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7-4 07:49:25
|
只看该作者
关键词之三: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手段和艺术手法,创设情知交融的科学意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在情趣盎然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创设情境必须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我对情境教学的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的。2004年的某个上午,当我踏进高二2班的教室,想着又要唠叨一次在另外一个班的课堂上唠叨过的内容,忽然感到这样的重复是多么地令人厌倦。要改变一下了,让学生自己去拿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从教室门口到讲台的几秒钟时间里,一个念头闪电般出现,于是有了《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情景式教学设计:
案例3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导入与激发】
老师:小时候同学们有很多的理想,对长大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定有过不少的憧憬吧!
学生:(笑)一部分人开始讨论起自己童年时代的梦想。
老师:是不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越来越远了?
学生:点头、摇头或微笑。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体会职业角色的机会。
学生:(惊讶、好奇)干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医生+经济学家”
【合作与探究】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他们想不明白这和历史课有什么关系,但是很有追问下去的兴趣。
老师:虽然这两个职业好像不搭边,但却都是有挑战性的职业,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今天,我要大家用医生的诊断方法,以经济学家的眼光,给我写一份诊断书。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
苏联、东欧40~60年代经济问题诊断书。
要求:病由、病症、诊断、处方、医生签名。
学生:(惊呼、微笑、面有难色)怎么写?
老师:因为你们是实习医生嘛,所以不要求单独出诊,4~6人一个小组,协同合作,一起完成一份简洁而深刻的诊断书。
老师并表示会把优秀作品上传到学校的网页,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行动与成果】
学生行动起来,开始做写诊断书的准备工作:
寻找合作伙伴(一般是前后课桌的同学,便于讨论)
阅读课文,分析问题。
约十分钟后,阅读完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热烈的讨论,由其中一位同学执笔,开始写诊断书。二十分钟后,诊断书基本完成。
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念出来,展示,交流,评价。在此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肯定、支持和适当的建议。
学生作品:苏联、东欧40-60年代经济问题诊断书
病人:苏联、东欧
发病时间:40~60年代
病由:因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系”而导致“经济”血管堵塞,心肌梗塞。
病症:“物质”血小板过少,出现缺“经济”性贫血,而心肌梗塞严重,病人有生命危险。
诊断:苏、东欧患了严重的“经济发展缓慢”症。
处方:建议服用适合本人的“改革”冲剂,进行“换血”手术,以疏通血管,保证心脏功能正常。
医生:蔡泽锋 黎锦发 谢铺成 杨士超(class2)
这次尝试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一次深刻的反思,是什么让这个课堂充满了活力生机?是什么让学生们如此投入地忙碌着?是什么让他们写出了这些真知灼见?是什么让我这个做老师的开始学会站在一边欣慰地看着他们说说写写?我在专家们的评价里找到了答案:
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她创设的这个情境不仅可行性高,学生有兴趣去做、去研讨;而且,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能力并没有降低,并没有出现幼稚化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李老师实际上提供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医生的诊断,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还有一个是经济学的视角,她是从这两个学科和历史学科进行交叉,使学生所讨论的问题有深度。
齐渝华(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特级教师):老师的设计非常地精致,诱发出学生的学习结果。概括一下这个案例的特点,比如说情境新颖,能够吸引学生运用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很快地投入到学习内容中;比如说自主合作,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为学生运用基本的学习技能提供条件,并营造了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协助完成课题的机会。
(注:以上评价来自2007年8月教育部国家级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课)
经过这次成功的探索,让我对课堂情境教学充满了兴趣和认同感,找准恰当的情境和激活点,就是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这样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得到有效驱动而进行的,这就是情境教学功效。
在新课程的探索中,我在情境教学中有了更多的实践:
类别
内容
情境设置
必修一
政治史
五四运动
假设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大学生,那么你能在1919年5月4日的报纸上看到哪些能说明这天发生的事件特征的词语呢?
必修二
经济史
夏商周经济
任选以下一个角色:夏、商、周的国王、贵族、奴隶、庶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居民、旅舍店主、邮驿主人等,用简短生动的文字,结合历史史实,描述你在那个时代生活的情景。
新航路开辟
你是哥伦布船队的一名水手,即将跟随船队出发前去探险,你的母亲并不同意你的决定,你只能瞒着母亲偷偷出发,临行前,你给亲爱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此行的原因,目的和你的期望,另外举出此行的种肿安全保障,请你的母亲不要为你担心。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以100分为满分,请给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四个阶段(过渡时期、全面建设十年、文革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评分,并说你的评分理由。
必修三
文化史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
实践
①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与中国古代科技有关的书,请作为编辑人员的你为这本书起一个书名。要求立意新颖、切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影响这一个主题。
②本书要出版发行,请你为这本书的营销写一段推荐词。要求文字通畅,反映本书的可阅读性及其阅读的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在本书中要向青少年推荐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五大科技成就,作为编辑的你会选取哪五项?理由是什么?
