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地方志的总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11:3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地方志的总述



段柄仁

  总述是地方志编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部志书的总体概述。撰写总述的目的是让读者对志书有个全局性的简明扼要的了解,对志书起提纲挈领、宏观认识、思想引导的作用。提纲挈纲,就是把对贯穿志书内容的主题、主线、主要资料准确明朗地展示出来,便于读者抓住全书核心内容和历史传承;宏观认识,就是展示出来的历史资料虽然是简洁的,但却是全面的,使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到全局,并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局部,为准确认识和理解志书内容提供条件;思想引导,则是在总述中应比较明确地体现编撰者对历史资料的认识和准确适度的评价,使读者对志书体现的思想有触动、有认知,从而受到启示,去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历史资料,直至规律性线索。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一般是客观地展示历史资料,述而不论,但这不等于编著者对历史发展没有倾向性认识、解析性观点和内心的褒贬,而是寓褒贬于资料的编撰叙述中。志书不应当也不必要对历史事件议论评述,向读者阐发和灌输自己的观点,这是志书的特点。但总述则可以直接表述编著者观点。当然,编著者对历史的认识也不能像写史书那样,或长篇议论甚至是推论、论证,或夹叙夹议,就一个历史资料引申发挥,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而是用精炼的语言,画龙点睛地表达倾向和认识,常常在小标题和段落首句展示结论性认识。
  在内容撰写上,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史实的总述,即一部或一套志书内容的全面简要地叙述,着眼点是史实,是客观历史面貌的简明描述;另一种是书的总述,即各部卷内容的综合性浓缩,着眼点是志书,包括其主要内容和编著结构,是对已编出志书面貌的简明描述。笔者认为这两种都是可行的。前者的优点是它与志书不仅在内容上是统一的,体例上也是一致的;缺点是对编著结构和需要说明的问题难以表述,还需另列“后记”。后者的优点是可将书的内容和结构同时展现;缺点是容易和多卷的体例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北京志》是由35卷154册的多卷本组成的,选择了前一种撰写方法。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撰写总述时,有一部分分卷尚未终审定稿,综合叙述有一定困难。而现行办法,可以早一点动手撰写,不受志书是否出全的影响。笔者建议后一种撰写方法可以叫综述,一是更为准确,二也可把两者区别开来。
   总述的特点,一是综合性,是诸多分志或一部志书的全面展示,而不是某一方面史实的论述。二是思想性,可以明确地反映编著者的思想观点,也可适当地发挥议论,而不是述而不论。三是高度概括性,选择资料不求全,只使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事要事,对大事要事也不求完整性,而求能展示事件本质意义。这就在体例结构、资料使用、撰写方法上要突破志书的固有规则,吸取史书的一些写法。因此可以说总述的撰写介于志书和史书之间,是两者优点的结合。既是志书的开头、引言、概述,也是带有史书色彩的有叙有论,观点鲜明的论述。 〖JP〗笔者还建议,要把总述、综述、概述、无题序区别开来。总述是史实的总体简明的描述;综述是综合叙述,是对各卷志书简明综合的描述;概述是一卷本志书的前言;无题序是篇、章的开头语。总述、综述、概述、无题序,它们的写作目的和方法是类似的,在各自不同的范畴内都具有全局性、提纲性、引导性作用,但规模有大小、层次有上下之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43 , Processed in 0.08756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