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们,您是否知道网络教研时代已来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0 14:0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们,您是否知道网络教研时代已来临?



网络E时代已经来临,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感慨,没有网络该怎么过?是啊,我们上网查资料、打游戏、偷菜……,打发了很多的业余时间,但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是否知道网络教研时代已经来临?昨天,和一位老师聊天的时候,我问他知不知道什么是网络教研?他很茫然,问我这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上网查查资料,开个博客。我很愕然,原来这就是他所认为的网络教研。那什么是网络教研呢?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网络教研最初是由许多教师、教研员零星地、自发地、分散地利用网络来开展教研,逐步发展成教师、教研员自觉主动的行为。今天,网络教研已经有了实足的发展,推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出了很多新的网络名师,着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新的明天。不仅如此,网络教研已经不单是民间行为,教育部已经组织了不少网络教研培训活动,比如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国培计划知行中国”。网络教研时代已经来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应对网络教研时代的来临?笔者以自身两年多的网络教研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浅薄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要平常心,不要功利心

笔者的团队中,有这样一类老师,他们总希望不努力不认真研究就可以获得一些成果。天下掉馅饼的事情是很少出现的,在网络教研中更是不可能。没有努力,没有付出,很难在网络上收获什么。记得笔者刚接触网络教研时,完全是懵懵懂懂的,摸不着门道,后来加入了新教育论坛和K12论坛,认识了一些朋友,经常与朋友们进行交流,帮助朋友修改文章,从不奢求回报。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拜了师,加入到了现在的团队。加入团队后,笔者怀着一颗奉献的心,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帮助统计团队的信息、制作电子杂志等等工作。

以前,自己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碌碌无为,心中看不到希望。但是现在,只要想到每周都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者与自己交流探讨,心中就倍感温暖,心里也有了依托。泡一杯清茶,在电脑前与朋友们一起交流是我一天中最为享受的一刻。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们总是怀着一颗功利心,付出就要立刻见到回报,但这怎么可能呢?有的时候付出了很多回报迟迟不来,有些老师就开始打退堂鼓,最终也与机会失之交臂了。

我的师姐温爱娟老师,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但她勇于突破自我,毅然承担了团队的讲座任务。据笔者了解,很多老师可能一生都没有做过一场讲座。虽然团队的讲座是在网络上,但也有一百多位老师收听,这是需要挑战内心的胆怯,勇敢担当的。温老师通过精心准备,讲座办得非常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师,而听讲座的人中恰恰就有他们广西教育厅的一位领导,他很赏识温老师,便邀请温老师在广西的网络国培班上发言。后来,她又不远千里到济源为老师们做讲座。就是这次讲座,让她获得了上班主任的核心杂志《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的机会。

二、要恒心,不要“行”心

笔者在班级自主化实验团队中遇到了不少老师,他们开始的时候非常有热情,积极在网络上搞研究,但时间长了,就懈怠了。原因很简单,做老师是很辛苦的,白天要在学校做教学工作,晚上回到家还要忙于家务和孩子,上网的时间是不多的。刚开始的时候,一时的热情,让他们能够克服一些困难,但人是有惰性的,而网络教研又不是能短时间出成效的,所以,时间一长就容易失去激情。

所以,笔者认为网络教研需要我们参与者保持一颗恒心,而非“行”心。热情,是需要永葆青春的。笔者的师姐覃丽兰老师,就是一位有激情、有恒心的老师。要说她,绝对比任何老师都要辛苦,白天有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晚上还要忙家务照顾孩子,即使如此,她仍坚持参加笔者所在团队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不仅如此,她在团队中还肩负着一些领导工作。当然,她的收获是巨大的,一年多来,主编了一本书,参编了两本书,发表了不少论文,这一切的成果都源自于她的热情和坚持。

三、要长远规划,不要随波逐流

有些老师已经参与网络教研好几年了,但依然没有起色,经过深入交流,笔者发现这些朋友从没有做过什么规划,就是参加参加团队的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做一些小尝试。为什么好几年没有收获?归根到底是缺乏对自我的规划。