笔墨丹青
鉴宝群英会:
以自愿为原则,让学生自行组成十人小组:
1、藏宝人团队(提供“宝物”)、鉴宝专家团(指出“宝物”的年代、艺术价值、宝物的市值。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2、博物馆代表团(你所在的博物馆准备开某朝代书画展,你来鉴宝会的目的是申请其中一些宝物的展览权,你需要说明开展的理由,并要求陈述为展览而写的简介。
3、观众团(可以对专家及藏宝人提出问题,参与分析和判断。)
选修三
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行现场播报。
自检:新课标下,你是如何在你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设置情境教学的?在你的课堂上你常常使用这样方法吗?你的学生对你的情境设置兴趣大吗?你在设置情境教学的时候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你设置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关键词之四:课堂动态生成 生命化教学
踏上旅途,目的地固然令人向往,但是意外地发现沿途竟然也有美丽的风景,一路前去,不断变幻的精彩景致让你忘记了时间的漫长,终点到了,而你居然不觉得这旅途是劳累的,在回味中,你背起行李愉快地走向目的地。叶澜教授关于课堂动态生成有这样一句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程的话,终点站固然是有的,那就是三维目标。只不过,在沿途如果你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又善于发现的导游,你的团队必定能和你一起享受到一次充满“激情的行程”。
充满“激情的行程”是如何造就的?我在“动态生成”的生命化历史课堂找到了答案。“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相对于“预设”而言,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有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当课堂上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成出人意外的精彩。这些精彩,往往使我们可以打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人性的生命化教育的课堂。
生命化教育课题负责人张文质对生命化教育有这样一段解释:“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的最根本目的。”“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高中课程标准给历史教学提出的任务,新课程要求课堂是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催生课堂动态生成,在教师的关注和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动态生成使得课堂有了生命化的色彩。我在新课程的实践当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大家探讨几个关于课堂动态生成与生命化历史教学的问题。
案例4 唱响梨园绝代声谱写戏曲新篇章
2005年11月,我承担了“新课程与德育渗透”课题组的一节全市公开课,上课内容是必修3文化史《梨园春秋》。《梨园春秋》讲述中国传统戏曲的历程,弘扬祖国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程度。广东是粤剧盛行的地区,老一代人不乏酷爱者,但是这些浸淫着流行文化长大的少年们,他们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为此,我和一些学生有过交流,他们普遍都说不喜欢戏曲的唱调拖拉冗长,但也有极少数同学表示感兴趣。尽管是少数,还是给我一个重要的信息:传统戏曲文化还是有传承的星火存在,我决定去课堂上点燃它们。公开课上,当我问到有没有人会唱粤曲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担心,尽管我课前调查的不是这个班级,但是经过那次的交流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这些孩子中也有人会喜欢的,由他们自己唱出来,还有比这更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手段吗?果然,在掌声中站起了一个男孩,字正腔圆地清唱了一段《帝女花》,赢得满堂的喝彩,将课堂推向高潮。这样的生成是以预设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完成对预设的丰富和拓展,达成了预设与生成的共精彩。
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预设。预设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规划、假设、预测和安排。预设与生成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互补关系,生成往往是在充分的预设之下形成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基于充分的预设。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充分把握教材之外,还要预设一些问题,涵盖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问题应该具备启发性和思考性,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将他们已有的知识和刚接触的新知识合理地建构起来,从而让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了依托。因此,教师的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上的慧眼,往往能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案例5 希特勒的崇拜者
课堂上,正在上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学习到希特勒组建纳粹党,扩军备战的时候,班上一个男生忽然冒出一句话:陈明宇最崇拜的人-希特勒啊!全班同学哗然,我愣了一下,看着陈明宇。他崇拜希特勒也许在班上不算是新闻,但是曝光在正规的场合-历史课堂上却是第一次吧。陈明宇有些不安了,课堂的气氛霎时变得紧张。我意识到这是我严肃的面孔造成的,于是,我放松了面部神经说:“希特勒肯定不会想到遥远的中国还有一个他的崇拜者!”气氛开始缓和些,我请大家谈谈对希特勒的评价,我说,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声音,我们旨在探讨,可以保留个人意见,我借助电视台常用的一句话:“嘉宾的意见纯属个人看法,与本班无关。”学生们轻松起来,在这个民主活跃的氛围里,陈明宇首先发言:“老师,你喜欢希特勒吗?”我摇头,他说:“我觉得他没有什么不好的嘛……犹太人的确很聪明,要是不彻底铲除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换了哪一位领导人我相信他都会这样做的,你说对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应该在每位成功者的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那么我相信第三帝国的寿命也不会长了,你说对吗?”他把连串的问题丢给我,我灵机一动,把问题转给了他的同学们,课堂上出现了热烈地讨论,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同学自觉地回应,他们唇枪舌战,越来越投入,把我这个老师晾到了一边。讨论声渐渐平息之后,我们终于达成了共识:“希特勒在某些方面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者,他发动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崇拜是不可取的。”
案例分析: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允许了课堂上不同声音的出现,从而达成又一个精彩的课堂动态生成。这样的生成,尊重了生命的成长,在这过程当中,我不强迫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而是借助这一动态生成,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现真理,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打造生命化教育。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的历史课堂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新课程的维度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昭示了我们历史课堂的责任: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人文主义精神,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由此,创建一个动态生成,充满生机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历史课堂成为新课改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把教师定位为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和传授者的课堂,教学活动将呈现何种状态呢?它必定是单向的、封闭的,学生是“认知体”、“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课堂,肯定不会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的动态生成无从谈起。反之,大凡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学生就会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因此,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石。我们的新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大胆思考,乐于表达的课堂,即使是错误的观点,老师只要善于借助合适的时机,就能促使一个精彩生成的出现。
把生命化教育纳入历史课堂,以宽容的心态,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关注有效的课堂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