四,从精神和气象上把握理解古典的精髓。继承古典精神,创作新的书写境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以点,以汉为源,以我为境。归根结底是在继承前人法度的基础上写当代,写自己,写当代的文化精神,表达当代才是目的。

   张继:通过对当代隶书创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来探讨当代隶书创作的审美特征。我们当代人到底在崇尚什么?唐尚法,宋尚意,有的人说尚“势”,有的人说尚“式”,有的说尚“趣”,还有人提出“艺术书法”,或者说尚“艺”,这些都未必准确,到底在崇尚什么?确实是非常难的。

    什么是正大之气?并不是写得正、写得大,就是正大,它是一种气象。书法是肯定具有时代感的,毫无疑问。

    当代隶书创作存在的问题我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肤浅性。第一是对经典缺乏深入研究,第二是简单模仿今人,得其表不得其里。三是集字。也是一种问题,很表面化,简单的集字处理,一协调,入展获奖的都有,但它的内涵不深刻,手法简单,手段少,必然走向肤浅。真正的好东西一定是深刻的,耐看的。还有是审美问题。大众审美取向问题。搞书法的圈子里面也有大众范畴。展览中获了大奖,也有不少肤浅的。二是刻意性,制作性,安排性,造作。还有的是基本上是在“做”字。形式的刻意美术手段用的很多,我们的作品表现为不露痕迹和谐自然才是高明。三是雷同性。雷同太厉害,追风非常严重。还有取法的趋同性,一窝风。其实取法的空间非常之大,学汉碑没错,但作为创作依托,未必就是汉碑。手段的趋同也值得思考。时代有时代的特征,这是毫无疑问的。时代特征下,并不就代表雷同。四是多变性。没有自己的主体追求,没有稳定性、耐性。五是繁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贪多,不消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想学;二是学当代人,甚至偏旁拼凑,实际上缺乏和谐,缺乏主体表现。

我简单总结这么五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思考的是:当代隶书到底要追求什么?正大之气如何表现?怎样流露在笔端?

何昌贵:
当今崇尚什么,我认为尚“味”,实际上是每个人都追求自己作品中的味道。谁和高古靠得近,谁的味道越足。大家说的这些问题是当代隶书创作的必然。刚刚涉足隶书创作的青年朋友,肯定要师法当代名家,这可能更快一些。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没有名家引导,可能一辈子也摸索不出来。当今隶书创作的问题中,有些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我们一些书坛的领导者,出道早,地位比较高,但也有误导大家的。所以领导和大家一定要引导后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张建会:
这次研讨会时机选择得非常好,大家对隶书创作的关注度和热情十分浓厚。中国书协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对隶书创作提供了发展和机遇。同其他书体相比,隶书创作有更大空间。一是隶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二是研习的资料和资源更加丰富,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三是隶书专项展对隶书创作的推动不可低估。

    隶书入门容易,提高难,不仅是技法层面的,它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意韵和气息。隶书创作体现的是书写性,跟我们追求的气象是有距离的。这需要一个过渡,大脑的过滤,这就增加了难度。这也是挖掘不够深入,取法今人过多的原因。

正大气象需要我们去体会,去营造,从精神层面去理解。不可能完全达到,但我们如果有这样的追求和实践,那么就能做得好一些。

韩少辉:
我认为当代隶书尚“趣”。这种趣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外在形式的追求。刚才鲍老师提到一个标高的问题。新时期隶书的获奖作品,代表性的作品还没超越二十年前的作品,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程度。

当代隶书应该追求“高、大、深、新”四个字。高是格调要高,取法一定要高;大是气象雄浑;深是意韵深厚,提取古人资源要独具慧眼;新,原创性作为主流,不同于古人,有别于今人。当代隶书应该具有的四个品质。
学习的问题,一是当代隶书要大力倡导对汉魏的学习和继承;二是离不开对篆书的学习和借鉴。当代笔法的丰富性超越了清人,从本质上没有超越。隶书的书写性和金石气如何结合?还是当代隶书研究的课题。我的话题概括而言就是“汉碑取法,篆书立骨,简帛丰韵。”