每一个参与网络教研的老师,都必须懂得规划自我。各地教育部门现在也要求老师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教研也需要做一个网络教研发展规划。说到底,还是要自己心中有个目标,一个月要完成什么目标,一年要完成什么目标。规划的制定必须是科学有效的,符合自身的实际,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的。比如我们规划自己一年内通过参加网络教研撰写教育心得体会,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发表一到两篇省级以上论文,三年内通过参加网络教研进行新的教育理念试验,在学校和当地造成一定的教育影响等等。

参与网络教研,不能局限于网络,需要不断地开拓领域。笔者从08年参加网络教研开始,两年来成长了不少,但并不局限于网络教研,笔者发现本地的教育周刊做得不尽如人意,经过一番思考,给报社递交了一份策划书,协助教育周刊进行了改版工作,并主持了其中的几个栏目。其中的闲话栏目就是采取了网络研讨的模式,通过群聚集了一些家长和老师,共同研讨一些教育话题,编出了不少好的稿件,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教育周刊的一个金牌栏目。在栏目运作的过程中,笔者获得了当地媒体的重视,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四、要精诚团结,不要各自为政

笔者与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提到学校的老师都不知道他们加入了笔者所在团队。笔者很好奇,问他们为什么不告诉别人并推荐他们一起参加团队做一些研究。他们总告诉我说做人要低调。我鼓励:只要是坦诚的,同事不但会敬佩你还会向你学习。一个人在一个学校独立地做一些研究是很困难的,如果能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盟友加入到一个活动中来,这样在日常的试验中,就可以互相协商互相探讨,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了。



事实上,在单位里“拉人入伙”是极为重要的。自主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短时间内很难“一朝成名天下知”,在旧有体制力量依然强大的现实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无视周遭的环境、领导的评价,这不理智也不现实。只有让更多的老师甚至是领导加入进来,自己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在研讨交流中还要学会与人合作,成为团队。秦望老师,就带领他的7+7教育团队,通过团队老师的一起努力,获得了很大成功。2010年的《班主任之友》专题发表了他们的文章,还以一个团队的形式让他们上了杂志封面。

郑学志老师,通过聚集全国的优秀教师,一起搞班级自主化实验,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很大一批学生受益。试想郑学志老师和秦望老师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能够获得这样大的成功吗?搞网络教研,就必须有一颗合作的心,通过融合人员、共同研究、互相弥补,才能做出更大的事业。

五、要结合实际,不要坐而论道

有的朋友参加网络教研也很积极,活动中也热烈地进行讨论,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我行我素,这不是做网络教研的态度。任何一个教育理念,能够在网络教研的大环境中生存下来,总是有精华所在的。所以,接触了新的理念,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我们就要汲取好的地方,然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试验,为孩子造福。如果仅仅局限在讨论之中,那和空谈有何不同?

行成于思,思源于惑。网络教研,还需要多读书、多反思。很多人误认为,搞网络教研是不需要读书的,只需要讨论讨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案例经验。笔者觉得书是必须去读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源源活水。我在参加研讨的过程中发现大学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潮流,对于别人说出的言论常常一知半解,无法了解其内涵。不仅如此,在与一些名家对话的时候,也发现很难与他们做一些深入地研讨以升华自己。所以,我从08年开始读书,先后读了《班主任工作招招鲜》《把班级还给学生》等许多书籍,各种教育思潮都能了解一二,自身也能够更好地进行网络教研,把握住与名家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必须坚持反思写作。郑学志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每次交流后,大家思维激活了,往往有话可说,但是时间稍微长一些,激情过后就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了。思想不用语言固定下来,往往就会溜走,就会使研讨失去作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也是这样的,尽管有电脑,不及时写下来,你的发现、你的研究就会被搁置。所以,请大家务必养成及时写作的好习惯。”

钟杰老师,本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能够成为一名被大家所熟知和崇拜的名师,这源于她厚积薄发,笔耕不辍。自2006年起,钟杰老师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以《招招都是情,情到深处即无招》《静听花开的声音》《教育航海记》《教育西游记》为主题帖书写教育故事近200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教育航海记》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5月正式出版;《教育西游记》则由万千书系策划出版。

如果没有200万字的书写,钟杰老师不可能出版两本专著,也不可能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有些老师不要说200万字了,连1000字的文章也懒得动笔,如果这样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就算有所心得,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也会稍纵即逝,成为过眼云烟,谈何发表?谈何提升?网名快乐相伴的曹建英老师刚写文章的时候,连标点都不会使用,写出来的文章她自己形容为:“惨不忍睹”。但她坚持写作,不断修改,现已发表了不少文章,杂志社也不断向她约稿。因此,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写作是搞网络教研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三元桥小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4:04:08 | 只看该作者
加强网联学习 促进教师成长



    互联网的精华是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简单而且快捷的通信与信息检索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鉴于互联网有如此之优势,在集安市教育局、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号召和鼓舞下,我积极踊跃参加了网联学习,并取得了可惜的成绩。现将做法浅谈如下:



    一、积极参加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主的网联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师专业素质。



    互联网这一学习渠道,可以说是成本低、效率高、最经济的渠道。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有幸最早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网联培训。于是我每天在上课、备批之余都会主动登陆该网,进行适时的学习。其学习内容有:“新教师与教师教育”、“上好课------初中生物”。“新教师与教师教育”充分结合新师德的内容和本质,围绕“师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研究,同时对师德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从根源上解决了我在师德方面的困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文字的阅读,视频的观看,具体事例解读,使我了解了师德的内容和本质,看到了一位位师德高尚的老师,目睹了他们感人至深的教育事迹,大大激发了我的斗志,坚定了我献身教育的信念和决心。“上好课------初中生物”,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行动研究和教师反思研究日益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法。此课程以新的课程理念和生物科学教育思想指导,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国部分省市实验研究的成果,精选了部分比较典型的生物课堂教学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而向我们展示了实施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本课程突出了生物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方面应当具有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意识,引领生物教师树立行动研究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实现课程实践者与研究者角色的统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更新了本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本人的生物教学专业素质,增强了本人教育教学能力。为了更好地胜任初中教育教学,我经常点击“上好课------初中语文”、“上好课------初中数学”、“上好课------初中英语”、“上好课------初中地理”、“上好课------初中物理”、“上好课------初中化学”、“上好课------初中历史”、“上好课------初中政治”……以了解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力争在生物教学中做好学科渗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天点滴的汲取,会不断丰满你的羽翼,会使你振翅高飞于教育的领空。



    二、结合学科教学,通过百度,浏览多家网站,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收集学科教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构建灵动的生物课堂。



    新课改下的实验教科书一改以往的知识体系和功能,实验教科书只是生物教学的一个蓝本、一个提纲,每节课都有很多相关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出适当的拓展,那么这些知识来源于哪呢?大多数是来源于网络。所以在每备一节课时,我及学生都会使用非常便捷的网络工具,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并将其整合到多媒体课件上。几年来,在自己的生物教学中制作、利用了20多个多媒体课件,从而使生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我们经常浏览百度图片、百度视频、课件中心等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的生物咨询及理论知识,及时更新、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为构建灵动生物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三、积极参与网联互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进自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具有全动性,信息是互动传播的。我们在浏览过程中,可以参与互动:参与话题讨论、与专家联线、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时,我经常关注集安教育信息网、通化教育信息网、吉林教育信息网、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服务平台、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等网站,在关注相关信息的同时,关注一些教育活动,我曾积极参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7年参加了延边教育出版社举行的“鼎尖杯”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有奖征文活动,获三等奖。



    从2007年起,曾有多篇文稿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发表,被评为初中生物优秀作者,位居第四。发表的文稿有:《第三节真菌》、《浅谈创造性使用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教学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农村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等近20篇文章。