钱松君:
隶书尚什么?我认为是“厚”。这里面的正大气象到底靠什么来体现?是感官上感知的,还是作品内韵的东西?我一直找不到答案。我平常在学习中,隶书发展到东汉中晚期的时候,已经相当成熟,留给我们的空间发展很小。是不是该提高取法面,丰富自己,成熟起来。

王乃勇:
学习隶书,问题在书写性不入古,肤浅。我写的时候,尽可能追寻古人书写的状态,增加书写线条的力度和厚重,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在创作当中,努力增加一些丰富性,如行草书的用笔。再一个就是努力做到书写的自然,自然的书写。

曹洪:
这个时代有这么丰富的隶书学习资源,我感到非常满足,非常幸福。先要找准隶书创作的本体问题,第二就是用大书法的观念看待创作。

赵炳坤:
能否用学术性的观点来研究隶书?研究笔法,或者更小的一个点来切入,更有目的性,对年轻的作者指明方向。

毛国典:
为了避免取法学今人的,在评审的时候应该进行把关和控制,对学经典的更倾斜一些。

刘文华:
实际上已经这么做了,但这一再提倡后,大家都还那么写,趋同性是必然的。比如学我的,很多人,我都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我们的专业委员会不是评审委员会,你是委员,但未必是评委。一件作品的获奖,取决于评委的集体意识,也跟评委自身的修为有关。但我觉得,评委确实需要更多的包容,这个包容来自于自身的学识修养。

艺术标准不是1加1等于2,见仁见智,是一代一代提炼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在作品判断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我们隶书委员会应该提出什么呢?我们应该提倡大家拓宽眼界。我们是带着情感去做艺术的,我们不是教技法,我们是要人们开启智慧,加深对经典的解读。书法群体大,热闹劲儿也大,但我们对艺术的思考,真正深入的有多少?

我特别赞同鲍先生的说法,古人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有个性,但不是教条的个性。个性不是你作者有意识去张扬的,不是你的技巧,是艺术品评的一个表达。为什么现在所谓的创新,大都在形式上去变啊?古人不是在变形,是在变笔!还有一种现象,我们早期成名的书家,消的太多,最后留下的太少,古法越来越少。成名后不去思考了不去追求了,古法流失!我对李双阳说,你获奖之前的作品,是夹着尾巴写字,获奖以后,不是这样了,再写,已经没有警惕性了,开始随意了潇洒了翘尾巴了,一投稿就把自己定位在获奖作者这个层面上了。这违背了艺术的严肃性、社会性、历史性。

还有一种伪技术性。新作者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是我们对于传统理解的到不到位。既然我们爱上了这个东西,我们就应该像对待神一样去尊重她!我们应该跪倒在古人面前,这是毫无问题的!艺术是最纯粹的!

书法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正大气象,正是什么?正是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原则。道家学说给人们思想和境界。儒家更多的是理性思维,他主宰了民族的文化。我们现在的个性都是在技术手段上表现出来的,玩花活儿。我们能否真正静下心来,面向传统文化这片净土。放着古人不尊重,为了展览这取一点那取一点,太浅薄。艺术的正大完全是一种气质!气象!气韵!神采!我们要静下心来,进行反思。笔画的粗细,长短,不是个物理概念,但更多的人站在物理的角度去解读,让人们思路闭塞,心胸狭窄。

我们作为隶书的核心集体,一定要身体力行,做我们自己可能做的事情,隶书的发展一定很光明!隶书一定有未来!隶书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但绝对不是造型上,也绝对不是手段上!要站在大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和解释。法是一种原则,书法艺术的社会性,只是表现为一个点。隶书作者应该涉猎整个隶书的发展史。这要求我们不得不回归传统。
我对我的学生说,在古人面前,你没有资格有想法,老老实实地学古人就是!碑,帖,有什么区别呢?主流的,非主流的,都是古人留下的,艺术最忌讳的是抱着一个打一个!一定要包容,越不懂就越要摸索。坚守艺术的科学性是我们的原则,应加大力度。再一个是艺术的严肃性。我们面对传统没有资格谈长论短,艺术的语言是诗的语言,是精神的彰显,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张脸。

我们要潜心向佛,把隶书当成佛去修。

今天我是主持人,一直在听大家说。由于时间太紧,我怕没有时间发言,所以刚才就先说了。现在已经快6点多了,为了答谢承办方,答谢武总,晚上我们有个笔会,集体书写《道德经》。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下面请何主席对今天的会议做总结发言。

何应辉:
    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对秦汉为源头的艺术本质,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学习隶书传统的时候,建议一定要考察秦汉时期的作品原作。在原作面前,你能看到章法的整体,感受到精神气象,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你创作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我们的一些评委有好异尚奇的倾向。停留在摆布的式样上面,没有深入到内核。而对呼应顾盼这样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够。用笔加强了书写性,我认为是一个进步。有些作者没有国画修养,但用涨墨宿墨,很不成功。和书法有关的艺术修养还是要加强。总体上我认为隶书创作在繁荣上超过了前人,但标高确实不容乐观。

一定大力深入传统。我自己学书过程中,感到越到后来,越觉得更需要深入传统。这是我们形成的共识,我认为这个会很成功。

    艺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第一重要的是质量。在前人的基础上,怎样把自己表达好,这一定是好的东西。个性不能是完全原始的发泄,必须符合艺术的内在规律。

    我认为这个会开得非常好,非常成功。

                        原载《当代书法网》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9:31:52 | 只看该作者
论  隶  书

       ■鲍贤伦

●篆隶的大格局、大气象最重要,我一直在努力体味秦汉的气氛。现代人注重技巧,以为掌握了书法技巧就能创作了。当代人写篆隶,很多人的技巧也不是从秦汉那里得来的,仅仅是当代人之间的影响。对于篆隶,可以形象地打个比方,秦汉人是正常地“说话”,而当代人是“念台词”。我在创作中对整体和细节关系的处理,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尤其是细节的丰富性。但细节必须严格服从整体,要警惕东晋以后文人玩味出来的那种细节观。

●“书写性”是书法的本质特征之一。大家对它的理解和实践,有很大的差异。我现在尽量体现“手写”的自然性,在书写过程中一笔一笔连贯地写过去。完成后的线条应该是平而不平、直而不直、连而不连、断而不断的。书写性的基础是熟练,不熟练必然会刻意做作,就不可能率意。但真正熟练还要控制惯性,不能油滑,要生涩质朴。我在篆、隶间游走,获益良多。从“境界”的角度说,学隶通篆确实优势明显。但通草甚至通楷都是可以开出新境来的,关键要深入。我们通常都把隶书太看成一种既定的“体”了,看窄了。

●当代隶书创作是繁荣的,不仅书写人口众多,而且简帛书的影响成为时代的印记,隶书被我们写得很灵动,这是清代人想不到的。但是与当代的行草书创作相比,隶书创作似乎还处于弱势。与清代人比,伊秉绶、吴昌硕的高度也还在仰视之中。当代隶书创作的主要弊端是路子太窄,受当代人的影响太大。从战国到两晋,隶书的资料极丰富,等待着我们去真正深入挖掘。一切真正有志于隶书创作与研究的朋友,都应把工夫下在这里,不要跟着当代人走。只有入古,才能有自家面目;只有真正入古,才能开出新路。

●其实秦简的笔法都有一个时代的总基调,要想丰富,可以借鉴金文、汉碑、汉简等。能将里耶、睡虎地写得很纯净也是极美的,但不容易。对于审美,不要认为越丰富越好。

●隶书的高峰在秦汉,秦汉人是自然而然地写隶书,后人永远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秦汉人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隶书源泉,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实在无法对付那种丰富性。清代隶书有复兴迹象,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于实践了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代碑刻的效果。清隶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书家们勇于实践的创造精神。真正能达到“绝对高度”的清代隶书家并不多,只有伊秉绶、吴昌硕两人,他们是我最膺服的两位。伊秉绶的宽大洁净,吴昌硕的苍茫浑厚,动人心魄。他们在“高古”上的标高,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d90b20100iis9.html) - [转载]鲍贤伦先生论隶书 (转帖)_乾晋山人_新浪博客