    2007年以来多次组织学生参与了“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我组织的《我来做妈妈》、《绚丽多彩的菊花》等实践活动先后获得吉林省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二等奖、三等奖,本人也多次获得吉林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的荣誉称号。



    2008年以来积极参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网联培训,并参与投稿活动,先后发表了《浅谈创造性使用“技能训练”》、《整合三维目标培养综合素质》等多篇文章。



    2009年参加了“吉林省首届生物学科农村新秀”评比活动,获得“吉林省首届生物学科农村新秀”荣誉称号。



    2009年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获通化地区优秀奖。



    2009年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2010年参加了“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活动。



    ……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收获,它激励我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集安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许会像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将会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做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网联学习,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用博爱、博学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中学/苏海波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0:50:07 | 只看该作者
美丽大舞台


       ——谈网络教研对教师成长的促进



海南农垦八一总场中学   李美芳



      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经典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对我而言,成长博客这个网络平台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可以尽情施展快速成长的舞台,一个可以相互汲取知识养分的好舞台。通过网络教研,为我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改变了我的的行走方式。多年来,我借助新思考成长博客网、中国教师成长网、阳光协同教育网、中学语文网、教育在线等知名论坛和我的个人教育博客以及学生群组博客,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课堂和学术讲座,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进行网络教研,实现零距离的对话,向他们虚心请教语文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知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网络教研已成为我专业化成长的强大助推器。

     对我的同事而言,成长博客是提供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大舞台,在一个个和谐的群组小集体中,大伙感受到团体的亲密与热情,也体会的同伴获得佳绩时的喜悦之情。教师们意识到网络对教研的时效性,也充分认识到他的实用性,便捷性,合作性。



借助网络关注教研课题的开展

     2006年9月,我有幸成为海南省中学语文重点课题《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实验者,如何操作并实施课题,是困难,也是挑战。这时是《教师如何做研究》的课程专家指导我如何确定子课题;如何收集相关资料;如何结合个案个例、群案群例进行分析小结;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寻找对策。也是我正在努力找寻有效的实施方法与经验之际,海南省教育厅教研室苏盛葵老师的名为“中学语文”的博客网站进入首选视线,它当之无愧成为有效实施此课题的指导站。我可以随时查阅苏老师博客里收集整理的关于“学习方式的变革”的相关资料,不断扩充视野,理解课题总体试验目标,确定课题研究方向与进度,并取得苏老师的及时点评和指导。如此便捷的指导,只有充分利用网络才能看到它的时效性。这种指导,既方便又快捷,为我提供帮助,获益颇丰。网络教研不失为教师开展教研的另一举措,尤其对某些偏远地区的一线教师更显立竿见影。

     随后我确定了《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相关子课题“凭借网络,学生自评互评习作”,开展这个课题,完全凭借成长博客有利的网络大平台,师生的交流,专家的点评,同行的鼓励,家长的赞许,无一遗漏地陈现在网络平台上,极大的鼓励了实验者的信心,并激发前行的激情与热情。

     利用网络开展课题实验持续近一年时间,关注人数之多,关注范围之广,参与评论人数之众都是我始料不及的。有远自北京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执行主编王海燕教授对我的鼓励:“教育的价值,课程的意义,师生的成长,有时就是在不经意中透出来。感谢李老师,为你的创意,你的坚持和你的追求。”有来自上海闵行区知名教育者顾晓鸣对我启迪:“我在思考如何用博客这项技术为我们营造一种全新的育人环境与氛围,如何用这项技术在一个班级团队实现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成长,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教育的精品是否可以从这里开始?”如此不分地域,不论时间及时予以评论和指导,也是网络的一个特色,一个亮点。

     感受着多方送到的支持和鼓励,接受方也将它们内化为实际行动付诸于正在进行课题实验的渴望鼓励的其他教师身上,多送去鼓励声和赞美声。譬如,农垦直属一小的陆桂娇老师当时正在进行的“早期识字阅读”实验,作为友人与同行,我不定期的给予关注、鼓励、建议。如此网络与网络之间无声的语言早已化作暖心的蜜,流到心坎去。小陆老师感受到暖暖的幸福感和涌出的新动力,自然增添克服实验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类似的同行者何止这一、两个,还有远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某和上海上师大附小的娟娟老师等等,在交流互助间,均深切领悟到网络教研的帮助与促进。