●为了便于了解和把握,将汉隶分为庙堂、摩崖、简书三类是合适的。如果不是专攻隶书,学庙堂类比学摩崖类合适,学摩崖类比学简书合适。汉代的碑和简都是一个时代的书体,其主要功用不同,前者是石刻(当然先写后刻),后者为墨书;前者字大,可供多人同时观赏,并能借助石质存之久远,有“宣传”的优势,必然产生着意美化的念头和努力;后者字小,只能一人(或一人接一人地)识读,而且简牍面积狭小,笔势不易展开变化,书写者重在记录,无需也无法顾及太多的审美要求,所以简书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书写状况和书写过程。在密密麻麻的字群中,偶尔出现一笔重重长长的竖笔或挑笔,其实就是埋头书写者难得的一次手势的放纵和心律的缓解。明白这些区别之后,我们也就知道如何取法,为我所用了。

●写隶书有古意很重要,但不要为了求古意而去求古意。古意是对碑、简的忠实临写和悉心体会中才能渐渐悟得。简明地说:初学书,力避印刷体的影响;稍有成效后,力避时人的影响,才有可能与古人亲近。

●我的隶书创作是碑刻与简帛书的糅合,厚重来自碑刻,率意来自简帛书,两者的结合有效地反映了我用毛笔在宣纸上追摹古人的审美理想。我比较在乎书写的过程和创作的情态,有时候轻松,有时候激越,但不能麻木和疲惫,我很珍惜创作的“情绪化”,略加放纵和约束都是必需的。反映和落实到纸面上,有人总结为“书写性”。我以为书写性就是有意识地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它可以冲淡技术规范对创作主体情绪的遮蔽,并使纸笔工具、性能甚至笔顺得到适当的表现。我曾经说过,所谓“书写性”就是一笔一笔地自然写去,不要去刻意做作与描摹,也不要拖泥带水牵连笔画。这是针对写石刻和写简帛的两种不当倾向而言的。

●隶书的学习和创作,要注意三点:
1、要取法汉碑和秦汉竹木简。所谓取法,就是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当代人的作品,看当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点和不足。
2、恰当把握主体的创作状态。“书写性”其实就是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行笔重复,会形成惯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趋生。
3、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面貌不强,不必耿耿于怀;已经形成风格面貌的,也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我在审美倾向上,偏重朴拙。在书写技术层面上,要保证线条组合不僵死。在此过程中,我放弃了许多大家熟悉或喜爱的东西。古今写篆隶的书家,有些人写不好行草。原因大体有两条:1、从篆隶到行草,笔法变化很大。2、人生有涯,精力有限,术有专攻。

●隶书与篆书、楷书有密切的关系,隶书带篆(包括笔法、结构),利多弊少;隶书带楷,除偶有奇趣外,弊多利少。

●“蚕头燕尾”是汉隶的主要特征、是后人对汉隶波磔的归纳形容,它使“提按”笔法成为自觉。

●艺术创作应是自由的,没有必要去规定一位书家或一个时代的书家对书法的看法及创作手法,历史会检验一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今后的书法史肯定会关注我们今天的书法,历史的延续,会压缩我们与古人的距离。

●内涵与形式都不是孤立的,发现比创造更有价值。20世纪以来,简牍的大量出土为我们重新认识隶书的原生态提供了依据。使我们比唐、宋、元、明、清的书家更容易了解隶书的真实面目。对隶书研习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它为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些信息:

第一,隶书风行的时空比原先认识的要宽阔得多,打破了今天所谓的书体界限,为我们传递了大量“书写”这种书体的个性语言。

第二,我们应增强对隶书原始文本的解读能力、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并逐步深入。

第三,特有的文化生态孕育了隶书的风行,而隶书的风行又赋予那个时代特殊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是否类似地质年代分期那样存在一个“隶书纪”,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我对隶书的追求,是通过对那个时代及文化生态的敬仰来表达的,“梦想秦汉”是我对这种情怀的寄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8:50 , Processed in 0.07419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