研摩真实课例,取长补短

     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能够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使区内、市内、国内都能够在同一个网站上交流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教学。

     这两年,我先后承接6次大型公开课或参赛课的任务。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富有激发性的课是难点也是重点。我充分利用成长博客的这一良好平台。举一实例为说明:在准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珍珠鸟》教学设计时,我将网上寻到相关资料挂在个人博客上,随后贴出自己的初步设想和设计理由,随即就有一些教师陆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接着是我的咨询与求教,然后是他(她)的讲解,一来二去,几乎在网络之间穿梭。其中提出建议最为中肯并与我的思路接近的当属直属一小邢益宝校长的设计,他为这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学文结束,让学生在黑板写上自己的心情感悟,并大声朗读。”这一设计,将课堂上师生的情感高潮推向极致,台下学生跃跃欲试;台上学生大笔一挥,大发感慨之语;台下听课教师为之震撼,为之兴奋,报以阵阵掌声。这节课的精彩演绎使我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因而获得海南农垦中学语文教学竞赛一等奖的佳绩。面对成绩,我感谢邢校长的热心指点,也感谢网络教研给我带来的便捷和成效。

      值得一提的还有苏盛葵老师曾经在海南一所县中上过《珍珠鸟》一课,课后苏老师把课堂教学实录以及蒋敦杰院长的评点挂于博客,征得苏老师同意,我将这些内容下载打印仔细阅读分析,择其所长为己所用,课堂实录以及评点对我的设计有较强的启发性。

     如此研课方式,尤其是针对某一节课例进行反复商讨,在没有网络教研之前只能坐下来面对面完成。而如今凭借网络这驾快车,我们能直接与专家对话、交流、切磋,真不敢想象。

     研磨真实课例,对一线教师有极大的帮助,尤其能使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快速成长。我们一线教师应该积极投身教研,才能摆脱教学徘徊于低水平线上,很难前进的困境;唯有投身教研,以教学中的问题为方向,不断地对自己的专业生活现状、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审视自己的思想理念,剖析自己的行为方式,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激发对教学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寻与感悟,才能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创新与超越。



网络读书团队氛围,提高教师素质

     作为教师,应该做热爱读书的先行者,好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对自己所教学科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且可以运用恰当的合理的高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自己对本学科的理解的人。教师应该是勤于学习、勤于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每日进步一些,就会带给学生可能一生的帮助。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书补天然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我多么渴求能遇到指点本人读书迷津的贤人。参加为期半年的赛埔学院(网络研修)的学习之后,我认识了网络上几个颇有名气的引领教师读书的团队,有上海周彬教授的“东方教师阅读联盟”,有广州刘良华教授的“南方青年读书会”等。我加入了“东方教师阅读联盟”,阅读一些日常较少阅读的纯教育理论的书籍,有《透视课堂》《批判反思型教师ABC》《教师怎样做研究》等等,若有疑问或不解,我可以透过每周五晚上的东方阅读沙龙询问或讨教,寻求阅读的共鸣。

     这样不花钱就能请到教育专家对自己进行指导的网络读书方式,既省钱又长了见识,何乐而不为?同时我积极鼓动身边热爱读书的教师参与这有意义的读书活动,让更多教师成为读书的受益者。



     自主参加网络教研的教师,在交流中张扬了个性,完善了自己。目前,网络教研是新鲜事物,尚不能普及到每一位教师,但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预见它支撑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景将是明朗璀璨的。因为网络教研将会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涯,解决教师在“听、做、说”等方面的困难,由过去那种“独学无友”的成长状态,进入了“自主开放、协作创新”发展境界,许多教师的教研意识将会加强,在业余时间内将会主动追求专业上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15:27 , Processed in 0.1011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